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银杏初落,卡部新颜 ...
-
江城银行的深秋,浸润在一股独特的氛围里。不是北方那种凛冽干燥的萧瑟,而是带着江南水汽的、温润中透着清寒的凉意。楼后那几株高大的银杏树,仿佛被秋风一夜点燃,金灿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绸缎般的光泽,风过时,便是一场盛大而无声的金色雨落,在深灰色的水泥地上铺就一层柔软的地毯。
温念抱着一摞人事资料,站在银行卡部厚重的玻璃门前,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清冽的银杏叶香。今天是她正式从基层柜员调入卡部的第一天。八年金融专业的寒窗苦读,一年柜台窗口的兢兢业业,以“业绩第一、零差错”的成绩脱颖而出,终于让她踏入了这个以家装、汽车、消费、信用分期等业务为核心,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部门——江城银行内部俗称的“卡部”。这是她职业规划中重要的第一步。
玻璃门映出她清晰的身影: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套裙,勾勒出纤细却不失力量的腰线,内搭简洁的白色真丝衬衫,领口系着一条小巧的银色丝巾,增添了几分柔美。乌黑的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优美的颈项,显得干练而精神。她的眼神沉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初入新领域的谨慎。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卡部特有的繁忙气息扑面而来。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同事间快速而专业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高效而充满活力的节奏。开放办公区里,格子间井然有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气息。
“你好,我是今天来报到的新人,温念。”她走到前台,声音清亮而平稳,带着恰到好处的自信。
前台行政小张抬头,眼睛一亮,立刻热情地回应:“哦!温念是吧?陈总特意交代过了,说你可是咱们柜台的明星!快请进,我这就带你去陈总办公室。”小张的热情里带着真诚的欢迎。
穿过略显拥挤却秩序井然的办公区,温念能感受到一些好奇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微微挺直脊背,目不斜视,步伐从容。在一个挂着“总经理”铭牌的深色木门前,小张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沉稳而富有磁性的中年男声传来。
推门进去,卡部总经理陈明远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五十岁上下,气质儒雅,眼神锐利却不失温和,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从容。他抬头看到温念,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温念?欢迎加入卡部!坐。”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你在柜台的成绩单我仔细看了,非常漂亮,业绩第一,零差错,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份沉稳。年轻人,前途无量。”
“谢谢陈总鼓励,我会尽快熟悉业务,努力融入团队,不辜负您的期望。”温念坐下,姿态得体,不卑不亢。
“卡部和柜台是两种不同的战场。”陈明远开门见山,语气带着长者的提点,“这里业务更复杂,对接的客户需求更高端,挑战性更大,但也更能锻炼人,成长空间也更大。我们这里,讲究的是专业、效率,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顿了顿,目光在温念沉静的面容上停留片刻,似乎在评估她的潜力和心性,“为了让你尽快熟悉业务和团队氛围,我给你安排个师傅。童锦言!”他提高声音,对着门口方向喊了一声。
几乎是陈明远话音落下的同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形挺拔、气质卓然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穿着剪裁精良的深蓝色暗纹西装,白衬衫领口系着一条稳重的深灰色斜纹领带,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五官俊朗深邃,眉宇间带着一股沉淀下来的干练和沉稳,眼神锐利却不咄咄逼人,正是卡部的明星客户经理,业绩常年位居榜首的——童锦言。
“陈总,您找我?”童锦言的声音低沉悦耳,如同大提琴的弦音。
“喏,给你带个徒弟。”陈明远笑着指了指温念,语气带着对得力干将的信任,“温念,从柜台调上来的尖子,底子扎实。以后你多带带她,尽快让她上手,分担分担你的担子。”
童锦言的目光转向温念。那目光带着职业性的审视,平静而专业,如同扫描仪般快速掠过。然而,就在视线交汇的刹那,温念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
是他?!
