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予安降生,抓周趣事 ...

  •   时光的河流,裹挟着生活的琐碎与甜蜜,奔涌向前。阿尔卑斯山雪峰的圣洁誓言犹在耳畔,江城已悄然步入又一个蝉鸣阵阵的盛夏。对于童锦言和温念而言,这个夏天被赋予了全新的、甜蜜而忙碌的意义——他们的儿子,童予安,在万众期待中,携着爱与祝福,平安降临人世。
      十个月的期待与小心翼翼,伴随着妊娠反应的不适、身体逐渐的笨拙,以及夫妻间愈发深厚的默契与期待。童锦言几乎将温念捧在了手心,工作再忙也会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准时回家陪伴。他学着煲汤,笨拙地给温念按摩浮肿的腿脚,每晚贴着肚皮给还未出世的孩子讲故事、读财经新闻,美其名曰“早期胎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温念看着他紧张又认真的模样,常常忍俊不禁,心底柔软成一片湖。
      分娩那日,产房外的童锦言坐立不安,来回踱步,额头上沁出的冷汗比当年竞聘对公部总经理时还要多。童卫东夫妇和温振邦夫妇也都赶来等在外头。当产房内传来一声响亮而有力的啼哭时,划破了那份焦灼的等待,也瞬间柔软了世界上最为坚硬的盔甲,童锦言几乎腿软得要靠墙才能站稳。
      “恭喜,是个男孩,六斤八两,母子平安!”护士抱着襁褓出来报喜。
      当护士将那个皱巴巴、红彤彤,却仿佛集合了世间所有美好的小家伙小心翼翼放入童锦言臂弯时,这个在商场上运筹帷幄、面对风浪都不曾退缩的男人,竟第一次手足无措,双臂僵硬得如同木头,眼眶却不受控制地迅速泛红、湿润。
      童锦言几乎是屏住呼吸,颤抖着手,小心地接过那个被包裹得严实的、小小的、红扑扑的、闭着眼睛却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在宣告存在感的小肉团。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小的嘴巴无意识地嚅动着,稀疏柔软的胎发贴在额头上,浑身散发着奶香和生命最初始的纯净气息。那一刻,童锦言只觉得心脏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而磅礴的情感填满,几乎要溢出来。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病床上,温念虽经历生产的疲惫,发丝被汗水濡湿贴在额角,脸色也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虚弱的脸上绽开一个无比满足的笑容,那笑容里,盛满了星辰大海,盛满无尽的温柔。她微微侧头,看着童锦言那副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又激动万分的样子,唇角的弧度更深了。
      “念念,你看他……他好小……”童锦言的声音带着不可思议的颤抖,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姿势,试图让怀里这个轻飘飘又沉甸甸的小生命更舒服些。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嘴无意识地嚅动着,一只极小极小的手,竟然就那么自然地攥住了童锦言抵在他襁褓边的一根手指。那微弱的、温暖的触感,如同最细微的电流,瞬间击穿了童锦言所有的心理防线。他低下头,极其轻柔地、充满敬畏地,将一个吻印在儿子光洁的额头上。“辛苦了,老婆。谢谢你……我们的予安。”他看向温念,声音哽咽,爱意汹涌。
      温念微笑着,伸出虚弱的手,轻轻抚摸着儿子柔软的脸颊,再握住童锦言的手。一家三口的手第一次交叠在一起,无声地诉说着圆满与新生。予安,予安——愿岁月予他,一世平安。这是经历了诸多风雨后,他们对孩子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愿。
