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广陵风声起 ...

  •   吕布的大军如同一柄烧红的烙铁,悍然刺入了徐州南部平静的肌体。
      他选择的进军路线刁钻而迅猛。大军并未沿着泗水南下,走那条最常规、却也最容易被察觉的官道,而是在季桓预先规划下,穿行于沛国西南部与豫州接壤的丘陵与泽地之间。这条路崎岖难行,却完美地避开了刘备布置在下邳与小沛之间的所有哨探。
      待到刘备接到第一份急报时,吕布的先锋铁骑已如天降神兵,出现在了广陵郡的西面边境。
      消息传至下邳,满座皆惊。
      州牧府内,刘备看着地图上那个代表着吕布军的红色标记,眉头紧锁,第一次露出了凝重无比的神色。
      “吕奉先……他要做什么?”孙乾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他为何不攻下邳,不攻彭城,反倒舍近求远,去攻广陵?”
      无人能答。
      在所有人的预想中,吕布若反,必然是直扑下邳,行险一搏。谁也想不到他竟会调转枪头,去攻打一个看似与他毫不相干的广陵。
      “兄长!”张飞怒气冲冲地站了出来,“那三姓家奴果然狼子野心!待俺点起本部兵马,直捣小沛,将他老巢掀了,看他还如何猖狂!”
      “翼德,不可鲁莽!”刘备抬手制止了他的冲动。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淮南寿春的位置上,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不是在攻广陵。”刘备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他是在为袁术扫平北上的道路。”
      此言一出,厅中众人无不色变。
      “吕布与袁术,竟暗中勾结了?!”糜竺失声道。
      “八九不离十。”刘备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袁术久有窥伺徐州之心,却苦于广陵防线坚固。吕布此举,既是向袁术纳上投名状,亦是想夺取广陵钱粮,以作军资。好一招‘声东击西’之计。”
      他站起身,在厅中来回踱步,心中念头急转。
      局势在瞬间变得无比凶险。若他坐视吕布攻取广陵,则袁、吕两家连成一片,南北夹击之势已成,徐州危矣。若他发兵去救广陵,则必然要抽调下邳主力,腹心空虚,小沛的那支军队便成了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
      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主公,当务之急,是立刻遣一大将,率主力南下驰援广陵!”简雍上前一步,急切地说道,“广陵若失,则全局溃败!”
      “可是下邳……”孙乾忧心忡忡,“下邳若有失,我等便成了无根之萍。”
      厅堂之内,争吵不休。
      刘备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帐下众人。他看到曹豹垂着头,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又看到陈登父子一言不发,神情莫测。
      一股寒意从他心底升起。
      他知道,吕布军中那个为他出谋划策之人,不仅算准了他的军事部署,更算准了徐州内部这复杂的人心。
      “云长。”最终,刘备下定了决心。
      “在。”一直闭目养神的关羽缓缓睁开了丹凤眼。
      “我命你,即刻点起一万精兵,星夜南下,驰援广陵。”刘备的声音斩钉截铁,“翼德,你率五千兵马,屯于下邳与小沛之间,互为声援,严防吕布军异动。”
      “兄长!”张飞急道,“为何不让俺去!俺定要将那吕布小儿杀个片甲不留!”
      “翼德,你的勇武无人能及。但广陵之战,需坚守待变,云长沉稳,是最佳人选。”刘备安抚住他,随即看向曹豹,“曹将军,我不在之时,下邳城防便全权托付于你了。”
      曹豹闻言,浑身一震,连忙躬身领命:“末将遵命!”
      安排已定,关羽不再多言,对着刘备一抱拳,转身大步离去。
      ……
      三日后,夜。
      小沛城楼之上,季桓凭栏而立。
      夜风清冷,吹动着他宽大的衣袖。自吕布走后他每晚都会来此,眺望南方。他不是在担心吕布的战事,对于那头猛虎的破坏力,他比任何人都更有信心。他是在感受,感受这盘棋局之上,每一丝气流的变动。
      身后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先生,深夜风寒。”高顺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简练。
      季桓没有回头:“高将军,有消息了?”
