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变调的竞争 ...


  •   变调的竞争

      周一返校,光荣榜前依然人头攒动,但周羽尘和吴芷兰之间的气氛却彻底变了。

      当吴芷兰习惯性地去寻找那个名字时,目光却不期然与另一道视线撞个正着。周羽尘也正看着榜单,眼神掠过她的名字,然后看向她。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评估竞争对手的冷静目光,而是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以及同样明显的…不自在。

      吴芷兰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移开视线,心跳漏了一拍。她强迫自己聚焦在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上,分析错题,但周羽尘那道视线仿佛还停留在她侧脸上,让她无法集中精神。

      课堂上,老师点名让他们俩就一道难题发表看法。过去,这是他们针锋相对、展现各自思路的战场。这一次,吴芷兰阐述观点时,能明显感觉到周羽尘听得很认真,不是那种等着挑错的认真,而是…带着思考的倾听。而他补充观点时,语气虽然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惯有的、让她火大的居高临下,更像是…补充而非否定。

      “吴芷兰同学的角度很特别,我补充一下参数方程的思路…” 他居然用了“很特别”这个词?吴芷兰握着笔的手指紧了紧。这比直接的反驳更让她心绪不宁。

      被迫的接触与意外的发现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学校之外。

      两家的互动突然变得极其频繁。

      “兰兰,把这盒新出的点心给周叔叔家送去,你周阿姨爱吃。” “尘尘,这份项目书你吴伯伯落家里了,下午开会急用,你给送一趟到酒店。” “老周家请吃饭,必须全家到齐啊!”

      各种理由层出不穷。送东西、吃饭、甚至只是一起喝个下午茶…周羽尘和吴芷兰被硬生生捆在了一起。

      最初几次,场面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两人通常是前后脚错开几步路,一路无话,或者只有最必要的、干巴巴的交流。

      “给。” “谢谢。” “嗯。” “到了。”

      但就在这些被迫的、短暂的独处时间里,他们开始看到对方冰山下的另一角。

      一次,吴芷兰按响周家门铃后,听到里面传来隐约却激烈的争吵声,关于公司项目的资金问题。门打开时,周羽尘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吴芷兰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疲惫和压力。他接过点心时,指尖甚至有些冰凉。那一刻,吴芷兰忽然意识到,这个永远考第一、仿佛无所不能的对手,也背负着她不了解的重担。

      另一次,周羽尘去酒店给吴父送文件,路过酒店后厨外的走廊时,看到吴芷兰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安抚一只蹭伤了腿的流浪猫,语气温柔得不可思议,还拿出自己的手帕给小猫简单包扎。她抬起头看到他时,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和羞赧,迅速恢复了平时倔强好胜的样子。但那个瞬间的柔软和善良,却清晰地印在了周羽尘的脑海里。

      他们甚至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共同点。比如,他们都喜欢同一个冷门科幻作家,都对古典音乐有研究(虽然喜欢的作曲家不同),甚至在一次家庭聚餐被迫组队玩桌游时,展现了惊人的、无需言语的默契,打得家长们落花流水。游戏胜利那一刻,他们下意识对视,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棋逢对手的畅快?

      外部的挑战与暂时的同盟

      很快,挑战接踵而至。

      家族生意层面:吴家的酒店被竞争对手恶意抹黑,陷入舆论风波;周家的地产项目也遇到了棘手的环保问题。饭桌上的气氛不再总是轻松愉快,大人们眉头紧锁,讨论着解决方案。周羽尘和吴芷兰沉默地听着,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家族事业背后的压力。他们甚至会不自觉地交换一个担忧的眼神,或者在父母提到某个专业术语时,下意识地为对方补充解释一句,仿佛临时组建的、理解大人世界的同盟。

      学校谣言层面:他们频繁的“偶遇”(被父母安排的)和那些不自在的眼神交流,终于被有心人注意到。学校里开始流传“年级第一和第二是不是在谈恋爱”的绯闻。这谣言让他们各自的爱慕者(比如一直欣赏吴芷兰才华的文学社长、暗暗喜欢周羽尘的舞蹈特长生)坐不住了,试探和酸话时不时出现。

