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清视角(终) ...


  •   人生中总会发生这种事,两个从没有交集的人因为一些小事慢慢有了交集,这种交集就像丝线一样连接了彼此的生活,自那以后,双方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那封遗书让我看到了小霜所受到的压力不是单纯来自某个方面的,而是太多方面共同的压力,学业、家庭、亲人、人际关系……一个人无法在短期内承受如此多让人心力憔悴的事情。

      而小霜——又不巧是那种会对自己很苛责的人,有时候看到他不言语习惯性低着的头和看着地面的眼神,我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的失望,仿佛他觉得他如今受到的压力都只是他自己不够坚强导致的。

      我知道我不能冲上去摇着他的肩膀,对他说,“振作一点!你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这会吓到小霜,并且也无法切实地改变他内心中的彷徨和不自信。

      我希望自己能像春雨一样,以无声的姿态告诉小霜,他很好,并且之后的生活不会像他想象得那么糟糕。

      从人情来说,小霜给了处在低谷期的我一份光亮,让我找回了失而复得的灵感。同理地,我也应该回报给他一份光亮,在他人生的黑夜中在他身旁为他点起一盏灯,陪伴他一段路,直到他回到日光下的大道。

      而从情感来说,我想,我无法否认自己喜欢他那双黑黑的、真挚的眼睛,喜欢他点头时微微偏头思索的模样,喜欢他仰望天空时露出的苍白清瘦的脖颈,喜欢他说话时温和的嘴角……

      到小霜寝室楼下的时候,我看时间已经很晚了,不过还好寝室闭门前到了地方。

      他似乎还在因为我陪他过来而有些愧疚,看着我欲言又止的,难道他想再陪我走回去?那我们今晚就可以在这条路上无限折返到天亮了。

      我轻轻推了一把小霜的肩膀,把他推进了寝室楼,看着他转头神色认真地和我告别,

      听到他说,

      “……要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啊……”

      我在心里说道,

      你也是,小霜。你也要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伫立在寝室楼外,抬头看着楼梯间的灯一层一层地点亮,而他的身影也在每个楼梯间短暂出现后又消失。

      一直到楼梯间的灯不再点亮,而小霜的身影也消失在楼梯间那些小小的窗户后面,我才踩着浸满月色的梧桐叶慢慢走回宿舍。

      或许今天是世界给我的一次机会,它让我明白了迈出这一步或许没有那么难。

      即使那些担忧还存在我心里,我已经学会了把他们压抑在内心。即使是这样恐惧着,我还是一直以真实的自己和小霜接触着,真实的我就是这样:不太会聊天,偶尔会冒出一个我自己都觉得挺冷的冷笑话,表情僵硬刻板,喜欢男生。

      即使真实的我并不讨人喜欢,我仍想用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去碰触世界。被划伤也没关系,这就是我的人生。

      第二天我睁眼时就看到了床尾没拉紧的床帘里透进来的阳光,把我的白被子照成了金色。

      今天会是个好日子。

      我按部就班地完成上午的事情,从食堂吃完饭出来后,远远地就看到小霜的身影,他低着头看手机,看得很认真,但是又能熟练避开拥挤的人群,不至于被撞到,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已经吃饱了,我还是假装自己要准备去食堂吃饭,和小霜一起又吃了一顿,那是我在这个学校吃的最撑的一顿中饭。

      对于小霜,我一直还有个疑问没有问他,那就是……为什么他的书包总是鼓囊囊的,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呢?

      直到那天我坐在了小霜对面,在他把春羽和写在纸条上的照顾事项推给我之后,我震惊无比地看着他从那个书包里掏出他厚厚的专业书,笔记本,各色的荧光笔,便利贴,索引贴,白纸。当我以为他终于掏完了的时候,他又拿了两瓶酸奶——一瓶递给了我,一个桌面小摆件——看上去像一只小老鼠,还有一个小型风扇……他甚至还掏出了一件衬衫。

      刚开始我是在想小霜带的东西真多啊,后来我是在想,这个书包真能装啊,质量这么好,之后要问问小霜链接,我也要买一个。

      也许是看到我非常直白的震惊,小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写了张纸条推了过来,上面写着,

      哈哈,东西都带齐来图书馆会让我很安全感。

      小霜的字圆滚滚的,是介于楷体和行体之间的字体,他后面附赠了一个丑丑的笑脸。

      我接过纸条,在上面写道,

      为什么要带风扇和衬衫?你的书包简直像哆啦A梦的百宝箱。

      我看到小霜接过纸条后趴在桌子上吭哧吭哧认真写着什么,然后乖巧地抬起头看着我笑了一下,轻轻地把纸条推给我。

      上面写着:

