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啊!!他爹,你快来看啊!”

      随着柴房门被撞开,一个惊慌失措的女声吵醒了她。

      准确的说,她也是被疼醒的,她睁开眼睛,看见自己脸边的血,一手抹净了。

      看向四周,一个土灶,一堆散在地上的柴火,一张竹子编的狭小的床,满地的灰尘,和一锅快要烧糊了的粥。

      她穿越了,穿到一个叫白书玉的姑娘身体里。

      门口尖叫的妇人是白书玉的母亲,许秋英,白书玉父亲叫白勇,还有一个哥哥叫白继望。

      许秋英拿一块布,放在白书玉的额头上,扶着白书玉,让白书玉从地上起来,白勇来到柴房,看到柱子上的血迹,嘲讽道,“哼,你撞柱给谁看的?真是出息了!”

      这个声音是白书玉的父亲白勇,白书玉从小到大不知道听了多少白勇的嘲讽,虽然她现在是穿越而来,并不是真正的白书玉,可她心中的怒意还是一闪而过。

      “哪有你们出息,你们拿着我的名籍,和你们一起在乡里承包了十亩地,十年不过就赚三十两银子,你们把我嫁给村里的老瘸子,一下就收了三十两的礼钱!”

      若是曾经的白书玉,听见白勇的嘲讽,只会被气哭,然后还要被白勇和许秋英吩咐去做饭,烧柴火,或者去洗衣服,一边做事,白书玉一边掉眼泪,还不能被他们发现,可是现在她已经没了那么多的顾忌。

      白书玉真是是个傻姑娘,这样的父母,寒冬腊月夫妇俩在屋里烧着炭火,让白书玉去院子里洗衣,夫妇俩吃的膘肥体壮,只给白书玉一些稀粥剩饭吃,这样还不早些为自己打算!

      白勇听见白书玉这么能怼,心里一愣,在他印象里,白书玉被骂了后大部分时间是沉默的,哪会像现在这样牙尖嘴利,白书玉这么骂,白勇就算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听完脸皮还是烧得慌,但是想到自己供养白书玉这么多年,白勇的怒火蹭的上涌,“用了你的名籍,看把你能的!别说名籍了,养你这么多年,你搞成这样,养你有什么用,你吃我的穿我的,你还敢骂爹娘,我看你是皮痒了!”

      说着,白勇气的怒气冲冲的去找烧火棍。

      眼看血案之上又要加一血案,许秋英连忙跨步上去拦住白勇,“当家的!书玉还小,你看在她刚才还要给你烧粥的份上,就饶过她吧!”

      “还小?她今年二十了,哪里还小了!”

      “当家的,我再劝劝书玉,她就是一时没想通,我再劝劝她。”

      听许秋英这样说,白勇脾气稍缓,手里挥舞的烧火棍也放下来,只是脸色还是黑如锅底。

      “养你这么多年,要懂得知恩图报,官府都说要孝顺父母,有你这么孝顺的吗?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白勇刚说完,看到白书玉也不说话,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冷冷的盯着他。

      他的脊背一阵发凉。

      不知怎么地,白勇居然一阵后怕,但是这样的想法瞬间又消失了,白书玉是什么性格,他和许秋英生养的,他还不清楚,肯定是他的错觉。

      这么想着白勇把烧火棍扔到柴火堆里,几步匆匆走出柴房。

      他和许秋英的女儿,吃他们的饭,就要听他们的话,如果白书玉还是犟着不嫁,就休怪他不顾父女之情了!

      白勇刚一出门,在门外偷听了半天的白继望就,就眼巴巴的走上前,搓着手笑着问,“爹,二妹她要嫁给赵瘸子吗?”

      白勇一见自己的大儿子,刚才紧张的心情一扫而空,可是一想到白书玉刚才的眼神,又是一阵火气上涌,“哼,她不敢不嫁!”

      “赵瘸子家可不穷,二妹她会想通的!”

      说完,白家父子俩一起走去堂屋了。

      “看看你爹,再看看你,还有继望,我容易吗我!”

