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把循环活成VIP体验卡 ...
-
当第六个——或者第十六个?谁在乎呢——4月17日的闹钟响起时,我已经能以一种近乎禅意的平静伸手按掉它了。甚至不需要看手机,骨头里都熟悉了那种被钉在这一天的感觉。挺好,4月17日,我永恒的根据地,我挥霍不尽的今日。
经过前几天(或者说前几个循环)的崩溃、怀疑和那些略显傻气的初步测试,我,林又又,终于大彻大悟了。既然这个时间循环看起来是个长期项目,短期内找不到通关秘籍,那我为什么还要苦大仇深地每天去撞陆清和那座冰山,或者像个怨妇一样唉声叹气呢?这分明是老天爷(或者哪个bug了的神明)硬塞给我的一张无限额VIP终身体验卡啊!不用担心后果,不用担心明天,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沉睡后刷新重置——这简直是理想中的沙盒游戏!
这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脑中的迷雾。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感觉浑身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搞事情”!今天的主题不再是“如何攻克陆清和”,而是——“林又又的4月17日花样作死(划掉)体验计划”!
第一站:早餐界的奢侈。以前为了多睡那五分钟,我的早餐不是啃冷面包就是路上随便解决。今天,我大马金刀地坐在餐桌前,对我妈宣布:“太后娘娘,今儿早膳,臣女想要街口那家的煎饼果子,加俩蛋,一根肠,还要多放香菜和甜面酱!”
我妈端着牛奶杯的手一顿,看我的眼神像看外星人:“林又又,你睡迷糊了?现在都快六点四十了,你来得及?”
我大手一挥,豪气干云:“放心!时间,咱有的是!” 心里暗爽:可不是嘛,我有整整一辈子……的同一天。
于是,我亲自跑去买了煎饼果子,又慢悠悠地走回来,坐在餐桌前,像品尝米其林三星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地享受。煎饼的香脆、鸡蛋的嫩滑、酱料的浓郁……原来细嚼慢咽是这种滋味!以前猪八戒吃人参果真是暴殄天物!
第二站:课堂上的叛逆。走进教室,早读的嗡嗡声依旧。但我今天看那些摇头晃脑背课文的同学,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从书包里摸出那本被封印已久的、边角都卷了的漫画书《航海王》,堂而皇之地摊在语文书下面。当学习委员李雪走过来用眼神示意我时,我冲她露齿一笑,压低声音说:“嘘,我在体验不同文学形式的魅力。” 她一脸无语地走开了。啊,这种打破规则的感觉,像偷偷吃了糖的孩子,刺激又甜蜜。
数学课是我的天敌。往常我都硬着头皮听天书,今天,我决定换个思路。我拿出草稿纸,开始给我前排那个总是梳着一丝不苟马尾辫的女生画肖像速写。第一张,鼻子歪了;第二张,眼睛大小眼;第三张,嘴巴画成了香肠……没关系,揉掉重来!反正草稿纸无限供应(明天重置),我的“艺术生涯”可以无限续杯!一节课下来,我画了十几张抽象派作品,虽然没一张像的,但过程其乐无穷。看着纸上那些奇形怪状的人脸,我趴在桌子上笑得肩膀直抖。
第三站:体育课的“行为艺术”。今天测800米,我的终极噩梦。站在起跑线上,看着红色的塑胶跑道,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怕什么?成绩又不会跟你到明天!哨声响了,别人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我却开始了我的“林又又慢跑观察日记”。我用一种近乎散步的速度跑着,感受着心脏平稳的跳动,观察着旁边同学龇牙咧嘴的表情,甚至还有闲心看看天上的云像棉花糖还是像小狗。跑到第二圈,肺部的灼烧感袭来,腿像灌了铅。要是以前,我肯定放弃了。但今天,一个念头支撑着我:我偏要看看,如果用走的,到底要多久才能走完! 于是,在体育老师快要喷火的目光和同学们惊愕的注视下,我开始了悠闲的“校园漫步”。体育老师冲我吼:“林又又!你是来春游的吗!” 我一边擦着根本不存在的汗,一边气定神闲地回答:“报告老师!我在进行耐力与意志力的极限测试!” 结果?当然是光荣的不及格。但当我最后一个慢悠悠地晃过终点线时,心里那种“我乐意,你管不着”的快感,简直无与伦比!
