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一步入死局 ...

  •   行军第六日,队伍的沉默震耳欲聋。

      沉默来自于耗尽的气力,来自于空洞的肠胃,也来自于一种更深沉的绝望。吕布的军旗仍在风中招展,但旗帜之下,数万人的队伍更像是一场缓慢的葬礼。生者与死者的界限,只隔着一口气的距离。

      季桓骑在马上,感觉自己像一块被风干的木头。连日的奔波与心力交瘁,让他的身体早已超过了负荷的极限。他不去看来路,因为来路是废土;他也不敢去望前路,因为前路是迷雾。他只能看脚下,看这片被蝗灾啃噬过的龟裂土地。

      土地的纹路如同掌心的命纹,复杂而无情。他曾以为自己能勘破天机,能在这张巨大的棋盘上落子从容,但天灾却用最蛮横的方式告诉他,他不过是棋盘上一粒更为渺小的棋子。

      他身后的队伍,就是他亲手落子的代价。那些蹒跚的妇人,那些无声啼哭的孩童,那些眼神麻木的士兵,每一个身影,都是对他昔日酷政与豪赌的无声控诉。

      “先生。”

      吕布的声音在身侧响起,驱散了他的沉思。季桓转过头,看到吕布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也带着一种被现实磨砺出的疲惫。他不再是那个只需要凭勇武冲杀的猛将,这支数万人的队伍,像一副沉重的枷锁,牢牢套在了他的身上。

      “斥候回来了。”吕布言简意赅。

      季桓的心微微一紧。按照路程,他们已经深入徐州地界。前方遭遇的,将不再是兖州的流民盗匪,而是属于刘备的真正力量。

      一名斥候被带到近前,他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混杂着兴奋与困惑的神情。

      “主公,先生!前方……前方十里,彭城地界,有……有粥棚!”

      “粥棚?”张辽策马过来,皱眉问道,“什么粥棚?”

      “是……是刘使君立的!”斥候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无数灾民正在就食!旗号上写着‘徐州牧刘’,还有‘糜氏’的旗号!”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

      整个队伍前列的将校们都愣住了。臧霸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狂喜,随即又被巨大的疑惑所取代。

      “刘备……他在开仓放粮?”

      这个念头,在每个人心中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天下大旱,蝗灾遍地,地主豪强都捂紧了粮袋,各地官府自保尚且不暇,刘备竟还有余力大规模地赈济灾民?

      吕布的眼中闪过一丝野性的精光,那是一种饿兽闻到血食味道的本能反应。“传令下去,全军……”

      “主公,万万不可!”

      季桓的声音硬生生地打断了吕布即将脱口而出的命令。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季桓身上。

      “为何不可?”吕布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声音里压抑着不耐,“我军粮草将尽,将士疲敝,既然他刘备有粮,我们前去‘就食’,岂非天意?”

      “主公,”季桓的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同样跃跃欲试的将领,声音变得异常冷静,“这不是‘天意’,这是‘人谋’。这也不是‘粥棚’,这是一张网。”

      他勒住马,让坐骑停在原地,迫使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敢问诸位将军,刘备是何时入主徐州的?”

      陈宫在人群后方,默默地看着季桓,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意味。他没有说话,但这个问题显然也让他陷入了沉思。

      “不过年余。”张辽沉声回答。

      “不错,不过年余。”季桓点了点头,“他根基未稳,又逢天灾,为何要行此散尽家财、收拢人心的‘仁义’之举?他就不怕治下豪强反对?不怕府库空虚么?”

      季桓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因为他知道,我们要来了。”

      “这粥棚不是为灾民所设,而是为我军所设。他这是在告诉我们三件事。”

      “第一,他刘备有粮,而且有足够的粮食来安抚徐州百万之众。我军若想效仿在兖州之法,劫掠地方,便是与所有徐州人为敌。”

      “第二,他将‘仁义’二字,化作了城墙。我军是奉天子诏书而来,是‘王师’。王师怎能抢夺赈济灾民的活命之粮?我军若动手,便在道义上先输了一筹,从‘王师’沦为‘乱匪’,他便可名正言顺地号召天下共击之。”

      “至于第三……”季桓的目光,缓缓地望向那条通往彭城的官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深深的忌惮,“他是在试探我们,也是在逼迫我们。看我们是选择做一头不顾一切冲入羊圈的饿狼,还是选择做一条遵守规矩、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

      一番话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人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

      大军之前,一片死寂。只剩下风吹过残破旗帜的猎猎声。

      原先那些简单粗暴的生存逻辑,在这一刻,被一种更高级、更文明,也更阴险的规则所彻底粉碎。他们可以与曹操的精锐在战场上殊死搏杀,却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看似毫无杀伤力、实则步步杀机的“仁义”。

      “那……先生之意,”吕布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地问道,“我们该当如何?”

      “我们不能做狼,更不能做狗。”季桓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要做客。一个带着刀的、彬彬有礼的客人。”

      他转向高顺:“高将军。”

      “末将在。”

      “请你亲率陷阵营,不是去作战,而是去维持秩序。约束我军前锋,不得冲击粥棚,不得抢掠。有敢喧哗生事者,立斩!”

