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家与国 ...

  •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宋家子女皆已各自完成人生大事,如枝头繁花,各向天涯。
      长子宋延庚与长媳贺易斓留守江城,悉心守护家宅家业,奉养双亲,尽孝膝下;次子宋延裕携妻投身革命,远在南京已加入共产党,为信仰与组织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幼子宋延彬远走云南讲武堂,磨砺一身本领,投身报国,唯留新婚妻子顾玉蘅于宋家,代为照料二老;幼女宋延慧觅得良缘,与袁文祁结为连理,如今亦怀胎在身,喜得新福。
      虽子女各自奔忙,鲜在眼前,然祖宗庇佑,宋家香火昌盛,欣欣向荣。宋延庚与贺易斓已育有长子宋传修,如今贺易斓再度有喜,腹中胎儿四月有余,脉脉温情流转于家中;宋延慧与顾玉蘅成亲后亦相继传来喜讯,两家新妇皆怀身孕,祥瑞盈门。宋家二老见此,喜上眉梢,欣慰满怀,既感儿孙满堂之乐,又叹家族兴旺之福,往昔的牵挂与担忧,皆化作心底的温暖与安宁。
      一年光景流转,宋宅后院洋溢着女眷与孩童欢声笑语,如春水初生,岁月静好。
      庭院深处,顾玉蘅倚坐在老树之下,怀里抱着女儿宋传瑾,小丫头圆润可爱,咯咯笑语如银铃般清脆。一旁,宋延慧也抱着小儿袁天照,满脸温柔,眉目间尽是母性光辉。几缕微风掠过,吹动枝头嫩叶,也送来淡淡花香。
      这时,贺易斓自门外翩然而至,见此情景,柔声道:“玉蘅,延慧,风渐大了,还是把孩子抱进屋内吧,莫让寒气侵了身子。”
      顾玉蘅闻声,抬头莞尔:“大嫂,你怎么没把传瑞抱过来?”
      贺易斓浅笑答道:“传瑞刚哄睡着了,传修又跟着爷爷在书房玩耍,我这才得空过来看看你们。”说着,她轻轻抱过宋传瑾,细细端详,眼中满是疼爱:“瑾儿真是越长越俊俏,眉眼间与你娘亲如出一辙!”
      宋延慧在一旁,抱着怀里的孩子故作吃醋:“三嫂得了个千金,可把爹娘稀罕得不得了,大嫂你也是满心满眼都是她!”
      贺易斓噗呲一笑,打趣道:“瞧你这小性子,那不如你也加把劲,给传修他们添个表妹,我一样稀罕!”
      “嫂子你又取笑我了!”宋延慧佯装撅嘴,面上却浮起一抹羞涩红晕。
      “好了,外面风大,我们进屋说话去!”贺易斓温声招呼,三人便抱着孩子一同进了厅堂。
      贺易斓将宋传瑾小心翼翼地放进摇篮里,又为她拉好薄被,方才落座,脸上带一抹神秘笑意:“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爹的六十大寿将至,你们大哥已经写好书信,寄往云南和南京,信中特地嘱咐,务必让二弟和三弟归家贺寿!”
      顾玉蘅闻言,双眸骤然泛起亮光,心底如春水荡漾,泛起层层涟漪。自宋延彬新婚一别,已逾一年有余。虽偶有书信往来,却怎解得相思之苦?此刻听闻夫君将归,她内心满是难掩的欣喜与期待。
      “太好了,三嫂!三哥终于要回来了!”宋延慧打心底里为顾玉蘅高兴,声音里满是雀跃。
      顾玉蘅温柔地望向摇篮中的女儿,指尖轻抚她嫩滑的脸颊,低声呢喃:“瑾儿,你爹快要回来了……”
      然而,世事难料。那封家书虽已寄出,但宋延彬早已离开云南,他与同学投身国民党,追随刘湘奔走天下。书信几经辗转,方才抵达他的手中,而归途,尚隔着万水千山……
      而远在南京的宋延裕与杨知清夫妇,早已随组织转移,踏上了奔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征途。那封承载着家音的信件,亦如飘零的落叶,几经辗转,才终于抵达宋延裕的手中。
      信纸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仿佛携带着故乡的温度与亲人的牵挂。
      宋延裕握着信,指尖微颤,心头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离家数载,烽火岁月中,他为理想奔走,却始终难掩对家中亲人的深深惦念。如今读着家书,父母的白发、兄妹的笑颜、故乡的炊烟,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深知,自己虽身负重任,但亲情亦是生命中不可割舍的牵挂。
      夜色如墨,灯火摇曳。宋延裕与杨知清对坐,将家中的消息缓缓道来。杨知清静静地听着,眉宇间也浮现出温柔的期盼。
      两人相视片刻,心中皆有了决定——趁着父亲六十大寿这一难得的机缘,何不携妻儿归乡,既可尽孝膝下,亦能慰藉亲人多年来的思念。
      于是,宋延裕郑重地收拾起行装,怀揣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家人的期盼,决定携妻带子,踏上归途。无论山高水远,无论革命之路多么艰险,此刻,家的召唤胜过一切。他相信,短暂的团圆,定会化作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力量,激励着自己与家人,共赴未来风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