      带风扇是因为怕白天会热,衬衫是因为怕晚上回寝室太冷。不过,我要是能有哆啦A梦的百宝箱,我就把宿舍的床也装上,这样累了还能睡会觉。

      我莞尔,把纸条放起来,看着小霜认认真真把自己的东西在桌面上摆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看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后开始低头翻起课本来。

      我看了一会他学习的样子,才开始做自己的事。

      整个九月,我们都三点一线地穿梭在寝室,食堂,和图书馆中。有时候天气好的傍晚我会拖着小霜从图书馆出来去操场跑两圈。

      拖着他——并不是一种文学上的夸张,而是一种切实地形容,因为小霜对于去操场跑步确实存在着一种深深的抗拒。

      但是在我引用了非常多的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的好处并且阐述了在高压学习下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性后,小霜还是被我说服了。

      不过能看得出来小霜对于跑步确实热情一般,虽然我说让他跑多久他都乖巧地点点头,但是精神看上去还是有些蔫巴。

      我跑完在一边拉伸的时候,看到清瘦的小霜在拥挤的跑步人群中有些狼狈地处处避让时,我发觉自己也许又是好心办了坏事。

      有些事情我可以明确肯定是好事,比如运动,吃早饭,有规律作息之类的习惯,出于让身旁人变得更好的念头,我就会忍不住把我认为的这些好习惯加诸他们身上,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良好习惯的作用。然而我的行为却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因为我认为我对朋友的好就是给予他们良好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我仍记得之前有个和我相交还算不错的朋友有一天苦着脸和我说,下次真的不用再叫他一起去吃早饭了,他每天因为起太早上午都会特别困昏昏欲睡。

      我才发觉或许他已经适应了不吃早饭掐点上课的日子,我想敦促他吃早饭只是觉得他长期以往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而那段时间我们又因为小组作业经常联系,我以为他把我当成了朋友,所以想帮助他养成好习惯罢了。

      但后来,他似乎是被我那段时间天天叫他起来吃早饭整出了心理阴影,看到我总是带着半分惊恐的神色,虽然平时都会和我打招呼,但后来我们也没有什么交流了。

      我叹了口气,擦了擦身上的汗,快跑了几步追上小霜,看到他在阳光下闪烁着的细细密密的汗珠,

      “感觉累的话就别跑了,没事的。”

      小霜闻言很惊讶地看了我一眼,

      “我还没有跑到清给我设置的目标呢,还差……”

      小霜看了看手机,有些气喘吁吁地说道,

      “还有3公里呢。”

      “如果感觉太累的话,不跑完也行的。或者……如果小霜不喜欢跑步的话,我们下次就不来操场跑步了。”

      听到这句话小霜停下了脚步,眼睛睁大看着我。我本以为他脸上会露出庆幸解放的神色,却没想到他看上去这么惊讶,我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应他的视线,不知所措地侧过头去。

      小霜拉住我的衣角,带我走到外道去,不影响跑步的同学。我们在外道以散步的速度慢慢走着。

      “清为什么突然说出这种话?是觉得我跑得太慢了吗?”

      小霜还拽着我的衣角,声音低低地。

      我闻言立刻摇了摇头否认道,

      “明明小霜很不喜欢跑步吧?却被我劝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你肯定很因此而困扰着吧。抱歉。”

      我久久没有听到回答,以为是说中了小霜的心声,他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手臂却突然被拽住了,我下意识回头,看到了小霜堪称严肃的神色,我第一次看到小霜露出这样的神色。

      “清怎么会这样想?其实我一直很想和你道谢呢,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敦促我运动、锻炼身体。我虽然知道锻炼很重要,但确实因为从小就疏于运动,很不擅长跑步。但最近我越来越能感受到清所说的跑完后有多巴胺分泌的感觉了。虽然……跑步有些痛苦,但我知道清是为了我好,才愿意抽时间陪我来这里运动,是我该感谢你才对!”