那个在江城大学金融学院恢弘的大礼堂里,作为杰出校友回校做前沿学术讲座的主讲人!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
那是她大三上学期,一场关于“消费金融风险定价模型优化”的高端讲座。台上侃侃而谈的男人,年轻、自信、光芒四射,将复杂的金融模型讲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观点犀利,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折的领袖魅力。特别是当他阐述一个关于“风险权重与客户行为关联性”的论点时,温念凭借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直觉,捕捉到一个可能的逻辑瑕疵。在提问环节,她勇敢地举手,清晰而专业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她记得当时台上的他明显愣了一下,目光穿过黑压压的人群,精准地落在她身上。那眼神里有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遇到值得探讨的同道中人的亮光?他没有丝毫被打断的不悦,反而认真地倾听了她的想法,并进行了精彩的回应和延伸讨论。那场纯粹而激烈的思维碰撞,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对这个名字——童锦言——记忆深刻。
更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小插曲。讲座结束后,她收拾笔记本准备离开时,发现夹在扉页里的那枚心爱的银杏叶书签不见了!那是她在深秋的校园里,精挑细选了一片形态完美、脉络清晰的金黄叶子,小心压制而成。她在叶片旁边,用秀气的钢笔字写了一句:“深秋的银杏叶,就像是落在我心头的阳光。”那是她对那个充满知识碰撞的午后、对讲台上那个耀眼身影的隐秘心情写照。她懊恼地在座位附近找了好久,最终只能带着遗憾离开。没想到,遗失书签的地方,竟让她在几年后,以这种方式,再次见到了他——童锦言,而且,他竟成了她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此刻,他就站在她面前,比记忆中更添了几分成熟男人的魅力与沉稳。温念感觉自己的心跳有些失控,指尖微微发凉,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和微妙的宿命感涌上心头。但多年的自律和职业素养让她迅速压下翻涌的情绪,脸上维持着新人该有的礼貌微笑和一丝恰到好处的“初识”局促,站起身,伸出手:“童经理您好,我是温念,以后请多指教。”她的声音努力保持着平稳。
童锦言伸出手与她相握。他的手干燥而温暖,力度适中,带着一种掌控感。“你好,温念。欢迎加入卡部。”他的声音依旧平稳,目光在温念脸上短暂停留。这个新人的眼神......似乎有些过于明亮?而且,隐隐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尤其是那双沉静中带着聪慧的眼睛。他很快把这归结为年轻人初来乍到的兴奋和对新环境的期待,或者......可能在某个业务场合见过?
“童锦言的能力和责任心在卡部是数一数二的,”陈明远适时开口,语气带着对得力干将的欣赏,“温念底子好,人也沉稳,你好好带,争取早日独当一面,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陈总放心,我会尽力。”童锦言点头应承,转向温念,语气是公事公办的利落,“正好,我手头有个大型家装分期的项目在最后审核阶段,流程和系统操作都比较典型。你跟我去熟悉一下?”
“好的,童经理。”温念立刻应道,压下心头的波澜。
“行,那你们先去忙。”陈明远挥挥手。
童锦言带着温念走出总经理办公室。办公区的空气似乎比刚才更安静了一些,不少同事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他们,尤其是投向温念的目光,带着好奇和探究。童锦言是卡部的风云人物,能力强,长相出众,前途无量,能被他亲自带的新人,自然引人关注。
童锦言似乎早已习惯这种注目,步履从容地走向他的独立工位区——一个靠窗、视野开阔的位置。温念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干净的木质调须后水味道,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和纸张的气息?她的目光落在他宽阔的肩膀和挺直的背影上,心底那份被刻意忽略的悸动,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一圈圈难以平复的涟漪。
“这片区域就是我们核心客户经理的工位,”童锦言停下脚步,指着一片相对独立、环境更好的区域,“这几个空位你挑一个喜欢的。”他指了指自己工位旁边一个空着的工位,“或者坐这里也行,交流方便。”
“好的,谢谢童经理。”温念选了靠近他、但又保持着合适距离的一个位置。她需要一点空间来平复心情。
“卡部的主要业务系统是......”童锦言刚开口准备介绍,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温念放在桌上刚打开的笔记本。那是一个深棕色的皮质活页笔记本,看起来有些年头,但保养得很好,边角圆润,透着主人的爱惜。就在他目光掠过笔记本扉页的瞬间,他的话语突兀地停顿了,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温念疑惑地抬头,发现童锦言的目光正牢牢地锁定在她的笔记本上,眼神里闪过一抹极其复杂的情绪——是震惊?是难以置信?还是......一丝被触及回忆的恍惚?他的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握着文件的手指微微收紧。
