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初鸣 ...
-
“熔炉”船坞中央,巨大的环形结构——“反相位场发生器”原型机,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整合。它静静地悬浮在专用测试场地的中央,流线型的银色外壳反射着冰冷的灯光,内部能量导管隐隐流淌着幽蓝的光芒,中心处的“虚空谐振晶体”如同沉睡的眼眸,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波动。整个造物充满了超越时代的美感与一种无声的威严。
测试日到来。整个星港相关区域进入最高戒严状态。玄北寰、时漪、墨菲斯院士、秦岳以及核心团队的所有成员,齐聚在远离测试场、被重重能量屏障保护的地下指挥中心。巨大的主屏幕上分成了十几个小窗口,显示着原型机的各个角度、能量读数、空间曲率变化等实时数据。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就连一向沉稳的墨菲斯院士,也忍不住反复擦拭着眼镜。艾拉站在时漪身后,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脸色发白。只有时漪和玄北寰显得相对平静,但紧抿的嘴唇和专注的眼神,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各单元最终自检完成,系统状态良好,能量核心稳定。”秦岳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冷静而清晰,他是这次测试的现场总指挥。
玄北寰看向时漪,用目光询问。时漪微微颔首,表示准备就绪。
“开始第一阶段测试,百分之五功率输出,目标:标准能量护盾靶标。”玄北寰沉声下令。
“收到。启动能量序列,百分之五功率,目标锁定。”秦岳重复指令。
指挥中心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只见屏幕上传回的画面中,环形发生器中心的晶体微微亮起,一道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扭曲空间的涟漪,以它为中心,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瞬间掠过了远处那个代表着帝国最新科技的能量护盾靶标。
没有爆炸,没有闪光。但监测数据却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那个足以抵挡巡洋舰主炮数次轰击的护盾,在被涟漪掠过的瞬间,读数归零!护盾发生器过载烧毁的警报声刺耳地响起!
“成功了!百分之五功率就……”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忍不住欢呼,但立刻被墨菲斯院士用眼神制止。老院士脸色潮红,胡须微颤,死死盯着数据流:“不可思议……不是中和,不是抵消……是‘无视’!它的波动直接穿过了护盾的能量结构,仿佛那护盾根本不存在!”
时漪快速浏览着数据,补充道:“准确地说,是让我们的护盾频率在瞬间与它的场频率达到无限大相位差,导致护盾能量在宏观上无法形成有效阻抗。就像两列完全错开的波,互不影响。”
这个初步结果远超预期!意味着“反相位场”对能量防御体系有着近乎规则层面的克制作用!
“第二阶段测试,百分之二十功率,目标:模拟‘观察者’几何体装甲的复合材质靶标。”玄北寰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下令。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第二个靶标被推入场地,那是利用回收的“观察者”残骸材料仿制的高强度目标。环形发生器的光芒明显亮了一些,空间涟漪也更加清晰可见。
涟漪再次掠过靶标。这一次,效果没有那么“温和”了。被击中的部位没有融化或爆炸,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剥离”状态,仿佛物质的结构从原子层面被短暂“解耦”,材质表面变得如同沙砾般松散,随后才在自身引力下缓慢塌陷,留下一个边缘光滑得不可思议的孔洞!
“物质结构解构效应确认!”艾拉看着传感器传回的高清图像,声音带着颤抖的兴奋,“虽然作用深度和范围有限,但原理验证通过!我们真的可以伤害到它们!”
指挥中心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和热烈的讨论声。连续两次成功,让所有人的信心大增。
“最后阶段,”玄北寰的声音让现场再次安静下来,“百分之五十功率,测试最大作用范围及对空间稳定性的影响。”这是风险最高的一步,功率过大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空间效应。
秦岳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能量核心输出提升至百分之五十……场发生器运行稳定……空间曲率监测启动……”
环形发生器发出了低沉的嗡鸣,中心晶体光芒大盛,一道肉眼可见的、如同水波般的扭曲力场迅速扩张,瞬间覆盖了测试场的大半区域。指挥中心内部的灯光都开始微微闪烁,空间监测仪的读数疯狂跳动!
“空间曲率变化超过安全阈值!局部引力常数出现微小波动!”监测员大声报告。
“停止测试!立刻降低功率!”玄北寰果断下令。
但就在命令发出的同时,异变陡生!测试场边缘,一个用于固定设备的、未被及时移开的普通合金支架,在强大的空间扭曲力场中,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变化——它的一半依旧坚硬,而另一半却如同液体般开始缓慢流动、变形!
“是局部时空紊流!”时漪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骇,“功率提升太快,场稳定性失控!快关停!”
秦岳反应极快,立刻切断了能量供应。环形发生器的光芒迅速暗淡下去,空间涟漪也缓缓平复。但那个变形的合金支架,却永久地定格在了那种半固半液的诡异状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刚才力量的恐怖。
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成功带来的喜悦被后怕取代。他们触摸到了强大的力量,但也亲眼见证了这力量失控的边缘是何等危险。
玄北寰深吸一口气,看向时漪:“能解决稳定性问题吗?”
时漪凝视着屏幕上那个变形的支架和数据记录,眉头紧锁:“需要重新优化控制算法,尤其是功率爬升阶段的平滑度。另外,可能需要给场发生器本身增加空间锚定装置,抵抗自身产生的反噬力场。”
“需要多久?”
“至少……七天。”时漪给出了一个保守的估计。
玄北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面露疲色却眼神坚定的面孔:“很好。我们还有时间。秦岳,安排人员轮休,确保安全。墨菲斯院士,稳定性优化的工作,拜托您和您的团队协助时漪女士。”
他最后看向时漪,眼神复杂,既有对成功的欣慰,也有对风险的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并肩前行的坚定:“我们做到了第一步。剩下的路,一起走下去。”
测试结束了,“反相位场”的初鸣证明了其无与伦比的潜力,也敲响了风险的警钟。帝国的利刃已然出鞘,但要想挥舞它斩向强大的敌人,还需要最后的、也是最精细的打磨。而深空中,那些冰冷的“观察者”,似乎也感应到了这来自“摇篮”的、不甘命运的微弱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