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悦章):《波动方程中的天使》 ...

  •   夜色如墨,仿佛一块巨大的天鹅绒,将整座城市紧紧地包裹起来。这片黑暗无边无际,没有一丝光亮能够穿透它的帷幕。然而,在城市的至高点,有一间公寓却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的一颗孤独星辰。

      这间公寓的四壁都被书柜和巨大的显示屏所占据,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从古老的经典到最新的科技著作,琳琅满目。显示屏上闪烁着各种图表和数据,似乎在诉说着某个神秘的故事。

      悦儿正蜷缩着双腿,坐在一张宽大的沙发上。这张沙发被书籍和草稿纸淹没,仿佛一座知识的小山。她的指尖无意识地缠绕着一缕垂落的发丝,眼神却穿过了公寓的落地窗,凝视着下方遥远街道上如熔岩般缓慢流动的车灯。

      那些车灯在黑暗中穿梭,像是一条条流动的光河,将城市的街道勾勒出模糊的轮廓。然而,悦儿的意识早已脱离了这凡俗的景象,她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另一个纯粹由抽象结构与逻辑关系构成的宇宙之中。

      在那个宇宙里,没有具体的物体和形象,只有无数的线条和符号,它们相互交织、缠绕,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悦儿的脑海中,这些线条和符号不断地变换、组合,形成各种奇妙的图案和逻辑关系。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数学的迷宫中,探索着其中的奥秘。

      在她的面前,悬浮着一个巨大的光屏,仿佛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其中流淌着如瀑布般的符号。这些符号并不是普通的代码,而是数学的诗篇,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描述宇宙最深层次肌理的语言。

      最近,她一直在尝试将非交换几何与拓扑场论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理论进行某种融合,希望能够解释宇宙早期暴胀时期可能留下的、极其微弱的纤维丛结构痕迹。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需要她深入研究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理论,同时还要面对孤独和不确定性。

      然而,尽管这项工作充满了困难,她却深深地沉醉其中。每一次的突破和发现都让她感到无比兴奋,仿佛她正在揭开宇宙的奥秘。

      就在她全神贯注地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推进这项研究时,她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她敲击虚拟键盘的手指不自觉地停顿了下来,目光被光屏上的一个细微变化吸引住了。

      原来,在光屏的一角,一组原本在后台默默运行的程序突然弹出了一个微弱的提示。这个提示并不是警报,而是一个“涟漪”——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偏离了标准模型的统计涨落。

      这个“涟漪”虽然微小,但对于她来说却意义重大。它可能意味着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存在着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异常波动,而这些波动或许与她正在研究的纤维丛结构痕迹有关。

      常人可能会简单地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噪声,但悦儿却并非如此。她出身于一个数学世家,对于“模式”和“异常”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当她凝视着那个“涟漪”的波形时,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仿佛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波动,而是蕴含着某种独特的“优雅”。

      悦儿挺直了身体,原本有些慵懒的坐姿瞬间变得端正起来,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仿佛要穿透那屏幕上的波形,揭示出其中隐藏的秘密。她的双手如同灵动的蝴蝶一般,在光屏上迅速而精准地划动着,熟练地调出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工具。

      “有意思……”悦儿轻声呢喃道,她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房间里几乎微不可闻,但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这个小小的“涟漪”竟然引起了她如此浓厚的兴趣,这让她决定从最基础的工具开始探索——傅里叶分析。

      任何一个学过工程数学或信号处理的人都知道,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它能够将一个时域信号(比如一段随时间变化的声波)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正弦波。这就好比一首复杂的交响乐,可以被分解为不同乐器、不同音高的纯音组合。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看到信号里隐藏的“主旋律”和“和声”,从而更好地理解信号的本质。

      悦儿深吸一口气,集中精力,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微弱的“涟漪”上。她运用自己卓越的技术和经验,对这道“涟漪”进行了超高精度的傅里叶变换。

      随着她的操作,光屏上逐渐显现出了“涟漪”的频谱图。这是一幅以频率为横轴、能量为纵轴的图像,展示了“涟漪”在不同频率下的能量分布情况。

      果然,正如悦儿所预料的那样,除了无处不在的噪声背景外,在一个非常特定的高频区域,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尖峰。这个尖峰异常和谐、异常尖锐,与周围的噪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不是随机噪声的产物。

      然而,悦儿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傅里叶分析虽然擅长处理平稳信号,但对于像“涟漪”这样瞬时出现的、非平稳的信号,它可能会丢失一些重要的时间信息。

      这个尖峰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持续了多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涟漪”的本质至关重要。悦儿决定进一步深入研究,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线索。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引入小波分析这一强大的工具。要知道,如果说傅里叶变换所使用的是永恒不变的正弦波来作为“尺子”去丈量信号,那么小波分析所运用的则是一把能够伸缩、可以移动的“显微镜”。这把“显微镜”不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信号的频率成分,还能够精准地定位该成分发生的时间。

      经过深思熟虑,悦儿精心挑选了几个母小波函数,然后将这把“智能显微镜”对准那段数据,开始了细致入微的扫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悦儿的心情愈发紧张,她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

      终于,结果出来了,悦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屏息凝视着眼前的小波系数图。图中清晰地显示,那个奇异的尖峰竟然出现在一个极其短暂的时间窗口内,其持续时间仅仅以毫秒来计算!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小波尺度下,这个尖峰的波形呈现出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相似结构——一种分形的雏形!

