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下镇九渊 ...
礼部的人不敢糊弄,紧锣密鼓忙起来,不出半月呈上了名单,皇上点了几个心仪,犹嫌不够,以诗会为由头,召见几人进宫来考察一番,让两位公主自个相看,若无符合心意的再选。
最后定了永昌侯府的柳韫韬与永国公府的元荻两人,皇上下旨柳氏作五皇子伴读,元氏世子作为二皇子伴读,出入宫中,以便时时考察。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好光景,不过弹指间,两年时光匆匆而过,已到永辉十九年。
春日里,到处都是繁花似锦,欣欣向荣之景,李兰在新春时节喜欢上琵琶,于是缠着要学,皇上见不得撒娇应了下来,这不刚学完下学,迎头碰上李桃与自家阿姐,两位姐姐正有说有笑的往这边赶来。
“好阿妹,你快评评理。”李桃注意到李兰,小跑到身侧,躲在身后,对李鸢嗔怪道。
“这是怎么了?”李兰已猜到何因,面上还装作不解,一副看热闹的心态,握住李桃的手,担忧问道。
“还能是什么,你大阿姐分明是自己想见那柳家的小侯爷,到地方却害羞起来,亏人家还给你带了时兴首饰。”李鸢一边说,还把那用手帕包着的首饰,拿出来晃,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什么时候去你那了!”李桃一惊,侧身一摸早空了,羞红了脸,不免有些生气道:“还给我!”
两人又打闹到一起,李兰成了“秦王绕柱走”的柱子,被两人团团困住,想溜走,可被团团围住,是不可能的。
“哎呀哎呀行了。”李兰看准时机,拦着自家阿姐,李桃趁机夺回了首饰,终于安静了。
“阿姐们真是幼稚。”李兰横在两人中间,拿着大人的腔调“训斥”,生怕又闹起来。
“幼稚?鸢儿,你可记得今日李兰说的话,到时候,她若敢为了这事闹腾,咱们一块笑话!”李桃一脸不认可说。
李桃说完这话,自家丫鬟到了此处,说顾昭仪在宫中等着呢,跟两人告别后,便回宫去。
李鸢见她走远,掩嘴偷笑,李兰也无语,姐妹俩相视,再也憋不住,掩帕笑起来,两人结伴回宫。
路上。
“今日阿姐们又跑去梧宓殿了?”李兰好奇地问。
梧宓殿是众皇子习诗书的场所,每日辰时三刻上学,到酉时三刻下学,皇女则在漱玉阁学习各色技艺。
“我倒是无所谓,你大阿姐与那柳韫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她又不好意思独自去,只能陪着了。”
“大阿姐是真喜欢他。”话锋一转,“那阿姐呢,阿姐喜不喜欢元世子呢?”李兰眼巴巴看着李鸢,这个问题快急死她了。
李鸢避而不谈,终于在李兰又闹又求下,她在进秀仪宫前一步,点了点头,是喜欢的。
李兰得到了答案,撒手就往正殿跑,李鸢意识到被套话,无法笑了笑,若能一直如此便好。
林淑妃正烦着,就看李兰跟风一样跑进来,气都还未喘匀,贴她耳边道:“阿娘,阿姐说她喜欢世子。”
林淑妃听到后,悬着的心放下不少,松了口气,毕竟人家大皇女与柳家情投意合不用操心,自家这个也没个态度,做娘的怎能不担忧。
李兰喝了杯果子饮,见阿娘表情算不上好,以为说错话,急忙问:“阿娘为何不开心?”
