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以心暖心 ...

  •   自那次咖啡店的“偶遇”之后,祝陶并没有急于再次直接去接近曲韫之,刷存在感了。

      她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尤其面对曲韫之这样敏感又戒备心强的人,频繁的出现在她工作和学习的场合,很可能会被解读为一种刻意的打扰和压力,反而会让她筑起更高的心墙。

      但那条幽深的小巷,那间洒满阳光的简陋小屋,却像一块磁石,吸引着祝陶一次次前往。

      吸引她的,不再仅仅是曲韫之,更是那位慈祥智慧的林奶奶,以及那个小小的屋檐下所承载的、与她过往认知截然不同的温暖与坚韧。

      再次单独去看望林奶奶时,祝陶心里还有些许忐忑,担心自己的到来会显得突兀。

      但奶奶的热情很快打消了她的顾虑。

      对于林奶奶而言,晚年生活大多是守着空屋等待孙女归来,祝陶的到来,就像一缕活泼的春风,吹散了屋里的寂寥。
      “小陶陶来啦!快进来,奶奶今天正好蒸了桂花糕,你快尝尝!”林奶奶总是这样,用最朴实的食物和最真诚的笑容迎接她。
      祝陶也渐渐放下了最初那层“为了接近曲韫之”的目的性,真正沉浸在与奶奶相处的时光里。

      她是真心喜欢这位老人。喜欢奶奶脸上被岁月雕刻的皱纹,每一条仿佛都藏着一个温暖或辛酸的故事。

      喜欢奶奶那双略显浑浊却永远清澈温和的眼睛,看着你的时候,充满了毫无保留的慈爱。

      更喜欢奶奶身上那种历经苦难却依旧对生活抱有最朴素热爱的豁达与智慧。

      她们聊的话题天南海北。

      祝陶会跟奶奶讲在新加坡生活的趣闻,讲那些稀奇古怪的风俗和食物,奶奶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惊叹的笑声。

      而更多的时候,是祝陶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林奶奶会摩挲着老相册,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讲述曲韫之小时候的糗事。

      “你看这张,小韫三岁的时候,跟着我去捡废品,看到一个破了的布娃娃,脏兮兮的,别人都嫌脏,她非要抱回来,晚上睡觉都搂着,说娃娃冷了……这孩子,心软着呢。”

      祝陶看着照片上那个虽然模糊却依稀能看出精致轮廓的小小人儿,抱着一个破烂娃娃,心里酸软成一片。

      原来那份清冷之下,是与生俱来的善良。

      奶奶也会念叨生活中的琐碎烦恼,比如最近的菜价又涨了,楼下的邻居总把垃圾放在门口,或者是自己眼睛越来越花,穿针引线都困难了。

      每当这时,祝陶不会空泛地安慰,而是会想着法儿地帮忙。

      “奶奶,我眼神好,我来帮您穿针!”她会接过针线,利落地穿好,还把好几根针都穿上长长的线,留给奶奶备用。
      她会在来看望的时候,“顺便”买一些奶奶念叨过又舍不得买的时令水果或软糯的点心,借口总是“朋友送的,吃不完”或者“正好打折,特别划算”。

      她甚至在网上偷偷买了一台小小的、操作简单的收音机送给奶奶,说:“奶奶,您一个人在家闷的时候,可以听听戏,听听新闻,比整天对着空屋子好。”

      奶奶起初坚决不肯收,祝陶便撒娇道:“奶奶您就当是帮我个忙,我买了又退不掉,您不用就浪费啦!”

      奶奶这才红着眼眶收下,之后那台收音机就成了屋里最常响起的声音。

      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无关金钱价值,而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挂念和体贴。

      林奶奶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她清楚地感受到,祝陶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虚伪和施舍的味道。

      这份“以真心换真心”的相处,让老人彻底向祝陶敞开了心扉,真正把她当成了自家晚辈来疼爱。

      有时,祝陶来得巧,还能“逮到”曲韫之在家的短暂时刻。

      通常是周末的清晨,或是她不用打工的傍晚。

      曲韫之对于祝陶和自己奶奶现在如此熟稔,显然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她会看到祝陶和奶奶并肩坐在小板凳上一起摘菜,笑声不断。

      会看到祝陶熟门熟路地从柜子里拿出茶叶罐,给奶奶泡上一杯热茶。

      会听到奶奶一口一个“小陶陶”,喊祝陶,语气里的亲昵甚至超过了对自己这个亲孙女(奶奶对她更多是心疼和担忧),这还让她有点不舒服,感觉奶奶对自己的偏爱越来越少了。

      每当这时,曲韫之通常会沉默地站在门口,或是在自己的房间里,隔着门帘听着外面的谈笑风生。

      她心中的疑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深了。

      祝陶图什么呢?

