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下雨天,你和我 ...
-
放学后的教室空荡荡的,只剩下他们两人。阳光斜射进来,把整个空间染成金黄色。韩时箖拉过椅子坐在苏澄旁边,认真地讲解着数学题。他讲题的方式非常特别,不像老师那样严格,而是用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让复杂的题目变得通俗易懂。
“你看,这个函数就像是你去食堂打饭,”他比划着,“人越多,排队时间就越长,但不是单纯地成倍增长,而是像这样。”他在纸上画出一条曲线。
苏澄眼睛睁大忍不住笑了:“你这比喻好奇怪。”
“但你好理解了,不是吗?”韩时箖挑眉,眼里闪着得意的光。
确实,经他这么一讲,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苏澄发现自己竟然能解出之前完全无从下手的题目。
“你真的很擅长教人。”她由衷地说,“真的,比老师讲得还明白。”
韩时箖耸耸肩,收拾书包的动作略显忙:“没什么,就看你那么痛苦,挺可怜的。”
这话听起来有点伤人,但苏澄注意到他说这话时没有看她眼睛,而且耳根又红了。她渐渐发现,这是韩时箖的一个特点——越是不好意思,越是要用那种痞痞的语气说话。
从那天起,这种放学后的补习成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每周两次,韩时箖总会找出各种理由留下来帮苏澄补数学。而苏澄也发现自己对数学的态度悄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看到公式就头疼,反而开始期待这些独处的时光。
一个周四的下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补习结束后,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完了,我没带伞。”苏澄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低头说。
韩时箖翻找着自己的书包,也只找到一把小小的折叠伞:“只有这个。要不等等看雨会不会小点?”
于是两人并排坐在教室窗边的桌子上,看着雨水顺着玻璃窗流淌,形成一道道水痕。空气中弥漫着雨水的清新和教室里粉笔灰点味道。他们聊起了天,从最喜欢的电影到最讨厌的食物,从未来的理想到童年的糗事。
“我小时候特别皮。”韩时箖笑着说,“有一次爬树掏鸟窝,结果下不来了,哭得全村都听见。”
苏澄想象着小韩时箖挂在树上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真难想象你现在这么...”她顿了顿,寻找合适的词。
“这么帅?”韩时箖挑眉,又露出那副痞痞的表情。
“神经病?!”苏澄推了他一下,两人都笑了起来。
谈话间,韩时箖不经意地问:“那你呢?小时候梦想是什么?”
苏澄思考了一下:“我想当画家。不过后来发现自己的水平仅限于画卡通小人,就放弃了。”
“给我看看?”韩时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她,“就画在这空白页上。”
苏澄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本子。她仔细地在纸页上画了一个Q版的小男孩爬树的场景,神态窘迫,十分可爱。
“哇,这还叫水平仅限于画卡通小人?”韩时箖接过本子,眼睛亮了起来,“画得这么好!”
“只会画点简单的。”苏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韩时箖小心的撕下那页纸,折好放进口袋:“这个归我了,当作今天的补习费。”
雨渐渐小了,韩时箖撑开那把小小的伞,两人挤在伞下走向校门。伞实在太小了,为了不让苏澄淋湿,韩时箖几乎把整个伞都倾向她那边,自己的右肩全湿透了。
“你这样会感冒的。”苏澄注意到后,想把伞推回去一点。
“没事,我身体好。”韩时箖满不在乎地说,但耳朵又悄悄红了。
走到校门口,苏澄的妈妈已经开车等在那里了。韩时箖礼貌地打了招呼,目送苏澄上车。
“那个男生是谁啊?”妈妈好奇地问。
“就...我们班数学课代表,帮我补数学的。”苏澄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
妈妈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没再问什么。
苏澄回头,透过雨水模糊的车窗,看到韩时箖还站在原地,他的身影在雨中渐渐变小,直到在雨中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