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百 年 成 师
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母校成都师范学校100年华诞!
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奔走在江河湖海之间,致力于国家崛起;这是一曲曲感人的乐章,奏响在一百年之间,繁盛了教育伟业。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一百年的慷慨悲歌,一百年的前仆后继,一百年的呕心沥血,都在教育伟业中得到演绎。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教育在圣贤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自西汉文翁筑石室兴学以来,“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清末兴新学,四川举凡书院、庙宇、祠堂……悉数办起新式学堂,盛况空前。成都当时是辛亥、“五□□云在四川的汇集中心,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都师范学校在解放前的名称之一)则是当时“风气纯朴开明”、“重学”、“尚学”的著名学府。
在一个保守的时代里,最大的个性可能是擅变;在一个擅变的时代里,最大的个性恰恰是“保守”。一百年以来,不管风云变幻,不管时局变迁,成师人的办学姿态始终如一、气定神闲。多少蜀中弟子,多少才人俊士,在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精彩华章。
历史曾经在这里驻足。1921年金秋,一个瘦削的青年,穿着当年流行的灰布长衫,外套羽纱马褂,跨进了曾做过前清盐茶道署衙门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大门,他便是杨朝熙,后来成为中国著名文学家的沙汀。在省一师这样一个充溢着进步思想文化的著名学府里,他结识了优秀青年张君培,他称他是“把我从茫没无际的挣扎里挽救出来”,“第一个用全力鼓舞我上进的人”,称他为“播种者”。上世纪30年代末,沙汀随贺龙部队辗转驱驰于晋中抗日游击区,写下了著名的报告文学《随军散记》。
历史曾经在这里驻足。1925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一个背着布包袱的青年匆匆走出省一师的大门,在望江楼码头,他登上了早已预订好的木船,没有送别的亲友,因为早已作别。他是不满旧学制和反抗旧婚姻而出走的。站在船头,他仰望着望江楼,一丝淡淡的哀愁掠过心间,但很快就被远行的兴奋所掩盖,耳边不由回响起自己的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的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他当着美丽的锦江,吟诵起诗来:
安得举双翼,激昂舞太空。
蜀山无奇处,吾去乘长风。
他真的是这样乘风而去,直挂云帆的。是省一师,是成都,把他送了出去,行走于云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地,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百炼成钢》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不灭的明星。他,就是当年与沙汀同时求学于省一师的艾芜。
历史曾经在这里驻足。1928年2月16日下午3点多钟,省一师革命组织“赤锋社”成员:周尚明、石邦渠、陈选、白贞瑞等一批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决心为真理而斗争的热血青年,被反动军阀杀害于下莲池,这就是著名的“二、一六”惨案。惨案也暂时中断了沙汀与党的联系和他最初的政治活动,但丝毫没有阻挡省一师进步青年投身革命的坚定步伐。
作为官费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众多学生眼中,他们的老师更是不乏名人。
袁诗尧,中共川西特委宣传部长,与教务长张秀熟(秀蜀)一同教过沙汀国文。这两位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授业、解惑的师长,还是四川最早的初步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革命人士、“五四”运动前辈。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他们曾受聘于著名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主持南充中学教务。袁诗尧于1928年在“二、一六”惨案中被反动军阀杀害。
车耀先,中共川西特委、军委负责人,曾有《自誓诗》一首:
投身元元无限中,方晓世界可大同。
怒涛洗净千年迹,江山从此属万众。
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让人荡气回肠的诗,依然为先贤的革命气魄而心折。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先生在省立女师(成都师范学校在解放前的名称之一)任教期间,他参与组织了成都市各界救国联合会、成都抗战后援会。1946年8月,先生遇害于重庆中美合作研究所。
……
除了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的熏陶外,不少老师凭着精深的文化功底和出众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讲历史的朱起怀先生,穿得寒碜,破破烂烂,学生送个绰号叫“朱讨口”。他讲起历代的官职,宛然一部“活史书”,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讲地理的彭昌南先生,一本地图全装在肚子里,东西南北,五湖四海,讲来不费思索。他自己编印的教科书,被当时整个四川的中级中学采用。
还有陈希禹先生,不修边幅,不拘形迹,颇有名士风度。他经常敞着衣领、拖着鞋子就来上课了。还带着杯子、饭盒,置于讲桌之上,内装卤鸡蛋等物。他上哲学课,暗地里被称为“陈棒客”,听课的学生却常常是黑压压一片。因为他说话语锋健厉,说到高兴处索性把腿搁到桌子上去,使得满堂瞠目。
教过沙汀国文的萧忠仁先生,绰号“萧神仙”,乃是因他好古,嗜猪肉,习气功,身体白白胖胖。他讲《古文辞类纂》的选文时,让人想起当年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都是半眯着眼睛,都是在大声吟诵,“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学生们完全沉浸在那若有还无的美丽意境中去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步伐永不停止。一代又一代的成师人,在四川这片热土上,用心血和汗水描绘出一幅幅历久弥新的画卷。一百年来,成都师范学校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一线教师,数以千计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数以百计的优秀教育管理者和教育专家,他们几乎涵盖了成都市所有的小学,任教于 “五朵金花”的学子更是举不胜举。一代又一代的成师人,用他们聪慧的心灵和奋进的精神,赋予了成都师范学校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开辟了如此广袤的教育沃土,让成都教育界“时无荒年,不知饥谨”。
谢国光,1950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学校,曾两度担任龙江路小学校长,成为该校任职时间最长的的校长。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龙江路小学率先在全国推行愉快教育,声名鹊起,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国内名校。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谢国光先生培养出了近百名小学校长和主任,开创不少革新之举:□□后第一个争取小学五年制改六年制,以缓冲学生学习压力;80年代,提出“减压”,在成都率先发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愉快教育”思想这一给千万孩子带来快乐的创举,被教育部认可,向全国推广。正是凭着卓越的教育思想、过人的管理才能和超凡的人格魅力,谢国光先生赢得了无数同行的尊敬。先生于2004年6月驾鹤西去,教育界人士无不叹息痛失良师。
陆枋,1985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学校,现任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1994年,27岁的她,从小学一级教师破格评为小学特级教师,成为当时四川全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青羊区教育局局长娄进曾说:陆枋这个名字属于青羊区的“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如今,让实验小学永远成为教育高地的领跑者,成为她的理想与追求。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实验小学成为全国一流的学校。
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成师人,如同他们的校友袁诗尧、车耀先、沙汀、艾芜一样,正在成都、在四川、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青春……
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一百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这里的校园依然是天朗气清、兰桂飘香,这里的学子依然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今天的成师人,他们秉承了历代校长严谨治学的态度,秉承了袁诗尧、车耀先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秉承了沙汀、艾芜的文化灵秀。他们在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没有坐享其成,在强大的教育品牌面前没有居功自傲,在深化的教育改革当中没有左顾右盼,在竞争的教育市场面前没有徘徊不定。
今天的成师人,他们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圭臬,始终弄潮于师范教育的船头浪尖。他们怀着“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育英才”的信念,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正在走向又一轮崭新的教育辉煌,正在走向“心潮逐浪高”的下一百年!
这是2003年应成都师范学校老师之约,花了两天时间写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