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这是我写给《千帜雪》的第一篇评论,也是第一篇长评。
是在仙度瑞拉的连载上看到的。彼时,友人的书柜里摆满了仙度瑞拉,一本接一本,在寂静的子夜里,看着这个故事,只属于自己的寂静和感受。
强悍足以驱驰灵魂,你因自足而无需粉饰。你的存在,不必依恃上帝、大众和情人;甚至淡漠于万有,你是其中最慎独的一个,是不假外求的,鄙夷的,超拔于一切虚弱和伪善。(注:尼采)强悍足以驱驰灵魂,你因自足而无需粉饰。你的存在,不必依恃上帝、大众和情人;甚至淡漠于万有,你是其中最慎独的一个,是不假外求的,鄙夷的,超拔于一切虚弱和伪善。(注:尼采)
一直是喜欢柏铭涛的,这个男子太强大,他的责任心源于他身处高位,然,他的骄傲却源自他的灵魂。内敛,大气。
可我今天发的这篇评,却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宇阳。
宇阳,看了很久很久,都对这个男子没什么很特别的感觉,直到,秦川的番外。在看到一些细节时不禁笑了,非常纯粹的笑了,一个非常纯粹的男孩子,张扬,明亮。
“7年,2555天,原来……我并未真的成佛……”,然后在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有一种很柔软的情绪弥漫了。
“这个骄傲如斯的男人在心里暗恋了你七年,让他有个机会表明心迹好不好,至少他深情可赞!”
于是我想象着秦川当时,大概有几分无奈,几分懊恼,几分赞叹,大概,还有点抓狂吧……
想起这个唇边就不禁浮现笑容,呐,要有多迟钝,大学4年,这么明显的举动,竟会丝毫没有留意到,又要有多闷骚,喜欢一个女子7年,不被她知晓,求不到,放不下,却一直一直坚持。“不是我不想,只是做不到。”看着看着,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从好笑到无奈,从无奈到纠结,从纠结到酸涩,直到看到最后的悲伤。是的,仅是悲伤。我未曾为这文章掉过一滴泪,只是每回想起,有一种压抑的感觉,犹如内心的缺失,无从填补的空洞。
感觉简直就象《傲慢与偏见》的现实版,樊玲一开始对宇阳就有偏见,而宇阳那么骄傲啊,连一句解释都不曾说出。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宇阳和樊玲在一起会怎样,我想,会幸福的,一定会,那样,也就不会有这般令人难受的,复杂的一切一切……
于是,又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宇阳,你是笨蛋吗,只是迟了一秒罢了,你怎知道,这个女孩最后不会爱上你?
其实这故事原可以有不一样的结局,随便哪个,都比现在这个好,真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每和友人提及《千帜雪》,就能看到她非常懊恼的神情。
樊玲,若最后宇阳因你而死,那么,你一定是凶手,如果柏铭涛从此再无法求得幸福,那也一定是你的过错!
写这文时,没有重温,然,我记得,他说:“信我,樊玲,无论如何,信我。”可她并没有做到,不是吗?他为她放弃了他所坚守的一切,可最后呢,“我来了……却也迟了……纵是迟了……我也来了……樊玲……”,岁月如此冰冷,怎及那一刻,他的绝望
还有宇阳,
“宇阳,站在世界的另一头看着自己一点点毁掉自己所爱的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不如死。”他的嗓音低哑得难以听清,眼泪从他的指缝间渗落,他呛咳起来,血液淹没了他的声音。
呐,你的痛苦就如此了不得吗,要这么多的人的幸福做你的陪葬品?樊玲,人怎可如此自私啊
所以,在今天这样寒冷的天气,手指近乎僵硬地敲出这些字,只为求一个番外,一个番外足矣,让他们幸福吧。
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看到这文的那年,我经历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大考,朋友各奔东西,分散在这个城市的四方,更远者已在大洋彼岸了,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幸福,因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而既然有希望,哪怕再渺茫,为什么不能去争取,为什么不争取,明明可以做到的啊。所以,番外,我要番外。
我想,喜欢这本书的人很多,我大概也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