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

  •   (十九)

      我忘记了疲惫和身体上的伤痛,坚持在清晨到达出事地点。当地警方已经在现场,过了不久,贺玮和陈天晓也赶到了。

      警方没有让我和高至过去看个仔细。我只能站在尽可能近的地方,呆呆地看着一切。耳边听见那些跳跃的字句,有的对我有意义,有的没有,但是我无法分辨和消化,只能任它们冲击着耳膜。

      “是咧,我们昨天下午看到的。一看到就往回赶,报告了村长。我们没动过别的,就把那个包拿出来了,原本挂在石头上,都被浪打湿了。这河流到哪里?哦,冲下去就是长江了。水势太急咯,怕是尸体都散了。要是冲到岸边,这一路都是野兽,拖到哪边也不晓得。”

      嘉瑜的包此刻静静地躺在草丛里。而河水咆哮着,从上游的巨石上飞落而下,继续往下奔流。那威势,仿似我曾经去过的虎跳峡。而在一块伸入水中的突起岩石边角上,有着触目惊心的褐红色。那是早就凝固的血迹。那么大一片,看得我全身发冷。

      “应该是想要踩着石头到对岸,掉下去了。肯定撞到石头上了啊,那么多血。可惜了,可惜了。不知道能不能把尸体找着。要是早点发现就好了,这都过去多久了。”

      尸体两个字刺激了我的神经,我抬头看看高至。他脸色苍白,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直勾勾地盯着河水。我突然觉得五脏六腑灼烧起来,强烈的呕吐感涌上,使得我不得不弯下腰去。

      “林榛,林榛。”有人扶住我,焦急地呼唤。那是陈天晓,他在耳边大声吼:“我叫他们送你回去。”又转头叫道,“瞿志东你过来。”

      “不要!”我尖叫着挣扎,手不受控制地往外挥去,之后我才知道,我狠狠地打了陈天晓好几个耳光,只是那时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只想摆脱他。

      “你该看的都看到了。你在这里还有什么用?”他没有松手,而是把我抓得更紧。我想要扑出去,虽然不知道要扑向何方,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我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在瞿县县医院里。输了一天的点滴后,我和高至跟着警方的车子回到了家。妈妈已经得到了消息,红着眼睛迎出来。我很轻地喊了一声妈,把包往地上随便一扔进了卧室倒在床上,把脸埋在枕头里。

      那一直支撑着我的希望终于破灭了。我没有能力去想,为什么嘉瑜要在见过父亲之后又返回瞿山,她究竟要做什么。我只知道,她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不管谜底是什么,也不再重要。

      过了两天,妈妈把我拉出客厅,原来是陈天晓来了。他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把一摞订好的纸推给我:“钱家的人已经来过了。背包里有各种考古和野外生存用具,这些遗物我们已经返还给家属。背包最上头有本日志,还好没被水全部打湿,我们留下来了。这是复印件,她家里有一份,我也给你送一份,你可以看看。也许能解答你心里很多疑问。”

      我用一张纸巾默默地擦着面前的茶几,想了一会问:“岩石上的血,是她的么?”

      陈天晓遗憾而同情地看着我:“是。”

      我捂住嘴巴,眼睛却流不出一滴泪。

      “林榛。”他想要安慰我,但是终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字眼,只能陪着我坐在那里,任阳光的影子在屋里缓缓移动,直到夜色降临。

      我请了假跟着妈妈一起回了趟老家。站在钱家的门口,我差点失去进去的勇气。短短一个多月两起悲剧,如果真有命运一说,那么它对待钱伯伯未免残忍得过头。可是老爷子比我想得要平静得多,只是拉着我一起看以前的照片,嘉瑜从小到大的样子都被记录在相册里。他声音平缓,一点点地回忆着过去,每一个细节都被轻轻抚摸,好像女儿并没有离去,他还在等她回来。

      松黎也来了,他陪我们坐到很晚,然后跟我一起告辞。

      “小榛,要是想哭就哭出来,对自己好点。”松黎说。

      我坐在小区里的长椅上,看着池塘里光亮的影子:“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里用石头打水上的月亮。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那四个字的意思,什么是物是人非。”月亮最遥远,月影最易碎,可是它们最持久。

      “回去以后,我们多去爬山吧。户外运动对你有好处。嘉瑜也不希望你过于悲伤。再说,你还要照顾林教授。”

      “道理我都很明白,可是我做不到。以前我觉得自己特成熟特冷静,把很多事情都看透了,包括生死也能很豁达,但是事到临头才知道,我什么都做不到。”

      他伸手摸摸我的头发:“如果做不到,就哭出来好了。”

      我的眼泪落下来,可是我并没有靠到他肩上。

      松黎回了旅店,我自己坐在长椅上,看着前方天上的月亮,金黄的光芒饱满耀眼,原来已经接近十五了。而嘉瑜那本日志上的字字句句又再次回到脑海,这么多天来,我反复阅读,已经可以倒背如流。

      “三月六日。又下雨了。我今天在T490号探方作业,前后拍了大概有八个小时。天气太差,光线很不好,比平时艰难。不过晚饭吃了红烧肉,味道不错。我喜欢热乎乎的肉。”

      当中缺省的几天都已经无法辨认。

      “三月十二日。晴了两天了,舒服多了。不过今天作业不是很顺利,无法准确的判断地层线,林老师让我们先停止往下挖,先整理整理思路。”

      “三月十三日。下雨。雨还下得很大,T0103那边差点塌方。今天出土了一批玉器,大多都很完整,有两件沁色非常美丽。我阅读了瞿县的县志,有些地方很有意思。瞿山是座神秘的山,连着绵延的横断山脉,不知道往里走还有什么。我在小组会议上提出,目前这个遗址只是附近文化的一个小局部,可以再往山里做几次调查。他们都说我想法太多了。不过确实大家都太累了,我提出这些建议不是很合时宜。”

      “三月十五日。多云。今天有突破性进展。挖出来的铜人像高达两百二十三公分,比三星堆的铜人像还要高。之后又出土一尊小铜人像(以下缺省字迹因为被水浸泡过所以无法辨认)。因此我们都认为。。。。。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发现啊。知道了它的存在,任何考古学家都不会放弃。。。。。。这次试挖掘是失败的,卷轴在出土时已经遭受了严重损毁。。。。。。动用了最先进的物探手段。。。。。。紧急会议决定要不要继续挖掘。。。。。。。贾老师,孙老师和林老师的意见不统一。。。。。。。。”

      这是最重要的一篇日志。可是因为水浸泡过的原因,后半部分看不清楚,我还是不知道他们要找的究竟是什么。

      “三月十六日。晴。我决定趁着休假自己出发进山。”

      “三月十七日。多云。我迷路了。。。。。。能判断为墓葬。。。。罗盘坏了。”

      “三月十八日。小雨。我无法准确为自己所在的位置定位。。。。。这本卷轴的保存较好。无论如何我都必须把它带回去。”

      日记在此处中断。只有最后两页有潦草的字迹。

      第一页上写着:死里逃生。必须在学校实验室进行紧急处理!

      第二页上写着:林老师的处分决定不公平。我不能接受因为巧合而把罪名强加于我。先回瞿山。

      真相似乎就这样呼之欲出。一切那么简单。所有费尽心机地追寻,都不过是为了证明命运给我们开了一个丑陋的玩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