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读过书就是不一样,脑子就是比咱活泛。”
“可不,要不是慧贤啊,俺几个还真得一趟趟地把钱往出搬呢。”
麻将桌上,同村的几个姨婶不住地夸赞郭慧贤。
心情好,牌来得就好,程玉秀才刚上听,下一张就摸到了自己要的胡牌。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妞。”程玉秀看向身旁的郭慧贤脸上也露出的笑意。
这次去银行转账,郭慧贤可是帮了村里人的大忙了。
十里堡的村民大部分没怎么上过学,也不懂得银行的这些门道,要不是郭慧贤帮忙,他们没准真的要一麻袋一麻袋地把钱搬出来。
当然,郭慧贤不止是让其他银行经理来协助他们办转账手续,还把那天去取钱的人聚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了提高存款利率的事。
剥着手里的花生,郭慧贤被夸得有点脸红了。
输了牌的姨婶们给了程玉秀几张纸片,各个都是心甘情愿。
因为比起这一毛钱一张的牌,郭慧贤帮忙提高的利率可不止这一星半点呢。
百分之零点零三。
不是银行经理说的,是银行的支行行长亲自答应他们,并写在合同上的。
只要是十里堡村的村民存钱,他们就会把利息再提高,比普通的散户高出百分之零点零三,也就是说一万块放进银行,一年能比其他人多出三块钱。
可别小看了这三块钱,整个村子的拆迁款加起来,数额几乎是上亿了,再按百分之零点零三来计算,那可就是多赚了整整几万块呢。
“慧贤考大学了没?”
在豫市住了两个多月,郭慧贤已经大概能听懂豫市的方言,不过要是说得快了她还是得缓一缓才能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停顿了几秒钟,郭慧贤摇摇头,“没上。”
“那可太可惜了,”搭着麻将牌,婶子惋惜道,“这么聪明,要是读个大学出来肯定有本事。”
郭慧贤没说话,只是默默起身又去给程玉秀和自己倒了一杯热水。
这是一家开在陈家庄的棋牌室。
过去的一个月里,十里堡的村民陆陆续续地搬到了市里的各个地方,大部分村民和程家一样,为了能够逐渐适应城市里的生活,他们都选择搬进城中村。
搬来陈家庄的人也不少,且都是平日里关系很好的老姊妹,于是隔三差五就会约着一起出来打麻将。
不放心孩子独自在家,打牌时便也会顺便把家里的皮猴子带上。
大人们在棋牌室打麻将,孩子们在外面玩,跟在村里生活的日子没差多少。
郭慧贤也算是孩子,但在那群七八九十岁的孩子里,她的年龄是最大的。
所以比起出去跟孩子们一块玩,她更多的还是坐在程玉秀旁边,一边看她们打麻将,一边听她们聊一些村子里的趣事。
郭慧贤还没把村里的人脸认全呢,倒是把各家的八卦都给听了个遍。
谁家的媳妇不孝顺,谁家又在争家产,又是谁前脚刚假离婚,后脚就接回了在外面养了好多年的小三儿……每天的瓜吃得都不重样,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要是她们聊天的时候能说普通话就好了,这样她就不用琢磨半天谁是谁了。
“小娣!好啊你!”
正打着牌,忽然有个中年女人走来,拍了一下徐婶子的肩,“出来打牌都不知道叫我,就这么怕输钱给我啊?”
“切,”徐婶子揉了揉被她拍痛的肩,“我是怕赢你赢太多,到最后你又不乐意了。”
“我是那种人?”
“你可太是了!”
郭慧贤还是不太适应她们的这种相处模式。
乍一看还以为俩人要打起来,一浪比一浪高的音调也像是在吵架,可最后却又能相视一笑然后凑坐在一起。
这就是传说中的:打是亲,骂是爱?
“这是你姜姨。”程玉秀向郭慧贤介绍道。
姜姨?
