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安全堡垒中的隔空一指 ...
吴悠家的客厅,被沈溪私下称为“安全堡垒Plus”。这里没有陌生的目光,没有不可预测的噪音,没有需要寒暄的陌生人。空气里弥漫着熟悉的咖啡香、烘焙点心的甜香,以及比沈溪家植物角更浓郁、更蓬勃的植物气息。高大的龟背竹、垂挂的绿萝瀑布、形态各异的多肉拼盘,还有角落里那株被吴悠戏称为“镇宅之宝”的茂密幸福树,共同构筑了一个生机勃勃却又壁垒分明的绿色世界。
沈溪紧挨着吴悠,坐在那张宽大舒适的布艺沙发最内侧的角落,身体尽可能地缩进去,仿佛要将自己嵌进柔软的靠垫里。她手中紧紧捧着一杯吴悠塞给她的热可可,温热的杯壁熨帖着她冰凉的手指,却无法温暖她紧绷的神经。她像个误入人类领地的野生小兽,警惕地竖着耳朵,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细微的动静。
客厅里还有另外三个人,都是吴悠精挑细选过的“安全系数”极高的植物同好:退休的温和张老师,说话慢声细语;腼腆的插画师小李,大部分时间安静画画;以及…顾屿。
他就坐在斜对面靠窗的单人沙发上,离她最远的位置。窗外的天光勾勒出他清晰的侧影,他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手中一盆品相极佳的玉露,手指修长稳定,偶尔用一把小镊子调整一下铺面石。他的姿态放松而专注,像沉浸在自己的星球里,对周遭的一切浑然不觉。吴悠说得没错,他没有试图靠近,甚至没有刻意看向她这边。他安静得像客厅里的一株大型绿植。
沈溪的目光,如同受惊的飞鸟,几次掠过顾屿的方向,又迅速收回,落在自己手中的可可杯里,看着深褐色的液体表面细微的涟漪。每一次目光的触碰,哪怕只是落在他的衣角、他手中的花盆,都会在她心中激起一阵小小的恐慌涟漪。她努力控制着呼吸,试图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杯中那点可怜的涟漪上,或者旁边吴悠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和絮絮叨叨的闲聊(关于新入的某种缓释肥)。
“溪溪,你看小李带来的这盆鹿角蕨小苗,是不是很精神?”吴悠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带着刻意的引导,手臂轻轻碰了碰沈溪,指向茶几中央一个铺着湿润水苔的透明玻璃缸。缸里,几株小小的鹿角蕨孢子苗伸展着稚嫩的、如同鹿角初生般的翠绿叶片,在灯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鹿角蕨。
顾屿的头像。
也是…他们线上第一次“安全”交流的媒介。
沈溪的目光被吴悠的话牵引过去,落在了那几株小小的幼苗上。翠绿的生命力带着一种纯净的吸引力,暂时驱散了一些心头的阴霾。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个模糊的“嗯”声。
“这种孢子苗带大特别有成就感,就是前期对环境要求高,得耐心点。”张老师温和地接话,推了推眼镜,也看向那玻璃缸。
话题似乎安全地围绕着鹿角蕨幼苗展开了。沈溪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丝丝。她听着张老师和吴悠交流养护心得,目光停留在那片稚嫩的绿色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温和的声音加入了对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孢子体阶段保持高湿度和稳定散射光很关键。水苔基质湿度要均匀,避免局部过湿导致腐烂。”
是顾屿。
他没有抬头,目光依旧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玉露,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客观事实。声音不高,语速平稳,带着一种熟悉的、属于线上文字交流的冷静与专业。
沈溪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尽管他的声音和线上想象的一样平静温和,但当这声音真实地在物理空间里振动空气,传入她的耳膜时,带来的冲击力远非文字可比!那是一种更直接、更具象的存在感。
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几下,手心又开始微微潮湿。她强迫自己将目光死死锁定在玻璃缸里的鹿角蕨幼苗上,仿佛那是隔绝顾屿声音的屏障。然而,他的话却清晰地钻入脑海——“高湿度”、“散射光”、“避免腐烂”…精准、专业,和他线上回复的风格如出一辙。
吴悠自然地接过话头:“对对,湿度计我都备着呢!溪溪,你看,这种小环境是不是跟你修复古籍时控制温湿度的恒温箱有点像?”吴悠巧妙地将话题抛回给她,试图将她拉入安全区。
沈溪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只发出一点气音。她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顾屿,他似乎也因吴悠的话而抬了下眼,目光平静地扫过这边)都若有若无地落在她身上。巨大的社交压力瞬间攫住了她!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耳根滚烫。她猛地低下头,恨不得将脸埋进可可杯里。
