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查账风波与“审计高手” ...

  •   净室里檀香袅袅,却再也无法让苏蔓的心平静下来。地上跪着的宫女还在啜泣,声声泣血般诉说着德妃的冤屈和内务府的刁难。

      苏蔓的第一个念头是:关门,继续“静修”,假装什么都没听见。这浑水太深,她一点也不想蹚。

      但理智告诉她,不行。德妃是经她手指派去管理寿礼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她这个总负责人难辞其咎。如果真闹到太后甚至皇帝面前,一句“皇后静修,不理宫务”根本搪塞不过去,反而会落个“失职渎职”的罪名。到时候,别说静修了,恐怕连皇后之位都坐不稳。

      躲是躲不掉了,必须出面解决。

      苏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她回想起以前在公司处理项目危机的经历,第一步永远是:了解事实,掌握信息。

      “你先起来,别哭了。”苏蔓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把事情从头到尾,仔仔细细跟本宫说一遍。账目是如何对不上的?具体是哪几笔?内务府是谁来查的?说了些什么?德妃那边,可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宫女见皇后娘娘如此镇定,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连忙擦干眼泪,一五一十地禀报起来。

      原来,内务府这次核查是由一个新上任的副总管牵头,此人据说与贵妃娘家有些拐弯抹角的关系。查账时态度强硬,一口咬定有几笔贵重药材和皮货的入库记录与实物数量不符,折算下来亏空近千两。德妃坚持账目无误,认为是入库时记录有误或被人做了手脚,但一时拿不出确凿证据。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苏蔓听完,心里大致有了谱。这很可能是针对德妃的一个局,甚至可能是冲着她这个皇后来的。目的就是利用寿辰账目搞事情,一箭双雕。

      “本宫知道了。”苏蔓站起身,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更衣,本宫要去看看。”

      “娘娘,您的静修……”锦心有些担忧地提醒。

      “心诚则灵,不在形式。眼下宫中有事,本宫岂能坐视不理?”苏蔓说得冠冕堂皇,“况且,查明真相,厘清黑白,亦是功德一件。”

      锦心闻言,顿时觉得娘娘的形象更加高大光辉了。

      脱下素净的修行服,换上正式的皇后常服,苏蔓带着人,径直前往德妃所居的永和宫。

      永和宫内,气氛压抑。德妃赵氏眼睛红肿,显然是哭过,见到苏蔓,如同见了救星,就要下拜,被苏蔓扶住了。

      “妹妹不必多礼,事情本宫已听说了。”苏蔓在上首坐下,目光扫过一旁站着的几个内务府太监,为首的果然是个面生的副总管,一脸倨傲。

      “皇后娘娘金安。”那副总管勉强行了个礼,“奴才等奉旨核查寿辰账目,发现永和宫经手部分有重大疏漏,正在与德妃娘娘核对。”

      “哦?重大疏漏?”苏蔓端起宫女奉上的茶,轻轻吹了吹,语气平淡,“具体是何疏漏?账册何在?实物盘点记录又何在?”

      那副总管见皇后亲自过问,气势稍稍收敛,递上几本账册和一纸清单:“娘娘请看,这几笔人参、鹿茸以及紫貂皮的记录,与库房实际存量明显不符。德妃娘娘坚持说入库时便是如此,但并无旁证。”

      苏蔓接过账册,翻开一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繁体字和数字。若是原主,或许看得懂,但对于苏蔓这个现代灵魂来说,这古代的记账方式简直如同天书,看得她头晕眼花。

      但她不能露怯。她状似认真地翻看着,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硬看账本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必须换个思路。

      她合上账册,看向那副总管:“账目之事,纷繁复杂,一时难以厘清。本宫问你,这些药材皮货,从何处采购?经手人是谁?入库时,除了德妃宫里的记录,内务府接收库房那边,可有签收单据?两边的记录可能对上?”

      副总管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皇后会问得这么细:“这……采购自是内务府采办司负责,经手人……需查旧档。入库签收单据……惯例是有的,但……但时间久远,或许有所遗失……”

      苏蔓心中冷笑,果然有猫腻。账目不清,首先应该核对原始凭证,而不是揪着中间经手人不放。

      “遗失?”苏蔓挑眉,“内务府管理皇家库藏,一针一线都应有据可查,更何况是价值千两的贡品?单据遗失,便是失职!依宫规,该当何罪?”

      那副总管脸色微变,额角见汗:“娘娘息怒,奴才……奴才这就派人去仔细查找!”

      “不必了。”苏蔓站起身,“本宫亲自去库房看看。锦心,去请尚宫局的女官,带上所有与寿礼采购、入库相关的档案文书,全部搬到库房去。再把采办司的管事、库房的掌案太监,所有相关人等,全部给本宫叫到库房前来候着!”