林淑妃欲言又止,思量后说:“你阿姐与世子郎才女貌,我当然开心,阿娘是因为另一件事,你阿爷纳妃了。”
距嘉顺皇后殡天已过两年时光,纳妃一事合乎情理,但李兰不解阿娘伤感什么,但为了阿娘,于是一拍桌子:“我去找阿爷,撒撒娇问问为何。”
“别胡闹。”林淑妃手疾眼快拦住她,“你快劝劝你阿妹。”
“又闹什么呢?”李鸢走进来不解地问。
“我不就想瞧瞧新的宫妃何样嘛。”李兰理直气壮道。
不论过程,结果就是没去成,十日后新人入宫,因无皇后,皆来淑妃秀仪宫谒见。
皇上对女色兴致不大,后宫人数多年来仅寥寥几人,到先下只有,林淑妃,沈妃,顾昭仪,楚充华四人。
此番有两人入宫,江氏家室不高,性子温和,是个不争不抢的模样,封了个正六品美人。
另一人则是国公之女,有着耀眼夺目,傲视于人群中的相貌,皇上直接封正三品昭仪。
“妾,祝昭仪祝翊给淑妃娘娘请安。”礼节合乎,端庄中又不失俏皮的气质,长相更是出众。
祝昭仪是从一品梁国公幼女,年十六,此时梁国公把幼女送进来的原因不言而喻—后位,一进宫就是为了皇后。
皇上因其家世,初封从为正三品昭仪,单独赐住显徽宫,是西宫的宫宇楼阁中最大的一处。
“祝昭仪请起,早听闻昭仪貌美如花,娴雅淑德,今日一见果然不俗,莲秋赐礼。”
祝昭仪听林淑妃此言,也不怯场,落落大方谢礼:“妾多谢娘娘夸赞,不过要论貌美才情,自知不如娘娘。”
她命身旁丫鬟接过礼,便往后退回众人之中,看似谦逊得体,让人挑不出来毛病。
林淑妃又打量一番,见时辰差不多,悠悠开口:“今日入了宫,就要多为圣上考虑,不该想、不该碰的,各自心中有数,可别触了霉头。”
两人礼行,而后退下,江美人胆小谨慎,不敢多留,祝昭仪见状,心中更是得意,出秀仪宫时回头多看了一眼。
“娘娘,咱们不回宫?”祝昭仪的大宫女,陪嫁丫鬟—杏仁问道。
“杏仁,我听闻显徽宫是极好的,你说是何意呢?”祝昭仪别有深意继续说下去,“宫里暂时还用不到我忙,不如逛逛?”
祝昭仪嘴上说随意走走,实则奔着漱玉阁方向走,在阁前的小花园里等了会儿,折了朵杜鹃别在耳边。
“水仙,我今日弹得如何?”李兰抱着她那宝贝琵琶,十分自信问,显然今天过得不错。
“四皇女的琵琶是极好的。”水仙倒也没有应承,李兰的琵琶确实是有天资,才学半年左右,就练出了感觉,若出师后,怕不是京城一绝。
两个小姑娘又转头聊起别的,嘻嘻闹闹往东园里赶,山茶说她学了道新糕点,今日要给众皇女品尝,几人皆应约。
“你瞧,那就是四皇女,都说她与二皇女最得圣心。”祝昭仪眼神瞟过去,“阿爷此时让我入宫,为了何物我也清楚。”
祝昭仪见人走远,才往显徽宫赶,到了宫内,四处张望,“娘娘,看来皇上是在意您。”
她上前,宫内众人纷纷到面前行礼,大宫女立马上前:“奴婢显徽宫大宫女—夕颜,给娘娘请安,皇上共拔了十四人,分别是内侍监六人,二等宫女三人,三等宫女四人。”
“我才刚入宫,还请姑姑多担待些。”话音刚落,杏仁接着把赏银拔下去,“各位,既然此后是昭仪娘娘宫中的人,该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意。”
不到一个月,这位新封的昭仪娘娘成了新宠,一枝独秀。
本应是花开处处,却成了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整个夏日皆是祝昭仪一枝独秀。
这天,李兰刚从漱玉阁下学,她往秀仪宫方向走了几步,突然转身:“走,水仙,随我拿琵琶去太极宫。”
“四皇女,可这会儿祝昭仪应该在,咱去不合适。”水仙急忙拦道,林淑妃早嘱咐她管好四皇女,别让她做不合时宜的事。
“哼。”李兰轻轻上笑,嗤之以鼻道:“难不成,等着好处平白无故落到自个头上,今日我倒要看看祝昭仪究竟是何人,让人人忌惮。”她说完,抢过水仙怀中的琵琶,扔下她,头也不回跳上轿子,就让人往太极宫走。
水仙无法赶紧回秀仪宫告诉淑妃去,别无法收场。
李兰到太极宫时,正值晚膳,御前女史看见她赶忙要问安:“四皇女安,不知这会来干什么?”