      分形?竟然在宇宙最深处的背景辐射里发现了分形的存在?这一发现让悦儿震惊不已,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触及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领域。

      她的心跳微微加速,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轻轻拨动着她的心弦。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让她不禁心生疑惑。

      它不像自然的产物那样简单直接,而是更像是一种被精心设计、刻意安排的存在。就像是一个隐藏在时空结构深处的秘密,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会被揭示出来。

      这个“签名”似乎是一种独特的信息,被巧妙地编织进了时空的褶皱之中。它或许是一种暗示,一种指引,或者是某个重要事件的序曲。

      她静静地感受着这股心跳的加速,试图解读其中的含义。这个“签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否与她的命运有所关联?还是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无论如何,这个神秘的“签名”已经引起了她的注意,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她决定跟随这股感觉,去探索这个隐藏在时空深处的秘密。

      为了验证这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她深知仅仅依靠现有的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更加强大且深奥的数学工具来支撑。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对微分流形的研究之中。

      微分流形,这个概念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略显陌生,但在数学领域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流形就像是一个在局部看起来与我们熟悉的普通欧几里得空间相似的空间,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可能是弯曲的,甚至可能具有非常复杂的拓扑结构。

      我们所处的宇宙,实际上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四维时空流形。这意味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三维空间和时间,都可以被统一地描述为这个流形上的不同维度。

      悦儿的目标是将那个短暂的“涟漪”以及它所展现出的分形特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转化为这个巨大流形上一个微小的“纤维丛”的局部振动。这个任务无疑是艰巨的,因为它需要对微分流形和纤维丛的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构建一个合理的模型。

      纤维丛,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学概念,它仿佛是宇宙中隐藏的密码,揭示着时空每一点上的某种内在自由度。就像一把梳子,其底座代表着时空,而每一根梳齿则是附着在那一点上的“纤维”,这些“纤维”可以是方向、相位等内部空间的各种可能性。

      电磁场、强弱核力场,这些看似复杂而难以捉摸的物理现象,在纤维丛理论的视角下,却展现出一种简洁而优美的描述方式。她的思维如闪电般飞速运转,陈省身-西蒙斯理论、曲率形式、联络等常人望而生畏的概念,在她的指尖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淌,化为一行行优雅的方程。

      她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数学的探索之旅中,试图解开这个谜题:究竟是哪种“规范场”的何种“激发”,才能产生如此奇特且短暂的振动模式?这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中寻找出口,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敏锐的洞察力。

      就在她全神贯注之时,突然间,她的个人终端闪烁出柔和的光芒,仿佛是一个神秘的信号在召唤着她。她好奇地打开终端,发现这是一条加密信息,发件人竟然是一个她从未想过会在这个时候联系她的人——墨子。

      墨子,那个在几次顶尖学术会议上见过面的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够洞悉一切;而他那总是带着一丝对现有理论不屑一顾的神情,更是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他是一位量化交易专家,在金融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悦儿看着这条简短而直接的信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惑和惊讶。信息中提到的金融时间序列异常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这些都是她所熟悉的领域,但与她三年前那篇关于宇宙学尺度下随机共振的论文中的数学模型存在相似性,这让她感到有些意外。

      她不禁回想起那篇论文,那是她在宇宙学领域的一次重要研究成果。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中的随机共振现象。而现在,墨子竟然将金融时间序列与她的研究联系起来,这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悦儿愣住了,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念头。金融时间序列?宇宙学随机共振?这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她决定回复墨子,看看他究竟想要和她讨论什么。

      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出现了相似的数学模式?

      她再次看向光屏上那个几乎要被浩瀚宇宙噪声淹没的“涟漪”,又看了看墨子的信息。

      一种奇异的感觉攫住了她。那感觉,就像她正站在一个无限广阔的迷宫入口,手中刚刚捡起了两片看似来自不同维度、却严丝合缝能够拼合的钥匙碎片。

      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车流依旧无声地奔腾。但在悦儿的数学宇宙里,一个全新的、可能颠覆一切认知的乐章,刚刚奏响了它的第一个,微弱而清晰的音符。

      她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停在回复界面上,略微沉吟,然后敲下:

      “墨子先生,很有趣。巧合的是,我这边也发现了一些……或许并非巧合的‘波动’。明天下午三点,学院咖啡厅如何?”

      按下发送键,她感到一种久违的、混合着巨大好奇与隐隐不安的战栗。那不是恐惧,而是一个探索者,在即将踏入未知之地前的兴奋。

      今夜,注定无眠。她的战场,不在这个可见的世界,而在那由方程和符号构成的、却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世界里。她要抓住那个“波动方程中的天使”,看看它究竟预示着怎样的奥秘,或者,危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