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排练室 ...
-
老板端来了两杯冒着寒气的黑色液体。苏夏猛地坐起来,狠狠吸了一大口,极致的苦涩让她打了个激灵,混沌的思绪似乎清晰了一点点。
“首先,”她伸出食指,“《VISION》访谈是正事,曼姐交代的,必须优先搞定。”
“其次,”她又伸出中指,这个手势让刘璐忍不住笑出声,“周宇的剧本……我得看。曼姐说了,剧本给她把关就行。而且,”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那剧本确实不差。”
“哦——”刘璐拖长了声音,坏笑,“剧本不差~还是人不差~”
苏夏没接茬,假装没听见,又吸了一口咖啡:“最后,论文!”她伸出无名指,表情悲壮,“第二章,今天必须死磕出来!不然导师下次见我,就该给我推荐延毕流程了。”
“所以,选择呢?”刘璐追问,“先干嘛?”
苏夏看着桌上三根手指,一咬牙:“成年人不做选择!我都要!”
她猛地站起来,差点带倒椅子:“老板!续杯!打包!”
十分钟后,苏夏左手拎着加倍浓度的冰美式,右手抱着笔记本和一堆打印出来的文献,胳膊底下还夹着周宇那份剧本打印稿,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咖啡馆。刘璐跟在她身后,笑得直不起腰。
“你这造型,更像要去炸学校而不是写论文。”
“闭嘴,等我火了,这就是励志故事的开端。”苏夏头也不回,目标明确地走向图书馆——旁边那栋几乎没人的老旧教学楼。那里有空教室,安静,没人打扰,是期末季的秘密基地。
果然,在三楼拐角找到一间空无一人的小教室。苏夏把东西往桌上一扔,开始了她的“三线作战”。
她先花了一个小时,疯狂搜索文牧野和邵艺辉的访谈、电影评论,整理出几条既能体现专业性又不失个人观点的说法,发给了李曼确认。
然后,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周宇的剧本《迷雾钟声》。这一看,就有点停不下来。剧本讲述了一个女孩在记忆碎片和现实困扰中寻找真相的故事,心理悬疑氛围营造得极佳,女主角的内心戏非常丰富,确实很有挑战性,也……很吸引她。
她正看到关键处,手机屏幕亮起。是周宇的消息。
「剧本看完了吗?苏老师给点专业意见?[可怜]」
苏夏犹豫了一下,回复:「看了一部分,很棒,很有张力。但我做不了主,得给我的准经纪人看一下。」
消息发出去,那边几乎是秒回。
「经纪人?![震惊] 果然是大明星了!流程这么正规了!」后面跟了个小狗耷拉耳朵的表情。
「规矩还是要有的嘛。」她回道。
「明白明白!」周宇恢复得快,「应该的!那你先看!随时沟通!要是通过了,奶茶管够![呲牙]」
刚结束和周宇的对话,李曼的回复也来了。
「准备很可以,但重点要表达你作为演员,渴望遇到能挖掘人性深度的作品和导演。」
专业、精准、滴水不漏。
苏夏立刻照做,把回答要点仔细记在访谈准备文档里。
做完这一切,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灰。她深吸一口气,拧开笔帽,终于,终于把目光投向了那堆让她头疼的文献。
冰美式已经见底,大脑却因为咖啡因和多重任务的刺激异常兴奋。她埋首在字里行间,
时间在笔尖和键盘的敲击声中流逝。当她终于写完第二章的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已经彻底黑透了。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打了一场硬仗,浑身虚脱,却又充满成就感。
手机屏幕安静地亮着,显示着晚上八点半。有刘璐的未读消息:「还活着吗?需要给你收尸吗?」
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给刘璐回了条「活着,且论文第二章已苟延残喘地完成。求带饭。」
深夜的旧教学楼安静得能听见电流通过灯管的微弱嗡鸣。
苏夏觉得颈椎和肩膀像生了锈一样酸痛。她瘫在椅子上,对着电脑屏幕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条被捞上岸暴晒了三天的鱼。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刘璐的消息:「饭已带到!老地方咖啡馆门口速领!再不来喂狗了!」
苏夏忍不住笑了一下,揉了揉发僵的脸,开始收拾桌上摊得乱七八糟的文献、剧本、笔记本。她把周宇的剧本仔细收进文件夹,和李曼发来的《VISION》访谈要点打印稿放在一起,准备带回宿舍仔细研究。
刚走出教学楼,夜风带着凉意吹来,让她精神一振。远远就看到刘璐提着个塑料袋,在咖啡馆门口。
“你可算来了!”刘璐把还温热的炒饭塞给她,“怎么样?论文搞定了?”
“嗯,暂时活过来了。”苏夏接过饭,香气勾得肚子咕咕叫。
两人一边吃着简单的夜宵,一边往宿舍走。苏夏简单说了说下午“三线作战”的成果。
“可以啊!”刘璐咬着一块火腿肠,含糊不清地说,“那周宇那边呢?剧本真给曼姐看?”
“嗯,明天发给她。”苏夏点点头,“其实剧本真挺好的,有点舍不得。”
“哟~”刘璐撞她一下,“心动啦?”
“是对剧本心动!”苏夏强调,“而且曼姐也没完全反对,只说剧本要给她把关。”
“啧啧,曼姐这是放风筝呢,线攥得紧紧的。”刘璐摇头晃脑地分析,“不过也是为你好。对了,《VISION》访谈准备得怎么样了?紧张不?”
