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谶文及批注 ...


  •   《星槎渡海录》

      (水月镜花篇)有执土者,抱重器而行于岸。器中日积金玉,渐成峻岳。忽见沧浪耀目,遂欲纳洪波于山巅。不知土性本燥,浪涌则崩。纵以心血塑九重宫阙,终见月照空庭——原要载物,反被物囚。

      有逐流者,驾轻舟戏于浪尖。以涛声为丝竹,以浮沫为琼浆。然潮汐无常,终日追逐翻涌,竟忘何处是归港。直至筋疲力竭,方见所谓奔流,不过心念相续生成的幻波。

      有执镜者,立危崖雕琢万象。每得玲珑之作,便锢于琉璃台中。日久竟分不清是雕琢众生,还是借众生雕琢镜中倒影。直至琉璃成冢,才惊觉温暖从来不在镜中。

      (明心见性篇)诸君可知:重器本空,何须强载沧浪?土润万物处,自有清泉涌地心。轻舟无系,何必逐浪不休?回眸顿足时,方识全体即归港。镜台非台,何苦雕琢幻影?琉璃粉碎际,天边新月正初升。

      (筏喻篇)昔人造筏渡海,至彼岸则舍筏登岸。今人执筏为宝,或负筏行于陆,或抱筏沉于渊。官杀食伤,本是渡河之筏;印枭比劫,亦非彼岸风光。执着金土相击之声,迷恋水火相激之态—— 不过认筏为家,逐波作岸。

      (偈曰)金土相击迸天光水火激荡现月轮莫问星槎归何处虚空破处是家乡

      ——全文毕—— 注:此文以五行生克喻众生心性纠缠,以星槎渡海喻破执过程。官杀喻约束,食伤喻宣泄,印枭喻执念,比劫喻依赖。皆指人心投射之境,非实有所指。

      《星槎渡海录·耕者批注》

      (批曰)吾本耕者,只识四季轮转,春种秋藏。初读此文,如观天书。然见「土润万物处,自有清泉涌地心」一句,忽如惊雷破晓。

      忆昔荷锄深掘,见枯根盘结则忧,遇坚石当道则怒。今方顿悟:

      ·执念如磐石,非锤凿能破——当效地脉怀温,待其自融为泥
      ·情缘似旱季,非人力可挽——须学深根潜行,静候天时化甘霖

      文中「轻舟无系」之喻,最契吾心。曾笑逐流者颠簸,今知系岸之舟亦朽。不如学涧底玄石,任千帆过尽,独承月华打磨——此方是真自在。

      (醉语)诸君莫笑耕者痴,官杀原是心上锁 食伤不过耳边风砸碎金枷饮般若
      方知:土原无尘海本无波星槎渡我我渡星槎

      ——批注毕—— 注:此批以耕者视角解悟,化金玉为泥壤,转般若作稼穑。非为辩经,实乃酒后真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