      白勇出门后,许秋英就拿起帕子,沾了几滴眼泪,然后向白书玉历数这么多年她的辛劳,她在白勇那里受的委屈,说到动情处,连劝白书玉嫁给赵瘸子也忘了,呜呜的哭起来。

      嫁给赵瘸子的事,许秋英本来没有赞成,直到白勇提了白继望买宅院的事,许秋英也就沉默的赞成了。

      一直到昨日收了定金,她也没有反对。

      在许秋英的哭声中,白书玉张开了刚才攥着的手。

      这个时代,女子不方便出门,离开家生活,不仅是钱的问题。

      道路一旦下雨就难以行走,路上容易碰到流匪。

      河东县县城倒是离的不远,过去的路上也不会有流匪,可是身份又是个大问题,进城需要名帖,而她的名帖在白勇夫妇那里,轻易拿不到。

      况且在城里生活也要钱,白勇夫妇这些年从她这里赚这么多钱,却没有分给她一点。

      如果她要离开这里,不如从这里拿了该拿的再走。

      “书玉,你爹就这一个儿子,将来还指着他,你就听话,嫁给赵瘸子吧。”

      白书玉就当没有听许秋英的话,而是径直问她,“娘,我的名帖在哪?”

      许秋英被白书玉问的一愣,她已经做好了白书玉闷声不说话,或者是大喊大闹的准备,哪怕是白书玉要些银钱补偿,也在情理之中,可是现在的白书玉这么冷静,远在她意料之外。

      “名帖?你的名帖自然是和我们的放在一起啊。”

      “名帖你放到哪了?”

      许秋英的脸色闪过一丝狐疑。“你要名帖做什么?书玉,你的脑子坏了吗?问这种奇怪的事。”

      如果不是每天都和白书玉相处,许秋英现在真的怀疑白书玉被谁上了身,先是顶撞白勇,然后又要问什么名帖。

      “书玉,若是你想再提一门亲事,不满意现在这桩婚事,只要你爹和我同意,彩礼也合适,也不是一点都不行,你脑袋撞着了,还需要好好养伤,嫁人的事,你就再好好想想吧!”

      许秋英和白勇话里话外,还是离不开彩礼二字。

      白书玉看着自己就放置在柴火堆旁的竹床,更坚定了她的想法。

      她要拿到名帖,然后离开这里。

      “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出去了,你好好休息。”

      看着许秋英出了柴房,把柴房门合上后,白书玉在土灶与墙的夹角处,拿出了一块布包。打开布,那里边是一串铜钱。

      那是她之前上山采浆果蘑菇,卖掉后挣的钱,挣得不多,有五十文。

      这是白书玉辛辛苦苦上山采东西积攒的,如今是大梁朝,五十文够买八碗面,半斤糖,一个瓷瓶,实在不算多,但是这时候的粮食,虽然产量不算高,却不算贵,三文钱就可买一斤米或面。

      白书玉看了眼柴房,锅里有稀粥,灶台上放着一个大蒸屉,窗台底下放着一桶米,一桶面,还有些蔬菜瓜果。

      忽然一声敲门声,打断了白书玉的思索,“书玉,中午你多休息,下午把菜炒了,再做些粥。”

      白书玉赶紧把包着着铜钱的布包放进怀里,一面应道,“知道了。”