      小家伙的到来,如同在童锦言和温念原本就甜蜜的生活里注入了加倍浓度的快乐因子。那软糯的小身子,奶香奶香的味道,无意识的咿呀声,甚至是他响亮的哭声,都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那双酷似童锦言的漆黑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偶尔无意识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模糊的笑影,就能瞬间融化所有大人的心。童锦言抱着儿子,常常一看就是半天,傻笑得像个第一次得到心爱玩具的大男孩,那份初为人父的笨拙喜悦与小心翼翼,连温念看了都忍不住抿嘴笑。欣予更是成了忠实的小“迷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换衣服,然后趴在婴儿床边,小声地跟弟弟说话,用手指轻轻碰他的小拳头,眼里闪着新奇又温柔的光。
      温念产后恢复得很快,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的画面,只觉得岁月静好,之前所有的等待与煎熬都得到了加倍的补偿。
      然而,欢乐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作息时间的彻底颠覆和体力精力的严重透支。小婴儿可不管你是银行高管还是职场精英,他的需求没有昼夜之分,简单而直接:饿了、困了、尿了、不舒服了,立刻就要得到满足。半夜两三点,正是成人深度睡眠的时刻,却往往是予安小少爷精神最好、需求最多的时候。嘹亮的哭声就是最高指令,夫妻俩立刻就得从床上弹起来,冲奶粉、换尿布、抱着哄睡……循环往复。
      高级客户经理的缜密思维,在面对儿子毫无逻辑的哭闹时,常常派不上用场;谈判桌上的犀利口才,在哄睡一个精力旺盛的小婴儿时,显得苍白无力。童锦言和温念,这对在职场上一向以高效、冷静、游刃有余著称的精英伴侣,第一次感受到了何为“甜蜜的负担”,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疲惫。
      尤其是夜晚。予安似乎是个精力格外充沛的小家伙,白天呼呼大睡,夜晚则精神抖擞,需要人轮流抱着、走着、哼着歌才能勉强入睡,而且睡眠极浅,一点动静就能将他惊醒,再次开启循环模式。
      连续几天下来,童锦言眼下挂上了熟悉的黑眼圈,只是这次不再是因工作压力和内心郁结,而是甜蜜的负担。温念更是辛苦,亲力亲为地母乳喂养,有时还常常在凌晨三四点,抱着哭闹不止的予安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夜里几乎没法睡整觉。白天还要处理部分紧急的工作邮件和电话会议。连续的睡眠剥夺,黑眼圈成了夫妻俩共同的“勋章”。纵然请了经验丰富的育儿嫂帮忙,但很多事情,尤其是夜间,夫妻俩还是希望亲自参与,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这天周末下午,好不容易把再次闹腾完、吃饱喝足的小予安哄睡,轻轻放进婴儿床。童锦言和温念几乎同时瘫倒在主卧的大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我现在……算是彻底理解什么叫‘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了……”童锦言望着天花板,声音有气无力,“这小子的精力……也太旺盛了……比搞垮一个对公项目还累……”
      温念侧过身,看着他疲惫的侧脸,忍不住轻笑,伸手摸了摸他的胡茬:“言哥,你这比喻……精辟。不过,甘之如饴,不是吗?”
      童锦言抓住她的手,放到唇边吻了吻,眼神温柔:“当然。就是担心你太辛苦。你看你,下巴都尖了。”
      正说着,楼下门铃响了。两人对视一眼,有些疑惑。童锦言起身开门,陈总夫妇出现在门口。
      温念连忙起身招呼。
      “听说我们的小功臣有点闹腾啊,”陈总夫人笑着压低声音,手里还拎着一个保温桶,“我炖了点燕窝,给念念补补身子。老陈不放心,非要跟着来看看。”
      陈总还是那副儒雅的样子,但看着婴儿床上睡得香甜的小予安,眼神里也流露出难得的慈爱:“怎么样?这小家伙不好伺候吧?”
