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晓霞(四) ...


  •   20.书包

      乔壮回家的时候,阿姊房间的灯还亮着。

      橙黄的光在帘布上打出一个暖融融的光团,光团上还有个低头翻书的黑影。

      乔壮抱着篮子在门口看了半晌,才走进灶屋。

      灶台边的水池里堆了几个碗,既然赵秀梅做了饭,洗碗的活就落到乔壮手里。家务活,家务活,自然是家里的每个人都务必要干的活。

      等她洗完碗,用一旁的面巾擦干手,才从口袋里拿出在郑婆小卖部买的干菊花,泡了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

      “阿姊说菊花茶能清肝明目。”乔壮在书桌上放了个木垫,再往上放盛了菊花茶的大碗。“看累了你还可以用菊花茶的热气熏眼,我看阿姊做过。”

      “热水和菊花我都放这了,不够自己加。我先睡了,你也早点睡。”乔壮将东西放在桌旁,叮嘱一句就关门离开。

      这几天温度高,为了避免猪肉在路上就臭掉,乔壮两点左右就要出门,因此吃完晚饭消完食就会上床睡觉。

      赵秀梅目送乔壮的背影被木门遮掩,听到另一扇门重新开启又合上,揉了揉酸涩的眼,捧起大碗,喝了一口。

      菊花茶温度刚好,不烫也不凉,碗面上还飘着几颗吸饱水后圆滚滚胖嘟嘟的小枸杞。

      赵秀梅追着枸杞看了几分钟,等到眼睛不再干涩,才重新埋头,看起书来。

      凌晨两点,乔壮准时睁开眼。

      轻手轻脚地洗漱完,从灶屋拿了三个梆梆硬的窝窝头,她拉开货车的驾驶门,在驾驶位上看到一个塑料盘。

      红色的塑料盘被一条又一条毛巾包裹,乔壮一层层揭开,发现是五张麦饼,摸着还有点热乎气。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中间的储物格,自己找了半天的水壶正好端端立在那,里面是早已打满的温水。

      乔壮将塑料盘拿在手里,上车,又看了眼堂屋的方向,才关上车门,扭转钥匙出发。

      路上她咬了口麦饼,发现是咸菜肉沫馅儿的。

      麦饼的饼皮被渗出的油浸得润亮,一口下去,是暄软的饼皮,酸咸的咸菜和鲜香的肉沫,再配上边缘煎得焦脆的脆壳,吃得乔壮胃口打开,连吃三张。

      第四张一口下去,没咬断。

      乔壮咬着饼用力一扯,直接扯出饼里的一大块肉沫。

      油星和酸菜像泥点子一样纷纷扬扬溅在她的腿上。

      乔壮靠边停车,打开车内灯,看了眼嘴里的肉饼。肉饼上的肉被切分得仔细,大小匀称,像炸开的鳞片,颇有乔壮平日切的风范,唯一的问题是,没切断,底下的筋膜还黏连着。

      嗯,徒儿刚学没几天,有问题也正常,不然要她这个师傅做什么。

      乔壮在心里宽慰自己,嚼巴嚼巴,往喉咙里灌几口水,总算把嘴里的肉饼咽了下去。

      顶着一牙缝的肉,她迅速收拾完车里的残骸,关上灯,重新上路。

      ……

      五点不到,乔壮的猪肉铺前就排起了长队。

      女人们拎着篮子三三两两地站在一块儿,像一棵树上分出的枝丫,一丛一丛,彼此隔着宽宽的间隙,每丛枝丫都窸窸窣窣说着自己的悄悄话。

      吴晓霞牵着睡眼惺忪的孙女,找到了自己村的枝丫。

      “咋这么多面生的?”乔壮铺子的顾客都是重庚村和隔壁村的,大家见多了,虽不知道名姓却也认得脸。

      “还不是咱们村跑大车的媳妇,嘴也没个把门,吃多了酒把乔壮猪肉铺子卖得比别地便宜的事说出去了。”

      隔壁村一个扎头巾的女人正小声抱怨,突然被重庚村熟识的人杵了下胳膊:“咋了?我说说还不行了?”

