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危机催生绩效策,漕帮暗流现商机 ...
-
第一卷:皇城渣滓的咸鱼翻身
第九章:危机催生绩效策,漕帮暗流现商机
“闲云居”的生意稳步上升,铜钱叮叮当当落入钱箱的声音成了王奕鸿每日里最动听的音乐。然而,这音乐声里,总伴随着一个挥之不去的低沉节拍——刘三爷那三个月的期限,像沙漏里的沙子,无情地流逝着。
王奕鸿每晚打烊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当日收入,扣除成本,然后在一个专门的木片上划下一道,记录距离一百两目标的进度。看着那缓慢增长的数字,焦虑感与日俱增。按照目前的速度,三个月凑够一百两,依然紧巴巴的,几乎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
必须开源!必须节流!必须提高效率!
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再次涌入他的脑海。他看向店里唯一的“员工”赵虎。
赵虎确实卖力,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包揽了所有重活累活。但他效率不高,做事毛手毛脚,浪费不少材料,而且仅限于执行命令,让他看火就绝不管揉面,让他剁肉就绝不看一眼粥锅。
“不行,不能这么下去。”王奕鸿下定决心,要进行一次小小的“管理改革”。
这天打烊后,他把王伯和赵虎叫到跟前,拿出两块新刨光的木片,上面画着奇怪的表格,写着“绩效考评表”和“流水线分工及奖惩细则”。
王伯和赵虎看着那鬼画符般的表格和闻所未闻的词汇,一脸茫然。
“咳咳,”王奕鸿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穿越后的第一次“员工培训”,“从明天起,咱们店里要实行新的规矩。都是为了大家好,能多赚钱,大家也能多分钱。”
他指着“流水线分工图”:“以后,咱们的活儿要分得更细。王伯,您主要负责和面、发面、熬粥、炖肉这些需要经验和耐心的前期准备,还有收钱记账。赵虎,你力气大,主要负责揉面、剁肉、看管炉火、搬运重物,还有维持秩序。”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然后他指向“绩效考评表”:“这是重点!以后你们的工钱,不再只是死工资。看到这些项目了吗?‘出勤’、‘工作量’、‘工作质量’、‘损耗控制’、‘顾客好评’……每一项都有分数。做得好,加分!做得差,扣分!”
他详细解释每一项的标准:比如,提前备好料加分,浪费面粉扣分;顾客夸奖加分,与人发生口角扣分;提出改进建议被采纳,大大加分!
“月底,根据总分算奖金!分数越高,奖金越多!甚至可能翻倍!”王奕鸿抛出了最具诱惑力的胡萝卜,“但是,如果连续几天分数不及格……”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赵虎,“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赵虎听得眼睛发直。分数?奖金?还能翻倍?他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多赚钱”三个字是彻底听明白了!他仿佛看到了全薪和奖金在向他招手!
“老板!俺懂了!就是往死里干,干得好就加钱!干不好就滚蛋!对不对?”赵虎兴奋地总结道。
王奕鸿:“……话糙理不糙。差不多就这个意思。”
王伯也明白了过来,抚着胡子点头:“少爷这法子好,明白清楚,干起活来有劲头!”
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天,赵虎像打了鸡血一样。揉面恨不得把全身力气都用上,面团摔打得砰砰响;看火时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火大烤焦或者火小夹生;看到有顾客想插队,他立刻瞪起铜铃大眼往前一站,效果拔群。他甚至开始注意卫生,打完喷嚏知道背过身去了。
王伯也更加精细地计算着原料配比,努力减少浪费。
整体的效率果然提升了一截,日均产出和销售额有了明显的增长。王奕鸿稍微松了口气。
但他知道,这只是内部挖潜。真正的大头,还是在于开拓新客源和新业务。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记录信息的木片。尤其是关于【漕运】和【码头】的那些。
根据零碎的信息拼凑,他了解到漕帮内部似乎因为新一轮的利益分配产生了矛盾,几个大的码头把头明争暗斗,手下人的怨气也不小。码头工人们劳动强度大,吃饭时间不固定,通常都是自带干粮或者随便买点最便宜的食物糊弄。
一个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这天,他特意多做了几十张饼和肉夹馍,让赵虎看着店,自己则提着一个大大的食盒,直奔码头区。
码头上人来人往,号子声、搬运声、船只碰撞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大多衣衫褴褛,汗流浃背,在监工的吆喝下辛苦劳作。
王奕鸿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叫卖,而是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威望、正在树荫下休息的老把头,递过去一个肉夹馍和一张饼,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老师傅,辛苦。尝尝我们店里的吃食?”