      童锦言揉着酸涩的眼睛,苦笑点头:“比连续加班一个月还累,关键是……没得睡啊。陈总,师母,你们是不知道……这比当年您带我跑第一个千万级项目还耗神……”
      陈总哈哈一笑,拍了拍童锦言的肩膀:“正常!都一样!当年我家闺女出生,我连续一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上班差点把报告送到行长办公室的盆栽里。”他顿了顿,看着这对明显睡眠不足却满脸幸福的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不过啊,再忙再累,也得讲究个方法。不能硬扛。尤其是你们俩,工作压力都不小。得科学规划,分工合作,不然身体垮了,什么都白搭。”
      陈夫人看着温念眉宇间掩饰不住的倦色,又看了看虽然整洁但明显细节处透着忙乱的客厅,了然地笑了笑:“是啊,念念,这带孩子得像管理项目一样,有计划,有规律,有执行,有复盘。尤其是小月龄的,别看他们小,其实可以慢慢培养作息,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玩,大概有个时间表。大人也一样,比如晚上轮流值班,或者明确分工,谁负责前半夜,谁负责后半夜?白天育儿嫂主要负责哪些,哪些必须亲力亲为?这些都得捋顺了。这样一来,大人轻松,孩子也更有安全感。不然啊,像你们现在这样,被小家伙牵着鼻子走,人仰马翻,一团乱麻,累死还不出活。”
      她没有空泛地安慰,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了许多实用的育儿经验,比如如何利用碎片时间休息,如何高效处理家务,甚至推荐了几款解放双手的育儿神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总夫妇这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温念因疲惫而有些混沌的脑海。科学规划?分工合作?像管理项目一样?
      送走陈总夫妇后,温念躺在床上,眼睛却亮晶晶的,毫无睡意。
      “言哥,”她推了推身边快要睡着的童锦言,“我有个想法。”
      “嗯?”童锦言迷迷糊糊地应着。
      “明天,等我精神好点,我用PPT做个图。”
      “PPT?”童锦言失笑,强撑开眼皮,“老婆大人,你这职业病……带孩子还用上PPT了?”
      “嗯!”温念却一脸认真,“就叫《童予安小朋友成长初期家庭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作战方案》,简称‘安安项目’!”
      第二天,趁着上午小予安难得睡得香甜,温念打开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她调出最熟悉的PPT模板,神情专注,如同对待行里最重要的项目报告。
      标题赫然写着:《童予安小朋友成长初期家庭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作战方案V1.0》
      这大概是史上画风最清奇的一份育儿指南了。
      她运用起了最擅长的工具和最缜密的逻辑。搜集资料、查阅育儿书籍、结合予安这几天的表现……她开始制作图表。横轴是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纵轴是活动内容:喂奶、拍嗝、换尿布、亲子互动、小睡、长睡眠……她用不同的颜色块标注出建议的时间段和持续时间,甚至考虑了误差范围和弹性空间。接着,她又做了一页【家庭成员分工协作甘特图】,清晰列出了每天不同时间段,主要由谁负责哪些事项,如何轮换,如何交叉补位,以及预留的“爸爸/妈妈充电时间”。
      最后附上了几张可爱宝宝的图片和“加油!”“为了更美好的明天!”的励志标语。
      当童锦言下班回来,看到温念献宝似的展示在电脑屏幕上的PPT时,惊讶地张大了嘴,随即爆发出无法抑制的大笑。
      “哈哈哈!念念……我的念念啊……”他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一把将温念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胸腔震动,“我真服了你了!给儿子制定作息时间表,你居然用PPT做甘特图?!这绝对是江城银行……不,可能是全国独一份的‘产假作业’了!这要是让行里那帮家伙知道温总助在家用项目管理带娃,下巴都得惊掉!”
      温念被他笑得有点不好意思,轻轻捶了他一下:“笑什么!这不是最清晰直观吗?陈师母说得对,得有计划,不能打乱仗。”
      童锦言止住笑,然后仔细地看着屏幕上的方案,越看眼神越亮。图表清晰,分工明确,充分考虑到了两人的工作节奏和休息需求,甚至还包括了“周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支援可能性分析”!
