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蝶舞蜜语 ...
-
《星墟》的庆功热潮如同秋日最后的蝉鸣,在喧嚣过后,渐渐归于平静。生活似乎重新回到了某种轨道,但这条轨道,因着共同经历过的风雨与荣耀,已与往日截然不同。林夕的工作依旧忙碌,但不再像刚回北京时那样带着救火般的紧迫感,而是步入了一种更有序、也更从容的节奏。我的写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编辑开始与我探讨下一个项目的可能性,不再是出于同情或关照,而是基于《星墟》成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认可。
初冬的北京,空气清冽干爽。窗台上的绿植在暖气的滋养下依旧翠绿,阳光透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一个寻常的午后,我坐在书桌前,日历上被我用红色水笔悄悄圈出的那个日期,像一颗藏在心底的、即将破壳的种子,带着隐秘的期待与一点点紧张的雀跃。
林夕的生日,要到了。
这是我们一起后,她的第一个生日。我想做点什么。不是昂贵的礼物,不是盛大的派对,而是某种……独一无二的,只属于我们之间的,带着手作温度和心意的表达。
念头像藤蔓一样悄然滋生,最终缠绕成一个具体的形状——一个蛋糕。不是一个从高级甜品店定制的、完美无瑕的蛋糕,而是一个由我亲手制作的、承载着某种隐喻的蛋糕。
蝴蝶。
这个意象在我脑海中浮现得自然而然。它让我想起在丽江,那个开始尝试挣脱厚重茧房、小心翼翼探出触角的自己;想起在重庆灯下,身着华服、仿佛经历了一场蜕变的我们;更象征着林夕本身——她美丽,灵动,拥有破茧成蝶般的力量,不仅自己挣脱束缚翱翔,也引领着我,看到了翅膀之下的广阔天空。
我要做一个蝴蝶形状的蛋糕,插满新鲜的、如同她一般明媚鲜妍的鲜花。
这个决定让我既兴奋又忐忑。我并非擅长烘焙的人,以往最多煎个鸡蛋煮个面,面对面粉、奶油、烤箱这些陌生的领域,如同面对一个未知的化学实验。但这一次,那种想要为她创造惊喜、表达爱意的冲动,压倒了所有对失败的不安。
我悄悄查阅了大量的烘焙教程和视频,记满了整整几页笔记。计算尺寸,研究蝴蝶翅膀的比例,学习如何制作稳定的奶油霜,辨认哪些可食用鲜花既美观又安全。我甚至偷偷在林夕不在家的时候,进行了几次“演习”,结果不是蛋糕胚烤焦,就是奶油打发过度,厨房一度如同灾难现场。
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离成功更近一步。我逐渐掌握了烤箱的温度,学会了判断蛋白打发的状态,甚至能勉强做出还算光滑的奶油抹面。那种在陌生领域一点点攻克难关的感觉,奇妙地与我内心逐渐增长的勇气相互映照。
生日的前一天,我以“需要安静构思新书”为由,婉拒了林夕晚上一起吃饭的提议。确认她当天行程排满,会很晚回来后,我开始了我的“秘密行动”。
系上围裙,将称量好的低筋面粉、砂糖、鸡蛋、牛奶一一备好。厨房里弥漫着面粉和鸡蛋的温和香气。我按照练习了无数次的步骤,分离蛋清蛋黄,打发蛋白,翻拌面糊,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易碎品。
当混合好的面糊缓缓倒入那个我特意定制的蝴蝶形状模具时,看着那乳黄色的、充满希望的液体填满翅膀的每一个弧度,我的心也像是被什么柔软的东西填满了。
将模具送入预热好的烤箱,设定时间。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混合着期待与担忧的等待。我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烤箱旁,透过模糊的玻璃门,观察着里面那个小小世界的微妙变化。面糊在热力的作用下慢慢膨胀,顶部逐渐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浓郁的蛋糕香气开始弥漫开来,充盈着整个厨房。
“叮——”
提示音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心几乎跳到嗓子眼。戴上厚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模具取出。一只完整的、色泽金黄、形态完美的蝴蝶蛋糕胚,呈现在眼前!没有塌陷,没有烤焦,翅膀的轮廓清晰流畅。
第一步,成功了!
我强忍着欢呼的冲动,将蛋糕胚倒扣在晾网上,等待它彻底冷却。接下来是更具挑战性的步骤——打发奶油和装饰。
我选择了一种口感轻盈不腻的香缇奶油,将冷藏的淡奶油与细砂糖一起放入冰镇过的打蛋盆中。手持打蛋器嗡嗡作响,乳白色的液体逐渐变得浓稠,出现清晰的纹路,直到形成稳定而光滑的奶油峰。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恰到好处的力道,就像经营一段感情。
蛋糕胚彻底凉透后,我开始了最后的组装和装饰。用锯齿刀小心地将蛋糕横切成均匀的三片,在一片蛋糕上薄薄涂上一层奶油,铺上切好的新鲜芒果粒,再盖上第二片蛋糕,重复这个过程。最后,用大量的奶油将整个蛋糕包裹起来,进行抹面。
这是最考验技巧的一步。我屏住呼吸,用抹刀一点点地将奶油推开,修整,力求让蝴蝶的翅膀表面尽可能光滑平整。虽然无法达到专业水准,但那带着手工痕迹的、略微不平整的表面,反而有种笨拙的真诚感。
最后,是点睛之笔——鲜花。我提前去花市精心挑选了淡粉色的奥斯汀玫瑰、洁白的洋甘菊、星星点点的蓝星花和几枝翠绿的尤加利叶。我仔细地修剪花枝,将它们错落有致地、如同为蝴蝶点缀翅膀上的鳞片一般,轻轻插在奶油上。粉、白、蓝、绿,色彩柔和而协调,瞬间让这只朴素的奶油蝴蝶,焕发出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当最后一片尤加利叶安置妥当,我退后一步,看着料理台上这个完成的作品——一只展翅欲飞的、被鲜花环绕的奶油蝴蝶。厨房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上面,奶油泛着细腻的光泽,鲜花娇艳欲滴。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难以言喻的爱意,在我心中汹涌澎湃。
我将蛋糕小心翼翼地放进冰箱冷藏,仔细清理了“战场”,不留一丝痕迹。然后,怀着一种秘密守护者般的心情,等待着明天,等待着将这份心意,呈现在她面前。
第二天,林夕的生日。
我提前和周姐通了气,确保她晚上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傍晚,我开始准备一顿简单的生日晚餐。煎了牛排,煮了意面,拌了沙拉。虽然简单,但每一样都用心。
当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时,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林夕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工作后的些许倦意。当她看到餐桌上摇曳的烛光、简单的晚餐和站在桌边、系着围裙的我时,明显愣住了,随即,倦意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
“这是……?”她放下包,眼睛亮晶晶地走过来。
“生日快乐。”我看着她,微笑着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惊喜地捂住嘴,眼中瞬间漫上了水光。“你还准备了晚餐?”
