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山岚菌 ...

  •   第八章:山岚菌

      蒲杨村的清晨,总是被一层薄纱似的岚气笼罩。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连带着村尾这座小院也浸润在湿漉漉的宁静里。阿水推开屋门,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和草木清香的空气,一夜安眠带来的松快感遍布四肢。

      灶房里已经有了动静。杨术起得总比他更早,此刻正蹲在灶膛前生火,橘红的火苗舔舐着干燥的松针,发出噼啪细响,映亮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锅里咕嘟着粟米粥,米香混合着水汽弥漫开来。

      阿水默默走过去,拿起水瓢,从缸里舀水倒入一旁的盆中,开始洗漱。冰凉井水激在脸上,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饭桌上依旧沉默。金黄的烙饼,浓稠的米粥,一小碟咸菜。豆豆被接走了,说是去邻村他姥姥家玩两天,院子里便更显安静。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咀嚼声。

      吃完,杨术放下碗筷,目光扫过阿水比刚来时略显红润些的脸颊,开口道:“今天没事,我去后山砍点柴,顺便看看下的套子。你……”他顿了顿,像是思考了一下,“要是闷得慌,可以去附近山坡上转转,这个时节,荠菜和灰灰菜正嫩。”

      阿水闻言,眼睛微微亮了一下。上山?他只在去年为了寻那香木,偷偷去过一次后山深处,平日里去的最远也就是张家屋后的矮坡。能自己去附近山坡转转,于他而言已是难得的自在。

      “嗯。”他低声应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找个篮子。

      杨术没再多说,起身扛起靠在墙角的柴刀和绳索,便出了院门,高大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晨雾缭绕的小径尽头。

      阿水收拾好碗筷,又把院子里外仔细扫了一遍。阳光渐渐驱散岚气,天气晴好。他找出一个不大的藤篮,想了想,又把那把小刻刀和一小块砂石用布包了塞进怀里——万一遇到合适的木料呢?

      锁好院门,他挎着篮子,沿着屋后一条被杂草半掩的小路,朝着不远处的山坡走去。路边的野草挂着晶莹的露珠,打湿了他的裤脚,凉丝丝的。鸟雀在枝头跳跃鸣叫,声音清脆悦耳。

      山坡并不陡峭,植被茂盛。阿水很快就在向阳的坡地上发现了一大片鲜嫩的荠菜,星星点点的小白花还没完全开放。他蹲下身,小心地用带来的小铁片撬起嫩株,抖掉根部的泥土,整齐地码进篮子里。

      干这活计他并不陌生,在张家时,这类挖野菜、打猪草的活没少做。但心境却截然不同。那时是任务,是不得不做的劳役,生怕挖得少了回去挨骂。此刻,他却可以慢悠悠地挑选最肥嫩的植株,享受这山间的宁静和收获的喜悦。

      阳光暖融融地晒着后背,鼻尖是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阿水挖了一会儿荠菜,又发现了几丛肥嫩的灰灰菜,也一并采了。篮子渐渐满了起来。

      他直起腰,擦了擦额角的细汗,望向更高处的山林。林木郁郁葱葱,散发着诱人的气息。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对未知探索的渴望,挎着篮子,朝着林木更茂密处走去。

      越往里走,树木越高大,遮天蔽日,光线也变得幽暗起来。脚下的落叶层厚厚的,踩上去软绵绵的。空气更加清凉,弥漫着浓重的、潮湿的腐殖土味道和各种各样的草木气息。

      阿水放慢脚步,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尝试着像前几日在院子里那样,去感知周围。起初只是混杂的气息,但当他静下心来,那种微妙的感觉又隐约浮现。

      左手边那棵老松树,散发着一种沉郁的、带着些许辛辣的“气”,让人心神微凛。而右手边几丛不起眼的、开着淡紫色小花的灌木,则萦绕着一种极其淡薄的、清甜安宁的韵味。他甚至能模糊地感觉到脚下泥土里,那些深埋的树根和腐烂枝叶中散发出的、深沉而驳杂的生机与死气交织的力量。

      这奇异的感知让他既兴奋又有些惶惑。他不敢深入,只在外围转悠,目光仔细扫过林间地面和树干。

      在一处背阴的、生着厚厚青苔的大树根下,他忽然瞥见几点不一样的色彩——那是几朵刚冒头不久的蘑菇!伞盖圆润,呈淡淡的灰褐色,看上去十分鲜嫩。

      阿水心中一喜,小心地走过去,蹲下身仔细辨认。他认得这种蘑菇,村里人叫它“灰钉菇”,无毒,味道鲜美,是山货里的好东西。他小心翼翼地用铁片连根撬起,放进篮子里,和野菜分开摆放。

      找到了这几朵,他的兴致更高了,更加专注地在林间搜寻起来。果然,又让他在几处腐木旁和落叶堆里找到了不少灰钉菇,还有一些同样可食用的奶浆菌。篮子渐渐沉甸甸起来。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升到了头顶。林间光线明亮了许多,但天色却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远处的山峦轮廓变得有些模糊。

      阿水采蘑菇采得忘了时间,直到一滴冰凉的水珠猝不及防地砸在他的鼻尖上。

      他猛地抬起头。

      只见方才还湛蓝如洗的天空,不知何时聚拢来了大片的乌云,山风也变得急促起来,吹得树梢哗哗作响。

      要下雨了!而且是山雨,来得急!