      “念念,你这脑子……真是……”童锦言看完最后一页,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发出一声由衷的、带着巨大钦佩和庆幸的喟叹,向后倒进沙发里,长臂一伸,将身旁的温念揽入怀中,下巴搁在她散发着淡淡馨香的发顶,手臂紧紧环住她的腰,声音闷闷的,却充满了笑意和依赖:“我的天……还得是你啊!老婆大人!这种项目化管理思维,用到哪里都是降维打击!我这辈子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当年在卡部,没有错过你。”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爱意,手臂收紧,“就按这个方案执行!我宣布,你就是咱们家的CEO,首席执行官!我以后就跟你混了!‘安安项目’就由温总助全权负责运营!我绝对服从安排!温总助指哪咱就打哪!童予安小朋友,你的好日子到头了,以后要开始接受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了!”
      温念被他搂着,感受着他胸腔内有力的心跳,和话语里全然的信任,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略显“滑稽”却无比实用的PPT,嘴角扬起了幸福而安心的笑容。
      她笑着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胸口:“少贫嘴。那就按方案执行?从今晚开始,上半夜归你,下半夜归我。”
      “遵命!领导!”童锦言响亮地应了一声,低头在她发间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
      虽然执行过程中难免有波折和小予安的“抗议”,但有了这个“战略指导方针”,家里的秩序果然慢慢恢复了。虽然依然辛苦,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夫妻俩的睡眠时间得到了基本保障,情绪也随之稳定了许多。童锦言看着温念在照顾孩子和处理琐事时,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冷静和条理,心中充满了骄傲和爱意。家庭这艘小船,在迎接了新乘客的短暂颠簸后,终于又沿着既定的航线,平稳而充满欢乐地向前驶去。
      然而,家庭的平衡有时是微妙的。予安的到来,吸引了全家乃至亲朋好友的大部分注意力。所有人都围着这个小肉团子转,夸他可爱,逗他笑,送他礼物。不知不觉间,欣予被关注的时间变少了。
      小丫头很懂事,她知道要爱弟弟,也在努力做个好姐姐。弟弟的出生,欣予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常常趴在婴儿床边好奇地看着那小小的、会动会哭会笑的“小玩具”,还会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碰弟弟的脸蛋。
      可随着予安一天天长大,毕竟还是个孩子的小丫头偶尔会显得有些沉默,画画时色彩不如以前明快,有时会看着爸爸妈妈抱着弟弟逗弄,自己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她会安静地自己玩积木,不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地分享学校的趣事;吃饭的时候,也会看着爸爸习惯性地先给温念妈妈夹菜(因为温念要喂奶需要营养),再给弟弟准备奶瓶,然后才轮到她自己;周末出游,婴儿车、奶瓶、尿不湿占据了大部分后备箱,她心爱的画板有时会被忘在角落。那双酷似童锦言的大眼睛里,多了些缺乏安全感带来的不安,小姑娘细腻敏感的心湖里,偶尔也会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涟漪和羡慕。
      这些细微的变化,或许粗心的父亲尚未察觉,但却一丝不落地被温念看在了眼里。她深知那种不被看见的失落感对孩子的伤害。
      一天晚上,哄睡了予安后,温念靠在床头,对正在看书的童锦言轻声说:“言哥,你有没有觉得,最近欣予好像有点不开心?”
