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八章 岁寂 ...
-
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交卷铃响时,窗外的梧桐叶已落尽。我收拾好书包走出校门,看见灰雀从电线杆上振翅飞起,羽翼划破铅灰色的天空。寒假的开始如此寂静,寂静得能听见时间从指缝溜走的声响。
岁暮的寒潮终究是漫过了城市最后一道天际线。我立在窗前,看万家灯火次第点亮,宛若星河倾泻,坠入人间川流。掌心的铝制钥匙已被体温焐得温热,它开启的斗室却依旧空旷,唯有电视机里溢出的喧腾歌舞,在墙壁间碰撞出虚拟的热闹。
菜市场的铁门早早贴出歇业告示,红纸黑字写着"正月初八开市";超市的价签一日日翻新,西兰花从三块五涨到六块八;粮油区的促销堆头前,主妇们推着购物车演算年关的经济题。我混迹于采购的人流中,学着打量菜品成色,将蔫软的青菜和冻得硬邦邦的肉馅塞进冰箱,完成一场笨拙的生存预演。
漫长的假期将游戏的欢愉稀释成白水,连暑假作业都被磨成了细沙,从指缝间缓缓流尽。晨起闲逛时,忽见街巷俱寂,商铺齐喑,卷帘门上映着我自己孤单的身影。一种莫名的萧索攫住心房,打开手机才惊觉已是小年,屏幕上的日期像无声的嘲讽。
母亲的讯息恰时抵达,一串亲戚名片伴着拜年指令鱼贯而入。"记得给二姨婆发语音""给表叔要视频拜年",每个要求后面都跟着红包金额的提示。我敲下"那你们…",指尖悬停良久,终是逐字删除。转头扎进网络世界,满屏中国红与喜庆标语扑面而来,电商平台的弹窗不停闪烁着"阖家团圆"的广告,这次却觉得格外窒闷。
暮色中的街巷,唯剩卖糖饼的摊子亮着暖光,油锅里升腾的白雾在寒夜里格外动人。襄阳老话怎么说来着?"过小年,吃糖轱辘,会……"记忆在此断片,传统的重量于我们这代早已轻如飞絮。摊主抱着奶娃招呼:"小周啊,来点糖轱辘?"襁褓中的婴孩睁着琉璃般的眼睛望来,我弯起习惯性的笑:"拿五张。"
糖浆在锅里咕嘟冒泡,金色的面饼被捞起时带着诱人的焦边。揣着滚烫的油纸包穿行在寒风中,省去所有应酬话。回家烧水煮面,锅里的水汽模糊了窗玻璃,犹豫再三还是卧了个荷包蛋,金黄的蛋黄在清汤里慢慢凝固成孤单的太阳。
对照通讯录完成拜年任务时,声音里淬炼出恰到好处的欢欣。视频那头觥筹交错,背景音里的团圆饭热闹非凡。"一个人也要好好过年"的嘱咐像羽毛轻轻落下,心底却异常平静,只有疲惫如潮水漫涨。
地方台春晚在电视里喧闹,我搬来小凳置于玄关尽头。糖饼在怀中渐渐失温,油渍在衬衫前襟洇开浅黄的印记。虚幻的暖意贴着胸口,目光胶着在冰冷的铁门上。电视里的欢笑声越来越飘渺,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说不清是在期待门锁转动碎裂这凝滞的时空,还是沉溺于这志怪小说般的孤寂——如枯木缓缓沉入冰湖,寒意渗入每个毛孔。偶有挣扎的念头浮起,旋即被更深的冷冽麻痹。
子时的钟声撞破凝滞,电视里迸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僵硬的关节重新苏醒,糖饼早已冷透变硬,像一块甜蜜的化石。熄屏,收纳残羹,洗漱时看见镜中人眼底的平静,而后将自己沉入无梦的深海。
寒假的晨曦还会如期而至,而成长就是学会与无数个这样的夜晚和解。
岁寂
朔气侵城暮色横,寒窗独对万家灯。
掌钥初温空室冷,荧屏虚热闹壁凝。
市歇初八红纸褪,价新三五绿蔬升。
拣青菘叶塞玄冰,稚子营炊第一程。
岁闲欢趣淡如水,年近街衢寂若僧。
忽见屏间祭灶日,方知孤立小年夜。
戚名录毕叮咛至,贺语输删踟躇停。
满目桃符灼眼赤,电商团圆字字凝。
暮巷唯余糖饼灶,油锅白雾暖寒升。
襄阳旧谚半零落,琉璃瞳映笑靥承。
沸浆金饼捞焦边,裹裘趋风谢应酬。
素面清汤卧玉卵,孤阳沉碗漾微涡。
荧屏贺岁声喧沸,玄关独坐糖饼温。
油渍洇衣渐失暖,铁门凝望境似魇。
子时钟破冰寂夜,歌舞轰然迸穹窿。
僵骨初苏饼已化石,残羹收尽镜颜平。
寒宵独溯成长课,晨曦依旧临窗至。
万窗星火俱阑珊,心灯一盏映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