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偷偷攥紧手心”——他躲在座位上练转笔的笨拙,故意咬出同款牙印的小心思,被发现时泛红的耳尖,像把“想靠近你”的心意,都藏在了这些同步的小习惯里。那份“模仿你的动作,就像和你更亲一点”的天真,是年少时喜欢最纯粹的模样:不用华丽的语言,只要和你有一点点相同,就足以开心很久。
顾砚的回应藏在最温柔的细节里——帮捡笔时指尖相触的停顿,教转笔时放慢的动作,揉头发时的轻缓力道,还有那句“你掉笔的样子更可爱”,都在悄悄化解林野的紧张。他早就察觉了这份“假装同步”,却没有点破,反而用“教你转笔”“收下同款笔”的方式回应,让林野知道:你不用变成我,你本来的样子,就值得被喜欢。
特意放大“指尖相触”“同款牙印笔”的小互动,是想让心动更有实感——转笔掉地上的慌乱、指尖相碰的触电、收到同款笔的雀跃,这些不是刻意的甜,是靠近时自然而然的小波澜。林野在意的从来不是会不会转笔,是顾砚愿意教他;不是有没有同款牙印,是顾砚愿意收下他的心意,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回应,比任何“同步的习惯”都更动人。
“假装同步”的习惯终会过去,但藏在背后的心意不会——林野慢慢明白,真正的靠近不是模仿动作,是顾砚教他转笔的耐心,是愿意陪他慢慢练的温柔,是“你想靠近我,我就向你走过来”的默契。年少时的喜欢,从来都不是“变成和你一样的人”,是“我在你面前可以做自己,你还会喜欢我”的安心,这份安心,比任何同步的习惯都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