      童锦言放下书,认真回想了一下,眉头微微蹙起:“欣予?最近挺乖的啊。”
      “就是太乖了,”温念轻声说,挪过去靠在他身边,“你没发现吗?她最近话变少了,也不像以前那样爱撒娇了。我担心是不是我们最近太多精力放在安安身上,忽略她了。前几天我给她新买的裙子,她只是说了声谢谢,就收进衣柜了。要是以前,早就穿起来转圈圈了。还有她今天画画,得了幼儿园的小红花,兴冲冲想给我们看,当时我正在给安安拍嗝,你在回工作电话,她就拿着画安安静静在旁边等了好久……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童锦言闻言,愣住了。他仔细回想,似乎确实如此。他因为工作和新生儿的分身乏术,对女儿的关心下意识地减少了:“好像……是有点。我以为她长大了,懂事了。”
      “懂事是好事,但不能是因为觉得被忽略而被迫‘懂事’。”温念握住他的手,眼神温柔而认真,“言哥,欣予也还是个小孩子。家里突然多了个弟弟,分走了大人们很多注意力,她心里肯定会有落差。我们需要让她知道,爸爸妈妈爱弟弟,也同样、甚至更爱她,因为她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感情更深。”
      童锦言沉默了,脸上浮现愧疚之色。他光顾着沉浸在得子的喜悦和应对新生儿的手忙脚乱中,确实忽略了大女儿的情绪。他轻轻握住温念的手:“你说得对。是我们疏忽了。她本来心思就细敏感……我们还得想想办法。”
      温念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她微笑着说:“我想过了,以后不管多晚,多累,我们俩交换着,每晚必须有一个人,雷打不动地去给欣予讲睡前故事,陪她聊聊天,哪怕只有十五分钟。让她知道,这个时间是完全属于她的。”“另外,周末不能再只围着安安转,必须安排出专门的时间,带欣予和予安一起出去玩儿,或者至少有一项活动是以欣予为主导的。得让她明确地感觉到,即使有了弟弟,爸爸和妈妈对她的爱一点都没有少,她依然是这个家最重要的宝贝。”
      童锦言认真地听着,用力点头:“好!就这么办!以后周一三五我来讲,二四六你来。今晚我去给她讲故事!”
      从那天起,无论多累,无论童锦言应酬到多晚,温念带娃有多累,两人都会严格遵守这个约定,总会有一个人准时出现在欣予的卧室。有时是童锦言带着一身疲惫却笑容满面地走进欣予的房间,听她磕磕绊绊地读绘本,或者给她讲自己年轻时的糗事;有时是温念温柔地靠在欣予床头,轻声细语地和她分享女孩子之间的小秘密,解答她成长中的小烦恼。
      周末,公园、博物馆、游乐场,也开始重现一家四口的身影。童锦言会把予安背在胸前,然后腾出手牵着欣予,陪她疯跑,给她买棉花糖。温念则会用相机记录下姐姐逗弄弟弟、弟弟对着姐姐傻笑的温馨瞬间。
      但温念总觉得还不够。
      又是一个周五晚上,温念给欣予讲完故事,帮她掖好被角,却没有立刻离开。她搂着昏昏欲睡的欣予,柔声说:“宝贝,妈妈跟你商量个事好不好?”
      欣予依偎在妈妈怀里,软软地问:“什么事呀,妈妈?”
      温念的心软得一塌糊涂,她俯下身,在女儿光洁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声音温柔而坚定:“欣欣,你和弟弟都是爸爸妈妈最珍贵的宝贝,我们对你们的爱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谁小就多一分,谁大就少一分。只是弟弟现在太小了,需要更多照顾,就像你小时候一样。”
      她看着欣予的眼睛,做出了一个郑重的承诺:“所以妈妈决定,以后每周六,都和我们家的小公主,来一场独属于我们女孩子的日常约会,就我们两个人,好不好?你想做什么,妈妈就陪你做什么。我们可以去看画展,去逛书店,去喝甜甜的下午茶,或者就去公园散步,说悄悄话。不带爸爸,也不带弟弟,就我们俩。这是我们的‘女神日’,你说好吗?”
      欣予的困意似乎瞬间被驱散了,她难以置信地看着温念,眼睛里像落入了星星,闪烁着惊喜和期待的光芒:“真……真的吗?就我和妈妈?不带爸爸和弟弟?”
      “当然是真的!就我们俩。”温念肯定地点头,亲了亲她的额头,“明天我们的第一次约会,就去那个你一直想去的儿童公园,坐旋转木马,吃冰淇淋,还可以喝一点点甜甜的奶茶哦。好不好?”