“夕云姑姑,我要见阿爷,请烦通报一声。”
女史见李兰抱着琵琶来者不善,不像是想阿爷,像是来砸场子的,于是旁敲侧击问:“祝昭仪在内侍奉,四皇女您进去不合适。”
“这有何不适,她也是我阿娘,难不成阿爷……?”李兰说到这时,故作姿态停下,“姑姑,你要明白共侍二主会有报应。”
李兰不管被自己镇住的夕云,直接走到正殿门口,昌禄瞧见她,十分识趣去内间禀告。
“皇上,四皇女抱着琵琶来了。”
祝昭仪一愣,她想过会有人耐不住性子,还预设过不少场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一介孩童来挑衅,令她震惊,偷瞄一眼皇上,皇上一听到琵琶,神色明显带笑,她顺承道:“四皇女有如此孝心,陛下还不快让她进来。”
“昌禄,让兰儿进来,这丫头定是又有新花样。”皇上被哄得龙心大悦,喜上眉梢等着女儿的献艺。
李兰进殿,她并未看四周,走到离皇上几步处,宫女铺上软垫,她调整好姿态,“今日,兰儿想为阿爷弹一曲助兴,希望金秋之际,国运昌盛。”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声音悠扬清透,娓娓道来,令人陶醉其中,一曲作完,意犹未尽。
“甚好,昌禄,让人把前门日进献的锦缎,给四皇女做几身衣服,也该穿些清丽些的服饰了。”皇上看下面的两人,想起来今年南阳的贡缎,还在库房内,按例是皇后,太后所用,不过眼下宫中无人,他又不想赏赐给妃子,容易落下话柄,今日见李兰有备而来,不如给自家女儿。
祝昭仪一惊,那锦缎她盼了多日,无论如何暗示,皇上只说再瞧瞧,今儿只是一曲,就如赏不值钱玩意般,给了?
难不成是因为子嗣,是她浅薄了,原林淑妃受宠不光是自己争气,孩子也是关键呀。
“多谢阿爷,只是锦缎名贵,一国皇女还是应作好榜样,但阿爷又亲自开口,那我要一匹,和众位姐妹做些祈福香囊,奉于长乐宫中,以示表率。”
皇上一听更加满意,这些名贵的锦缎劳民伤财,但又不可禁,以前嘉顺皇后在时,顺理成章给中宫,但现在却不知怎样好,李兰这法子是个好去处。
“兰儿虽小,但通情达理,知礼节大义,不愧是我的好女儿,来,到阿爷这来,一同用膳。”
宫人在正位旁摆上小桌吃食,李兰也不再推脱,路过祝昭仪处,佯装刚看见,语气慌张赔礼:“都怪兰儿,未瞧见祝阿娘,兰儿急得见阿爷,一心没有旁人,给阿娘赔不是。”
祝昭仪知李兰,故意给自己下脸,正巧她想到一事,假意大方开口:“瞧四皇女的样子,元后真是教导有方,若妾有孩子后,定也要教导出色,不负皇上众望。”
李兰微怔,瞬间明白祝昭仪何意,阴阳元后无嗣,而自己年轻能生,想得可真好:“那我也希望再有个妹妹一块玩闹。”
走到皇上跟前,委屈地小声说:“阿爷,祝阿娘是觉得兰儿无礼吗?怎能拿巧阿娘。”
皇上没听清两人的较劲,一听自己刚夸了李兰,祝昭仪怎敢甩脸,莫不是最近常常召见,让她自以为是上了。
“祝昭仪,你刚才跟兰儿说什么?”皇上语气中略带怒气质问。
“妾说希望有四皇女这般聪明伶俐的女儿。”祝昭仪听这态度不对劲,赶忙起身解释。
“阿爷,她说谎。”李兰小声地煽风点火,毕竟她太了解自己的阿爷,个个制衡,才是他希望的场景,祝昭仪也该压压气焰了。
“四皇女这不是平白污蔑嘛,妾说何谎?”
“元后才去了两年,是无子嗣,也轮不到祝昭仪开口,这一个多月,是骄纵你了,去长乐宫为元后祈福半月,以儆效尤。”
此刻秀仪宫。
1.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下镇九渊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