      阿水心里一紧,连忙挎起篮子,快步往林子外走。可他本来就走得不近,山路又崎岖难辨,还没等他走出多远,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透过茂密的枝叶,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衫。

      雨势来得又急又猛,顷刻间就连成了雨幕,山林里一片白茫茫的水汽。视线变得模糊,脚下的路也更加泥泞湿滑。

      阿水有些慌了,抱着篮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艰难前行。雨水顺着头发流进脖颈,冰冷刺骨。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又开始担心起来——杨术呢?他也在山里砍柴,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地方避雨?

      正当他有些狼狈不堪时,雨幕中忽然传来一个略显粗嘎的喊声:“哎!那边!是阿水吗?”

      阿水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个稍微开阔的坡地上,站着两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身影,正朝他挥手。看身形,像是杨家的旁支亲戚,他似乎在村里见过几面。

      他连忙应了一声,加快脚步朝那边走去。

      那两人是杨术的堂兄杨林和他的媳妇春苗嫂。他们也是趁着早上天好上山来采些山货,没想到撞上这场急雨,正躲在一处突出的岩石下避雨,恰好看见了淋得透湿的阿水。

      “哎哟,真是阿水!快过来快过来!这雨大的!”春苗嫂是个爽利人,虽然平时跟阿水没什么往来,但此刻见他孤身一人淋在雨里,模样可怜,立刻热心肠地招呼他过去躲雨。

      阿水感激地钻进岩石下,这处凹陷不大,挤了三个人有些勉强,但总算隔绝了大部分雨水。他摘下头上的斗笠(出门时杨术让他戴上的),甩了甩上面的水,浑身湿漉漉地站着,冷得微微发抖。

      “你怎么一个人跑这来了?术小子呢?”杨林打量着阿水篮子里的野菜和蘑菇,问道。

      “他……他去更深的地方砍柴了。”阿水低声回答,牙齿有些打颤,“我就在附近挖点野菜。”

      “这雨来得邪乎,术小子肯定找地方躲着了,你别担心。”春苗嫂宽慰他一句,又瞅了瞅他的篮子,“哟,采了不少灰钉菇和奶浆菌嘛!眼神挺好使啊!”

      阿水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雨一下,”杨林看着外面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雨幕,咂咂嘴,“等会儿停了,林子里那些草菇、松蘑肯定蹭蹭往外冒!那才叫好东西呢!”

      “可不是嘛!”春苗嫂接口道,脸上带着期待,“尤其是东面那片老松林底下,往年一下雨,那松蘑一窝一窝的!可惜这会儿雨太大,不好过去。”

      三人挤在岩石下,听着外面哗啦啦的雨声,闲聊着村里的琐事和山货经。阿水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这种被当作寻常村人一样拉家常的感觉,让他感到一丝陌生的暖意。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雨势终于渐渐小了下来,从瓢泼大雨转为了淅淅沥沥的中雨。乌云散去不少,天色重新亮堂起来。

      “雨小了!咱赶紧的!”春苗嫂一拍大腿,利索地整理了一下蓑衣斗笠,“趁现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赶紧去老松林那边瞅瞅!”

      杨林也站起身来,对阿水道:“阿水,你跟我们一起过去不?这会儿蘑菇正多,一个人捡不完!”

      阿水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们会主动叫上自己。他看着外面依旧湿漉漉的山林,又想到满满一篮新鲜蘑菇的场景,心里一动,点了点头:“……好。”

      于是,三人踩着泥泞湿滑的山路,朝着东面的老松林走去。雨水洗过的山林格外清新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泥土和草木的清气。

      一走进老松林,阿水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高大的松树下,厚厚的松针被雨水浸泡,散发出特有的清香。而就在那棕色的松针之间,果然如春苗嫂所说,冒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蘑菇!多是黄褐色的松蘑,伞盖厚实,散发着浓郁的菌香,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草菇,星星点点,如同雨后遗落的珍宝。

      “快!这边多!”春苗嫂经验老到,一眼就发现了蘑菇最密集的地方,蹲下身就开始采。

      杨林也去了另一个方向。

      阿水学着他的样子,小心地拨开松针,用手指捏住蘑菇的根部,轻轻一旋,便摘了下来,抖掉粘附的松针和泥土,放进篮子里。这活计需要耐心和眼力,但他做得极其专注,很快就沉浸其中。

