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 49 章 ...
-
期末考试如期到来,虽然经历了搬家的波折,可是宗棠发挥稳定,保持住了原有的名次。令全班人震惊的是陈宏昭,不显山不露水,居然一下子冲到了前五名。宗棠放学的时候跟高菲说,这下子高三开学陈宏昭要去实验班了,却听到高菲不甚在意的随口说,“哦。”
“咦?你不为他高兴吗?”宗棠奇怪高菲的态度。
“你前段时间有事,我也不好意思找你,我跟他拉倒了。现在我俩顶多算球友,有时候一块打个网球,其他没关系了,你可别再说了。”高菲有些不好意思。
“啊?”宗棠大感意外,“为什么?”
“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没法沟通。”高菲摇摇头,“他这个人,幼稚的很。他还是不说话高冷点好,一说话就让人想呼他大嘴巴。我实在受不了了。”
宗棠噗的笑出声。她想起陈宏昭幼稚的表现,非常赞同高菲的观点。
“那你的心情还好吗?没影响吧?”宗棠笑着问。其实看高菲的表现,应该是没什么影响的。被感情伤了心和终于跟幼稚鬼散伙,完全是两种心情。高菲明显属于后者。
果然,高菲摇头,“我跟你说,陈宏昭也跟我一样,完全没影响。他也毫不在意什么感情,我甚至怀疑,这几个月,我在他眼里,就是关系比较近的女同学而已。再说,我都没表白,顶多算暧昧,现在连暧昧都没了。唉,果然距离产生美,一旦接近了,看到的就全是缺点。”高菲有些惆怅的说。
“停停停,酸的我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宗棠假装摸自己的胳膊,“回头是岸,你现在醒悟也不迟。”
高菲假装恼怒的去捶宗棠,宗棠笑着跑开。周围三三两两的同学,都忙着搬运行李回家。阳光正好,暑假开始了。
宗棠没有完全停掉原先的培训班,她打算先把暑期班上完。好在暑期班都是半天课,另外半天,宗棠除了自己学习,还在良仓区找了几家试课。结果令她有些失望,良仓区是个农业区,教育向来都在全市垫底。这些年随着年轻人逐渐外迁,教育水平更是一言难尽。能考上实验高中的寥寥无几,更别提好的培训班了。如果不在这里上课,去其他区的话,交通不方便,时间也很紧张。宗棠握着一叠宣传单页,在树荫下给自己扇风。实在不行,还是回万福区,找个与良仓区距离最近的培训班,这样既能保证授课水平,也能缩短时间。想到此,宗棠摊开地图,照着宣传单页上的地址,一家家开始研究。最后又选出了两家,准备等会过去。
此时,唐桂秀来了电话,很开心的叫宗棠到店里,说是有好事。宗棠没问出什么,只得抱着好奇心去了店里。
午后店里没什么人,只有一对老夫妻在,穿着很年轻,看起来只有六十出头的样子。宗棠刚进门,就被唐桂秀拉到后厨,神神秘秘的说,外面那对老夫妻是省城高中退休的老教师,因为老家在良仓区,所以回来过田园生活养老。子女都在外地,老夫妻平日闲暇时间很多,吃饭的时候闲聊起来,问唐桂秀附近有没有留守学生,他们想开个公益课堂,免费教孩子们上课。唐桂秀随口问高中孩子能不能教,谁知道老夫妻表示他俩就是教高中的,还带了多年的高三班。这可把唐桂秀激动坏了,赶忙叫宗棠过来。
这可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宗棠雀跃的心思刚起来,又有些难以置信。这么好的事,怎么就忽然落到她头上了?她疑惑的往外看,正对上老夫妻向她投来和善的目光。宗棠走过去,直接询问对方是否要开公益课堂,得到明确答复后,宗棠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小姑娘,你是担心我俩的教课水平吗?放心吧,我俩工作之后就一直在学校,不会误人子弟的。”老妇人笑着说。
“不是不是,我只是不相信还有这种好事。”宗棠脸红,“我们上辅导课都是要花钱的。”
“你放心,我们已经跟社区联系了,他们会腾一间活动室给我们,也正在通知附近的孩子,明天就开始上课了。你要是有兴趣,也来听听吧?我们特别欢迎你这样的高中生,毕竟我们教高中有经验。”老妇人乐呵呵的说。
一听是在社区办公室上课,宗棠也放下心来,连连道谢。老夫妻走了之后,宗棠还站在门口,被唐桂秀轻拍了一下才回过神。