      “耶!太好了!”欣予开心得几乎要在床上跳起来,她用力抱住温念的脖子,小脸在她怀里兴奋地蹭啊蹭,声音里是藏不住的雀跃和幸福,“欣予最喜欢妈妈了!最最最喜欢!”
      看着女儿如此纯粹的快乐,温念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也更加坚定了要守护好这份快乐的决心。
      第二天的“母女日”,温念彻底放下了工作和妈妈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做回欣予最好的玩伴。她们坐了旋转木马,一遍又一遍;在彩虹滑梯上尖叫;买了有彩色糖粒的冰淇淋;分享了同一杯甜甜的草莓奶茶;还一起给石膏娃娃涂上了最鲜艳的颜色……看着女儿阳光下肆意奔跑、开怀大笑的身影,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最后,欣予体力耗尽,累得小脸通红,却心满意足地趴在温念怀里,手里还紧紧攥着没吃完的棉花糖,沉沉睡去。温念抱着女儿,感受着怀里沉甸甸的依赖和信任,嘴角扬起幸福而疲惫的弧度。
      从那天起,欣予眼中那一点点失落的小情绪彻底消失了。她知道,爸爸爱她,念念妈妈也一样爱她,甚至更细心、更懂她。她对温念的依赖和亲近感更深了,常常会主动凑到温念身边,和她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或者只是安静地靠着她看书。她变得更加开朗,甚至会主动帮忙拿弟弟的尿不湿,像个小小守护神一样守在弟弟的摇篮边。她对温念的依赖和爱,也变得更加深厚和自然。家里时常回荡着欣予银铃般的笑声,和予安咿咿呀呀的“伴奏”,交织成最动听的家庭交响乐。
      日子在忙碌、琐碎却又充满温馨的氛围中飞快流逝。转眼间,予安小朋友的满月宴到了。童温两家都非常重视,王副行长、陈总夫妇等一众亲近的长辈好友也都早早空出了时间。
      宴席设在江城一家不错的酒店宴会厅。当天,小寿星童予安小朋友穿着一身红色的中式服装,头上戴着小老虎帽,圆嘟嘟、白胖胖,像个年画里走出来的福娃娃,可爱得让人移不开眼。他被温念抱在怀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来来往往的宾客。神奇的是,他见人就笑,谁过来逗他,他都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粉嫩的牙床,眼睛弯成月牙儿,挥舞着小肉手,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像是在跟每个人打招呼。见到年轻漂亮的姐姐阿姨,笑得更欢;见到慈祥的爷爷奶奶,还会主动伸出小手要抱抱。
      “哎呦喂!老童!你看看你这孙子!了不得!这社交能力,天生吃金融这碗饭的!”王副行长逗着予安,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比锦言小时候可强多了,锦言小时候见生人就往他妈身后躲。”童卫东抱着孙子,满脸骄傲,故意拆儿子的台。
      童锦言在一旁无奈地笑:“爸,给我留点面子……”
      欣予今天也打扮得像个小公主,乖巧地跟在温念身边,有时会帮忙递一下弟弟的小手帕或者奶瓶,像个称职的小姐姐。温念时不时就会弯腰跟她低语几句,或者帮她整理一下头发,确保她没有感到被冷落。
      小家伙萌态可掬的可爱模样和不怕生的性格,成功俘获了所有来宾的心。这个抱抱,那个摸摸,红包像雪片一样塞进他小小的手里,或者直接放进温念随身带的一个精致小布袋里。予安似乎对红红的红包格外感兴趣,抓着一个就不肯松手,还试图往嘴里塞,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温念看着儿子怀里迅速堆积起来的红包,哭笑不得,凑到正在招待客人的童锦言耳边,小声吐槽:“言哥,你看看你儿子,这才多大点儿,简直就是个小财迷!见人就笑,笑完就收钱,这业务能力以后怕不是要青出于蓝?”