顺着他的目光,温念看向自己的笔记本扉页。那里空荡荡的,只有纸张本身的米黄色纹理。但在扉页中央偏上的位置,有一个非常清晰、略微凹陷下去的、长方形的印记!那是长期夹放书签留下的痕迹!那个位置,正是她当年写下那句“深秋的银杏叶......”的地方!难道......他见过那片叶子?甚至......那片叶子在他那里?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温念,让她呼吸一窒,指尖瞬间冰凉。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童锦言,正好捕捉到他眼中那抹未来得及完全褪去的、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的震动。
“咳,”童锦言猛地回过神,迅速移开视线,仿佛被那印记烫到一般,掩饰性地轻咳一声,语速比刚才快了一点,带着一种刻意的转移,“系统操作权限和操作手册我待会儿发你邮箱。先说说这个家装分期项目......”他拿起自己桌上的一份厚厚的项目文件,递给温念。
温念伸手去接,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递文件的手背。那微凉的触感让童锦言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他几乎是立刻松开了文件,让它完全落入温念手中。
“这是客户‘锦瑟年华’高端楼盘的精装修分期方案终稿,客户资料、风险评估、合作商户协议、费率结构都在里面,你先看看,了解整个项目的框架和关键点。”童锦言的声音听起来没什么异样,但温念敏锐地发现,他垂在身侧的左手,正无意识地、极其用力地捏紧了桌上那个装着半杯清水的玻璃杯。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透明的玻璃杯壁清晰地映出他紧绷的指腹和杯内水面的细微震荡。
他在紧张?为什么紧张?
是因为那个书签的印记?他想起了什么?
温念的心跳得更快了,像擂鼓般撞击着胸腔。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接过沉甸甸的文件,低声道:“好的,童经理。”她翻开文件,目光落在首页“锦瑟年华精装分期项目”的标题上,心思却早已飘远,如同窗外被风吹起的银杏叶。
那片承载着她少女懵懂心思的金色银杏叶,那个深秋午后偶然却激烈的思维碰撞,那个在讲台上光芒四射、让她心生向往的身影......所有的记忆碎片,在这一刻,因为眼前这个男人一个捏紧水杯的动作,一个短暂的失神,一个扉页上清晰的书签印痕,被一种无形的、名为宿命的力量串联起来,指向一个让她心尖发颤、却又不敢深想的可能。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文件上,一行行专业术语、复杂的财务模型、风险评估参数映入眼帘。卡部的工作是全新的、充满挑战的战场,她必须全力以赴,证明自己的价值。至于心底那点刚刚因为重逢而破土、尚未来得及生长的悸动,以及那片神秘消失的银杏叶带来的巨大疑问,此刻只能被更深地、更严密地埋藏起来。现实是,他是她的导师,是卡部的明星,而她,只是一个刚调来的新人。
深秋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斜斜地照进来,在光洁的深色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光影。窗外的银杏树,依旧在风中摇曳着满树的金黄,沙沙作响。一枚叶子挣脱枝头,打着旋儿,姿态优美地轻轻落在窗台外侧,金色的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同事们低声的讨论声重新汇聚成忙碌的主旋律。童锦言已经松开了紧握水杯的手,杯壁上留下了一圈模糊的汗湿指印。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似乎稍稍浇灭了心头那莫名掀起的波澜。他开始给温念讲解项目的核心要点和风险把控的关键,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专业和条理清晰。
温念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就一些关键条款和风险点提出一两个精准的问题,显示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清晰的逻辑思维。童锦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个新人,比他预想的更敏锐。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提那个短暂的停顿,那个紧握的水杯,以及那个空白的扉页印痕。仿佛那只是繁忙工作交接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一阵无关紧要的微风。
然而,有些东西,如同窗外飘落的银杏叶,一旦落下,便已在心湖投下了无法忽视的涟漪。八年的漫长故事,在这一刻,伴随着卡部初秋微凉的空气、淡淡的油墨纸张气息和萦绕不去的银杏叶香,悄然拉开了序幕。命运的齿轮,在温念认出童锦言、童锦言瞥见扉页印痕的瞬间,便已悄然转动,无声地指向了未来那场关于守护、成长、破碎与重建,以及最终并肩的盛大篇章。而此刻的他们,一个尚不知情,一个则将心事深埋,各自踏入了新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