      “喏!”高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立刻领命而去。

      季桓又转向吕布,深深一揖:“主公,请您坐镇中军,稳住人心。桓愿亲赴前线,去看一看刘玄德布下的,究竟是怎样一张罗网。”

      吕布看着季桓那张没什么血色、却异常坚毅的脸,心中的烦躁与不安竟奇迹般地平复了许多。他点了点头:“一切,便依先生所言。”

      ……

      半个时辰后,季桓与陷阵营一同抵达了彭城外的粥棚所在。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再次为之一凛。

      巨大的铁锅一字排开,足有数十口,锅下烈火熊熊,白色的米粥在锅中翻滚,散发着浓郁的食物香气。这香气对于身后那些饥肠辘辘的士兵和家眷来说,是世间最致命的诱惑。

      数不清的灾民正被穿着统一服饰的吏员和家丁组织起来,排成长长的队伍依次领粥。整个场面虽然人多,却井然有序。每一处粥棚旁,都立着两面旗帜,一面是“徐州牧刘”,另一面,则是“东海糜氏”。

      这不仅是刘备的仁政,更是他与徐州大族紧密合作的政治宣言。

      高顺的陷阵营如同一堵黑色的铁墙,将吕布的大军与这片充满诱惑的区域隔离开来。陷阵营士兵们面无表情,纪律严明,但他们不断吞咽口水的动作,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渴望。

      季桓的出现,立刻引起了粥棚负责人的注意。一名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中年管事快步迎了上来。

      “敢问将军,可是奉诏前来徐州的温侯当面?”管事的态度不卑不亢,眼神锐利。

      “温侯正在中军。”季桓端坐马上,平静地回答,“我乃主公帐下季桓。奉命前来拜见刘使君。”

      那管事拱手道:“失敬失敬。我家主公早已料到温侯大军将至,特命在下在此迎候。主公言,温侯远来辛苦,然徐州今岁亦遭大灾,府库空虚,无力犒劳数万大军。唯有这稀粥薄食,可为将士们暂解饥渴。还请温侯与将军莫要嫌弃。”

      他说着,便挥了挥手,立刻有数名家丁抬过来十几桶热气腾腾的米粥和一车麦饼,放在陷阵营的阵前。

      不多,也绝不少。足够让陷阵营这七百先锋暂时果腹,却绝不够数万大军分食。

      这是一份“礼”,一份计算得精准无比的“礼”。

      季桓看着那十几桶粥,心中一片冰凉。

      他明白,这就是刘备的回答。他承认你的“王师”身份,也给予你客人般的礼遇。但他用这种方式清晰地划下了界限——我是主人,你是客人。我给你食物,是我的“仁义”,但给多少,由我说了算。你想自己动手来拿,那便是“不义”。

      “多谢刘使君美意。”季桓翻身下马,对着那管事长长一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所有士兵听到,“温侯有令,我军乃天子之师,非为就食而来,乃为保境安民。今见使君如此爱民如子,我等亦深感敬佩。这些粮草,请代为分发给更需要的百姓吧。我军绝不与民争食!”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

      周围的灾民听到这话,纷纷投来惊异而感激的目光。陷阵营的士兵们,虽然腹中更加饥饿,但胸膛却不由自主地挺得更直了。

      那管事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他显然没有料到,这支传说中如狼似虎的军队,竟会做出如此“高义”之举。

      季桓说完,再次对管事行了一礼,随即转身对高顺道:“传令,大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不得惊扰地方百姓。”

      “喏!”

      季桓没有再看那管事一眼,径直翻身上马,领着陷阵营缓缓退去。

      只留下那十几桶尚在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米粥,和那个在原地愣了许久的中年管事。

      ……

      夜。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压抑得仿佛要凝固。

      没有一个人说话。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沉默地坐着。白日里发生的一切已经传遍全军。士兵们在巨大的失望与饥饿中,勉强扎下了营寨。军心已经浮动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边缘。

      吕布坐在主位上,手中的酒爵被他捏得咯吱作响。他没有发火,但这种沉默比任何咆哮都更让人心悸。

      “先生。”许久,他才缓缓开口,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我们……当真要在此活活饿死么?”

      季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他的脸色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

      “主公,我们已经踏入了刘备的罗网。这张网由‘仁义’织成,用‘民心’做扣。我们越是挣扎,它便会收得越紧。”

      他看着帐内众人,沉声道:“今日我拒绝那十几桶粥,便是斩断了他试探我们的第一根线。我们告诉了他,我们不是一群失去理智的饿狼,我们依然是一支有军纪、懂规矩的‘王师’。这样他便不敢,也不能轻易对我们动手。”

      “可规矩不能当饭吃!”臧霸终于忍不住,粗声说道,“弟兄们都饿着肚子,明天怎么办?后天怎么办?”

      “等。”季桓只说了一个字。

      “等?”

      “对,等。”季桓的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我们今日退让,是将难题重新抛回给了刘备。我们以‘王师’的身份,驻扎在他的地界上,不扰民,不抢掠。他身为徐州牧,是供给我们粮草,还是不供?若供,他要拿出多少才能喂饱我们这数万人?若不供,他便是慢待王师,眼看我军饿死,他那‘仁义’的招牌,还要不要?”

      “我们在等他犯错。而他,同样在等我们失控。”

      季桓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帐之中。

      “从明天起,这将是一场比拼耐心的战争。比谁,先沉不住气。”

      帐内再无人说话。所有人都明白了他们如今所处的困境。那不再是刀剑相向的战场,而是一个更加幽暗无声的泥潭。

      季桓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他们已经踏入死局。而他今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这死局之中,争得了最微不足道的一丝喘息之机。

      前路,比他预想的要难上一万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