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身患奇病 ...
-
拿着今日新赚的厚厚一沓钱两,心里别提有多踏实。
“小二,把你们店的特色菜全部呈上来。”
晏云昭大手一挥,带着楼宿去梨溪镇最大的酒楼——桂月楼狠狠消费了一把。
店小二满脸笑容,麻溜的将各色佳肴摆了满桌,清蒸鳜鱼、素炒菌子、凉拌青菜……看起来还算有食欲。
但晏云昭尝了一口,便连连摇头叹息。
“这鳜鱼肉一点也不鲜嫩,火候太大导致肉做的太干,鱼腥味冲。”她尝了一筷子,边嚼边吐槽。
“素炒菌子也太素了,缺少佐料,蘑菇的香味一点都没有炒出来。”
“凉拌青菜……兑点水就是凉拌了?”
晏云昭吃的毫无滋味,接下来的几道肉菜也是各有缺陷,哪哪都有问题。
虽然对这个世界的厨艺早已领略,但她还是不死心,以为过了二百年起码会有些进步,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
不过她来桂月楼,并非只是冲动消费,而是来这里最具权威性的酒楼把握一下美食风向,学学营业模式,该借鉴的借鉴。
此番考察,原本有些没底的她反倒放宽了心:假如她将可乐鸡翅、美式豪情培根菠萝牛肉披萨、肯麦汉堡搬到这里售卖,岂不赚翻?有了鸡精加持,她随意做一道菜都比桂月楼的好吃。
楼宿看着晏云昭对面前的一大桌菜连连嫌弃,好奇道:“姑娘对菜谱很有研究?”
“叫我云昭就好。很有研究算不上,只是喜欢美食,恰好乐在其中罢了。”说完,晏云昭放下筷子,啧啧叹了口气。
“真是浪费食材。看来得让他们吃点好的,知道什么叫市场竞争力。”
楼宿听到陌生词汇,只是皱眉思考了片刻,不再多言,静静看着晏云昭摆弄着盘子的食物挑挑拣拣,似乎觉得难以下咽。
“楼公子,你觉得这食物如何?”
晏云昭对这些菜失去了信心,扔下筷子将希望寄托在了楼宿身上。
楼宿品味半晌,沉吟道:“菜品寻常,滋味算是尚可。在大启边陲之地,应当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看来这个朝代的厨艺也就不过如此,晏云昭对自己的小店充满了期待。
“楼公子寻治病良机,接下来是要去哪?”
晏云昭问这话也有些自己的私心,楼宿干活利索,情商又高,还是一个很好的人形招牌,这不就是代言人吗?小店开张,她正缺一个这样的得力帮手。
至于治病嘛……还有叶秦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宗门,治凡人的病还不是手拿把掐?
“听闻这大启有治病玄机,可具体在哪,我也不知,准备在此落脚后慢慢寻找。”
楼宿深如潭水的眼眸不动声色望了晏云昭一眼。
她一乐,趁机抛出橄榄枝,顺水推舟道:“楼公子一个人在此处,人生地不熟,又身患重病,正缺人照应。恰好我有一仙门朋友,应当能看看你的病。不如留在我的小店帮忙,工资我给你开,如何?”
“工资?”
“哦,就是薪酬啦。”
楼宿牵了牵嘴角,作揖道:“那便感谢云昭姑娘收留,在下定当尽心竭力。”
晏云昭爽快地搭过他的肩:“我可从不亏待员工。走,给你换身行头,昨日你这衣裳泡了水,看着有些皱巴巴。”
相处不过半日,晏云昭口中冒出许多楼宿听不大明白的词,不过也能猜出几分意思来,他便没有细问,只当是什么地方的土话。
片刻后,两道身影便出现在了霓裳坊门口。
老板娘正百无聊赖地拨弄着一枝蔫掉的花草,见门外走来两个模样标致的人,一下子来了兴致。
看到晏云昭这张熟悉的面孔,老板娘热络道:“哎呀晏姑娘。”
她脂粉气浓重的眼皮掀了掀,飞速瞥了身旁的俊美公子一眼,笑道:“这次来给夫君挑衣服呀。真是般配。”
晏云昭连忙摆了摆手:“是朋友,是朋友。”
老板娘了然地点了点头,脸上窃喜的神情却不减半分。晏云昭被盯的有些不自在,索性转过了身,任由她抱着一大卷布料,摆弄洋娃娃似的给楼宿比划。
“这青色衬你肤色,正适合。还有这鹅黄,这象牙白……”老板娘挑了数十匹布出来,二人看的眼睛都晕了。
最后,楼宿挑了三匹素色衣料,老板娘量了身形便允诺中旬来取。
出了店,晏云昭正欲带着楼宿回小店,却总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视线瞄到楼宿泛白的嘴唇,才恍然醒悟,一拍脑门:今天不是出门要给楼宿看病吗!
眼看已近黄昏,晏云昭心道,若是古代也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己带着重病的员工出去打工,肯定会被扣上一个“虐待员工”的罪名吧……不过楼宿似乎对自己的病习以为常,挂着白戚戚的嘴角忙碌了一天也一声不吭。
她不好意思地冲楼宿笑了笑:“抱歉啊楼公子,今天一直在忙我的事,都忘了下山是要带你去看病。”
楼宿只是浅笑一声,道无妨。
这海纳百川的包容心反倒让晏云昭愧疚,火速将他带到了小镇最大的医馆。
谁知,一把白胡子的老头搭上他的腕,竟整整沉默了半炷香。老医师眯着眼将手收回来:“这位公子……”
“他如何?”晏云昭见他顿了半天不说话,急切追问道。
“他的身体很康健。”
听到此话,晏云昭和楼宿也是齐齐一愣。
这济草堂好歹也是翠良一带有名的医馆,楼宿究竟患的是什么病,竟让医师连都看都看不出来?
