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到现在为止,感觉有点水……

    水,就是说读起来没有什么实实在在有料的东西。
    要写评,总得有一些让人能评论的实在的载体对吧?如果让人觉得内容水了,那自然也就没有激情,无从评起了。
    情节也好,人物塑造也好,都是由一个个实在的事件撑起来的,每个事件的重要性,激烈程度,都是借由你的文字引导读者想象而来,从而使读者对一个事件产生印象,那这个印象越清晰、越真实、越丰满,越会让人记住并且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
    然后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物,在读者心中才有实在感。
    你得给人一种感官的刺激才行。

    比如楚留香血海飘香第一节,盗帅出场,这个事件跟全书情节无关,摆明就是为了在开端塑造香帅这人的形象。开篇塑造形象很重要,所以整个事件写得非常详细,包括其中那些分明是炮灰的路人甲们。
    盗帅夜留香。那张留香短笺是什么颜色,上面是怎样的笔迹,内容是怎样措辞,然后哪些人来这里防备着,他们收到短笺之后是怎样如临大敌——比如眼神从窗子瞧到门、又从门瞧到窗子,之后又怎么掉以轻心,怎么发现被掉包,看到匣子里装着什么东西,最后惊呼一声晕厥过去。
    这样看完,仿佛在人的脑中表演了一遍,读者才会有画面感,才真切的感到这件事情发生过,它是如此发生和经过的,进而才能对其中人物的言行风格产生统一的印象。

    可是你这里,不是说没有事件,但就如同历史记录一样,基本上就只有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么一句话。
    高大姐摆平那个客人那一段,应该算是我印象比较深一点的了,但依然是寥寥数笔就过去了,而最精华的应该是她摆平对方的部分,多重要啊,竟然完全没写……结果这件事的意义仿佛就只在于高大姐肩膀伤了这个结果上。
    我虽然心里多少明白你想写高大姐什么,但是从字里行间我却无法体会出来。
    高大姐摆平来寻衅的客人,这整个事件,能带给我实在感的只有一点,就是一只手抓着高大姐肩膀,把她弄脱臼了,然而当时是怎样的情形,我也全无概念,难以想象。反正这件事似乎就是高大姐为了摆平客人而肩膀脱臼了。

    尤其是女主一贯给我的印象并不精明、也不泼辣,不争强好胜,也并不善于利用女人的风情,而是一个温和、能吃苦、比较被动的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姐姐模样。
    这从她平时对待四个男孩的态度就能看出,不是什么让她觉得严重的情况,她通常就算觉得有点不对,也就是一愣,然后不说什么就过去了。她也不太积极强势,不主动管束,或者也不会像有些开朗的女性那样去有意逗弄小男孩,开开玩笑。
    表面看起来温吞,也可能是个遇事才看得出的骨子里的强人,然而女主也不是。
    在她为老师复仇那会儿还有点迹象,但后来她的心理活动有时候甚至有点鸵鸟。由于缺乏计划章法,很多时候都给我一种,这也出乎意料没有准备,那也出乎意料没有准备的感受。别说杀伐果断了,甚至有点无力。

    所以,在这样的印象下,她要经营一个快活林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是用什么言语、什么姿态应对往来的各种人?按她平时的表现,你若不详细写出来,就更加难以想象。
    哪怕事后写出陈琦称赞她,也因为没有具体的东西,觉得好像落在了空处。

    同样,快活林是个重要的场景吧,然而快活林给人以什么印象呢?我同样想象不出来。
    堂面是什么样,大不大,是不是衣香鬓影风光旖旎呢?还是富丽堂皇气派非凡呢?或者是山石掩映浑然天成呢?不知道。
    高大姐出来待客,是精明干练,或者长袖善舞,穿着什么样,说话语气又什么样?还是不知道。
    想象起来,除了快活林三个字,中间站一个高大姐,后面厢房躲着叶翔四个,其余的都是空白一片。
    这就很没有实在感了。

    一行行字读下来,我往往觉得还是空空虚虚,既不知道里面那些场景都如何模样,也想象不出里面人物经历的事件是什么经过。
    听起来好像是内容留白的大纲。
    但是又不同于大纲,大纲的话,因为全部都是提要,一件事一句话,真的如同历史列表一样,虽然不详细写,但是看起来就像快进,至少事件罗列下来,进展还是很快的。
    但是你这里偏偏还写了很多琐碎的对话,事件进展夹杂在其中,就像被进一步冲淡了,显得更不起眼。

