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万家灯火 ...
-
电动车在微凉的风里穿行,黎予坐在后座,双手轻轻抓着黄鑫的衣角,额头抵在她坚实的后背上,仿佛这样才能汲取一点面对现实的力量。
黄鑫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沉默地开着车,但黎予能感觉到她背部肌肉的紧绷,知道她正在消化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也在努力压制着即将喷薄而出的担忧和质问。
直到车子驶入一个相对安静的路段,黄鑫才深吸一口气,开了口,声音在风里显得有些飘忽,却字字清晰:
“黎予,你坐直了。”
黎予犹豫了一下,慢慢抬起头。
黄鑫透过后视镜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极了,有心疼,有无奈,还有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你跟我说实话,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她主动了,还是你看着人家可怜,又心软了?”
黎予低着头,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声音闷闷的,带着挣扎:“你别着急,你先听我说。这次……这次感觉真的不一样。她……她好像也在试着靠近我,不是以前那种若即若离。而且,看到她那个样子,那么脆弱,又那么努力地想好起来……我没办法不管她,没办法假装看不见……”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却带着一种固执的意味。
“靠近你?怎么靠近?你是不是忘记了她当初是怎么一声不吭和你断联的,还有许知州和你说的那些,匿不记得了吗?”
“黄鑫!我说过了,许知州说的那些话我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她断联…一定有她的原因…”黎予越说声音越小,越说越没底气。
黄鑫眉头紧锁,身体往后靠了挨着黎予,试图用理性的分析敲醒好友,“她要是真的有原因为什么不告诉你?她可以莫名其妙断联你一次,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黎予,你清醒一点。”
是啊,为什么不告诉自己。
不是她不说,是自己不敢听不敢回忆吧。
黎予沉默了,黄鑫的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锤子,一下下敲在她心上,理智的那根弦在嗡嗡作响,或许她黄鑫是对的,前路注定布满荆棘和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再次将她割得遍体鳞伤。
可心底那个声音,那个被耿星语微凉的指尖、专注磨墨时沉静的侧影、那句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我喜欢你磨的”,以及她偶尔流露出的、仿佛回到从前的依赖眼神所唤醒的声音,却在顽强地抗争,不肯轻易屈服。
看她只是沉默,倔强地抿着苍白的唇,眼眶甚至有些微微发红,却不肯松口,黄鑫就知道,自己这个看似柔软的好友,骨子里那份执拗又上来了。
一旦她认准了什么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黄鑫看着她这副样子,又是生气又是心疼,最终,所有翻腾的情绪都化作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她知道,再多的劝阻,在已经再次心动的人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黄鑫语气彻底软了下来,带着浓浓的、化不开的担忧和一丝无奈的妥协:
“算了算了,我说再多,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分析利害关系,你现在估计也听不进去。”
她看着黎予终于抬起的、带着水光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反正……你自己想清楚,无论你最后做什么决定,是继续靠近还是及时止损,我都站你这边。但是!”
她猛地加重语气,收回手,伸出食指虚点了点黎予的额头,带着警告的意味,“给我保护好自己,听到没?不许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付出所有,不留一点余地!你的感受,你的边界,比什么都重要!要是她再敢像以前那样伤害你,我第一个不答应!”
黎予看着好友明明气恼得不行,眼底却满是真挚的关切和毫无条件的支持,鼻尖一酸,一股暖流冲散了胸口的滞涩和冰冷,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些许哽咽:“嗯。我知道了,黄鑫……谢谢你。”
“行了行了,别在这儿悲春伤秋、哭哭啼啼的了!”黄鑫最见不得她这副样子,立刻换上爽利的语气,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故意用轻松的氛围驱散沉重,
“走,跟我回家吃饭去!我妈今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最新鲜的排骨,说炖了汤,还念叨说你最近看着都瘦了,肯定是上班太辛苦,特意让我必须把你抓回去好好补补!”
黎予还没从低落的情绪和感动的余波里完全抽离,眼看着电动车就驶向了黄鑫家。
黄鑫家离得不远,是个有些年头的单位小区,楼道里干净整洁,透着一种老城区特有的安宁。
刚走到门口,还没等黄鑫掏钥匙,门内就隐约传来炒菜的滋啦声和电视节目的背景音。一开门,一股浓郁鲜香、带着家的温度的饭菜味道就扑面而来,瞬间将外面世界的清冷和内心的纷杂隔绝开来。
“妈!我们回来了!”黄鑫一边大换上舒适的拖鞋,一边朝着屋里嚷嚷,声音里充满了回家的松弛感。
“哎哟,回来啦?小黎也来啦!”系着碎花围裙的黄妈妈闻声从厨房探出头,圆圆的脸上带着被油烟熏得红扑扑的热情笑容,目光先在黎予身上转了转,语气里满是关切,随即嗔怪地对着正弯腰捡鞋的黄鑫说,
“你看你,毛毛躁躁的,拉着小黎跑哪儿野去了?怎么才回来!人家小黎文文静静的,肯定是被你硬拽来的,是不是都没好好吃晚饭?”
