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底气与依靠 ...
-
丁安僵硬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许久之后,丁安放下背上的箩筐,沉重的箩筐明显压得枝叶陷下去不少。他伸出手,将那人脸上的树叶捡去。
脸是看不太清的,月光都被遮挡住了,“要把他带回去吗?”丁安犹豫着,“算了,我都朝不保夕了,哪里还能管其他人。”他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
不料,刚走几步,那个男人猛然抓住他的腿,往后一拖,丁安直接就被拖趴下,吃了一嘴的枯枝烂叶,他立即回过头去,本来躺着的人,现在死死地压在他的身上。
“救我。”
丁安把他从自己身上掀翻,“我没那个本事!”说完,便想跑。
“给你一两金。”那男人气喘吁吁地开价。
一两金,能交易很多粮食了,够丁安和春芳吃很久了,“你先交钱。”
男人从怀里掏出了一小块金子,递给他,还没等丁安接过,手就一耷拉,昏睡过去。
丁安皱眉看着他,这可怎么办,真的要救吗?他环顾四周,先离开这个林子再说。
春芳在偏殿急的团团转,忽然听见敲门,她赶紧打开院子门,丁安一身狼藉。
“春芳,你帮我准备一把剪子,一些布匹,还有止血消炎的药。”丁安小声地吩咐道。
春芳被吓了一跳,“十七殿下,你受伤了吗?”
“没有,你不要多问。”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风险。
春芳快速地跑进殿里,没过一会儿,又飞快地跑回来,将丁安要的东西交给他。
丁安将那男人安置树林边上,一个不惹人注意的茅草屋里,茅草屋的地势比较巧妙,横观纵看都不怎么容易被发现。
他将带有血渍的衣服轻轻地剪掉,露出了伤口,将膏药直接涂了上去,那男人直接痛呼出声,清醒了过来。
丁安有点不好意思,他手忙脚乱地快速包扎好伤口,“我已经尽力了,你这金子我拿走了。”
说完,就匆匆走了。
武昌师做起来,用手拂过胸膛上的伤口,眼神晦暗不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武昌师的耐心逐渐见了底,影子越来越废物了。
“陛下,属下来迟,请责罚。”影壹跪在了武昌师面前,他受伤也不轻,但,“事成之后。去领罚。”
“是。”
武昌师借着影壹的力气站起来,“怎么样了?”
“刺客都留下了活口,叛臣已经关押。”
“很好。”武昌师笑起来,畅快极了,这血淋淋的证据会让他将最后一份旁落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想到了什么,“将这里查清楚,不重要的就地诛杀。”
“是。”
影拾壹听三殿下的安排,在树上蹲守了很久,一声不吭,直到两人从屋中离开。
他将屋中的痕迹清理一空,赶回汇报。
“父王真的说,就地诛杀?”
“是。”
“下去吧。”
丁祈躺在软塌上,扶着额头,幸好他做了两手准备。
此丁祈非彼丁祈,而是溺水而亡之后的丁安,他那晚与自己结合,胃疼剧烈,和丁安意识一同陷入了昏迷。
待醒来后,就成了武丁祈,这几年他护着丁安,让他消失在众人视线,给他时间让他掌握宫中情况,虽说日子清贫了些,至少绝对安全。
若是武昌师吩咐影壹款待丁安,那便是皆大欢喜,若是诛杀,他提前将母妃偏殿中的布匹和伤药及时更换,甚至是那把剪刀。影壹绝对不会查到什么。
夜色朦胧,武昌师前世有提起过,他并非看见自己长什么模样。
丁祈松了一口气,他往后一趟,这一世他想自己过得好一点,得偿所愿。至于丁祈,他会与武昌师父慈子孝,保持距离。
“陛下,属下未查到什么。”
武昌师背着手,轻轻摩挲着扳指,“下去吧。”
“是。”
那个少年不简单啊,他总会露出蛛丝马迹,而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丁安回到偏殿时,已经很晚了,春芳还在等着他。他换下衣服交给春芳,“把果子藏好,衣服买起来。”说着拿出一两金子交给她,“这个你仔细收好,马上你就要出宫了,留着当嫁妆用。”
春芳一听这话,就知道出大事了,“十七殿下,这是怎么来的?”
“我觉得问题不大,我救了一个人,他给了我一两金。”丁安催促着,“快去,把东西处理了。”
春芳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了,她在宫里呆的时间比丁安长多了,知道该怎么做。
丁祈和丁安一样,都是养在两个妃嫔底下,唯一的区别大概是丁安的母妃是他亲生的母妃,丁祈的不是,还好贵嫔她不知道,嘘寒问暖依旧。
丁祈喝完贵嫔身边桂嬷嬷送来的养身汤,“帮我谢谢母妃。”
桂嬷嬷笑花了眼,“奴婢一定传达到,三殿下赶紧睡吧,明日还得上学呢。”
“好。”
这个待遇是之前没有的,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是皇叔的孩子,所以武昌师较比其他皇子,对他上心多一点。但也就多一点,他不常来后宫,后宫对他来说,形同虚设。
自他加冠之后,基本见不到武昌师的人影。
丁祈送了一口气,这样也好。
没过几日。
“臣妾,参见陛下。”贵嫔娇柔的声音响起。
“起来吧。”武昌师坐在了主位上,“最近丁祈的学业怎么样?”
“三殿下很认真。”
“祈儿大了,不适合和你住一起了,朕准备给祈儿迁府,你可以帮着看看哪里合适。”
“是,谢陛下。”
贵嫔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独一份的荣宠。
“祈儿人呢?”武昌师随便问道。
贵嫔赶忙让身边的桂嬷嬷去叫丁祈,“祈儿听学刻苦,下了课就又在温书。”
丁祈听到武昌师桂嬷嬷的催促,心中升起不耐,“好,桂嬷嬷,我马上就去。”
真的是不经说,几日前才说他不常来后宫,今天就来了。
武昌师看着进门的少年,眉目清秀,眼角一颗小小的黑痣,平添了几股风流;眼神淡淡的,好似洞悉世事;面容白皙,身形清瘦。他心中一动,他,不像王弟。
丁祈走上前来,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带起几缕微风,含有淡淡清香。
贵嫔脸上显露出满意的神色,这就是她的孩子,她的底气与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