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新粮入藏通边贸,汉藏同心固高原 ...

  •   云贵的新粮和女学刚步入正轨,西藏的驻藏大臣就送来书信——藏区青稞产量低,今年又遇雪灾,青稞减产四成,百姓缺粮;且藏区与内地的边贸不畅,内地的茶叶、盐巴运不进去,藏区的酥油、皮毛运不出来,世家商号趁机垄断,抬高物价,百姓苦不堪言。

      “藏区是边疆要地,粮荒和边贸问题若不解决,容易引发动荡。”苏妙龄对太子萧允翊说,“番薯、玉米也能在藏区海拔较低的河谷种植,我带些种子去;边贸的话,可参照西域通商的模式,设立‘汉藏边贸互助市场’,由寒门官员和藏区土司共同管理。”

      太子准了奏请,还派了熟悉藏语的寒门官员卓玛(早年在西北通商时认识的藏族姑娘)随行。抵达拉萨时,藏区的雪刚化,河谷地带的青稞田一片枯黄。藏区土司洛桑带着百姓来迎接,手里捧着一碗酥油茶:“苏太傅,藏区的百姓快没粮吃了,商号的茶叶要十两银子一斤,我们实在买不起。”

      苏妙龄先让人将番薯种子分给河谷地带的百姓,教他们在向阳的山坡种植;又与洛桑商定,在拉萨、日喀则设立边贸市场,内地的茶叶、盐巴、粮种由寒门商队护送,藏区的酥油、皮毛直接在市场交易,商号不得垄断,价格由汉藏双方共同制定。

      卓玛带着藏区的百姓,在河谷地带试种番薯。起初,有藏民担心“内地作物不适合高原”,可一个月后,番薯藤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洛桑捧着刚挖出的番薯,对百姓们说:“这作物能在藏区生长,比青稞产量高,是苏太傅给我们带来的活路!”

      边贸市场开业那日,拉萨的百姓围着摊位欢呼——内地的茶叶只卖五文钱一包,比商号便宜了十倍;藏区的酥油也能卖出好价钱,不用再被商号压价。洛桑握着苏妙龄的手:“以前商号说‘内地人不把我们当自己人’,现在我知道,您是真心为藏区百姓办事。”

      苏妙龄还在藏区设立了“新粮培训营”,教藏民种植番薯、玉米,设立“汉藏民生互助局”,协调粮储和边贸。离开拉萨时,洛桑带着藏民们在路边洒青稞,唱起了祝福的歌谣:“汉藏是一家,同心保高原;新粮满河谷,边贸通四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