      头上还有伤口,这对夫妇还让她烧饭煮粥,白书玉不这么继续做佣人的方法,唯有远离他们。

      白书玉看向装着米的米桶,里边的米已经见底,按照往常,她得去镇上的集市去买米买菜了。

      说到米,白书玉瞬间有了个想法。

      她要离开这里,就需要钱,正愁该做些什么赚钱,卖粥利润太薄,也太重,带到集市上,也不知道能卖掉多少。

      她可以做米酒,做米酒利润高,整体重量也不重,可以方便的带到集市上。

      酒一向都不是单价便宜的东西,一斤米酒二十文,一斤更好的酒,甚至要五六十文。

      成本只有大米,酒曲,做出来后十斤米酒,她就能赚上百文。

      做酒曲还需要辣蓼草,大米,辣蓼草,干净的坛子,她需要的东西不多,就这三样了,辣蓼草在路边就有,做十斤酒,需要十二斤大米,她去集市上买就是了。

      她在的镇是清远镇,虽然叫清远,但是这里并不清,远也并不远,清远镇的集市就在几里之外,离县里的城市也只有六里。

      在这时候,镇上边是县,县上边是州,整个大梁朝有三十二个州。白书玉所在的县在并州,就是其中之一。

      白书玉拿上了包裹,出了门,大概一个刻钟左右,就到了清远镇的集市。

      清远镇是个大镇,所以集市也每天都有,集市里各种卖蔬菜,瓜果,鱼虾,小吃各类的琳琅满目。

      忽然一阵人头攒动,集市里的路边,有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看着像官吏衣服的人,在大声说着什么。

      白书玉离的近一些,才听见这人在说什么税之类的。

      “天子谕旨,乡里以前的六税,改为夏税,秋税,和人头税。”

      人群中一片庆贺声,“不错不错,少了三种税,一年能少交几百文钱呢!”

      “太好了!”

      白书玉这才知道,此人是官府派来给乡民讲解朝廷税收改制的。

      百姓不懂税制,所以大的乡镇,会有官府派下官吏给百姓讲解税收,若是遇到一些大的改制,赦免,也会这样。

      “大……大人,这秋税和人头税我知道,夏税以前从未听过,是什么啊,要交多少啊?”

      人群中有人问,白书玉也没有听说过夏税,所以她也在一旁听的仔细。

      “夏税就是以前的屋税,咱们镇上的人屋子分为五等,一年只需要交三百文以下,如果是城里的,屋子就分为十等,那就交的多了。”

      城里的屋子?

      村里的屋子显然是不能买卖的,因为屋子还连带着地,可是城里的屋子是可以交易的,也可以出租,她如果能买上或者租上城里的屋子,是不是就能作为单独的户主了?

      白书玉在人群中驻足良久。

      忽然,白书玉也大声问那个官吏男子,“大人,未出嫁的女子如果买了城里的屋子,可不可以把名帖迁到城里,单独做一户?”

      旁边有人听了,嗤笑道,“哪有未出阁的女子迁名帖的啊,真是笑话人。”

      人群中一阵窃笑声,但是白书玉神色不变。

      “官府在此讲税,肃静!”

      “你要把名帖迁到城里,需要在城里租赁房屋满一年,或者买一套城里的屋子,还有,你打算做商户,工户,还是什么户?”

      白书玉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一时之间,她也没有想仔细,“商……商户。”

      “商户是可以,但是商户收的税,可比镇上要多多了。”

      官吏男子没有嘲笑她问的,反而还详细的解答了,白书玉得到了答案,对官吏男子心生感谢,“谢谢大人。”

      大梁朝的官吏,看起来并不想从前她在诗歌里看到的,那么压榨严酷。

      白书玉离开了人群,官吏男子讲的,更加证明了她分家的想法是可行的。

      白书玉带了米和菜,还有辣蓼草,回到院子里,天色有点晚了。

      她连忙把辣蓼草和米磨成粉,团成一个个小团子,放到洗净的松针里。

      然后又要给白勇夫妇和白继望劈柴做饭,现在这个时候,普通人大多吃不起肉,鸡蛋也比较稀罕,不过白家养了十几只鸡,偶尔吃个鸡蛋还是可以的,白书玉买了豆角回来,其实白书玉不喜欢吃豆角,尤其是豆角没做熟时候,不仅微毒而且难吃。

      但是白勇夫妇和白继望今日刚把她逼到撞柱,她炒个豆角炒蛋,给这三人吃,可以说正好。

      另外院子里还有只病死的鸡,在普通人家里,哪怕是病死的鸡也是舍不得扔,白书玉干脆打开门,把院子里病死的鸡提起来。

      走到院子里,白书玉就听到堂屋里一个大嗓门的女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