      “嗯。”高顺递上一卷刚刚由斥候传回的密报,“三日前,关羽已率军离开下邳,南下驰援广陵。张飞亦领兵出城,于下邳与小沛之间扎营。”
      季桓接过密报,借着城楼上的火光迅速浏览了一遍。上面的信息与他预想的分毫不差。
      “刘备,果然还是选择了去救广陵。”季桓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他将下邳交给了曹豹。”
      “曹豹?”高顺的语气里,带了一丝不屑,“此人贪婪怯懦,不过一护院之犬耳。”
      “犬,有时也会咬主人。”季桓将密报收起,缓缓说道,“尤其是,当它闻到了更浓郁的骨头香味时。”
      他转过身,看着高顺那张线条刚硬的脸。
      “将军,可以开始准备了。”
      高顺的眼中闪过一丝战意:“何时动手?”
      “不急。”季桓摇了摇头,“还要再等。等主公的消息,也等城里那位曹将军和陈氏父子再多煎熬几日。”
      他知道,下邳城内此刻必然已是人心惶惶。刘备主力尽出,只留下一支偏师和一群各怀鬼胎的守将。这种局面对于那些本就心怀不满的徐州士族来说,是煎熬,更是机会。
      季桓要等的,就是他们的耐心被这盆名为“恐惧”的温水,彻底煮烂的那一刻。
      ……
      又过了五日。
      一骑快马自南方绝尘而来,带着广陵大捷的信报冲入了小沛城。
      “大捷!大捷!主公于盱眙大破刘备守军,斩其将赵何,广陵太守赵昱弃城而逃,广陵已为我军所据!”
      消息传来,全城欢腾。连日来的压抑与不安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震天的欢呼。
      陈宫得到消息后匆匆赶来,脸上也带着一丝难得的喜色:“季从事,主公已然得手!我等是否……”
      季桓却异常的平静,他打断了陈宫的话。
      “先生,此刻下邳城内,必然也已接到了广陵失陷的消息。”
      陈宫一愣,随即明白了季桓的意思。
      广陵失陷,关羽的援军便成了无根之萍。而吕布则可以从容地挥师北上,与小沛之军合围下邳。此刻的下邳在曹豹等人眼中已然是一座孤城。
      “时机……到了。”陈宫喃喃自语,他看着季桓,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年轻人对人心的算计已经到了一个近乎于妖的地步。
      “先生,”季桓对着陈宫,郑重地行了一礼,“守城之事,桓,一窍不通。明日我与高将军出征之后,这数万军民家眷的安危,便全拜托先生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陈宫面前,如此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短处”。
      陈宫看着他,心中那股长久以来的隔阂与抵触在这一刻竟有了一丝松动。他知道,季桓此言,是肺腑之言。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这样一场决定生死的豪赌之中,他们必须将后背交给彼此。
      “还请放心。”陈宫回了一礼,神色肃然,“宫,必不负所托。”
      ……
      当夜,季桓的房中灯火未熄。
      他没有去看地图,也没有去写文书。只是独自一人对着一盏烛火静静地枯坐。
      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一切都将不同。
      一旦他们夺取了下邳,吕布便会从“客”,重新变回“主”,成为徐州之主。
      他似乎又一次成功地将历史的轨迹推向了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可不知为何,他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有一种更深的、更沉的疲惫,从灵魂深处,缓缓地漫了上来。
      他想起了那个在濮阳城下,意气风发的自己。那时的他,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的“执棋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肆意地拨弄着这个时代的风云。
      可如今,他才渐渐明白。他或许,只是一个更高明的“顺势者”。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利用了历史洪流中,那些早已存在的缝隙、暗流与漩涡。他让吕布夺取徐州,看似是惊天妙手,却又何尝不是将吕布,推向了那个在历史上,最终让他身死白门楼的、命运的终点?
      他究竟是在抗争,还是在顺从?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无解的魔咒,缠绕着他。
      他伸出手,看着烛火下自己那略显苍白的手指。这双手,曾搅动过兖州的血雨,如今,又要去叩响下邳的城门。
      它能最终,为那个人,也为自己,抓住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么?
      屋外,风声鹤唳。
      天,就要亮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