“怎么了?高兴傻了?”唐桂秀笑话她。
“唐姨,我们早就应该搬到良仓区了。这里简直就是一块福地,来了之后什么都很顺利,你不觉得吗?”宗棠高兴地说。
唐桂秀也有同感。两人并肩站在店门口,看着碧空如洗的天空和浮着的几朵白云,不约而同生出些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本来宗棠对老夫妻的公益课堂还有疑虑,可去了一次后,就从疑虑彻底变成了肃然起敬。公益课堂一共有十几个孩子,为了不互相打扰还能学到知识,老夫妻按照他们的年龄和特长,编了一整套的课程表,谁哪天上课、上什么课一清二楚。不仅有文化课,老夫妻还喊来了自己已经毕业的学生和朋友当志愿者,有几节手工课大家都上的津津有味,甚至时间到了都舍不得走。宗棠也扎了一只风筝,虽然手指也挂了伤,可亲手将风筝放飞那一瞬间,她觉得心情鼓噪的也要跟着飞起来。
宗棠是十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她的课是单独开的。老夫妻不愧是省高中退休的老教师,讲题深入浅出。她自己很久都搞不明白的题,经过老夫妻一点拨,顿时醍醐灌顶。尽管每周只有三次课,每次只有两个小时,可宗棠觉得学习质量比培训班高很多。上了几趟公益课之后,宗棠便去把之前的培训班课时退掉了。
“你的基础不差,题量也够,就是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白白浪费了时间。”男老师姓万,不苟言笑,大概是常年带高三班的习惯使然。他观察了几次宗棠的学习过程,心里有了谱,给宗棠制定了一套系统学习法。按照万老师的教程,一开始很难扭转学习思路和惯性,但是逐渐上手之后,宗棠有种要原地起飞的感觉。
“你别被他吓到了,他就这样,一辈子也没笑几次。”老妇人姓杨,虽然整天把笑意挂在嘴上,可是论出题难度、讲题思路,压根不比万老师差。闲聊起来,宗棠才知道老两口七十多了,但身板硬朗,前些年还受邀去北京做返聘教师。只是两人不习惯北京的生活,所以到了合同约定时间就回来了。
“现在孩子呀,都迷信辅导班,觉得你上我不上,那我肯定要吃亏。其实,掌握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比去辅导班效果差。”杨老师说,“小棠,你很自律,也不缺耐心,就差一套自己的学习章法,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别盲目的陷入到题海战术中。”
“老师,暑假之后,你们还开课吗?要是不开的话,我能继续跟着你们学习吗?我可以付费,不是要占你们便宜。”一次手工课后,宗棠跟杨老师闲聊,她小心地问。
“行啊,你要是想继续上课,就尽管过来,不收你钱。我和老万闲着也是闲着,能在离开之前再带一个高三学生,也是一种缘分。”杨老师笑着答应。她告诉宗棠,明年春天,他们就要去外地跟子女团聚,所以就算是教课,也就到明年春天为止。
“那您以后还回来吗?”宗棠问。
“回,这毕竟是根,哪能不回来。”杨老师和蔼的说,“你以后上了大学,要是放假有时间,也多回来给这里的孩子们上上课。外面的世界很大,总要鼓励孩子们先出去看看,经人经事,才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在这里生活,固然很安稳,可见识不够,思维就固化了。人这一辈子,得不停学习不停进步,不停地提高自己的眼界和知识水平,才能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知识不值钱,智慧值钱。”万老师从旁边经过,听到了杨老师的长篇大论,最后给了九个字下结论,惹得杨老师嗔怪了一句,随后两人哈哈大笑。
一席话听得宗棠再次打开了思维大门。殷老师教她立身道理,而杨老师、万老师教她如何用知识改变自己。他们都没从世俗功利角度出发,却听的人如沐春风,心向往之。
宗棠恭敬的给老两口鞠了个躬,“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