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水中之鱼永远自由 ...
-
假期看完了《终极笔记》。
但本篇不说剧集内容,原著很长还没看完,跳出屏幕里的世界,说一说角色和演员吧。
我担男团出道,但表演课也是要上的,也会拍摄自制剧,他们的剧和上课日常是我对“演员”这个职业最开始的了解。但很遗憾,这种了解让我对这个职业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不理解,但尊重。
是很多年前了,几个十几岁小孩聚在一起,拿着士大夫发的剧本,念着些难以启齿的词儿——是我觉得可能这辈子我都不会说出口的那种。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为什么能这么尴尬,为什么要把这么尴尬的情节演出来……演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憋住笑的……
不过这都是工作人员带着小孩一点点的尝试了,稚嫩的剧本稚嫩的演技,甚至因为练习生都是男孩,所以经常要男扮女装来饰演些女性角色。所幸当年他们很认真地想要去饰演好这个角色,尽管依旧很尴尬;我们也在很认真地看,很认真地笑。不曾想当年觉得很尬的东西,现在看更多的却是怀念,虽然嘴上吐槽着“他们连黑历史都是高清的”,但却比谁都想看他们再演一次。
今年三月,二团发的物料,算是我对“角色”认知的一次突破。
那期是让小孩猜他们以前演的自制剧,那一段我眼看着严的情绪越来越低落。他中间离开了三年,那三年里其他小孩一起拍了两部自制剧,他都不知道。
那是我第一次产生了“我想给他加个角色”的心情。
过去十几年自己瞎写,想想都是些羞耻的黑历史,竟然没有一部自己比较满意的东西,所以这个念头上来的时候我很担心,但是看着严安静地在角落呆着的时候还是决定试一把。
放今年以前我始终都觉得这种行为是对剧本的魔改,因为它已经是一部成型的作品了,没多完美但也很好。但这之后我就开始思考,到底什么叫魔改呢?作者本人改算魔改吗?因为想要弥补遗憾而添加角色算魔改吗?因为想要资金和流量而添加角色算魔改吗?改完更好了是不是就不算魔改了?但好坏又是谁能定义的?
但反正最后我就是去“魔改”了。既要添加的角色不那么突兀,又要和实际简单结合一下,毕竟是弥补遗憾嘛。过程中我一直在担心又半途而废,我跟自己说“这篇文你要是又写一半不写了,那你最好这辈子都别写了”。总之还是写完了!太好了,这辈子还是要写的。
角色和演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按我的魔改来讲,因为想弥补演员的遗憾,我为他创作了一个角色,角色因演员而生,这是否不太公平呢?按其他改编剧来讲,初心是什么不去探究,为理想还是为钱,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演员为角色而活,是否又不太公平。
内娱现在很多网文改编剧,书粉和剧粉演员粉已经吵了太多次架了,本质就是对角色和演员的关系的争论。
肖瓶大火后肖一度受到莫名的造谣和诽谤。
最莫名其妙的谈不了,就谈说他蹭热度吧,每一个饰演过改编剧集的演员都会有的经历。
以前我看到演员粉把演员和角色捆绑也非常不开心,搜角色名字会给我弹出来演员的内容,有些甚至和角色都无关。现在也不开心,但没办法,多少看开了,而且对于努力把角色饰演好的演员我会很感谢他们。
角色只能存在于字面上,但演员让他出现在了屏幕里,我能看到他们更鲜活的表情和更细节的小动作。
演员是这样,配音演员也是演员。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配音演员,他配了我很喜欢的角色,配得很好,然后我看到了他为角色写的信,开头就是“相遇离别感恩”。我当时很难过,在我心里他其实已经是角色本人了,但他在和他告别。
这是“角色滤镜”。
“角色滤镜”是对演员的认可,但话说回来,演员毕竟不是角色本人,他在一段时间去扮演了他,后面为了观众又扮演了一阵子,可我们总不能要求他扮演一辈子。换个方向想,这也是对演员本人的限制,因为演得过于优秀,导致在看他的其他剧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个角色的影子,这也是个没办法的事情,我闪过这样的念头的时候会想“所以XXX(角色)在另一个世界里会是这个样子吗?”
我是真心的希望这些演员可以越来越好,看到他们好好的,我就会想那些角色是不是在其他瞬间里过得一样好,这是一种欣慰的心情。
既然如此,蹭热度就蹭热度吧。我认为的很好的你,竟然还是一个需要蹭热度的小演员,那我觉得你的付出和大家给你的回馈并不持平。
一次优秀的角色饰演经历是一个里程碑,希望演员们不会被这个碑绊倒。实在摔得痛了不想爬起来,那就哪儿摔的哪儿瘫着,咱就地挖个坑,种点自己喜欢的花,逃避也是种很好的选择。
水中鱼永远是自由的,它没必要考虑自己生活在大海湖泊还是河流小溪,这些东西的广阔和大小都是人为定义的,可你明明可以自己去定义。
想到小马,他在当年的一部自制剧(我没有魔改的那部,不过有机会确实想魔改一下这部)里饰演经纪人简亓,有这样一句台词:
“演多了都是角色,谁还会认得清你是谁啊。”
后来在采访里他说:“我很难告诉你说我不是在给你演,我也不知道,我想说有的时候,真的演多了你不知道是不是……就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是不是在给你演,所以这个点蛮诡异的。”
北
202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