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前夫的控诉 ...
-
2月2日
大年三十,除夕。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扫除,贴春联。
而我的家呢,正忙着吵架。
老爸刚把年关要用的鞭炮买回来,放到客厅的桌面上,又被从厨房里出来的老妈骂了一顿,随之两人的骂战开始升级。
老爸一气之下,把手里的水桶砸在地上,水淹了整个客厅,老妈被气得边哭边骂。
这样的情景,让我记忆里的无数次的争吵场面再次浮现,我胸口开始发堵,肩膀慢慢变的僵硬,呼吸越来越急促。
一种深深的恐惧将我豁住,我急忙冲回房间,带上耳机,把张老师让我听的轻音乐放大声,随着轻缓的节奏声,我的身体这才渐渐放松下来,刚才那种濒临死亡的感觉退去。
屋外,父母的争吵声没有停。
张老师让我不要逃避,而是尝试去面对,去仔细倾听他们争吵的内容,然后记录下来。
我拿出张老师的手帐本,边听,边记录。
原来,他们争吵的原因,是老妈阻止老爸把鞭炮放到那张木桌上。
原因是我们这里过年有个风俗,就是每家每户都要在家里的每个房间点上灯,并且这灯要24小时亮着,一直亮到年初四。
我们家每年都会点上一盏煤油灯摆在这张桌子上守岁。
可老爸却把鞭炮摆在这张桌子上,搞不好就会引起火灾,而妈妈预判到这些危险,才阻止老爸把鞭炮放到这里。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沟通问题,但老妈却第一时间不是让老爸把鞭炮移开,而是指责老爸。
说他一点脑子都没有,不但没有这些安全常识,甚至都不动下脑筋,记不住这张桌子是每年摆煤油灯的地方。
老妈推此至其他,不但嫌弃起老爸的蠢,还指责他过往压根没把家里的事放在心里,一年到头都是她一个人在忙,她继而哭诉起她这些年来的委屈。
而老爸呢,不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死要面子跟老妈争辩。
我忽然意识到,原来家里的矛盾,很多时候,是源自于他们的暴力沟通,遇到问题,他们都只管发泄情绪。
张老师让我尝试把自己代入到父母的角度,去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样的状态。
我才发现,他们大多数争吵的根源是老爸思维的单一和固执不听劝。
而老妈喜欢掌控,希望老爸能事事听她的,她的潜意识里既希望老爸对她体贴,又希望老爸能跟其他人的老公那样能干。
而老爸做不到她心目中的样子,更不愿听她指挥,听她唠叨,不善语言表达的他,每次被责骂,就只能诉诸语言暴力。
而从他们的身上,我好像也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我发现我跟老爸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思维单一,脑子不够灵活,也不善用语言表达。
而老妈很多时候,把对老爸的情绪投射到了我的身上。
老妈想把我们改造成她心目中的样子,可惜,我们却不是她手里的木头,想怎么雕就怎么雕。但她有时候提出的问题也没错,老爸确实是缺乏常识,不会思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老爸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或许意识到了,大男人主义的他只是放不下面子,不承认不接受。
我想起了张老师曾经在一次讲座上说过的一句话,一家之主的认知往往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以前我不明白,但现在,我终于意识到这句话是多么的深刻而有意义。
姜晴又想起了周延,想起她和他第一次的剧烈争吵。
周延曾控诉,他不是她手里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他是个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生活。
他只喜欢过平淡的日子,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她不能自私地希望自己跟其他男人一样,希望他也能在生意场上挥斥方遒,而强迫他跟她出去应酬。
他不干涉她的工作,也希望她也不要干涉他的工作。
但那时固执在自己想法里的姜晴,哪听得进去她的话,她一股脑地以为周延这是要跟她划清界限,不爱她,甚至怀疑他在外面是不是有了其他人。
她甚至还让人私底下查他,发现他什么都没有,两人冷战了两个星期,最后还是周延先低下头来道歉,两人才和好。
想到这里,姜晴心里生出了一丝的羞愧,但一向高傲的她嘴硬嘟囔道:“我那也是为他好不是么,搞那些研究能有几个钱,不赚钱就算了,还倒贴钱,嘶—“
姜晴的手臂挨了一棍,疼得她倒抽了口冷气,她抬头。
老女人正冷眼瞪着她。
她急忙低头,翻开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