    说起对话,又有一个问题:缺乏实质的变化。
    对话也是一种推动剧情的方式,原因很显然,不同的事件下,对话的内容、措辞、感情都是不同的,于是也同样可以用来表现剧情。
    作者你喜欢士兵突击,士兵突击就是典型的对话比重很高的小说。(当然,这是因为士兵突击的原型是个剧本。)但是如果你注意,会发现其中没有任何两段话是类似的,只抽取对话,随便抽取一段,直接都可以从对话中看出这时是进展到哪段事件了,这时候说话这几个人的心境和关系变化到哪一步了。
    可是现在你文里的对话,跟随剧情的变化有多少呢?
    无论是高大姐肩膀被捏脱臼,或者后来再次受伤,或者石群复仇归来,或者小孟受伤,每次事件按说是不同的,可是无论是什么情况,你都没把对话的重点放在事件上,现在我回想起来,基本就一个模式:
    第一种:关于女主的一点小事件,某男表示关心,某男语言小暧昧,然后女主表示他们都是小屁孩 or 自己不打算嫁人,对方默默纠结。
    第二种:关于某男的一点小事件,女主表示关心,某男语言小暧昧,然后女主表示他们都是小屁孩 or 自己不打算嫁人,对方默默纠结。
    循环重复N遍。
    在感情上,看不出深浅的区别,也看不出情况的区别,总之一直讲的都是:四人对女主依恋又爱慕在心,然而女主不当回事不开窍。
    每次看这些对话,好像都和正经剧情没多大关系,每件小事件的发生,都是为了把这种情景再重演一回,而且重点是,不仅本质仿佛,表现方式也仿佛,连语句都仿佛。这样的部分,我想只要写一遍就可以了。

    最近章节总算有点变化了,女主流露出对石群的一点粉红的意思,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与他们几个异性相处的问题,这算个比较重点的转折吧,结果因为事件刷刷的就一笔带过,我都不知道怎么发生的,就直接被告知女主心态不同了。
    说到底,又是事件的描述问题了。

    其实纵观文章,看得出来作者用心写了,着力了,设计了一些有爱的点,还有意识写了细节。
    但之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又是另一些问题了。
    这些问题比较繁杂,我只说一点,有些地方铺垫不够,衔接不当,就会导致该有的效果没有出来。
    拿这一章说吧,我试图揣测一下作者想表现的,南宫应该是个很可爱的人,表面风流潇洒,实际也有些不为人知的内涵,典型的花花公子转体贴好友的类型,这一章写“高寄萍听着听着,突然觉得自己对南宫远也许看错了很多,不了解的也很多”应该就是此意。
    问题是这一句出来的太早,太急躁了。
    试想,南宫刚出场,尚且还没看出高大姐原来是怎么看他的,又何来“看错了很多”?尚且还没有足够的铺垫让我们觉得他风流潇洒,哪里来的更深一步的了解?
    有些太突兀了。
    既然想写成这样递进的特点,就得一步步来啊。比如开始让南宫出场,一副风流甚至有点浪荡的样子,出来几次后,有个契机才让人觉得这家伙知情识趣,也是个不错的人,接着——最好是在女主遭遇不顺或者心绪不佳的时候,他依然如前几次一般出现,但是世殊时异,几次积累下来,女主和我们这时再看他的神态和琴声,觉察到他也并非只如表面的肤浅,这才算水到渠成。
    好吧,如果不想用递进,要一下子揭露谜底也可以。那么不如南宫一出场,就写女主微笑相迎,直接点破虽然他人眼中,这个南宫不过风流公子,但女主还是觉得他有些不同,随即两人和睦相处,可以直接刺激另外几个小子了。
    综上,要么就一个浪头、再一个浪头,给铺垫好了再来,要么就一次OVER,如果铺垫不足就匆匆把想写的都一股脑推出来,只会让人觉得突兀。
    同样再说后来的石群。
    文里写南宫和高大姐在一起,石群在一边“他们聊了多久,他就在一边看了多久,听了多久”,本来应该是一个挺令人心酸心疼的场面,但是同样,石群出来的太突然了,之前都没有一点铺垫说他在,这里高大姐前脚刚走,就直接说“石群听着这琴声,顿了一下,才飞身追上了前面的高寄萍”。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只觉得不知这石群是哪里来的,看后面一句知道他是一直隐在旁边的,却因为来的突兀早已没什么感觉了。倘若问问其他读者,我估计都对这里印象不深。
    就算不多写,至少在前面提一句吧,比如高大姐走后,一个人影才从远处的树丛后面转出,看样子站在那里已经很久,正是之前紧随高大姐而来的石群。
    更何况,我也没觉得南宫和高大姐怎么聊了很久……
    所谓有爱的人物和情节,是源于读者被调动起来的感情,但是感情总得有个酝酿期吧,铺垫和衔接的缺失,表面上说是让人觉得情节描写突兀,实质上造成的就是这种感情酝酿期的缺失,任何一篇文章中,情节进程都得安排给读者随着情节变化来酝酿感情的时期啊。

    综上,写评的这只很不客气,作者不要丧失信心啊。望作者继续努力,写出有爱的人物和情节,于是会有很多有爱的长评的,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