“嗯。”我点点头,“先去洗手,可以吃饭了。”
晚餐的气氛温馨而宁静。我们聊着日常,聊着工作,烛光映照着她的脸庞,柔和而美丽。她能回来吃这顿简单的家常饭,似乎比收到任何贵重的礼物都让她开心。
饭后,我让她在客厅闭上眼睛。
“还有惊喜?”她像个期待礼物的孩子,乖乖闭上眼睛,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我快步走进厨房,深吸一口气,从冰箱里捧出那个承载了我无数心意的蝴蝶蛋糕。烛光下,奶油的洁白与鲜花的娇艳对比鲜明,蝴蝶的形态栩栩如生。
我捧着蛋糕,一步步走到她面前,轻轻放下。
“可以睁开了。”
林夕缓缓睁开眼。
当她的目光落在那个插满鲜花的蝴蝶蛋糕上时,时间仿佛静止了。她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眼睛一点点睁大,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然后是汹涌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感动。
她看看蛋糕,又看看我,嘴唇微微翕动着,半晌,才发出带着浓重鼻音的声音:“这……这是你做的?”
“嗯。”我轻声应道,有些不好意思,“可能……不太好看。”
“不……”她用力摇头,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沿着脸颊滑落,“它太美了……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蛋糕。”
她站起身,走到蛋糕前,俯下身,仔仔细细地端详着,手指悬在空中,仿佛怕碰坏了这件艺术品。她的目光流连在那每一朵精心挑选、巧妙安放的鲜花上,流连在那略显稚拙却充满爱意的奶油抹面上,流连在那完整的、象征着蜕变与自由的蝴蝶形态上。
“蝴蝶……”她喃喃自语,抬起泪眼看向我,眼神复杂得让我心碎,又让我无比满足,“苏晴……你……”
她似乎想说很多,但千言万语都哽在喉咙里,最终只化作一个上前紧紧拥抱我的动作。她的手臂用力地环住我,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谢谢你……”她在我耳边哽咽着说,“谢谢你的蛋糕,谢谢你的心意,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么美的你。”
我知道,她懂的。她懂这只蝴蝶不仅仅是一个蛋糕,它是我这段时间所有成长、所有勇气、所有对她爱意的凝聚和象征。
我们相拥了很久,直到彼此的情绪都稍稍平复。
“我们来点蜡烛,许愿吧。”我轻声说。
我在蝴蝶蛋糕的身体部位插上数字蜡烛,点燃。温暖的烛光跳跃着,映照着周围娇艳的鲜花,也映照着我们彼此湿润却明亮的眼睛。
林夕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细小的泪珠。她虔诚地许下愿望,然后,睁开眼,看着我,我们一起吹灭了蜡烛。
“许了什么愿?”我忍不住问。
她看着我,眼中烛光的余烬和更深的情意交织在一起,温柔得如同春水。
“第一个愿望,希望我的苏晴,永远健康、快乐,能自由地书写她想要的世界。”
“第二个愿望,希望我们,能像这只蝴蝶一样,无论经历什么,都能一起破茧,一起飞翔。”
“第三个愿望……”她顿了顿,凑近我,额头抵着我的额头,声音轻得像一个甜蜜的咒语,“……保密。”
她切下第一块蛋糕,翅膀的部分,上面缀着一朵粉色的奥斯汀玫瑰。她小心地叉起一块,递到我嘴边。
“第一口,给创造这只蝴蝶的魔法师。”
我张嘴,接受了这份甜蜜的馈赠。奶油的香滑,蛋糕的松软,芒果的清甜,还有……那无法形容的、名为爱意的滋味,在口腔里缓缓融化,一直甜到了心底。
我们也各自吃了一点,大部分都小心地保存起来,舍不得破坏这完美的形态。
这个夜晚,没有喧嚣的派对,没有昂贵的礼物,只有一个亲手制作的、或许不够完美却独一无二的蝴蝶蛋糕,和两个在爱与理解中,彼此照亮、彼此滋养的灵魂。
窗外是北京冬夜的寒凉,屋内却温暖如春。
林夕靠在我身边,看着茶几上那只在暖黄灯光下愈发显得梦幻的蛋糕,轻声说:“苏晴,这是我收到过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握住她的手,没有言语。
我知道,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而此刻,这只插满鲜花的、笨拙而真诚的蝴蝶,就是我们之间,最甜蜜、也最坚定的密语。
它诉说着过往,也祈愿着未来。
祈愿着我们,能永远如今日般,在彼此的生命里,蝶舞翩跹,蜜语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