她狐疑地瞥了楼宿一眼,嘴唇煞白,体弱无力,都快把“有病”二字写在了脸上。
“没病来看什么病?真是的。”后面排队的人怨气冲天,很不耐烦。见老先生也没有多说几句的意思,二人匆匆道一声抱歉,便出了堂。
街上人来人往,他们并肩走着,晏云昭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没有说话。
楼宿打破沉默:“云昭姑娘愿意替我治病,已经很是感激。可惜我这病蹊跷,并非能轻易治好的,姑娘不必忧心。”
晏云昭抬头冲他一笑,将心思压了下来。
早先没有想到仙门药师和凡界大夫很是不同,方才进济草堂才猛然醒悟,也不知叶秦有没有法子。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赶快把小店开起来,有了收入,治病什么的自然好说。作为老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员工每况愈下、病入膏肓吧?
回到屋内,晏云昭几日前雇的工匠们已按她给的路线将小店修缮一新,原先她钉的歪歪斜斜的木板已被扶正重钉结实、屋顶铺上了青瓦、店内桌椅摆得整齐,连挂着“翠良野味”的牌匾也焕然一新。四周还挂上了通红的六角灯笼,在荒山中竟平添一份风雅。
晏云昭满意极了,绕着小店看了又看,怎么也看不够。
此刻楼宿却拿着工匠留下的手绘地图陷入了沉思:图中绘出的山峰小圈套大圈,次第套了无数圈,还似乎以某种奇怪的规则排列。
他看不明白,便拿着图纸问一边欣赏小店的晏云昭:“云昭姑娘,你画的山上这些圈……是什么?”
“噢,”晏云昭一看了然,道:“这是等高线。”
“登……高……县?”楼宿一字一顿地重复着她口中的那个词,更加不解,他并未听闻这翠良山有什么登高县。
晏云昭找了个小棍,开始在地上给他画示意图:“这个等高线的作用呢,就是为了提现出地图上山的高度。简言之,圈越多的山,高度便越高,不可贸然翻越,你看这两座山,同一水平线上有两道圈,这就说明呢,此处的高度是一致的……”
她滔滔不绝地向楼宿讲述何为等高线,越将越起劲:“本来吧我忘了工匠们看不懂这线,不该将它画上去,可标等高线这习惯一旦养成便手痒……”
晏云昭讲完等高线,将小棍撂在地上,长呼了一口气,心中满满的成就感:现代智慧又向古代迈进了一大步!
楼宿听着她的解释若有所思,这等高线设计甚妙,他从前博览群书,竟从未见过这种玄妙的绘图思想。
落日余晖投过树影洒下来,一位老者背着竹筐从山上艰难地翻下来,望着“翠良野味”的招牌驻足不前。
晏云昭见他停留,心下一喜,赶忙邀进了店内:“老伯,你想吃点什么?”
老伯望了望店内的两人,迟疑道:“这应该是食肆吧?”
“当然。小店采用翠良山上最原始的食材,新鲜美味。老伯你想吃什么尽管提,我肯定都会做。”
楼宿给老伯斟了杯茶,道一声请用,倒叫老伯有些坐立不安起来。他四下望了望,犹豫片刻,才将草帽摘下来放在桌上。
“那这价格……”
“您放心!这价格一定公道。”经过几天的考察,晏云昭早就对此地菜品的价格有了定数。
“那便给我做一碗素面吧。”
晏云昭应了一声,便去厨房忙活起来。
胡萝卜豆腐土豆细切成丁备好,加水小火翻炒慢炖;盆中倒面粉和水搅拌揉捏,密闭轻置片刻便拉长下锅,添水少许,炒至咕咚冒泡一齐倒入锅内,撒上青盐鸡精,削白的小葱切段一撒,一道素面便完成了。
鸡精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鲜味,一锅滋味浓汤有胡萝卜土豆小葱添色,软嫩豆腐搭配劲道面条,丰富了口感层次。
浓香四溢,叫人闻了止不住的流口水。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拉面,晏云昭满意的将它端上了桌。
老伯拿起筷子挑起一撮面,送入口中的刹那,眼睛一亮,狼吞虎咽吃完了。
“姑娘,你这面,乃是老朽此生吃过最好的!面条劲道爽口,底料鲜香恰到好处,如此美味的面,我定要叫邻里都来尝尝。”
老伯不留余地的夸赞让晏云昭心里乐开了花。
她虽法力低微,却因草妖特性,筋骨坚韧,力气也比常人大上许多,揉的面自然劲道爽滑,色泽白腻均匀。
老伯付了三十文,扣上草帽依依不舍地出了店,感叹道:“面的味道极好,就是店偏僻了些。姑娘为什么不去镇上开店?这样也好揽客。”
晏云昭不是没考虑过这一点,只是她觉得店铺开在镇里,不仅少了一分野趣,也难以上山及时获取食材,少了“野味”这一核心卖点。
况且镇子里地价甚高,身无分文的晏云昭哪里有钱盘地呢?翠良山虽说是荒山,却也需要一份地契才盘下地,不过好在地处偏远,暂时也没有人来查,只得慢慢攒钱买了地契。
老伯听了她的解释,连连点头称赞,背起箩筐,回头留恋地望了一眼牌匾便消失在了远处。
翠良野味第一单,圆满完成!晏云昭抱起绒绒转了一圈,两人一猫就这样欢乐地打扫起小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