      “不是。”重庚村的女人当着吴晓霞的面又不好直说,把人拉了出来才道,“我和你说过的,她女婿就是被大车给撞没的。”

      “哎呀,是她呀。”扎头巾的女人吃了一惊,连拍几下嘴,回到队伍里,不好意思地冲吴晓霞道歉,“婶子,不好意思啊,我也不知道您女婿……”

      “没事。”吴晓霞理了理孙女头顶的发绳,“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该走出来了。死人困在过去,咱活人还得往前看。”

      “是是,婶子说得在理。”扎头巾的女人笑着应声,从篮子里拿出块枣糕,“自家做的,做多了,给娃娃尝尝。”

      丫丫见奶奶同意,才伸手接过,小声道了谢。

      “来了来了!”末尾有眼尖地看见乔壮的货车,高喊一声,原本还松松散散的一群人瞬间站好,变成绿化道里排列整齐的一棵颗小树。

      乔壮见到队伍,也吃了一惊,好在她今天多进了半扇肉,不然还真不够卖。

      熟练地在摊位旁撒一圈石灰,又用开水烫了砧板和刀,乔壮将“休息”的牌子翻个面,正式开始营业。

      熟识的顾客甚至不需要开口,乔壮就能给她们切好,倒是一些新来的,还需要磨合。

      不过乔壮性子好,手上功夫也好,女人们要的肉,多肥多瘦,几斤几两都能切得分毫不差,让一些原本觉得便宜没好货的女人们都心服口服。

      来的人多,三小时不到,铺子里的肉就都卖完了。

      乔壮送走最后一个顾客,又用赵秀梅刚烧好的开水烫了刀和砧板,拿干净的面巾一擦一抹,“营业”的牌子一翻,就往家里走去。

      赵秀梅见她回来,连忙把凉透的白开水递了过去,又用帕子沾了打来的井水,抬手就要替乔壮擦汗。

      乔壮向后躲了躲,接过帕子自己擦了起来。

      这辈子只有娘和阿姊给她擦过脸,突然来个人要给她擦,一时还真不适应。

      赵秀梅被夺了帕子,有点无措地站在原地。

      乔壮把大脑袋埋进帕子里,同样无措地站在对面。

      坐在板凳上的丫丫看着相对无言的两人,边小口啃着枣糕,边思考两人在干什么。

      蒙眼躲猫猫吗?可壮壮姊姊和赵姨怎么都不动?难道——要躲的人是她?

      年仅七岁的丫丫还不知道,成熟的大人们将这种情况称呼为“尴尬”。

      “时间还早,我先去搭木屋,等再热点就不好干了。”乔壮攥着帕子就往外走。

      “呃呃。”我也去看书。赵秀梅端着脸盆就往乔阿姊的房间走去,临到门前,才意识到手里还拿着脸盆,慌慌张张把脸盆放回堂屋,正好和回来放帕子的乔壮撞上。

      两人见面,又是一顿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一番折腾后,总算分开去干自己的事,留丫丫一人坐在堂屋的板凳上发呆。

      “壮壮姊姊,”她扒在堂屋的门边,摸着肚子不好意思地开口,“我有点饿,你们家有吃的吗?半个窝窝头就行。”

      枣糕就半个手掌大,丫丫还分了一半给奶奶吃,出门前奶奶放兜里的白面饼也不知道掉哪了。丫丫本来想着再忍两三个小时就能吃午饭,但她的胃饿得一抽一抽的,直往外涌酸水。

      乔壮放下手里的斧头,去车上拿剩下的咸菜肉沫饼,撕了一半,递过去:“先吃半个垫肚子,中午还要吃饭。”

      丫丫看到里面的肉沫,眼睛都亮了,却没接,摇摇头:“我吃窝窝头就行了。”

      “家里没窝窝头。”乔壮伸出去的手不收回,直愣愣地举着。

      肉饼的香气一丝丝地钻进丫丫的鼻子,丫丫被香得直咽口水,抬头看了乔壮好几眼,才伸手去接。

      她顺着边缘小口小口咬着,乔壮一眼看出她的小心思:“饼留到晚上就坏了,吴婶吃了会拉肚子的。”

      “我……”

      “吃吧,吃不完放桌上我吃。”

      乔壮给她倒了一碗水,拿着另半张饼,敲响了阿姊的房门。

      “秀梅,出来吃饼。”

      “……”

      “徒儿,出来吃饼。”

      “?”赵秀梅拉开一条缝。

      “我现在以师傅的身份,让你出来吃饼。”

      “……”

      赵秀梅打开门,接过饼,和丫丫一块坐在堂屋里,沉默地啃起饼来。

      看着一大一小乖乖啃饼的模样,乔壮福至心灵,明白了权力的运用。

      “徒儿,以后做任何吃的,都要做双份,你一份,我一份,记住了吗?”乔壮故意板着脸,“要是再让我发现你做肉麦饼只做我的份,我就……”