      她这番雷厉风行的命令,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德妃眼中燃起希望,内务府的人则面面相觑,脸色难看。

      苏蔓心里清楚,查账她不在行,但她懂得流程和人心。她要做的,不是自己去一笔笔核对天书般的账目,而是重建查账流程,施加压力,让问题自己浮出水面。

      很快,库房前的空地上,相关人员齐聚一堂,气氛紧张。一堆堆的档案文书被搬了过来。

      苏蔓坐在太监搬来的太师椅上,扫视着下面一群惴惴不安的太监宫女,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后寿辰,乃国之大事。寿礼账目,关乎皇家体面,更关乎尔等身家性命!今日账目有疑,本宫奉陛下、太后旨意,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她先扣上一顶大帽子,震慑住众人。

      “现在,本宫给你们一个机会。凡与此次寿礼采购、运输、入库相关者,无论职位高低,若知晓任何异常情况,或是账目、单据有疑问之处,现在站出来说明,本宫可算你戴罪立功,从轻发落。若待本宫查实,再有隐瞒,一律以同罪论处,严惩不贷!”

      这是攻心为上。制造紧张气氛,鼓励“检举揭发”。

      底下的人顿时骚动起来,交头接耳,神色惶恐。

      苏蔓不给她们太多思考时间,直接开始流程:“现在,第一项,核对采购清单与入库单据。采办司管事,将你司的采购底档拿出来。库房掌案,将所有的入库签收单据找出来。尚宫局女官,你们负责监督,一笔一笔的核对,看数量、品类、规格是否完全一致!有任何出入,立刻报来!”

      “第二项,核对入库单据与永和宫的记录。德妃,你将你宫里的账册拿出来,与库房的签收单据逐项核对!”

      “第三项,盘点库房实物!现在就去!当着本宫的面,将所有涉及争议的药材皮货,重新清点一遍!”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查账工作被分解成几个清晰的、可操作的步骤,由不同部门的人相互监督执行。苏蔓自已则坐镇中央,如同一个项目经理,只听取关键节点的汇报和异常情况。

      这种方法,效率极高,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单方面做手脚的可能。

      果然,在巨大的压力和严格的流程下,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先是采办司的采购底档与库房签收单据在几笔物品的规格描述上存在细微差异,疑似以次充好。接着,又发现库房的部分签收单据字迹潦草,印章模糊,明显不符合规范。最后,实物清点结果出来,数量虽然与永和宫的记录基本吻合,但与内务府后来登记的“官账”却有出入!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内务府的管理混乱和可能存在的贪腐问题!德妃的嫌疑反而被洗清了大半!

      那个之前气焰嚣张的副总管,此刻面如土色,汗如雨下。

      苏蔓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她看向德妃:“妹妹,看来此事,确实错怪你了。账目不清,根源在于流程疏漏,凭证不全,非你之过。”

      德妃感激涕零,几乎要哭出来:“多谢娘娘明察秋毫!还臣妾清白!”

      苏蔓又看向那瘫软在地的副总管,以及一众战战兢兢的内务府人员,声音冷了下来:“内务府管理如此混乱,单据遗失,记录不清,以致冤屈妃嫔,惊扰后宫,该当何罪?!”

      最终,涉事的内务府人员被撤职查办,管理流程被责令整改。一场风波,被苏蔓用这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迅速平息。

      消息传开,后宫再次震动。

      贵妃柳如玉气得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她怎么会懂这些?!一定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其他人则更是觉得皇后深不可测,连查账这等繁琐之事都能举重若轻地解决。

      而苏蔓,在众人敬佩的目光中,深藏功与名地回到了她的凤仪宫,瘫倒在摇椅上,感觉比连续加一个月班还累。

      “娘娘,您真是太厉害了!”锦心满眼崇拜。

      苏蔓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厉害什么……不过是些基本的流程管理罢了。”她心想,要是让你们知道我看账本跟看天书一样,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然而,经过此事,她“被迫营业”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想再回去安安静静地“静修”,怕是难了。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皇帝萧桓的赏赐就到了。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又一批书——这次是《九章算术》、《钱谷论》等关于数学和经济管理的书籍。

      随书附带的,还有皇帝的一句口谕:“皇后明察秋毫,堪为典范。此类书籍,或可助皇后日后更好地协理六宫。”

      苏蔓看着那堆新书,眼前一黑。

      协理六宫?!她什么时候答应要协理六宫了?!

      这皇帝,怎么还顺着杆子往上爬呢?!

      她的退休之路,仿佛越来越遥远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