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不辞山海亦不吝时光 ...
-
第六章 不辞山海亦不吝时光
晴雨两至的天气里,既有温暖阳光洒落皮肤的闲适,也有清凉雨丝浸润心灵的畅快。
而那“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的唯美景致,如今唯余雨水冲刷过后弥漫着的淡淡芬芳,以及空气中夹杂着的朝露还未散去的阵阵清凉。
如果说在文学选修课上看到封忆尘的时候,让迟抒感觉被赠予了额外的惊喜。
那么,当在‘扶光文学研习社’的分组课程中看到迟抒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这份惊喜之情也同样转移并蔓延到了封忆尘的心间。
封忆尘看着安静地坐在距离他对面不远处位置上聆听课程的迟抒,眼中流露的尽是惊喜神色,笑意也在不自觉间逐渐加深。
也许是他的目光太过灼人眼球,令人难以忽视,迟抒自然也感应到了。
她看向封忆尘所在的方向,与他的目光在紫藤萝轻轻摇曳的虚空中交汇时,两人皆是一怔,随即回了彼此以轻柔浅笑。
而后两人不约而同地低头写着笔记,又默契地抬头接着聆听这堂课。只不同的是,他们面上的神情依旧都是温和宁静,封忆尘心中的喜悦却已更甚之前。
文学研习社中的每一位指导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授课方式,而这些方式当中也都巧妙地结合了他们自己的讲解风格。的确是个感受文学世界的好去处。
这也是封忆尘在繁忙的专业课程中,特地挑选这个研习社的原因之一。
譬如眼前这位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女教授,在她的所有课程中,只要不是正式的课堂讲座,她几乎都会选择在室外进行,旨在带领大家在最能“融情于景”的环境当中去感受文学之意境、诗词之唯美。
她此时站在缀满紫藤的朱漆木架走廊前,走廊的座位当中诸多学子或站或坐,都在非常认真地聆听着她的讲解。
或偶尔接住她抛来的问题给予自己的解析;或偶尔根据某些深刻的话题一同深入拓展畅谈;又或者是偶尔抓住某些关键词寻根究底,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总而言之,课堂确实是另外一种风格的轻松自然。
……
此刻,令人意犹未尽的课堂已至尾声,因为一位学生抛出的问题,教授思索片刻后温声回答道:
“很久之前,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至于当时是如何回答的,行至如今我早已忘怀。可在很久之后的后来,我无意间看到一句话,只觉得无比贴切。
“是谓‘明明是江南的水,怎么偏要越过山丘,去润沙漠;明明是自在的风,怎么偏要独经深夜,去吹孤城。是因为喜欢所以才不辞山海,不吝时光。’如今,这句话我与诸君共勉。
“希望你们都能不忘初心,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而除此之外,若还能在这条路上得遇美景,那更是诸位之幸。人间山水长,我们下次课再会。”
课程已然结束,迟抒准备去图书馆,却听见封忆尘在身后唤她,回头只看见他似乎满面春风的快意。这笑容也将她一同感染着,停驻走廊下沐浴在透过紫藤花蔓洒下的光晕中。
封忆尘缓步走到她身边,言语间笑意温和:“你现在准备去哪里?”
迟抒浅笑着温声回:“去图书馆找一些资料,顺便就在那儿看看书,”
闻言,封忆尘想了一下,随即便道:“一起吧,我也正要过去。”
两人一同闲谈着走在通往图书馆的那条路上时,封忆尘还是忍不住问她:
“你怎么忽然想来参加这个文学研习社的?”