      乔壮想说找你娘爹告状,发现不合适,又换了句。

      “我就不让你进屋看书。”

      这个惩罚够重,赵秀梅闻言连忙点头,并表示自己下次不会再犯。

      半张饼很快吃完,丫丫擦了擦嘴,说:“很好吃,谢谢壮壮姊姊。”

      “饼是秀梅做的。”乔壮一点儿不贪功。

      丫丫又对着赵秀梅道了声谢,还夸她饼做得好、味道调得好、肉沫也切得好。

      乔壮在一旁不住点头,听到最后一句时,顿了顿,舔了舔牙缝里的肉,违心地点下脑袋。

      *
      七天后的大集市如约而至,周围所有村子的人都往镇上赶。

      乔壮的猪肉铺子也暂停营业,带着赵秀梅,开着货车,一块去凑热闹。

      赵秀梅在重庚村这么多年,连村子都没出去过,更别说去赶集了,一路上看什么都新鲜。

      乔壮最近恶补了如何当师傅,其中一条就是要对徒儿好。

      因此只要赵秀梅多看一眼的东西,她都花钱买下。要是有稀奇好看的,就买两份,一份给徒儿,一份给阿姊。

      路上正好遇上推着轮椅的吴晓霞。

      轮椅是找卫生所借的,一天要一块,吴晓霞咬咬牙,硬是借了一天。

      一块就一块,丫丫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两拨人遇到的时候,吴晓霞正拿着个斜挎的绿色帆布包和摊主讨价还价。

      “4块,再多不买了。”

      “哎呦婶子,我这包进价可都要6块,往常卖10块,我看你是诚心买,才卖你8块的。”

      “4块5。”

      “不成不成,你就是绕整个集市走上一圈,都没这个价。”

      “4块6。”

      “婶子你别开玩笑了!”

      “两个包,11块。”乔壮强势入局。

      “这……大妹子,11也太少了,怎么也得15。”

      见摊主不同意,乔壮没有多说,只看向吴晓霞,“吴婶,刚刚有人卖5块一个,我们去那买。”

      “走。”吴婶瞬间领悟,推着丫丫跟在乔壮身后。四人没走几步,就听到摊主在后头喊她们。

      “行了行了,就按你们说的价。”

      11块,两个书包平摊,一个也才5块5,比吴晓霞原本计划的还便宜了一块。

      她开心地把斜挎包挂在轮椅后边,拍了拍乔壮的胳膊:“行啊,看着虎头虎脑的,还知道吓唬人,这招又是从你阿姊那学来的?”

      “啊?”乔壮挠了挠脑袋。她是真打算带吴婶去别处买包的,虽然5块那家料子没这家好,但也还行。不过……

      “吴婶你买书包干啥?你要去念书?”

      “刚夸你聪明,你这娃娃。”吴晓霞左右看了看,贴到乔壮耳边轻声说,“不是我,是我家丫丫。明天就要去镇上念小学了!”

      光是说出这句话,吴晓霞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当年她想和阿弟一块念书,被世道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给堵了回去。

      爹说,男娃娃念书念得好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女娃娃念得再好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生子,一辈子待在后院。花这冤枉钱,还不如给你弟多买件御寒的冬衣。

      娘说,乖,听你爹的。

      “女人读书没用”这句话像个钢印,死死刻在吴晓霞的脑门上、意识里。她曾质疑过,可得到的答复全是赞同。

      “女人读书有什么用?”

      “女人读书就是浪费钱。”

      “读书?那是男人的事,女人就该安分待在家里,好好照顾丈夫才是正事,别老想那些不三不四的!”

      “……”

      假话说的多了,就会被一些人当作真话。

      可假话终究是假话,乔阿姊的成功,结结实实朝所有人脸上扇了记响亮的耳光。

      女人不会读书?她是方圆百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

      女人读书没用?她靠着奖学金,养活自己和妹妹,又靠着高学历在城里找了份体面的工作,赚的钱比重庚村所有男人都要多。

      女人读书有没有用?

      有用!太有用了!

      乔阿姊搬去城里住的那天,吴晓霞盯着房顶的漏缝看了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鸡鸣,她做了个重要的决定——无论如何,她一定要送丫丫去上学!

      被困在花轿里的人够多了,如果有人要把她的孙女推进花轿,她就和她的女儿们把人举起来,推出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晓霞(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