      说到这里的时候,小霜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我的神色,看到我并未因此露出异样的表情,才继续说下去,

      “对我来说,认识你是一件幸运甚至值得感激的事。清,如果下次再有担心的事情,可以和我说,不要自己瞎想了。或许……你想的这些坏事都只是自己吓自己而已。”

      原来我已经被小霜认为是朋友了。那一刻我有些恍然,而小霜笑了起来,他拉着我的手臂说道,

      “对了清,我们可以把其中一天跑步换成打羽毛球吗?我羽毛球打得不错哦。”

      我笑道,

      “当然可以。”

      那一天我印象很深,我记得后来小霜还非常严格地去把剩下三公里跑完了,我在外道散步等小霜。不知道为何,那时候看什么都觉得特别顺眼,觉得天很蓝,白云很柔软,操场中间踢球的同学们非常青春活力,主席台上练习武术的协会同学们格外正气凛然,整个世界都生气勃勃地恰到好处。

      那个故事除了结尾我有意地留了一些没有写完,其他的情节都已经写完了。最近我进入了整个故事的修改期。这篇故事不是很长,十几万字,算是中等篇幅的小说。

      我写完后拢了拢稿纸——这篇故事我是选择用手写下来的,会比在电脑上打字费事一些,不过也有手写下文字的特别感觉,我掌心感受着稿纸蓬松的厚度,感觉到一股格外的满足。

      有时候即使是我在专心写作时,我也能偶尔感受到小霜对我的稿纸投来的好似视线,不过他很敏锐,每次我一抬头,他的视线就会立刻躲闪开来,若无其事地歪着脑袋看窗外的风景。

      我感觉有些好笑,却从不拆穿他。小霜或许是怕过度窥探我的隐私会令我不快,所以我写东西时他总会刻意避让。但其实我很想找机会告诉他,或许对别人,我会很犹豫要不要把这个还没修改完的粗糙故事与之分享,但对小霜,这个故事本就脱胎于去年那个秋天和他有关的经历,是他赠予我的灵感,如果他愿意看,我自然不会吝啬于和他分享。

      在一次小霜学了很久准备稍微放松一下的间歇,他走到我身旁伸了个懒腰,看到我在写作本想安静地走开,被我一把拽住了。

      我像是请求帮助似的问他,

      “你休息的间隙,如果有空的话,能帮我看看我写的这篇手稿字句什么的通不通顺吗?”

      小霜被我拉到我旁边的椅子坐下,他闻言神色有些惊讶,看着懵懵的,

      “不过我读书没有清多,肯定没有清的文学素养高,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不要紧。所有人都可以鉴赏文字。你不用感觉有压力,就是如实说出内心的感受就好了。”

      每天小霜学习的空余时间,都会帮我看几页我改过的文稿,我收获了这辈子以来最多的夸奖,我也不知道小霜是怎么做到夸起人来能这么多天都不重复的。

      不同于我自己的改动主要是出于文本结构和一些遣词造句的雕磨,小霜的意见大多都是人物心理方面或人物对话和关系方面的。

      他比我的社交经验丰富得多,也有一颗足够敏感的内心,在看到某个情节的时候,小霜会代入我故事的主角的视角,会建议我这里的心情应该更复杂,比起单纯的快乐或悲伤,应该还有别的含蓄的情感融于其中。

      以及,我对于塑造人物之间的感情线确实比较薄弱,小霜会给我的对话提一些建议,

      比如,“这句话太书面了,不像是口头说的话,可以口语话一些”。

      或是,“以这个角色的性格,面对这个情节的发生,或许处理会更圆滑一些而不是横冲直撞……”

      我在小霜的认真建议下结合自己的考虑做了很多改动,有些地方几乎全部做了重写。这是段漫长的过程,但就如同原石打磨成美玉,是一个无法省略的步骤。

      后来,我觉得这个故事已经不单纯是我写下的故事了,是由我和小霜一起完成的——虽然他听闻这事总是连连否认,说自己根本没帮什么忙。

      陪伴小霜备考的那几个月,是我在大学生涯中度过的难得可贵的时光。

      但我们也并非每天都能一直呆在一起,小霜有时候中午会被他的朋友或是室友叫走一起吃饭或者是去处理班级的事务。而我有时候也会去社团参加一些社长同学组织的活动。

      社长同学兑现了她的承诺,去年秋天直接把我这个刚加进社团没多久的新人提拔成了副社长——虽然我多次拒绝过,但她仍以坚持不懈的毅力说服了我接受了这一职位。

      我仍记得有一天在食堂,社长同学看到了我和小霜在吃饭,热情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小霜虽然不是我们社团的成员,但迎新时也给社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然而,从小霜的视角来看,他并不知道我和社长认识,所以看到我和社长打招呼还有些惊讶。

      “社长同学,你和清也认识呀?”

