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复盘反思一 ...
-
作为一个申请签约了3年,换了五个作者号写文,今年十月份中旬才过的人……我想说,能签约晋江的作品不一定都是用富有文学性修辞的文笔来写的。
网文要想变现,不管在哪个平台,最重要的都是接地气加通俗。毕竟绝大部分人看网文并不是为了去看文学批评或者是去欣赏这么一个和严肃文学极其类似的风格的东西,想要及时行乐的应该是大多数吧。我前些年的时候,也就是像我前面总结的那样,一直在孤芳自赏。
签不上晋江或者签不上别的平台,我就一直觉得是平台自己审美有问题,明明我写的那么好,但是实际上商业化的好和文学上的好不一定是100%对勾的,因为侧重点不一样,商业化的“好”重点是大众口味。
什么叫大众口味?就是看着别让人那么难懂,剧情构思有抓人的亮点,什么叫亮点?反差,就是一个能抓人的很好的亮点。
反套路,反直觉,反逻辑就是很好的亮点,所以近些年来晋江也是一直在抓创新点和看点。
因为随着网文越来越多,同质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最需要的就成了创新。
这种时候所有文学性的文笔,都未必有一个新奇的点子那么更容易让人在数个作品当中杀出重围。
文笔对于网文来说也并不需要多么天花乱坠,只需要可以讲清楚事件三要素就行了。
能让读者毫无障碍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啃下去一本让自己非常难懂的东西。即便是学术界,也有很多人对自己完全不懂的玩意儿表示头疼,甚至根本不想看,更何况这是在面对大众的网文界。
新人(尤其是申请过几次还没签约的人)伏笔我是不建议直接库库往上写,因为我之前过不去晋江签约的那些文,当时写的时候虽然说自己觉得很嗨,但是回过头来一看,读者应该只是觉得莫名其妙。
真正比较好的伏笔应该是等到创作者走商业化道路变现了一阵以后,逐渐摸索出来该怎么样去写一个能让你不卡文、不在刚写的时候就内耗且轻松挣到钱的作品,然后才可以去调节节奏进行草灰蛇线的琢磨。
要不然最好还是把作品写的更直观一点,起码人能看懂的话,追读率会上升,收益的可能性也会拉高。
顺便说一下,我近期也经常听见有人听说我申请了三年都没签上,今年才终于过的消息以后去自认“那我的文笔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应该比你好过晋江”,很好,很有精神。但我还是想说:签约,文笔未必是第一要素。
我的文笔从小到大也是让不少人认可过的,甚至是在名校学编剧且做网文研究的作协会员把我写的东西当做正面例文去教授别人写文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但是最终让我能够签上的恰恰就是这么一本低阅读门槛且讲的普遍都是流畅自然的白话的文。
当然了,这也不光是偶然。还因为我恰恰找到了自己的赛道。
只是从我踩过的坑来看,我还是想说,无论如何不要认为写的文笔足够好,就是能够签上晋江的约的第一要素,有很多时候文笔会让位于商业化的诸多考量。
孤芳自赏的东西为什么难以破圈?因为破圈往往需要高传播力。
在面向大众的网文圈子里边想要去依靠比较慢节奏的东西打通市场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因为现在网文本来就非常非常多,很多人看网文也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只为了放松,所以黄金500字,黄金200字,甚至黄金100字都能够成为网文是否能够有流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而偏偏有很多人在开始写文的时候陷入孤芳自赏以后往往不会在乎平台所需要的节奏是什么样,或者读者所更容易接受的节奏是怎么样,而更容易按照自己想要写的来往上贴文。
也就是说有的东西它会拖垮整个文章的节奏,但是有的作者依然会出于自嗨,所以就在不顾行文节奏的情况下,一个劲的写,然后有可能写了6000多字,依然没有走到自己应该到的有效剧情节点。
什么叫有效剧情节点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写了一篇文,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人她失业后再就业……
方案一:直接花3000多字来写她如何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如何打卡上班,在办公室里边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还有怎么加班,然后再写她收到通知失业了,最后再写她开始重新找工作;
方案二:直接开篇就写她失业了,急需再就业。
哪个更直观,更符合你要写的主线更容易让人觉得要步入正题?
很显然我认为是第二种更直观,更容易符合网文读者们的阅读习惯。
第一种写了那么多跟主题并没有太大关系,跟主线也没有太大关系的日常生活,即便文笔好,节奏差也是事实,拖沓的节奏无疑会让人丢了一些读者,所以平台一般当然也不会冒风险签这样的文。
因为平台和作者进行一个签约,本质是合作,是共赢,主要是为了让平台能够有收益。
一本这样很可能会丢失读者的文签上了,给平台带不来太大的收益,所以当然也就没有签的必要。
话说得很难听但是事实包括是我自己不知道踩了多少坑,才终于总结出来的。
如果你想签约,那我的经验是不要冒蒙去写什么,而是要观察榜单(比如编推榜单)最近流行什么,观察市场风向,和网站近期在扶持什么(比如它什么样主题的活动?新开放了哪些东西的授权)。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你想写的这个组合,比如【反套路+衍生+搞笑+特殊设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加这个特殊设定)】在你写之前已经有多少人在写了。
扫榜看到多少跟你类似的作品这就代表着市场上现在有多少竞品。
如果竞品太多了,就说明你的文有可能会因为市场饱和所以被刷下来,但如果实在太冷了,也说明有可能这个文它不够受欢迎,所以市场不接收,直接沉没了。
而这些甚至是在开文之前你就要做的准备工作……
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到底在哪里然后开始奔着这个目标实践,包括但不限于去调节,去为了受众进行维护你要写的这本书……这些思考、打磨,远比一个能让你写的自嗨的文笔更重要,也更容易成为能决定你签约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