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此去丨成长的定义 ...
-
2024年6月5日星期三
今天去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双秀公园——2023年纪录片《此去》中,十九岁的严浩翔采访的地方。
一个是龙潭中湖公园——2022年高考结束的暑假,十八岁的贺峻霖主持大学生电影节的地方。
“时代少年团”系列纪录片《光辉岁月——此去(下)》里,工作人员拟定的主题是“成长”,让哥七个分别去采访不同年龄的人——我目前只看完了严浩翔和贺峻霖的部分。
工作人员找来了一个八岁的小孩。
问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小孩:十二点睡四点起。
严:我四点多才躺在床上,你到学校的时候我应该刚睡着。
小孩:为什么?
严:睡不着啊。
问觉得多大才是长大了?
小孩:二十吧,严浩翔哥哥十八岁都已经这么大了,二十肯定更大。
严:依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是十五六吧。我觉得这是一个心理上的东西,有的人十几岁就理解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三十岁都没办法理解,这个东西没法界定。
问想回到什么时候?
小孩:幼儿园,这样就不用上学了。
严:我也想变小,感觉身上的担子会小很多吧,想的事情也会很少,更自由一些,相对来说。
采访结束,小朋友走了,小严跟工作人员说:“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搞得怪emo的。”
贺在公园里随机采访了一位八十二岁的老爷爷。
贺:您觉得一个人什么时候才算是长大了?
爷爷:四五十吧。年纪小就容易冲动,小朋友阶段,思考问题莽撞。人一到四五十岁,就会发现以前觉得过不去的坎儿,都不是事儿,自己慢慢就放下了。
他在总结时说:
“以前我会给自己定得很死,但是慢慢的,我好像发现一个人是一直在变的,我也不想给自己下定义。
“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过去的。好像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去冲去拼,去觉得好像哪些人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会跟他再见面。
“你(工作人员)问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会觉得说,好像我也不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19岁想的东西可能和29岁、39岁又不一样了。
“就像我现在,我感觉我好像在慢慢地慢慢地放下一些东西了,对一些东西没有那么执着。我觉得这都是顺其自然的吧,成长的道路上面,它就是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就是放下了一些我过去所执着的东西。
“一个人成长就是懂得如何放下,这是我的理解,就是不去执着。”
贺在总结时说:“我发现一个人是一直在变的”,在offer里他也说:“改变的那个你,其实也是你”。
十周年演唱会上,源在写给十年前的自己的回信时,说:“十年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他让你变成了我,也让我还是我。”
这也是我理解的“成长”。当你回过头去,看自己一路走来的所有瞬间,有时可能会觉得并不理解当时自己的想法,而你开始去尝试重新理解的这个过程,便是“成长”了。
2025.10.21新增
其实我还是放不下一些东西。
我会遗憾。我会纠结。我会后悔。
我会反复内耗那个选择是不是错了,如果我怎么怎么样。
这是一个没办法的事情,而我也不想对自己过于严苛。
我希望你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