      我没有告诉过社长,小霜一直不知道那只大熊下是我,所以她以为我们彼此三个应该早就见过面了,因此听到小霜的惊讶的问话立刻挠了挠头,

      “我和清当然认识啦,你忘了之前社团迎新……”

      我没想到话题会发展到那里,切切实实地吓了一跳,为了阻止她继续说下去,我慌忙地站起来打断了她的话,

      “哦对了,你要不要喝饮料?前几天那个读书活动成功举办了,今天刚好庆祝一下。”

      社长立刻被饮料吸引了注意,但是却狐疑地看了我几眼,

      “你怎么今天突然这么热心?以前也没见过你请我喝饮料啊。”

      我的脑子飞快动起来,最后想出来一个能说得过去的解释,

      “哦,我看今天奶茶店刚好满三杯七折,比较划算……刚好我们三个人。”

      也许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社长愉快地点点头,说了自己想喝的种类。

      为了避免两个人又谈到之前招新的事情,我叫上小霜陪我一起,还被身后的社长同学吐槽“怎么做啥事都要小霜陪你,你是友宝男吗?”

      听到这话的我差点打了个趔趄。

      我们三个一起吃饭的过程让我很是煎熬,每次感觉话题快要旧事重提起迎新周了,我就会突然发表两句完全不相干的话试图扭转她们的话题。

      到后来,我刚想开口说话,小霜的手就探上了我的额头,担心地说,

      “清,你今天怎么怪怪的,唔,还出了这么多汗,是不舒服吗?”

      而社长同学则是用诡异的视线注视着我,低声用神秘的语气问我,

      “你最近有没有去什么阴气很重的地方?你是不是被附体了?”

      我不知道怎么解释,看着这一左一右围着我的面露关切的两位好心人,只能汗颜。

      其实后来想想,我之前会对这个话题敏感是因为我不想让小霜把我和大熊画上等号。我更希望大熊在小霜的脑海中就是一个纯真的、在森林里长大的熊熊形象,是单纯的。

      况且……我确实在大熊的庇护下做了很多自己看来很傻的动作,如果小霜回想起来了那些动作再与我做联系的话……

      不,我不能再想了。这会让我很尴尬的。

      后来我私下和社长说了这件事,希望她能尽量不提及迎新周的事情。

      社长同学是那种不会刨根问底的人。她也没有问我原因,就应下了——条件是我要帮她从贮藏室搬下一次活动的用具。我自然立刻就同意了,准备的那些蹩脚说辞也总算没有派上用场。

      南方的夏秋连得紧密,有时候难以界定准确的时间线,不过秋天到冬天的界限倒是很好区分,当叶子开始松动,随风飘落到泥土之上的时候,就代表着秋天走到了尾声。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秋天往往意味着悲凉,我却很喜欢这个季节的天高气爽,以及世界五彩纷呈的样子。

      当路面上开始有落叶的时候,我抽了一个吃完晚饭散步的傍晚和小霜一起去欣赏落叶。这也是我有意想让小霜放松的行为——那阵子临近报考了,我能感觉到他压力很大。

      那天我确实久违地在小霜脸上看到了放松和喜悦的神色,他蹲在落满叶子的草丛里像仓鼠一样挑挑拣拣,我弯下腰问他在做什么,小霜说,

      “我在搜集最美的落叶。”

      他一边蹲着捡落叶,落叶一边轮到他棕色的大衣和黑色的头发上,后来他站起来的时候身上的落叶哗地抖落下来,但是头上的落叶还没有,像顶小帽子一样堆在他的头上。

      小霜自己没有察觉,顶着这个树叶做的“帽子”激动地给我显示他找到的完美落叶。

      我含笑看着他毛茸茸的头顶,赞同道,

      “很好笑……不是,很好看。”

      第二天早上我到图书馆的时候,看到桌子上有一个小小的铁盒子,小霜应该是到了,但是不知道去了哪里,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我猜测这个铁盒子大概是他给我的,因此有些好奇地拆开,发现里面是几张用很对称完好的落叶制成的书签,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我拿着书签放在阳光上,看到那些透过阳光的棕褐色叶片闪烁着暖色的光芒,我转动着叶片,像是在观察艺术品。

      后来我回过神的时候,看到小霜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了座位上,正趴在臂弯里弯着眼睛看着我。

      那瞬间我的心像是肥皂泡在空中破了似的轻轻颤动了一下。

      填报志愿时那天我一直陪着小霜,看到他从一开始的有些焦虑、和父母打电话时眼睛盯着地面的茫然、到最后在电脑上确定志愿后神色反而变得平静,我贫瘠的语言系统无法令我无法说出什么能在这时候激励小霜的话,我只是说出自己的心情和如实的感受。

      我知道他这时候平静的外表下或者内心并不算平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没经历过,但我也能设想出小霜的心理压力。

