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章十二 ...

  •   章十二
      如果当年瑞王没有失望于这红尘俗世,如今的结果可还是如此?她不会嫁与纯王,以后的事情便不会出现。
      以瑞王的性格他们可以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给足对方的体面,不放入多余的感情。
      只是就算如此也改不了她早逝的命运。
      时间安有如果之事。
      琳琅叹了口气,大约觉得自己受太子的心绪影响,有些莫明的善感起来。
      她拂了拂暗绣卷草纹的衣袖,似乎想要拂掉那些多余的思绪。
      缓缓转动的身影忽然停住。
      “有客自远方来,未能出迎,当真是我这做主人的失礼之极。”
      语气中的平静宁和倒是让隐在树后的人微有惊色,以为自己早已被这女子发现,方要踏步走出这片被树影所遮出的阴影,却又改变了主意。
      只因他听到了不止一人施展轻功翻墙而来的声音。
      不过转瞬之间,五个黑巾覆面身着暗色劲装的男子已从不同方向出现,将庭院中红衣的身影团团围住。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大约有些奇怪为何那位没有派人在此处保护。不过少些阻挠也更容易回去交差。
      树后的人面具之下眉头微皱,这些人看起来并不像是江湖上为了钱财买卖姓名的杀手,倒像是一方势力培养出来的刺客。
      他来此便是想要看看太子和这里的主人到底关系如何,若是个妖言惑众的,或是便再来个若水那般可以轻易牵动太子心事的,便干脆在太子用情至深之前除了便是。
      听闻这位是之前延平王一事太子的救命恩人,做人要是安分,太子还上心的话,若说按个出身,给个良媛之位也不是不可。
      只是待得见到这女子竟是厉鬼之身,想要除了她的念想便占了上风。听得她与太子间的谈话,却又发觉两人并非他所想的关系。
      明明新识,却似旧友。
      这女子心性敏慧,颇有智计,倒是不知为何对太子有些推心置腹的样子。
      这般性格着实有些麻烦,却也让他微松口气。麻烦的是女子聪慧之极,不知筹谋几何,让他松口气的也是这性格,便如太子所言,因生母章慧皇后之固他对太过聪明的女子敬谢不敏。
      如眼前忽然被些蒙面人团团围住,寻常女子早已花容失色。眼前这女子却挺直着脊背,说话也从容不迫。
      救,还是不救。
      这个念头不过方一出现便被他抛之脑后。这位一介厉鬼之身,若非来人中有精通术法的,不然谁伤得了她。
      只是伤不了,怕是回去后,下一次来人便是术者了。
      不用细想也知道这些人究竟是谁派来的,那人如今倒是愈发不像话了。

      琳琅轻笑,这般情况来杀自己的必然不是纯王李昼。且不说他不知道自己真的化为厉鬼,若是真知道,此刻站在这里的估计会是昆仑仙山的哪些个斩妖除魔的弟子。同理,知道自己厉鬼身份的太子虽然也有理由,但也必不是他为了那些天家秘辛杀人灭口。那么剩下的只是唯恐自己会对太子有碍的人,和那位嫉妒成性的太子妃林芳华。
      “殷大人就如此沉不住气么?”琳琅开口道。
      五人纷纷亮了兵刃,寒光闪过,一柄弯刀砍向琳琅左肩。
      琳琅素手轻抬仿若拈花一般,三指夹住了刀背。语带嘲讽道:“这么多年太子妃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方才语出试探,琳琅立刻便确定了与自己过不去的人究竟是谁。
      此刻五个刺客的心中未尝不是惊讶的,尚未开口便被人认出了身份。这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子竟还是个练家子。
      那三指夹着刀背,无名指小指微翘,形如兰花,在那殷红衣袖的衬托下更显得洁白如玉。可便是这看起来一触既碎的脆弱,却是将那刀钳的如铁铸一般,运劲抽了几次竟是未动分毫。
      这情况,谁还不知眼前这女子是个高手。
      被夹住刀背的人恰是唯一正对着琳琅的人,此刻才发现这女子的五官却是如何也看不分明。惊诧间手抖了抖,待要开口,却被籍由刀上传来的力道激得气血翻涌难以开口。
      “贱人,受死。”无人再敢托大,刀剑齐攻了过来。
      这个称呼让琳琅有些恼怒,语气倒是愈发温柔了起来:“当年倒是被人称过妖女,这称呼倒着实新鲜。”当年因为自家那任意妄为的妖孽师兄,自己被叫成妖女的时候还真有几次。
      手腕一翻已夺过了方才夹在指间的刀,挥刀间完全没有手下留情,口中继续言道:“只是这称呼我实在当不起,还是留着给林芳华自己用吧。”
      刀背重敲颈侧血脉流通之处,瞬间撂倒一个。
      脚步错回,红影翩跹之间,剩下四个已被同法料理了。晕倒在地。
      嫌弃的瞅了一眼地上横七竖八倒着的人,琳琅取了绣花针,轻弹几下刺入了几个人的重穴,想是一时片刻便是醒来也无法动弹。
      左右看看,觉得几人倒在这里着实有碍观瞻,曳地的精致裙摆下伸出绣了黄梅缀了明珠的绣鞋,挑了几下,几个尚在昏迷中的人便被踢到了墙边堆在一处。
      先前躲在一边的那珠圆玉润蛾眉樱口的柳姑娘,此刻来了兴致,飘飘的来到几人身侧,坐在旁边的柴堆上,掏出了帕子继续抹泪。
      倒似这几人是她家什么亲戚。
      琳琅虽然早就习惯了这位贞观美女的作风,此刻看来还是哭笑不得一番。