无怪乎封忆尘这样问她,因为这个社团虽然有很多指导老师,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更偏向兴趣活动课。因此对于文学专业的系统课程而言,文学院学生非必要可以不参加,因为有些甚至已经是他们早已接触过了的知识点。
而且,即便在社团中偶尔举行重要的活动项目或者是一些由社长组织开展的趣味活动,也都是会在全校发布讯息广而告之,完全不耽误学生们前来参与。
所以他此番问出来,也是对答案有几分期待的——
他希望至少也有那么一些原因、只是如同他所想的那样。
当听到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迟抒心里还是不由得节奏混乱地跳动了几下,因为她此番选择参加这个社团的原因确实不是那么纯粹,她无法否认。
许久之前那个晚上不期而遇的时光,让她在交谈中感受到了他对于自己未来人生走向的莫可奈何,知道他现在依然很喜欢文学,却有在无法放下的责任背后的痛苦挣扎。
他也尚且年少,然而已经不得不去承担许多重任,所以或许他也会需要一些出口让自己偶尔获得喘息之机。
作为朋友,她暂且不能为他做什么,所以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也参与这个社团,尽可能地帮他在繁忙的课业之余多接触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领域,让他尽可能地在这个“象牙塔”中的学习生活:可以更少一些因未曾来得及感受而滋生的遗憾,并且尽可能地拥有更多一些快乐。
迟抒是这样想的,现下她也是这样说的——
她选择暂且搁置刚才这个问题,转而询问封忆尘,道:
“你还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即将准备填志愿之前你对我说的话吗?……”
那天封忆尘与她说了许多,都是在鼓励她要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迟抒从未忘怀那些话以及之前与他畅谈文学的时光。
她继续道:
“你在我迷茫时曾与我说‘我看过你在广阔的文学世界里闪闪发光的模样,不希望这样的美好被抹灭……’同样的,于我而言,那也是我曾看过的、关于你的模样,我也希望你能一直是个闪耀光芒的、无比美好的人。
“文学的世界很广博也很包容,既然你仍旧如此喜欢,我想能和你一起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行,就像我们在高中时就憧憬的那样。即便你如今因为一些重任不能全力奔赴这条道路,但只要我们有心,文学的世界就不会离你远去。
“况且,就像今天这位教授说的,江南的水可以越过山丘,自在的风也曾在深夜前行,那么,只要还喜欢,我们也可以不辞山海亦不吝时光地去追寻梦想,而且我也会与你一起。所以,如果这样的话,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些?”
封忆尘因为她真挚诚恳缓缓道出的一席话逐渐感到胸中涌动着激荡的海潮。
而当她这番话语的尾音随着轻柔的风一同拂过他耳边时,他的脚步倏然顿在原地,很多记忆因她的回溯倏尔涌上心头,令他不由得怔忡了许久。
他是很期待的,期待其中的原因能如同他所料想的那样或许能给他一些安慰,但他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竟会听到她这一番诚挚言辞,更没想到真的是因他而来。
所以封忆尘在心潮翻涌间已不由自主地转手扣住了迟抒的手臂迫使她回头朝他看过来。
她此时此刻的一番言辞在他耳中已经同表白无异,可是她的一双眼眸里皆是澄澈明亮的光芒,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他回答的期许,现下还因突然被他攥住手臂而有些微讶异。
注视着这样一双灵动的眼眸,封忆尘此刻竟说不出其它任何话,他只是轻缓地放开自己的手掌,心中情绪百转千回,却也无比感动地道:
“谢谢你,我会的,如果你能陪我一起,我会倍觉轻松。我也会……很开心。”
听到他这样说,迟抒放下心来,心里也因此不由自主地感到雀跃。
她不禁婉然一笑:“那就好。既然如此,那以后就一起加油。”
封忆尘此刻还有些难以置信,心中激荡的情绪还未平静下来,他不由得再次确认了一下她的话:
“迟抒,你刚才说的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吗?”
“当然。本来如果你不问我也会默默这样做的,可是既然你问了,那你只需放心,我一定会守诺与你一起在文学的这条路上尽可能地收获更多的文学珠玉。”迟抒真诚地回答。她对此非常肯定。
迟抒是这样说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时光里,她也是这样做的——
在封忆尘因为一些繁忙的课程以及实践而错失文学活动课时,迟抒就贴心地帮他整理好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那些闲暇的时间里与他一起分享、一起探讨。
只让人恍惚间觉得,高中那些畅谈文学的时光仿佛从未远去。
那也是曾经那些几乎透不过气的日子里,唯一能让他们获得慰藉的一点空间。所幸时光辗转徘徊间从未走远,让他们还能在这所学校里实现曾经憧憬的美好。
至于如今是以怎样的形式,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至少,对于封忆尘而言是如此。
很多时光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也在不经意间带给了他许多额外的惊喜,他已经很满足。
此外,对于那些还未实现的,他可以慢慢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