      这个秋冬,我一直在向着树洞诉说一个愿意——希望小霜能够得尝所愿,不负他这几个月以来的努力。

      小霜考完试后,我们按照那天晚上的承诺去了很多地方。快要和这座城市分别的时候我才真正和他熟稔起来,了解他的大街小巷,了解他的美食人文,了解他的烟火人家。

      得益于小霜每次出门都会详尽地带上各种需要的东西,纸巾湿巾,创口贴,饮用水,雨伞,充电宝……因此我们的旅程从来没有在物资方面匮乏过——虽然代价是需要背着沉重的包。虽然我以前是属于那种出门除了手机什么都不带的人,如今倒是也很快适应了小霜的旅游模式。

      刚放假那时候,我总能看到小霜的手机亮个不停,大多都是找小霜的朋友想要找他出去玩的。这时候我往往不会干涉小霜的决定,小霜有选择去和别的朋友度过这段轻松日子的决定。

      有一次我们刚欣赏完烟花巷的漫天烟火,从人山人海的巷子里挤出来,走到安静空荡的大街上,小霜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他在我身旁接起电话,前面“嗯嗯”应和着,不知道对面说了什么,小霜语气轻快地回复道,

      “不了,你们去吧,我最近和朋友有行程安排啦。不过谢谢你的邀请。”

      小霜挂了电话,我猜测是他的朋友找他出去玩,也许是小霜觉得我在身边不太好拒绝吧,因此我试探性地说道,

      “是你朋友找你出去玩吗?没事的,明天我可以自己随便逛逛,小霜想去的话就去吧。”

      小霜摇了摇头,

      “其实,我还是会更喜欢和清在一起。”

      说完后他不知道想了些什么耳朵突然很红,又有些语无伦次地解释道,

      “我是说,喜欢和清相处的时光,啊就是指和清一起旅游的这段时间,当然也不只是这段时光。”

      我的心情突然很好,不知道是因为小霜语无伦次的样子很可爱还是因为自己被“选择”了。

      借着这个机会,我问出了一直很想问小霜的问题,

      “小霜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似乎比刚才他朋友的邀约更难令人回答一些,小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一会,

      我给他提供了几个选项,

      “僵硬,刻板,沉默寡言,特立独行?”

      小霜摇了摇头,

      “那才不是呢,明明是温柔,冷静,文采斐然,不过清确实是个有些特立独行的人。”

      小霜补充道,

      “很抱歉,清。我没有办法很准确地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在我心里,你是难以用词语来界定的。不过,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清一定是无可替代的。”

      我或许是笑了,也可能是说了什么,我忘记了我的反应,但那句话的每个字我都记得很清楚。

      出成绩的前一天下午,我和小霜去了一家位于热闹商街中的一个有些陈旧隐蔽的电影院,那时候有一部老片重映了,而恰巧我和小霜都很喜欢这个片子的简介,所以想去看一遍。

      由于是文艺片,电影院人很少,我和小霜度过了很平和安静的两个小时。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像是潮湿的雨季,充满烟雾般的朦胧,结尾的最后是个开放性结局,男女主是否重逢全凭自己的解读。有人喜欢确切的结局,不喜欢这样模棱两可的结尾,我却挺喜欢这种悬而未决、乍然而止的结尾,会留给我绵延的回响。

      我和小霜看完后都在座位上坐了许久,一直到清扫场馆的保洁人员进来才起身离开。

      通过通向街道的那条黑黢黢的走廊时,我看到小霜摸索着墙壁,有些害怕,便轻轻拉住他的袖子,领着他向出口的位置走去。

      那段通道让我印象很深。

      当时我们正处在刚看完电影,还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内心很是平静,而那段狭窄的通道又笼罩在阴影中,看不到终点,看不清身旁。我拉着小霜走过那段通道的时候,感觉自己在拉着他走过一段漫长的迷雾。

      我和小霜一起推开从电影院通向那条热闹街道的大门,那一瞬间外面的阳光晃进我几小时呆在黑夜中的眼睛,我抬手挡住阳光,慢慢适应了这突然的光亮,热闹的街道景象在我眼前铺展开来,行人说笑着穿行,电瓶车、自行车在人群里蜿蜒着行驶。那种烟火气让我有些茫然,还没从旧电影和缓安静的氛围中恢复过来的我站在门槛处,感受着前面属于繁华街道的阳光铺洒在我的脸上,而背后还有那条通道吹来的阴凉的风。

      小霜已经迈出了大门,转头望向我,看我还在原处站立着,向我伸出手,手心向上,静静地摊在我的眼前,
      我没有犹豫地握住小霜的手,任凭他拉着我绕过拥挤的人流走到马路对岸去。我背上是小霜的背包,他不知道装了些什么,我走起来时叮咚作响。
      我快走了几步,和他并肩而行,而我们的手却一直没有松开,或许是我们都忘记了吧。
      我踏上了我的桥梁,通向了这个世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