      他的目光锐利,往往能发现藏在松针下层或树根隐蔽处的大蘑菇。更奇妙的是,当他静心感知时,似乎能隐约察觉到那些蘑菇聚集之处,土壤里散发出的、一种特别湿润肥沃的“生气”。

      三人默默劳作着,只听见雨水从树叶滴落的嗒嗒声,和采摘蘑菇的细微声响。林间弥漫着松香和菌类特有的鲜美气息。

      阿水的篮子很快就被一层肥厚的松蘑填满了,沉甸甸的。他看着自己的收获,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雨彻底停了。阳光从云层缝隙中透出,在林间投下道道光柱,水汽氤氲,恍若仙境。

      春苗嫂和杨林的篮子也差不多满了。三人汇合,互相看着对方满满的收获,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今儿运气真不赖!”春苗嫂抹了把额上的汗,笑呵呵地说,“阿水,没看出来,你采蘑菇还是个好手呢!眼神忒毒!”

      阿水被夸得有些腼腆,低下头,小声道:“是春苗嫂和林哥带的路好。”

      “行了,差不多了,咱回吧!这路滑,小心点走。”杨林招呼道。

      三人顺着来路往山下走。虽然浑身沾满了泥点,裤脚湿透,但看着篮子里沉甸甸的收获,脚步都格外轻快。

      快到山脚时,迎面撞上了正急匆匆往山上走的杨术。他显然也是刚从避雨的地方出来,柴刀别在腰后,额发也被雨水打湿了,几缕黑发贴在疤痕清晰的额角。看到阿水和堂兄堂嫂在一起,他明显松了口气,紧绷的下颌线条缓和下来。

      “术小子!正好!”春苗嫂大嗓门地招呼,“看你急的!阿水跟我们在一块儿,丢不了!你看,我们还带着他采了好多蘑菇呢!比你一个人闷头砍柴强多了!”

      杨术的目光落在阿水挎着的那个堆得冒尖的篮子上,又扫过他虽然沾了泥水、却透着红润气色的脸颊,点了点头:“嗯。多谢林哥,春苗嫂。”

      “谢啥!顺手的事儿!”杨林摆摆手,“阿水手脚麻利着呢,可是帮了大忙!行了,人交给你了,我们也回了!”

      说着,两口子便笑着朝自家方向去了。

      山脚下只剩下杨术和阿水两人。空气里弥漫着雨后草木的清新气息。

      阿水抬头看了杨术一眼,小声解释道:“我……我本来只是在山坡挖野菜,碰到下雨,遇到了林哥和春苗嫂,他们就带我去采蘑菇了……”

      “嗯。”杨术应了一声,看不出情绪。他伸手,极其自然地从阿水手里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藤篮,“走吧。回去换身干衣服。”

      说着,他便转身走在前面。步子依旧沉稳,却放缓了许多,仿佛在适应阿水疲惫的步伐。

      阿水跟在他身后,看着他那高大的背影替自己拎着沉重的篮子,篮子里那些沾着水珠的灰钉菇、松蘑和荠菜散发出混合的、鲜活的香气,与雨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

      回到小院,杨术把蘑菇篮子放在灶房门口,对阿水道:“先去换衣服。”

      阿水回屋换上干爽衣物,出来时,见杨术已经打了一盆干净的井水,正在清洗那些蘑菇。他把不同种类的蘑菇分开,动作熟练地摘去根部带的泥土和杂物。

      阿水默默走过去,蹲在一旁帮忙。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水流声和蘑菇被清洗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晚上,灶房里飘出了异常鲜美的香气。阿水用新采的嫩荠菜滚了个蛋花汤,清炒了一大盘灰灰菜,而主菜则是杨术亲手做的小鸡炖蘑菇——用的是家里仅有的一只小公鸡和今天采来的最新鲜的松蘑。

      鸡肉酥烂,蘑菇吸饱了汤汁,鲜美异常,那股浓郁的香味飘出老远。

      饭桌上,豆豆也被接了回来,小家伙啃着鸡腿,吃得满嘴油光。杨术依旧沉默地吃着,但却比平时多添了半碗饭。

      阿水小口喝着鲜美的蘑菇汤,看着豆豆满足的笑脸,听着窗外偶尔响起的、雨后的蛙鸣,心里被一种踏实而温暖的饱足感填得满满的。

      这一天,上山,挖野菜,淋雨,采蘑菇……这些最寻常不过的农村生活,却让他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正一点点地融入这片土地,融入这种踏实的日子。

      夜深人静,他躺在床上,还能依稀回味起那蘑菇的鲜香。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采摘时触碰到的、湿润肥厚的菌盖触感,和泥土的清新气息。

      他悄悄握紧枕下的香木,那清冽的气息仿佛也带上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暖意。

      窗外的月光,皎洁明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