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学校统计学生的估分情况,老师们先集中开会讨论,之后就针对性协助学生填报志愿。这世上有两种人最好填志愿:成绩最好的和成绩最差的。最好的填清华北大就行了,最差的就随便填,届时看哪所院校补录那就去吧,有地儿要就不错了,别挑肥拣瘦。
老师们首先关心的就是文博、彭玉盈和我的估分情况,文博估670,彭玉盈估656,我 639。
此时,我深深自责:对不起母亲给我交的这四千借读费,对不起段老师平时对我的诸多关照,对不起大舅对我的支持,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姥姥对我的爱重。我和母亲这一年的赌约终究是输了,输得彻底,我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脑子昏昏沉沉的,我总不能真的去寻死吧,一了百了那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父母养大我不容易,哎,走一步看一步吧。
该报志愿了,文博倒是爽快,第一档第一志愿毫无悬念:清华。彭玉盈:北大。他俩的目标院校不费脑子,只是专业方面确实有点麻烦了,□□雀跃来到我家,握住母亲的手:“文博妈妈,你让文博报北大呗,这样这两人在北大相互鼓励,到时候一起留学嘛。”
母亲推推手:“哎,文博就喜欢清华,从小就立志上清华,我们尊重孩子的想法。留学的事儿我们也不敢想,我们家没那个经济实力供孩子留学的。”
□□着急地打断母亲:“文博妈妈,这个你不用担心,文博这么优秀,如果到时候你们供孩子吃力,我们家可以出力啊,我们的孩子都很优秀,且都是郎才女貌!”
两位妈妈讨论得真愉快,可是在我耳边却格外刺耳。
该我填志愿了,学校发了一本册子,里面有所有的高校介绍,我翻了许久,最终定位:同济大学。其实我蛮喜欢建筑的,父亲是个木匠,但用母亲的话说:“你爸虽是个木匠,但这辈子连个小凳子都没做出来,枉担了这个工种的名声。”
家里有一些图纸,我无事时翻来看看,虽看不太懂,但我喜欢那些图案,如果我能学建筑,那以后说不定还可以设计房屋,而且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我还是很向往的,我也想成为一个设计师。
可是老师否定了我的想法:“建筑专业需要加试素描的,你根本没有美术功底。”我立马放弃了报考建筑的念头。
段老师对我的志愿极为关心,建议我报考:浙江大学,我感觉这分数有点危险。
此时,父亲单位领导的儿子突然跑我家来,他叫张强,成绩也是极好的,在另一所重点高中,个子极高,近185,爱打球,总是咧个大嘴笑,眼睛眯成一条缝,但不知怎么回事,我总是感觉彼此是很疏离的,不爱和他说话。
他凑我跟前:“文静,你的志愿怎样了?”
我垂着头:“不知道呢?老师建议我报浙大,我自己想报同济。”
“报北邮呗,北邮多好,我有个同学就打算报北邮,这学校可是小清华呢,很多清华北大的落选后都普遍报这所院校!”
北邮?哎,我以前真的没太关注这所院校,
母亲眼睛亮起来了——怎么不知道北邮呢?乖乖,人到底要多打听的,别自己闭着眼睛。
同时母亲也抽出一张地图,对我说:“文静,你看这是北京地图,清华在这里,你已经无缘北大,那我们就在清华附近选一所学校吧,我和你爸看了,有北航,北理和北邮。以后你们姐弟俩能在一起,可以彼此照顾的。”
北航我是打死也不会去的,它给我带来了很重的心理阴影;我知道北理,但是我实在不愿意去这所院校,一听名字就是要去学数学或者物理,我不想念这种基础学科了。最终经全家一致讨论,对我的志愿迅速进行了排序:同济、浙大、北邮,三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