第四站:城市探险家。下午有一节自习课,我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逃课!这个念头让我心跳加速,又兴奋不已。反正一切都会重置!我像个经验丰富的特工,巧妙地溜出了校门。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包裹了我。我没有目的地,就那么随意地走着。我去了一家平时总觉得没时间逛的独立书店,在里面泡了整整一个小时,翻完了好几本漫画和小说,一毛钱没花(反正明天也不用付)。我又去了那条著名的小吃街,从街头吃到街尾,羊肉串、臭豆腐、章鱼小丸子……肚子撑得滚圆,幸福感也爆棚。原来逃课是这种感觉!带着一点点负罪感,更多的是打破束缚的狂喜!
当然,我并没有完全忘记我那个“遥远”的终极目标——陆清和。毕竟,他可能是我离开这个循环的唯一钥匙。但今天,我调整了策略。放学后,我依旧出现在了图书馆附近的小径上,但今天的身份是 “情报侦察员” 。
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冲上去告白,而是选择了一个更隐蔽的观察点。我看到陆清和准时出现,步伐稳定。我注意到今天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本厚厚的、深蓝色封面的书,书脊上印着我看不懂的英文单词。他刷卡进图书馆时,动作依然利落,但在推开玻璃门的瞬间,他似乎微微停顿了一下,极快地抬眼扫了一下大厅,才走进去。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我心里一动:他是在找座位?还是也有某种习惯性的观察?
鬼使神差地,我也跟着走进了图书馆。这是我第一次在循环里踏入这个地方。里面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轻微的键盘敲击声。我很容易就找到了陆清和,他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阳光洒在他的书页和侧脸上,神情专注。我找了个离他不远不近、正好能观察到他的位置坐下,随手拿了本杂志做掩护。
我观察到他看书时背挺得很直,几乎一动不动,只有手指偶尔会翻动书页。他喝水的时候动作很轻,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有两次,他微微蹙起了眉头,用笔在旁边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原来学霸看书也是会遇到难题的。这个发现莫名地让我觉得他稍微……接地气了一点。
今天,我没有任何上前打扰他的打算。我就是个安静的旁观者,在心里的小本本上默默记录:目标人物偏好图书馆靠窗安静位置,阅读专注度高,有做笔记习惯,遇到难题会皱眉。
这种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纯粹观察的状态,反而让我发现了一些以前因紧张而忽略的细节。比如,他低头时,睫毛真的很长,在鼻梁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比如,他握笔的姿势很标准,手指修长干净……停!林又又,停止你的颜狗行为!观察的重点是找出弱点,不是欣赏美色!我用力掐了自己一下,把注意力拉回来。
晚上回到家,我破天荒地没有立刻瘫倒(反正作业写了也白写),而是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如何与高智商人□□流”、“INTJ人格特点”(我猜陆清和大概是这种)、“学术型男生的兴趣爱好”等等。虽然搜出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要用智慧吸引,有的说要有共同语言,甚至还有建议我去看《时间简史》的……看得我头大如斗,但至少,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等待了。我在学习,在为“最终决战”做准备,哪怕这准备看起来如此微不足道。
临睡前,我在我的《循环生存指南》上添上新的笔迹:
今日成果:
1. 心态升级:成功将循环视为个人游乐场与修炼场。
2. 体验突破:成功实践慢生活、课堂叛逆、体育课行为艺术、城市逃课探险等多维度“违规”体验,快乐值飙升。
3. 情报进阶:对目标人物进行了近距离、沉浸式观察,获取更细致行为模式数据,初步涉足其常驻环境(图书馆)。
4. 技能准备:开启(不靠谱的)理论搜索学习。
明日计划:
1. 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体验(比如……去网吧看看?或者尝试和陌生人聊天?)。
2. 考虑在图书馆进行“非接触式互动”测试(比如,故意掉本书在他附近?)。
合上本子,我躺在床上,窗外是熟悉的夜色。第一次,我觉得这个循环好像……真的没那么可怕了。它成了一个巨大的、任由我涂鸦的画布。陆清和依然是我需要面对的大BOSS,但在挑战他之前,我先得把这个独一无二的“新手村”玩出花样来。这场被迫参加的无限游戏,似乎终于开始变得有趣了。
陆清和,你是我必须要攻克的终点,但在抵达终点之前,这条路,我得按我自己的方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