      童锦言看着儿子那副“招财童子”、攥着红包咧着嘴笑的憨样,也是忍俊不禁,凑过来在儿子脸上亲了一口,得意地挑眉:“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这叫有经济头脑,从小就知道为这个家创收!以后肯定比他爹有出息!!”夫妻俩相视一笑,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调侃。
      随着予安一天天的长大,褪去了初生时的红皱,变得越发白白胖胖,像个小糯米团子,活泼爱笑。七个多月的时候,已经会清晰地发出“ba-ba”、“ma-ma”的音节。第一次听到儿子含糊不清地叫出“妈妈”时,温念正在给他换尿布,瞬间愣住,随即巨大的喜悦和感动如同电流般窜遍全身,眼眶一下子就湿了。她抱起儿子,用力地亲着他的小脸蛋:“哎!妈妈的乖宝贝!”当童锦言晚上下班回来,听到儿子清晰地叫出“爸爸”时,明显一愣,而后更是激动得直接把儿子抛向了空中,哈哈大笑,一整天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听着那稚嫩而依赖的呼唤,看着孩子纯净的笑脸,夫妻俩只觉得之前所有的熬夜、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日子继续如溪流般平静而幸福地向前流淌。
      温念看着怀中一天天变得不同的小家伙,心底那片最柔软的角落被彻底填满。她变得更加温和,更有耐心,那种源自母性的光辉让她本就出众的气质更添一份动人的韵味。而童锦言,更是像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换衣服,然后冲过去一把抱起摇摇晃晃向他爬来的儿子,用胡茬扎他嫩嫩的小脸,听着儿子咯咯的笑声,仿佛所有的压力和烦恼都在这一刻被治愈了。
      “儿子哎!”有时童锦言会抱着沉甸甸的儿子,故意苦着脸“抱怨”:“你的奶粉钱真贵啊!你爹我今天都快被客户榨干了,累瘫了才给你赚回来!”然后故作夸张地往柔软的地毯上一躺,哀嚎装死。
      小予安已经会爬了,见状咯咯地笑着从童锦言怀里溜下来,像只可爱的小乌龟,手脚并用地快速爬到“瘫倒”的爸爸身上,坐在他肚子上,用肉乎乎的小拳头胡乱地捶打着爸爸的胸膛,嘴里还“啊!打!打!”地叫着,仿佛在给爸爸“按摩加油”。这温馨滑稽的一幕,总能逗得一旁的温念和闻声过来的欣予开怀大笑,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转眼间,就到了小家伙的百日宴。宴席热闹而温馨。按照习俗,自然少不了最重要的环节——抓周。童家客厅中央铺上了厚厚的柔软地毯,周围围满了至亲好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王副行长、陈总夫妇等都笑容满面地期待着。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几十样象征不同职业和寓意的小物件:精致的钢笔、微型法律法典、计算器、小小的听诊器、金色的麦克风、帅气的玩具手枪、漂亮的钢琴模型、一本厚厚的书、还有印章、钞票、秤、甚至还有锅铲、听筒等等。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充满期待地看着今天的小主角。温念将穿着崭新小唐装、虎头虎脑的予安放在地毯一端。小家伙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一点也不怯场。
      “安安,快去,看看喜欢什么,拿一个给妈妈。”温念柔声鼓励着。
      小予安扭着小屁股,先是好奇地坐在原地看了看四周那么多盯着他的笑脸,然后像是明白了什么,手脚并用地开始向前爬。他爬得不算利索,小屁股一撅一撅,模样憨态可掬,引得众人一阵阵善意的笑声。
      他先是在一柄小小的玩具锤子前停顿了一下,用小手指戳了戳,似乎没太大兴趣,爬开了;又路过听诊器,看了一眼,直接忽略;他对着那本厚厚的书更是直接爬了过去,碰都没碰。
      童锦言在一旁小声对温念说:“完了完了,看来不是块学习的料啊……”
      温念嗔怪地拍了他一下:“别瞎说,看着。”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左看看,右摸摸。
      这时,小予安爬到了一个制作精巧的迷你钢琴模型面前。那钢琴模型很小,但黑白色键盘清晰可见。小家伙似乎被这亮晶晶、黑白相间的东西吸引住了,他伸出肉乎乎的小手,一把将钢琴模型抓在了手里,还下意识地用小手指按了按那并不能真的发出声音的琴键,嘴里发出“哦哦”的声音。
      “哟!钢琴!这是要当音乐家啊!”周围有人笑道。
      “像念念!有艺术细胞!”陈总夫人笑着说。
      温念看着儿子抓着钢琴模型,眼中流露出温柔的笑意,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在银行年会上那曲《克罗地亚狂想曲》。
      然而,小予安并没有停下。他一只手抓着钢琴模型,继续往前爬。他的目光又被另一个亮闪闪的东西吸引了——那是一个小巧的、银色的迷你计算机模型,屏幕还能模拟显示数字。他毫不犹豫地伸出另一只空着的小手,一把又将那个迷你计算机抓了过来!
