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心跳加速”——他捏着分组纸团时发皱的指尖,被问“能搞定吗”时脱口而出的“能”,看到顾砚嘴角笑意时的慌乱,像把“和你一组”的狂喜,都藏在了那张小小的分工便签里。那份“怕搞砸又格外期待”的矛盾,是年少时喜欢最真实的模样:只是和你分到一组,就足以让心跳乱了节奏,让平凡的物理作业都变得闪闪发光。
顾砚的“在意”藏在最自然的细节里——给林野分配“查资料”时画的小圈,特意写数据库链接的纸条,回复里加的笑脸表情,还有那句“找不到可以问我”,都在悄悄给林野底气。他没说“我想和你一组”,却用“帮你整理资料”“跟你商量实验主题”的行动,让林野知道:和你一组,我也很在意;你的任务,我会陪着你一起完成。
特意放大“分工便签”的存在感,是想让心动更有实感——便签上“林野”两个字的小圈,是顾砚偷偷做的标记;指尖点在任务上的力道,是怕他有压力的试探;连便签纸的浅灰色,都成了林野珍藏的理由。林野在意的从来不是查资料的任务本身,是“这个任务是顾砚分给我的”,是“他会帮我一起完成”,这些藏在便签里的小细节,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动人。
小组作业的分工表,不只是任务的分配,更是心动的契机——从“偷偷看你后脑勺”到“和你一起查资料”,从“紧张得说不出话”到“敢跟你提疑问”,林野的勇敢,藏在那张写着名字的便签里,藏在顾砚温柔的回应里。年少时的喜欢,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是“和你一组就很开心”的小雀跃,是“你分给我的任务,我一定好好完成”的小认真,这些细碎的心意,让普通的小组作业都变成了专属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