      最严重的一次,有人偷拍到一张他们周末在咖啡馆“约会”的照片(其实是两家母亲强行扔给他们电影票,他们却在咖啡馆耗了一下午讨论竞赛题)。照片角度刁钻,看起来竟真有几分暧昧。帖子在校园论坛里发酵,引发了各种猜测和议论。

      两人都被班主任叫去谈话,暗示他们“注意影响”。

      从办公室出来,他们站在空旷的走廊上面面相觑。

      “无聊。”周羽尘蹙眉,语气冷硬。 “简直有病!”吴芷兰气得脸颊发红,“我们明明是在…” “解释就是掩饰。”周羽尘打断她,冷静分析,“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冷处理,让话题自然冷却。”

      “可是他们说得那么难听!”吴芷兰不甘心,那种被误解、尤其是被和周羽尘绑在一起误解的感觉,让她既愤怒又委屈,还夹杂着一丝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异样。

      周羽尘看着她因愤怒而格外明亮的眼睛,忽然开口:“或者,我们可以反向操作。”

      “怎么反向操作?”

      “既然他们认定我们在‘一起’,”周羽尘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近乎狡黠的弧度,“那我们就大大方方地‘一起’出现在自习室、图书馆,讨论学习,参加竞赛。用事实告诉他们,我们在一起,只会讨论这些。”

      吴芷兰愣住了。这个提议大胆又…冒险。但仔细一想,这确实是打破粉色谣言、彰显他们之间“纯粹”竞争关系(至少表面上是)的最有效方式。

      于是,他们开始了短暂的、策略性的“同盟”时期。他们一起出现在图书馆最显眼的位置,摊开厚厚的习题集和竞赛资料;他们一起讨论项目,言辞犀利,交锋激烈,让任何想来吃瓜的同学都悻悻而归;他们甚至组队参加了一个跨校学术比赛。

      在共同应对谣言和外部挑战的过程中,那种别扭的尴尬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理解所取代。

      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萌芽

      然而,外在的同盟容易建立,内心的堤坝却难以加固。

      吴芷兰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用纯粹的“对手”眼光看待周羽尘。她会在他精准地指出她思路漏洞时,注意到他微蹙的眉头和专注的神情,心跳莫名加快;她会在他不经意流露出对家庭的责任感时,感到一丝心疼;她甚至开始觉得,他那种冷静到近乎冷漠的性格,底下或许藏着另一种形式的…可靠?

      周羽尘也同样困惑。他开始期待那些被迫的“送货”任务,甚至会下意识地分析吴芷兰的作文,不是为了挑错,而是想理解她那些细腻情感背后的世界。她不服输时亮晶晶的眼睛,她偶尔流露出的脆弱,她与外表不符的善良…都像一道道无法用公式解析的难题,吸引着他去探究。他发现自己记忆库里,关于“吴芷兰”的数据维度,正在急剧增加,远远超出了“竞争对手”的范畴。

      欣赏、好奇、甚至一丝若有若无的心动,开始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

      但他们都拼命压抑着。 “这只是因为娃娃亲的心理暗示!” “这只是对手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我的目标没有变,还是要超越他/她!”

      他们试图用理性去分析所有异常的心跳和关注,将其归因于外界的压力或单纯的竞争欣赏。偶尔出现的学长(文学社长送来精心挑选的诗集)和学妹(舞蹈特长生邀请周羽尘看演出),会让他们下意识地感到不快,但这种嫉妒反而让他们更加警惕——这一定是不甘心“所有物”被抢走的竞争心理,绝不是别的!

      关系在别扭、尴尬、试探、靠近、退缩中反复拉扯。竞争还在继续,排名依旧是你追我赶。但有些东西,确确实实,不一样了。

      他们站在了一场全新挑战的起点前,这场挑战的名字,叫做“心动”。而他们手中的武器,从过去的试卷和分数,变成了更加难以掌控的真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