老把头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但食物的香气实在诱人,他接过来咬了一口肉夹馍,眼睛顿时亮了。三下五除二吃完,又拿起饼啃了一口,咂咂嘴:“小子,你这饼和馍,味道不赖啊!哪买的?以前没吃过。”
王奕鸿笑道:“老师傅喜欢就好。小子在西边巷子里开了家小店,叫闲云居。就是有点远。”
“是有点远……”老把头点点头,似乎有些遗憾。
王奕鸿趁机说道:“老师傅,我看码头上的兄弟们吃饭都不方便。您看这样行不行?以后每天晌午和傍晚,我让人固定送一批饼和馍过来,就放在您这树荫下。价格比店里便宜一文钱,量绝对足!兄弟们下工就能买到热乎实惠的吃食,也省得跑远了。您帮忙照看一下摊子,每卖出去十个,我给您留一文钱的辛苦钱,如何?”
他提出了一个现代常见的“渠道分销”加“返点”模式!
老把头愣住了。便宜一文钱?还有辛苦费?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在这码头混了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
“你……你说真的?”老把头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真的!”王奕鸿肯定道,“可以先试几天。要是卖得好,咱们就长期合作。卖得不好,我绝不再来打扰。”
老把头心动了。这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害啊!既能方便工友,自己还能赚点外快。
“成!”老把头一拍大腿,“那就试试!明天晌午,你先送五十个肉夹馍和五十张饼过来!”
第一笔“团购大单”就这样谈成了!
王奕鸿强压住激动,与老把头约好了细节,立刻返回店里,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伯和赵虎。
两人都惊呆了。五十个馍五十张饼!这几乎抵得上店里小半天的销量了!而且还是稳定的订单!
“老板!您太厉害了!”赵虎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奕鸿却不敢松懈:“别高兴太早。明天是第一炮,必须打响!质量、分量一点都不能差!赵虎,明天你负责送货,一定要准时!见到那位老把头客气点!”
“放心吧老板!保证完成任务!”赵虎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第二天,码头试水大获成功!物美价廉、热乎实在的闲云居吃食瞬间征服了码头工人的胃,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抢购一空。老把头笑得合不拢嘴,当场就预定了明天的量,还要求增加!
码头渠道的成功打开,为“闲云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稳定收入,大大加速了资金的积累。
王奕鸿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与老把头闲聊送货时,有意识地套取更多关于漕运和码头的信息。哪个把头势力大,哪个码头最近货物多,漕帮上面的老爷们最近有什么动向……老把头拿了辛苦费,又觉得这小伙子会来事,也乐意多说几句。
这些信息被王奕鸿仔细记录下来,与他之前的信息相互印证。他隐约感觉到,漕帮内部的矛盾似乎正在加剧,或许……其中蕴藏着更大的机会,或者风险。
然而,就在他为生意走上快车道而稍感欣慰时,一直沉寂的西城帮,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这一次,不再是疤脸刘那种小打小闹的骚扰。
一天清晨,王奕鸿刚打开店门,就发现门口被人用臭油脂和污秽之物涂抹得乱七八糟,恶臭扑鼻,根本无法营业!
同时,负责去市场采购的王伯,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脸上带着惊慌:“少爷!不好了!市场里那几个卖面粉和猪肉的摊贩,都说以后不能卖货给咱们了!说是……说是上面打了招呼!谁卖给您,就是跟西城帮过不去!”
断货!外加恶意破坏!
刘三爷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开始动用帮派力量进行全方位的打压!
王奕鸿看着一片狼藉的店门和惊慌失措的王伯,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最大的危机,终于来了。
(第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