      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来陪一个孤寡老人聊天?

      如果只是为了接近自己,大可以与自己主动搭话。

      可她明明很少主动和自己搭话,即使碰面,也只是礼貌地打个招呼,并不多言,注意力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奶奶身上。

      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让曲韫之的戒备无处着力。

      她无法对一个对自己奶奶如此耐心和善的人恶语相向,也无法理直气壮地将她拒之门外。

      她只能保持着沉默的观察,看着祝陶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藤蔓,温柔而坚定地缠绕进她们祖孙二人的生活,带来无法忽视的生机与暖意。

      一个周六的下午,祝陶过来时,发现林奶奶脸色不太好,坐在沙发上,用手轻轻捶着膝盖。

      “奶奶,您怎么了?腿又不舒服了吗?”祝陶连忙放下东西,关切地问。

      “老毛病了,变天就疼。”奶奶摆摆手,“没事,歇会儿就好。”

      祝陶没多说,去卫生间打了盆热水,端到奶奶面前:“奶奶,您泡泡脚,活络一下血脉,会舒服点。”

      她试了试水温,小心翼翼地帮奶奶脱下鞋袜,将那双布满老茧、关节有些变形的脚轻轻放入温水中。

      林奶奶看着蹲在自己面前,神情专注认真的祝陶,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就连小韫,因为性格清冷和学业打工的忙碌,也少有这般贴心细致的举动。她颤抖着手,轻轻抚摸着祝陶的头发:“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那一刻,什么攻略任务,什么剧情修正,早已被祝陶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只是单纯地心疼这位一生劳碌的老人,想为她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减轻一丝丝的痛苦。

      这一幕,恰好被从房间出来倒水的曲韫之看到。她愣在原地,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看着祝陶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为奶奶洗脚的样子,看着她侧脸上那毫不作伪的关切,曲韫之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一直以为的“别有目的”,在这样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和……狭隘。

      难道,真的有人,可以无缘无故地对陌生人付出如此多的善意吗?

      还是说,自己早已习惯了世界的冷漠,以至于无法相信纯粹的好了?

      她没有出声,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房间,背靠着门板,心绪久久无法平静。

      祝陶的身影,连同那份她无法理解的温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撞进了她封闭的内心。

      还有一次,祝陶带来了一本厚厚的绘画图册,是她在书店看到的,里面有很多古典工笔画的精美插图和一些绘画技巧讲解。

      “奶奶,这本画册我看着挺好看的,放您这儿,韫之姐姐要是空闲了也能翻翻看,解解闷。”祝陶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随手一带。

      但林奶奶明白,这是祝陶细心的地方。她从不直接送东西给曲韫之,那样会伤及孩子的自尊,而是通过奶奶这个“中转站”,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表达着关心。

      那本画册后来果然被曲韫之翻看了很久,虽然她什么都没说。

      渐渐地,祝陶几乎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她熟悉了碗筷放在哪个橱柜,知道奶奶的药箱里常备哪些药品,甚至能分辨出巷子口不同小贩的叫卖声。

      这个小屋承载的,不再仅仅是曲韫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清苦,更增添了祝陶带来的欢声笑语和细致关怀。

      而祝陶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心感。

      在这个远离豪门喧嚣、充满烟火气的小巷深处,她不必扮演任何角色,只需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林奶奶的慈爱,像一张温柔的网络,兜住了她穿越以来那颗有些悬浮不安的心。她收获的,远比她付出的要多。
      她与曲韫之的关系,在这种奇妙的“三角互动”中,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曲韫之虽然依旧话少,但看向祝陶的眼神里,那层坚冰般的戒备明显消融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审视、困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祝陶并不急于求成。

      她知道,有些种子需要慢慢发芽,有些心扉需要温柔叩响。

      她享受着陪伴林奶奶的温暖时光,也静待着与曲韫之之间那堵无形之墙,在春风化雨般的浸润下,自然坍塌的时刻。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正在帮奶奶绕毛线的祝陶身上,勾勒出一层温暖的光晕。

      林奶奶看着她,又看了看里屋孙女房间紧闭的房门,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充满希望的笑容。

      也许,这个突然闯入的女孩,真的能给小韫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改变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