完了…冷场了…
像个傻瓜…
熟悉的社恐羞耻感汹涌而至。她感觉自己像个在舞台上突然失语的演员,聚光灯烤得她无所遁形。手指紧紧抠住杯壁,指节发白。
就在她几乎要被这无声的压力压垮时,吴悠的手臂再次轻轻碰了碰她,带着无声的鼓励和支持。同时,顾屿那平静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对象似乎转向了插画师小李:
“小李,你上次问的那个多肉上色问题,除了光照温差,介质里的矿物微量元素比例也有影响。我整理了一份资料,晚点发你邮箱。”
他的话题自然地转向了小李,语气依旧平稳专业,仿佛刚才沈溪的沉默和窘迫从未发生。客厅里的焦点也随之转移。那股聚焦在沈溪身上的无形压力瞬间消散了大半。
沈溪如蒙大赦,紧绷的身体微微松懈下来,偷偷地、极其快速地吸了一口气。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微微濡湿。她依旧低着头,但目光悄悄抬起,再次落回那玻璃缸里的鹿角蕨幼苗上。翠绿的叶片在灯光下舒展着,带着一种天真无畏的生命力。
顾屿…他刚才是在…解围吗?
还是…仅仅巧合?
这个念头像一颗微弱的小火星,在她混乱的心绪中闪烁了一下。他精准地捕捉到了她的窘迫,然后用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极其自然地转移了注意力,没有让她难堪,也没有任何刻意的安慰或询问。这种…不着痕迹的体谅,比任何直接的关怀都更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全。
她小心翼翼地、极其缓慢地抬起眼睑,目光不再闪躲,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探究和微弱好奇的勇气,再次投向斜对面那个靠窗的身影。
顾屿已经放下了那盆玉露,正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一个透明收纳盒,里面是几株品相极好的、形态奇特的小型多肉。他小心地将它们取出,放在茶几空出的一角,动作轻柔而专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低头时颈项的线条和微微抿起的专注嘴角。他的周身散发着一种沉静、稳定、与世无争的气息,像一株深深扎根于自己土壤的植物。
沈溪的目光,不再像受惊的飞鸟般一触即溃。它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一些,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观察,试图将这个真实的、安静的、专注于植物的“屿”,与她脑中那个被恐惧扭曲过的、可能变成林森模样的幻影区分开来。
他修剪枯叶的动作很轻柔…
他摆放多肉时很小心地避开了旁边的杯子…
他回答小李问题时,眼神很专注…
一个个细微的、具体的观察点,像一块块小小的拼图,在她心中悄然拼凑着“真实顾屿”的碎片。恐惧的阴影依旧庞大,但在这片由吴悠构筑的、充满生机的安全堡垒里,在顾屿那稳定而专注的气场辐射下,似乎被暂时逼退了一点点。
“溪溪,”吴悠带着笑意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压得很低,“你看顾屿拿出来的那盆‘灯泡’ (Conophytum burgeri),窗面透得像水晶!你不是一直想找品相好的吗?就在那儿!”
吴悠的手,带着明确的指引,指向了顾屿刚刚放在茶几上的那几盆多肉中的一盆——一颗圆润饱满、表皮呈半透明状、如同绿色小灯泡般的奇特植物。
沈溪的心猛地一跳!吴悠这是…在给她创造机会?一个可以隔着“安全距离”进行交流的、关于植物的…话题?
她的目光瞬间被那盆“灯泡”吸引。它确实很美,形态完美,窗面清澈透亮,是她寻觅已久的心头好。一股强烈的、属于植物爱好者的纯粹喜爱之情,暂时压过了社交恐惧。
她抬起头,目光第一次没有闪躲地、直接地越过了茶几,越过了那几盆多肉,落在了顾屿身上。
顾屿似乎也听到了吴悠的话,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沈溪。他的眼神里没有探究,没有压力,只有一种温和的、等待询问的专注,像在等待一个关于植物养护的技术咨询。
四目相对。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沈溪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像一面被擂响的战鼓!刚刚聚集起的那点勇气在对方平静的注视下摇摇欲坠。喉咙发紧,脸颊滚烫。她想立刻移开视线,想退缩回自己的角落。
然而,吴悠在她手臂上轻轻捏了一下,带着不容置疑的鼓励。那盆晶莹剔透的“灯泡”也在无声地召唤着她。
时间在沈溪的挣扎中仿佛被拉长、扭曲。她感觉自己站在悬崖边,往前一步可能是深渊,也可能是…一片新奇的风景。
终于,在勇气即将彻底消散的前一秒,她猛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汲取整个堡垒的力量。她没有说话(声音依旧卡在喉咙里),而是极其迅速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抬起了右手。
她的食指,没有指向顾屿,甚至没有指向那盆“灯泡”,而是隔着茶几,远远地、精准地指向了那盆灯泡旁边,另一盆同样来自顾屿的、状态极佳的鹿角蕨成株!