郭慧贤很快就在脑海里检索到了关于这个名字。
她叫姜红麦,二十多岁就当了寡妇,这么多年来一直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孩子,还好她儿子王军还算争气,如今在市里的水泥厂上班,母子俩的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郭慧贤礼貌地向她点点头:“姜姨好。”
“哎,好。”姜红麦长了一张很讨喜的面孔,脸上也总是挂着和善的笑,“这是恁家慧贤吧?呀,长得可真排场啊。”
棋牌室里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和姜红麦一起来的还有另外两个姨婶。
因为没有多余的位置,她们就只好在旁边坐着,磕着口袋里的瓜子一边闲聊一边当军师观战。
“贤啊,你坐下替我打一会吧,”揉了揉酸疼的肩膀,程玉秀说道,“我跟恁婶子出去溜溜圈,看看有卖撒子的没,想吃点撒子了。”
郭慧贤知道,程玉秀和另一位婶子是想让位置出来,碰巧隔壁的一张桌上也让了两个位置,由郭慧贤坐下填个位置,刚刚好。
麻将不算难,陪在程玉秀身边看了这么多天的麻将,郭慧贤早就学会了。
不过第一次上牌桌,她还是多少有一点紧张,“那我试试吧。”
牌桌上的姨婶都是老麻家了,推牌、搭牌、摆牌、整牌……一个个就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要哪张不要哪张,摸一下就知道,打牌的同时顺带还能聊上几句天。
“二大街有家馄饨你吃过没?”
“没,很好吃吗?”
“你去尝尝,做得可不错呢,店里的老板长得也俊。”
“你呀你,一把年纪了,到底是吃馄饨还是想吃人家老板啊?”
“老不正经的,妞还在这儿呢,也不害臊。”
“怕啥?妞都长大了,有啥不能听的?”
郭慧贤也想听,可她实在是来不及听。
为了跟得上姨婶们的打牌速度,郭慧贤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里的十几张牌上,生怕自己的犹豫会让她们等太久。
再加上姨婶们说的是方言,她更没多余的注意力去听她们在聊什么了。
姜红麦今年才刚四十出头,早些年为了孩子,她一直没选择再嫁,如今儿子也长大了,大家都开始为她的下半辈子考虑。
没了丈夫,以后总不能真的一个人过一辈子吧?
可一提到相亲,姜红麦就想回避,这些年也有不少人给她说媒,可她却讳莫如深,好像中年女人谈恋爱、再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一样。
“老张,上次咱吃馄饨可是一块去的,”打出一张牌后,婶子朝另外一张牌桌上的男人问道,“你说说,那馄饨店的老板是不是长得不错?绝对配得上咱红麦。”
忽然被叫到名字,老张猛地一激灵,“别问我,我可没心思看人家长得咋样。”
“哎呀,打你的牌吧。”红麦磕了磕手里的那张三条,催促她道,“咱这都多大年龄了,啥结婚不结婚的,要操心也得操心小们的事儿。”
小?
话题变得太快,一提到孩子,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到了郭慧贤身上。
是啊,这牌桌上还有个没出嫁的姑娘呢。
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说亲的好时候,怎么差点把她给忘了?
“慧贤啊,回来这么长时间,谈朋友了没?”
“没。”
“那有看上的没?姨去帮你问问?”
“也没。”
郭慧贤的注意力全在自己的牌上,没明白姨婶们的意思,只是应付着回答她们的问题。
郭慧贤长得漂亮,人也单纯,高中毕业的文凭说不上多高,却比村里大多数姑娘要好。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家庭情况,这次拆迁,程家可是赔了不少钱,在村里不说排前五也能排前十,这样的条件,简直就是相亲市场上的香饽饽啊!
听她这么一说,姜红麦的眼睛都在冒光,不禁拉着椅子往她旁边凑了凑。
她家的王军如今还没谈对象呢,虽说长得不说多英俊,可也算得上是端正,要是他俩能成……
“贤啊,这礼拜天有事没?”姜红麦试探地问。
整理着手里的牌,郭慧贤随口回道:“应该是没啥事。”
“叫上恁妈,来俺家吃饺子吧?恁妈知道,我包得饺子可好吃了。”主动给她喂了一张牌,姜红麦又说,“正好俺小休息,恁俩也好认识认识。”
想着程玉秀会偶尔带自己去别人家串门吃饭,郭慧贤没多想就答应了:“好啊。”
可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相亲。
“俺小跟你一样,也是高中生,现在在水泥厂上班。”
“嗯,那挺好的。”
“是吧,谁都说他这条件不错。而且他人还老实,咱村的人都知道,从小到大都没办啥坏事,谁见了都夸。”
“嗯,老实挺好的。”
“重点是他没谈过恋爱,不用担心他有什么花花肠子。”
“嗯,没有挺好的。”
姜红麦越聊越上头,尤其是听到郭慧贤的句句赞同,好像当即就能当上她的亲婆婆了。
可郭慧贤却没有注意到她脸上的笑意,只是一直琢磨着手里的牌。
一条和三条,八饼和九饼……唔,到底应该拆哪个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