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低语回响 ...
-
缓冲带边缘的异常空间褶皱,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帝国高层激起了新一轮的紧张涟漪。玄北寰第一时间下令所有舰船后撤至安全距离,并调动了最先进的多维传感器阵列,对准了那片本应死寂的区域。
时漪站在“天狼号”的主分析台前,眉头紧锁。数据显示,褶皱处的空间参数极不稳定,正在发生着极其缓慢但确实存在的“逆降维”过程!有某种东西,或者某种力量,正在试图从那个被强行压扁的二维世界中挣脱出来!
“这不可能……”墨菲斯院士盯着数据流,喃喃自语,“根据理论,降维是不可逆的!那片空间的所有信息都应该被永久锁定……”
“除非,降维过程本身并不‘完整’,或者,有更高维度的干涉。”时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想起了“归墟回廊”中感受到的、那超越理解的宏大机制。难道“铸盾”行为,意外触发了某种他们未知的宇宙规律?或者,那片被牺牲的星域中,原本就隐藏着什么?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之际,传感器捕捉到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不是能量信号,也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一段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信息流。这些信息并非通过常规电磁波传递,而是直接作用于空间本身的结构波动,如同低语,在维度的缝隙间回响。
信息流经过帝国之心的艰难解析,逐渐呈现出破碎的含义:
“……错误……路径……”
“……循环……陷阱……”
“……钥匙……不在外部……”
“……观察……自身……”
这些词语杂乱无章,却让时漪浑身的血液几乎凝固!这些信息的编码方式、蕴含的底层逻辑,与她体内“火种”核心记录的、那些消亡文明的最后遗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这股信息的“质感”更加古老、更加……疲惫,仿佛经历了无数次徒劳的轮回。
“是……是那些被归墟吞噬的文明……残留的集体意识?”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惊恐地猜测。
“不,”时漪缓缓摇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比那更古老……这感觉……像是‘归墟’本身记录下来的……或者说,是无数失败尝试的‘回声’!”
这个推断让整个舰桥鸦雀无声。如果归墟不仅仅是一个毁灭机制,还是一个巨大的、记录着无数文明最终命运的“墓碑群”,那么这些试图从二维缓冲带中渗出的“低语”,就是墓碑上的墓志铭!它们在警告后来者?还是在诉说着某种永恒的悲哀?
玄北寰走到时漪身边,沉声问:“能确定信息的来源和意图吗?是敌是友?”
时漪努力集中精神,尝试用“火种”去接触、去感受那些低语。一瞬间,庞大的、充满绝望和失败感的意念洪流差点再次将她淹没。她看到无数文明的最后瞬间,看到它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对抗归墟——有的试图建造巨大的“方舟”逃离,有的试图制造逆转熵增的机器,有的则像【观察者】一样寻求升维……但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这些失败的经验和最后的意念,似乎被归墟吸收、同化,变成了它的一部分,如今,因为“铸盾”造成的维度扰动,这些被囚禁的“回声”找到了一个细微的裂缝。
“它们……没有明确的敌意,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倾诉和……警示。”时漪脸色苍白地收回感知,“它们在重复着失败,提醒着我们,我们正在走的每一步,可能都曾有文明走过,并且……失败了。”
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帝国的“方舟”计划,或许也早已在宇宙的某个角落,被验证为一条死路?
然而,在这些充满绝望的低语中,时漪也捕捉到了一些极其微弱、却与众不同的碎片。那似乎是一些文明在最终时刻,并非专注于外部对抗或逃跑,而是转向了内部……对自身意识、对文明存在形式的某种终极探索。
“……钥匙……不在外部……”
“……观察……自身……”
这两句低语,反复出现,与其他绝望的基调格格不入。
玄北寰捕捉到了她眼神的细微变化:“发现了什么?”
时漪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光芒:“也许……也许我们一直寻找的答案,方向错了。对抗归墟,关键可能不在于建造多么坚固的堡垒,或者寻找多么强大的外部能源。而在于……我们自身。”
她指向那些古老的低语:“这些失败的记录里,似乎暗示着,唯一的生机,可能存在于文明意识的内部升华,存在于对‘存在’本身的重新定义。‘钥匙’,可能就在我们心里。”
这个想法玄妙而抽象,听起来远不如建造“方舟”实在。但在无数失败经验的反衬下,却显得格外引人深思。
就在这时,监测站再次传来紧急报告:“元帅!褶皱中心点空间稳定性急剧下降!有某种……某种结构正在形成!不是物质实体,更像是……一个稳定的信息聚合点!”
全息屏幕上,只见缓冲带边缘的褶皱中心,那些杂乱的低语信息流开始围绕一个奇点旋转、凝聚,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不断变化的符号轮廓。那符号,既像一只凝视一切的眼睛,又像一棵扎根于虚无的树,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这个由无数文明失败回声凝聚而成的符号,仿佛一个自动生成的“接口”,静静地悬浮在二维与三维的边界上。
它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