“有点,”苏夏老实承认,“怕说错话。”
“怕什么!你就想着,对面坐着的编辑可能还没你了解呢!”刘璐豪气地一挥手,“而且有曼姐兜底,没事儿!”
晚上她洗漱完坐在电脑前,她点开邮箱——果然有一封来自李曼的新邮件,主题正是「关于剧本《迷雾钟声》的评估意见」。
“曼姐回了!”苏夏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点开邮件的手指都有些发僵。
刘璐也立刻凑了过来。
邮件内容很简短,是李曼一贯的风格:
「夏,剧本已阅。优点:创意尚可,结构完整,女主角设定有发挥空间。缺点:学生作品通病,部分情节逻辑略显儿戏,结局处理仓促。风险点:第三场、第七场戏份,涉及轻微暴力及心理崩溃场景,呈现方式需极其谨慎,避免过度阴暗或引发不适。结论:可接。但需签订正式出演协议,明确拍摄周期、安全条款及成品用途(仅限于校内评优及电影节投递,不得商用)。拍摄期间我会让小助理跟组一天,确认制作水准及环境。如无异议,将协议发我过目后,你再与对方签署。」
苏夏一字一句地看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放松涌上来。曼姐同意了!虽然附加了一堆条件,但她同意了!
“Yes!”刘璐比她还激动,用力拍了她一下,“曼姐威武!这下你可以名正言顺地去跟你的周导切磋艺术了!”
苏夏懒得纠正她的用词,迫不及待地点开微信,想把好消息告诉周宇。打字打到一半,她又停了下来。
不能表现得太急切。要专业。
她删掉打好的“曼姐同意了!”,重新措辞:「周导,刚收到经纪人的反馈。剧本评估通过了,但有一些具体的条款需要沟通,主要是关于拍摄安全和成品用途的。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详谈一下协议细节?」
消息发出去,她紧张地盯着屏幕。
几乎又是秒回。
「通过了?!太好了!!![转圈][放烟花]」 「条款没问题!应该的!明天下午排练室见怎么样?我把大家都叫过来互相认识一下。」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几乎要溢出来的狂喜。
这家伙……苏夏哑然失笑。她想了想,回复:「我明天上午有个重要的线上访谈,结束之后如果时间早,我就过去听听。但不能保证。」
周宇:「成交!等你![转圈]」。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苏夏坐在宿舍书桌前,深吸了一口气。电脑屏幕上已经打开了线上会议室的链接,耳机里传来测试音效的滴答声。她面前摊开着打印好的访谈提纲和李曼给的“参考回答”,旁边还放着一杯温水——刘璐特意给她泡的润喉茶,美其名曰“明星待遇”。
刘璐本人则盘腿坐在自己床上,假装看书,实则耳朵竖得老高,比苏夏还紧张。
十点整,屏幕亮起,《VISION》编辑亲切的笑脸出现在那头。访谈开始。
问题大多在预料之中,关于《心动》的拍摄体验,对陈佳佳这个角色的理解,未来的规划。苏夏谨记李曼的叮嘱,回答得谨慎而真诚,偶尔提到秦导和李曼的指导时,语气里充满感激。
收拾完资料,两人蹦蹦跳跳去了食堂。
下午苏夏来到二楼排练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都是导演系的学生,周宇被围在中间,正对着白板上的分镜图比划着。看到苏夏推门进来,他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来,把手里的奶茶塞给她:“辛苦了苏老师!访谈怎么样?”
“还行。”苏夏接过奶茶,芋泥啵啵,还是温的。
“那就好!”周宇笑出一口白牙,很自然地把苏夏引到众人面前,“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电影的女主角,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苏夏,刚结束《VISION》杂志的访谈赶过来的,专业吧?”
其他人纷纷投来好奇和欢迎的目光。苏夏有点不好意思地跟大家打了招呼。
讨论会开始。周宇确实很有想法,他对每个镜头的设计、光线的运用、演员的走位都考虑得很细致。组里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提出建议,气氛热烈而专业。
苏夏很快被这种创作氛围吸引,她站在演员的角度,对几场关键戏的情绪递进和表演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里,如果镜头能从我的背影慢慢推到镜子里我的表情,会不会比直接给特写更有悬念感?” “这场吵架戏,我觉得光打侧逆光会不会更能表现那种撕裂感?”
她的建议大多得到了周宇的采纳和组员的认同。周宇看她的眼神越来越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太好了!苏夏,你简直就是我的缪斯!”讨论间隙,周宇凑过来,压低声音兴奋地说,“你这些想法比我们之前设计的强多了!”
讨论持续了近四个小时。结束时,窗外天色已近黄昏。大家约定好下次碰头时间便陆续离开。
周宇帮苏夏拿着包,两人一起走出排练楼。
“今天真的谢谢你,提了好多宝贵的意见。”周宇的语气很真诚。
“我也学到了很多。”苏夏笑了笑,“导演考虑的东西确实和演员不一样。”
“那我……送你回宿舍?”
“不用了,”苏夏下意识地拒绝,指了指不远处的食堂,“我约了刘璐吃饭。”
“行吧。”周宇把包递还给她,笑容依旧灿烂,“那路上小心。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