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双向的选择与洱海的归宿 ...
-
发布会结束后,林小鱼又回到了大理,继续她的远程工作。生活似乎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她和程风之间,开始有了极偶尔的、工作之外的邮件往来。有时是她分享一篇觉得他会感兴趣的有关科技伦理的文章,有时是他看到一本关于大理白族文化的书,想起她,便让陈默寄了过去。附言通常是:“无意看到,觉有趣,供参考。”
礼物和言语都克制而有分寸,绝不越界,保持着上司与下属、甚至朋友未满的距离。但那份默默的关注和分享,本身就已传递出不同于常的信号。
林小鱼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她不再仅仅将程风视为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上司,一个值得敬佩的企业家。她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被他所吸引,被他深邃的思想、冷峻下的那份责任感、以及偶尔流露的温和所吸引。
但她同样清醒。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身份差异和地理距离。她热爱现在自由、宁静的生活,也珍惜在风起科技这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她不会为了任何不确定的情感,去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平衡。
她选择顺其自然,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继续在洱海边,好好地生活,自由地创造。
程风那边,同样经历着内心的权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林小鱼的感觉,早已超越了欣赏。她就像洱海的风,不知不觉吹散了他身边某些固有的沉寂,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但他同样理性。他的身份意味着任何情感关系都会变得复杂。他尊重林小鱼的独立和才华,更尊重她历经艰难才重建起来的生活。他绝不会用任何方式去打扰她、束缚她。
他甚至思考过更多。如果他向她靠近,外界会如何解读?她是否会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她是否愿意离开大理,回到都市?如果他让她回来,是否是一种自私?
答案都是否定的。他爱上的,正是那个在洱海边自由生长、闪闪发光的她,而不是任何一个可能被束缚在他身边的附属品。
于是,他也选择了克制。将那份欣赏与日俱增的情感,转化为更深的尊重和支持。他确保她在风起科技能得到最大的专业发挥空间,获得应有的回报和认可。他偶尔的分享,是他能做的、最不给她压力的、表达关注的方式。
时间再次平静流逝。一年过去了。
“风眼”系统尤其是健康模块,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也开始产生稳定的盈利。程风集团的战略重心,更加转向科技与社会价值的融合。
程风来大理出差的频率变高了些。有时项目结束,他会多留半天,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洱海骑行。有时,会“偶然”遇到正在湖边散步或工作的林小鱼。
他们会像老朋友一样,并肩走一段,聊聊天。话题很广:行业动态、一本书、一部电影、洱海的保护、各自的工作进展……唯独不谈论感情。
他们都小心地维护着那条无形的界线,享受着这种理智而舒适的相处。每一次相遇和交谈,都让彼此的了解更深一分,吸引力也更强一分。
直到有一次,程风参加完一个高强度的国际谈判后,直接飞到了大理。他处理完最后的工作邮件,独自走到洱海边时,已是深夜。
月色下的洱海,静谧而辽阔。他看到了坐在码头边的林小鱼,她抱着膝盖,看着水面,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孤单。
他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这么晚还不休息?”他问。
“刚完成一个方案,出来吹吹风。”林小鱼转过头,看到他眼下的疲惫,“您看起来也很累。”
“嗯,刚结束一个谈判。”他松了松领带,望向远处的黑暗,“有时候会觉得,推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但您一直在做。”林小鱼轻声说,“‘风眼’就是证明。”
程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知道吗?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风眼’能再早一些出现,或许能避免很多悲剧。”
林小鱼知道他想起了他的母亲。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但技术不是万能的。”他继续说,声音低沉,“最终能拯救人的,还是人自己。就像你一样。”
他的目光转向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林小鱼,你是我见过的,最坚韧、最有力量的人之一。”
这句话,超出了所有以往专业范畴的夸奖。林小鱼的心猛地一颤。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程风脱下自己的西装外套,很自然地披在了她的肩上。
外套上还带着他的体温和那缕熟悉的、冷冽的雪松气息。林小鱼没有拒绝,只是轻轻拢了拢衣襟。
“谢谢。”她低声说。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湖水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
过了很久,林小鱼缓缓开口:“程总,您知道吗?当年在洱海,写下‘好好活着’的时候,我从没想过,有一天真的能活得像现在这样……充实、自由、有力量。”
“我知道。”程风的声音很温柔,“我看着你做到了。”
“有一部分,是因为您给的契机和那个‘工具’。”她坦诚地说。
“是你自己抓住了它。”他纠正她。
又沉默了片刻,林小鱼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过头,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那……您现在对我,是怎样的看法?仅仅是优秀的员工吗?”
程风看着她,月光在她眼中洒下细碎的光芒,那里有紧张,有期待,也有不容错认的真诚和勇气。
他心中的壁垒在这一刻彻底坍塌。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膝上的手。她的指尖微凉,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
“林小鱼,”他看着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清晰,“你是我欣赏的、尊重的、甚至为之骄傲的伙伴。更是我……”他顿了顿,寻找着最准确的词语,“是我内心深处,非常在意和珍惜的人。但我尊重你现在的一切,包括你的生活选择。我不希望我的任何情感,成为你的压力或负担。”
林小鱼反手握住了他的手,力道不大,却异常坚定。
“程风,”她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我珍惜在风起的工作,也热爱我在大理的生活。但我同样,无法忽视我对你的感觉。那种感觉,不是感恩,不是崇拜,是吸引和认同。”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现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也有勇气面对任何选择。如果我们之间有什么可能,那一定不是谁为谁牺牲,而是能否找到一种方式,让彼此都变得更好,更接近自己想要的生……”
她的话没能说完。
因为程风低下头,轻轻地、克制地吻住了她。
那是一个带着洱海夜色凉意和雪松清冽气息的吻,温柔而珍重,没有任何侵略性,只是纯粹地表达积压已久的情感。
林小鱼愣了一下,随即闭上眼睛,回应了这个吻。
月光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洱海的风温柔地环绕着他们,水波声像是为这一刻奏响的轻柔背景乐。
这个吻没有持续很久。程风缓缓抬起头,额头轻抵着她的额头,呼吸微促。
“对不起,我有些冲动。”他低声道,声音有些沙哑。
林小鱼摇了摇头,脸上带着红晕,眼神却亮得惊人:“我很清醒。”
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他们早已是灵魂上能彼此理解的成年人。他们清楚地知道彼此的心意,也清楚地知道横亘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给我一点时间,”程风握紧她的手,“也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
“好。”林小鱼点头,“不急。”
他们不需要快速的承诺和盲目的在一起。他们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去探索一种属于他们的、独特的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