      “阁下若是看够了,不妨自便。”
      这意思分明是戏你也该看够了,哪来回哪去吧。
      那红衣的女子分明看着自己这个方向,树后的人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也就从容的迈步,出了那片阴影。
      琳琅也有些没底,树后那人应该是早来了,自己却是在这些刺客出现的时候才发现该人的踪影,可见这位的武功必在自己之上。她并不知晓这人是否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斑驳的树影下,缓缓步出一人。
      琳琅微微眯了眼睛,不动声色的打量着。
      来人一身青灰色锦衣,变换的日光下浮现出不同的纹路,显是暗绣了云纹一类,并不是一般人穿得起的衣料。身形修颀,半张脸被皮革硝制的面具所遮,唯见阴影下一双眼眸熠熠发光,露出的下半张脸面白如玉,皮肤倒是比一般女子还要细腻,下巴略有些尖,轮廓并不尖锐分明,仿是谁家少年。
      “未请既入,实属唐突,是在下失礼。”声音像是默默流淌过耳边的泉水,不似自家妖孽师兄尾音勾转间诱惑人的倦怠,也不似李昼和润间让人沉溺其间的温柔,却有着如邻家少年般的亲和。
      他说话的语调却不似少年,很是缓慢。并非是自持身份而故作姿态,好似是天生如此。
      这慢吞吞的语调却让原本还有些不悦的琳琅平缓了心情,当年,自家那个慢性子的姐姐从来都是这般急死人的调子说话。
      想起姐姐璎珞,一阵苦涩之意袭上琳琅心头。
      对方看出了琳琅的晃神,也未催促,只是静静等着。
      琳琅只是失神片刻,便意识到眼前还有人:“妾身一时失神,抱歉。”
      “是在下失礼在先。”
      这个声音,总觉得似乎在哪里听过。
      “国舅爷担心外甥,情理之中。”琳琅语气平平,言辞却一点也没客气,“想是总要看看,这救了太子的人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如今怕是不担心我有意入那东宫,该是怕我图太子殿下的阳寿了吧。”
      这番说辞并非是琳琅心中义愤难平,不过是打消些疑虑罢了。
      猜测出这人的身份不过是因为这人腰间的玉环和遮脸的面具。
      此人腰间的玉环雕工古朴,并不似如今纹饰复杂,玉质细腻,看那沁色显是块古玉,必是价值连城之物。戴的起此物的人在长安城中虽不多但却也不少。而让琳琅确定该人身份的却是那半边面具。听闻先章慧皇后的幼弟儿时被跌落的鼎炉砸伤了额头,留了道长疤,这位小国舅爷在加冠之前并不曾出过殷家半步,加冠之后虽也领了闲职,依然很少出现,举凡出现必带着这种遮了半边脸的面具。
      “姑娘虽身为厉鬼,却依然有凛然正气萦身,毫无阴气。在下并没有这般猜测。”
      他从先前她与太子的对话中推测她大约不愿被人称为夫人,犹豫了片刻改称姑娘。
      方才看琳琅能指名道姓的说出太子妃,便知道她生前夫家大约也是煊赫的。如今连殷家的秘辛也知道一二,却着实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恶意揣度姑娘的心思实属无奈之举,望姑娘见谅。在下今日次来也是为道谢前来。”顿了顿,他又道,“只是如今看来,这些红尘俗物姑娘当也看不上眼,不拿出来也罢。”
      他一字一句说得极慢,却又不似边说边考虑的样子。
      难得的诚意十足。
      琳琅心中暗叹,同是出自殷家,妖孽师兄的这位小堂舅与他完全不是一路人马。
      她本也不太想为难这位国舅爷,便道:“公子把这几人带回去,也算是帮我忙了。”
      而面前这位则很是认真的打量了下墙边堆叠的几个人,才转向琳琅道:“今日在下独身前来,恐怕……”
      谁能想到一国舅爷竟然轻车简从到如斯地步?琳琅摇了摇头,也只得作罢。只叹了口气:“这日晒雨淋的,只望太子下次不会来得太晚。”
      却不想这位又慢条斯理的继续说着:“恐怕带回去有些困难,不过定没有留他们在这里碍眼的理由。”说话间已轻描淡写的朝着墙边挥了挥袖。
      蓦地,凭空升起一丛异色火焰,转眼这几人竟连灰都没剩下。
      能做到如此地步,分明是业火。
      这位国舅爷竟然还是个深藏不露的术者,此举不仅是替太子除了家丑,更是对琳琅这一届厉鬼的警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