黄鑫夸张地翻了个白眼,把包往沙发上一扔,喊道:
“妈!我才是你亲闺女好不好!我是你充话费送的吗?这么偏心!我还不能跟我朋友出去一会儿了?”
“去你的!没个正形!整天胡说八道!”黄妈妈笑骂着,手里还拿着锅铲挥了挥,脸上却不见丝毫怒气,只有对女儿的宠溺,“小黎啊,快别站着了,洗手坐下歇会儿,汤马上就好,再炒个青菜就能开饭。鑫鑫,别愣着,去把冰箱里我下午买的葡萄洗了给小黎吃!”
“使唤人真不客气……”黄鑫嘴上抱怨着,动作却利落地挽起袖子,钻进厨房帮忙去了,母女俩在厨房里嘀嘀咕咕,夹杂着黄妈妈“盐放少了”、“火候过了”的指挥和黄鑫不服气的反驳。
黎予站在玄关,看着眼前这再普通不过、甚至有些吵闹的拌嘴和忙碌,听着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清脆的碰撞声、油锅滋啦的欢快声响,以及黄妈妈絮絮叨叨关心黄鑫“少吃点外卖”、“天天熬夜”、“早点睡觉”的念叨,一时有些怔忪。这种热闹的、充满了烟火气的、甚至有些琐碎和“混乱”的日常,对她而言,却是一种陌生而奢侈的温暖。
吃饭的时候,长方形的餐桌被热腾腾的菜肴占满。黄妈妈一个劲儿地给黎予夹菜,堆满了她的碗,嘴里不停地说:
“多吃点排骨,我炖了两个多小时,软烂入味,最补身体了。”
“这个青菜多吃,新鲜的,维生素足。”
“小黎啊,学习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饭,你看你脸色,都没什么血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那关切的眼神和语气,自然而真挚,没有丝毫客套。
黄鑫在一旁看着自己碗里相对“清淡”的菜色,酸溜溜地说:“妈,我的呢?我也要排骨!最大那块!”
黄妈妈没好气地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故意说:“你?你少吃点肉,减肥!看看你最近胖的!”
黄鑫气得鼓起了腮帮子,像只充气的河豚,惹得原本心情沉重的黎予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餐厅里的气氛顿时更加轻松。
饭桌上,黄妈妈偶尔会毫不留情地调侃黄鑫几句,比如“这么大个人了房间还乱得像猪窝”……
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深切的关爱和亲昵,是一种只有最亲近的人之间才会有的、带着“嫌弃”实则骄傲的互动。
黄鑫也会毫不客气地顶嘴,吐槽妈妈“封建思想”、“管得太宽”,母女俩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气氛却异常轻松融洽,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黎予安静地吃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排骨炖得酥烂,汤汁浓郁,青菜清甜爽口,每一口都带着“家”的味道。
她听着她们母女俩充满生命力的对话,感受着这份毫无隔阂的温暖和踏实,心里那片因耿星语而翻涌不安、充满不确定性的海洋,似乎也渐渐平息下来,被一种踏实而暖融的港湾感所包围。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家”的温暖。
饭后,黄鑫被黄妈妈以“我做饭你洗碗天经地义”为由赶去厨房收拾,黄妈妈则拉着黎予在柔软的旧沙发上坐下,塞给她一个刚削好的、水灵灵的苹果,温和地拍着她的手背说:
“小黎,以后常来家里吃饭,阿姨这儿别的没有,热汤热饭管够。别总是一个人凑合,就把这儿当自己家,千万别客气,啊?”
黎予握着那颗还带着黄妈妈掌心温度的苹果,看着对方慈爱而真诚的眼神,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紧,发酸。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仿佛要将这份温暖牢牢刻在心里,声音有些微哑,却无比清晰和真诚:“谢谢阿姨。”
那一刻,窗外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黎予坐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客厅里,听着厨房传来黄鑫洗碗时哼歌的声音和黄妈妈收拾桌子的细微响动,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力量。
她忽然觉得,无论前方关于耿星语的路有多么崎岖难行,充满了多少未知的风险和挑战,至少在她身后,还有这样一盏为她而亮的、温暖的灯,还有这样真心待她、给她力量和港湾的人。
这份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温暖,让她心中重新涌起了一些面对复杂情感的勇气,也让她更加明确,无论未来如何,她都值得被好好对待,也应当好好珍惜自己。
万家灯火,或许未来也会有一盏为她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