      一手抓着钢琴模型,一手抓着迷你计算机,两只小手挥舞着,他像是心满意足了,一屁股坐在红毯中央,咧开没牙的嘴,冲着周围的人群咯咯地笑,仿佛在展示自己的战利品。
      “噢!”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喜的欢呼和笑声。
      “哈哈哈,一手艺术,一手科技!这是要当个会弹钢琴的金融家啊!”陈总率先笑着打趣道。
      “钢琴和计算机!这组合妙啊!这将来是又要搞音乐又要搞IT?跨界人才啊!”温振邦逗着坐在那一动不动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外孙。
      “我看像念念,理性与感性并存,文武双全!”童卫东抱着孙女欣予,脸上是止不住的骄傲。
      “不对不对,计算机也代表金融啊!锦言不就是金融才子吗?子承父业!”
      “哈哈哈,反正不管哪样,都是靠脑子吃饭的!聪明!”
      一旁的众人纷纷议论开来,都觉得这抓周结果有趣又吉祥。这时,王副行长踱步过来,拍了拍童锦言的肩膀,看着正努力想把两样东西都塞进嘴里研究的予安,眼中满是慈祥又戏谑的笑意,慢悠悠地开口:“锦言啊,看到没?你这儿子,志向不小啊。这架势,我看以后怕是不止要接你的班,这是连温念的班也惦记上了!得,你们俩就等着被这小子全面超越吧!到时候,就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喽!”
      童锦言看着坐在地毯中央的小家伙,一手抓钢琴一手抓计算机、笑得无忧无虑、满脸“我全都要”的贪心小模样,再听到师父这意味深长的打趣,不由失笑。他伸手揽住温念的肩膀,将她带入怀中,低头与她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感慨、对现在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超越好啊,”童锦言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看着一旁的妻子,又看看地上懵懂的儿子和蹲在一旁逗着小家伙的女儿,“我和念念努力奋斗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能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去选择任何他们想要的人生吗?无论他们将来是成为钢琴家、科学家,或是金融家,哪怕只是想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只要他们内心丰盈,能和自己爱的人并肩看世界,那就够了。”
      温念依偎在童锦言怀里,看着眼前的一切——慈祥的长辈、欢笑的友人、懵懂却充满无限可能的儿子、依赖着他们的女儿,还有身边这个与她历经风雨、始终并肩的爱人,内心无比平静和充盈。
      予安的抓周,抓起的不仅仅是两件物品,更是一个关于爱、传承与无限未来的,甜蜜的预示。他的降生与成长,为他最亲爱的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挑战与生命的厚度,也让这个曾经历经风雨的家,变得更加稳固、温暖,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所有的风雨都已过去,留下的,是历经洗礼后愈加坚固的爱情和亲情,以及对未来每一天的美好期待。生活的本质,或许就是如此,有措手不及的忙乱,有用心经营的平衡,更有苦尽甘来的圆满。而他们,正携手走在通往更多圆满的路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