“那…那盆 Platycerium bifurcatum… 附生的沉木,是…是崖柏吗?” 她的声音干涩、紧绷、音量极小,带着明显的颤抖,几乎湮没在客厅的背景音里。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吐了出来。同时,她的指尖依旧固执地、微微颤抖地指着那盆鹿角蕨。
问完的瞬间,巨大的羞耻感和恐慌感如同海啸般将她淹没!她像被烫到一样猛地收回手指,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她迅速低下头,死死盯着自己紧握的拳头和杯子里晃动的可可,脸颊烧得如同烙铁,耳朵里嗡嗡作响,再也听不清周围的任何声音。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冲撞着,仿佛下一秒就要破膛而出!
她做了什么?!
她竟然…竟然当众指着他的植物问了问题?!
还是用那种难听的、发抖的声音?!
他会怎么想?!其他人会怎么看她?!像个怪胎!一定像个怪胎!
就在沈溪被自我厌弃的浪潮彻底吞没,恨不得立刻挖个地洞钻进去时,一个温和、平静、毫无波澜的声音,如同穿透迷雾的稳定信号,清晰地传入了她的耳中:
“是的,是风化处理过的崖柏沉木。纹理稳定,不易腐朽,适合长期附生。”
是顾屿。
他的回答。
语气平稳,专业,就像在线上回复她的生石花问题一样。没有一丝惊讶,没有一丝嘲笑,没有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仿佛她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指”和颤抖的问询,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关于植物材料的学术提问。
他甚至没有看她,目光落在那盆鹿角蕨上,像是在确认自己的回答。
沈溪猛地抬起头,布满红晕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愕然。她看向顾屿,对方已经低下头,继续整理他拿出的其他多肉,侧脸在阳光下显得平静而专注,仿佛刚才的问答只是程序运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子进程。
没有风暴。
没有鄙夷。
只有一句…纯粹的技术性解答。
巨大的、劫后余生般的虚脱感瞬间席卷了沈溪的四肢百骸。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里是几个深深的月牙形掐痕。狂跳的心脏渐渐平复,虽然依旧很快,但不再是无序的狂乱。脸颊依旧滚烫,但那热度里,似乎掺杂了一丝…奇异的、微弱的…释然?
吴悠在旁边,悄悄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慰笑容。
沈溪重新低下头,捧紧了手中的可可杯。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真实的暖意。她再次看向那盆被她指过的鹿角蕨,茂盛的孢子叶如同展开的绿色翅膀,在灯光下生机盎然。
她刚刚,在这座安全的堡垒里,完成了一次“隔空”的对话。
用颤抖的手指,和更颤抖的声音。
指向了一盆植物。
得到了一个平静的、专业的回答。
没有拥抱。
没有靠近。
甚至没有眼神的过多交流。
但那条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名为“恐惧”的冰冷河流,似乎因为这一次微小的、安全的、关于植物的“一指”,而被悄无声息地、极其微弱地…撬动了一颗沙砾。
尾声,沈溪将脸轻轻贴在温热的可可杯壁上,感受着那真实的暖意和残留的微颤。堡垒之外的世界依旧令人恐惧,但堡垒之内,那盆被指过的鹿角蕨,和那个平静回答的声音,像两颗小小的、却异常清晰的坐标,标记着她刚刚穿越过的那片名为“线下接触”的雷区边缘。疲惫,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劫后余生的微光。
这是一个关于恐惧、创伤与微小勇气的故事。它不关于“治愈”,而关于“和解”——与过去的阴影和解,与不完美的自我和解,学着在不安中触摸可能的连接。愿每个被困在“旁观者牢笼”中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撬动第一块砖石的微小力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安全堡垒中的隔空一指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天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