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18章威胁 ...
-
苏雪已经忘记自己是怎么回家的,记忆还停留在双下巴说出“白执事”三个字的时候。
鬼市能在天子脚下安稳运转,没有一方势力庇护是说不过去的。
之前苏雪看时七二人行为,自动就将成王划分在外。
却不想隔窗窥听的几字,早已道出了真相。
“执事无所不能”苏雪想也是双下巴夸大其词,但结合成王来看,多少有点东西在里面。
白执事是成王,那陆拾和时七一定就是红执事那边的人。
她次次与陆拾几人相遇都是巧合,无从知晓他们踪迹,看来只有先从成王下手了。
苏雪让阿蒙看店,一人一马直抵京都。
成王府外,深呼吸一口气,苏雪走向前去报了太傅名号。
果不其然,她被请了进去。
亭子里,苏雪强装镇定直视对面之人,手心的冷汗却暴露了她的紧张。
她插道想,这成王长得确实像取人命的白面鬼,肤色透净堪比过女子,长相锋利又艳气,眉眼高挑,斜靠在椅子上显然也在打量着她。
没等苏雪开口,成王便直接道:“姑娘怕不是由太傅而来吧。”
手心一紧,苏雪牙齿压过下颚的肉,坦言不是,“我是为顾靖山之子顾羡而来。”
“希望殿下可以救顾小将军一命。”
哼,成王单手支起下巴嗤笑一声,眼神若有似无的落在苏雪脸上悠然道:“若我不愿呢?”
“顾小将军所为对殿下来说,难道不是助力吗?”苏雪忽略如擂鼓般的心跳,暗自捏紧拳头,“当然,这只是恰巧而已,但我敢来,自然是有这个自信的。”
“哦?”成王拿起茶杯靠在扶手上慢酌,好奇道:“是什么自信呢?”
苏雪明显感受到了轻视,手心传来疼痛,指甲留了印,她不做拖延直言道:“殿下是白执事,想必没多少人知道吧?”
成王喝茶的动作一顿,眼睫掀起,视线重新落在苏雪身上,目光没了温度。
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
苏雪冷汗直冒,感受到了杀意。
“殿下放心,如果今日午时我没有亲自去拦截散落在城中的人,想必写了秘密的字条就会出现在京都各个朝臣的手上,什么流言传出来,只有殿下知道了。”苏雪语气很平常,不像是在威胁。
“哈哈”成王粲笑一声,“果然是有这个自信嘛。”
苏雪没敢回他一个笑,刚欲松口气,话锋便一转,成王笑意刹得收回,“可吾最忌要挟……”
苏雪心被提起。
“但在美人面前破例一次又何妨。”成王放下手上杯子,招了招手,不远处的人走上前来附耳在旁,成王小声吩咐了什么又走开了。
“姑娘回去等着便可。”成王对苏雪说。
苏雪松开手,规规矩矩行了礼,“殿下一言九鼎,小女子便也不做纠缠。”
云川哥哥性命有了保障,苏雪安了稍许心,知道一时半刻是放不了人,便又回了云城。
清心殿内
皇帝将案上全部扫掉,气愤的将刚刚看到的奏折撕碎,旁边跪着的太监宫女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太傅呢?!”皇帝双手撑在案上,胸膛剧烈起伏,满朝文武皆是在为顾羡求情,他想知道太傅怎么说。
话刚落,外面一太监便进来传话,“陛下,太傅到了。”
皇帝卸了口气坐下:“让他进来。”
太傅进来便看见满地狼藉,跪在地上问陛下所召何事。
皇帝并不叫人起来,坐在上方开口道:“朕有一事不知作何决断,特召太傅来听听太傅的想法。”
“陛下请讲。”
“太傅看看那个折子”皇帝扫了眼地上。
太傅起身往前捡起,不用打开心下便有了估算,一目十行看完印证了心中猜想,他想,皇上这是在试探自己。
“满朝大臣都是在为这顾靖山之子求情的,太傅怎么看呢?”皇帝睥睨着太傅,“太傅认为朕该免他一死吗?”
太傅盯着折子上的字,沉默半晌才答道:“臣以为其子为父心切,难免莽撞,冲撞圣上,实该给点教训。”
“但其父为国战亡,生民瞩目,若真有冤情,陛下施展仁德,罪或不至死。”
太傅说完仍低着头,姿态很低,他错过一次,知道会触怒皇帝,还是要开口。
皇帝只是在上面看着太傅,良久,才叫人退下。
哼笑一声,南宫穆只是后悔。
后悔留了情,后悔没有斩草除根,后悔没把谋反的罪名安在他们身上才留了如今的患。
-景和十二年十月初
天气急转直下,九月还晒人的太阳成了稀罕物,怕风寒沙尘的人家窗户终日紧闭。
顾靖山之死的结果出来了。
皇帝拉了个不重要的将士担下这个罪名,平息了百姓的怒火,同时又彰显自己的仁心,看在其为父之心的份上只罚了顾羡禁足云城半年思过。
同时,大理寺还出来个骇人听闻的传言。
大理寺受理一通入室杀人案,竟意外牵扯出老成王旧部,这才知受害人是服侍过已逝太妃的嬷嬷,那太妃正正就是成王母亲的亲姐姐。这事不小,大理寺秉持公正将双方当事人于公堂对峙,不料那嬷嬷的儿子却爆出了个惊天秘幸。
“当今成王是先帝别子!”
他说他母亲之所以被杀害就是知道这个秘密。有人不放心,走之前都要取他老母性命,他守着这个秘密怕活不长,索性在这公堂上和盘托出。
那人讲的详细,连不为外人知的细节都有,来龙去脉有头有尾,再结合民间种种什么老成王和他正妻感情不合,什么成王和老成王长得不像,眼睛鼻子像先帝......等等传闻,一切都合情合理,有鼻子有眼。
成王是先帝血脉之事便传得沸沸扬扬,连云城私下竟都议论纷纷。
这出乎苏雪预料。
成王不惜浪费章豫王都要截断的秘密就这么“随便”爆发了?
没有任何阻隔,顺利的似乎不是什么秘幸而是风雅之事。
苏雪除了顾羡,从未向他人透露过此事。成王瞒了这么久,又是灭族又是追杀的,会主动去揭穿吗?
剩下的可能就是时七他们,那他们揭穿成王身份目的何在呢?
而且身份暴露对成王来说只利无害,为什么成王一直在阻拦?成王心思如此缜密,当真漏了一条又一条“鱼”?
苏雪想得头疼,只庆幸当时威胁成王没用这个称不是把柄的“把柄”。
可没等顾羡回来,西南地便出事了。
赤风军行至半途,氐奴便借口于边境丢失百头牛羊为汉人偷盗,发动战事。
楚荆王率众抵抗,加急文书已至京都。
氐奴攻势迅猛,战事吃力,希望赤风军加快脚程,尽快抵达。
奏报还说西南去年受旱滞灾害,粮食大幅减产,就地征粮只能支撑短时战事。
他们需要军粮。
到了十月,就算立冬。
此战又是一场恶仗,赤风军不知又将如何应对。
这个冬天注定不得安宁。
唯一算得上的好消息就是苏雪收到了母亲的信,说是一切顺利,再有个五六日便能到她外祖母家。
-景和十二年十月七日
顾羡终于被释放,苏雪特地上京接人,视线相接时,累积的阴霾才算扫去。
苏雪跑过去抱住顾羡,在他的肩颈处埋了很久,直到熟悉的气息包裹住她,体温相近。
安心的同时,也如释重负。
接下来,他们会有很多很多时间,苏雪想,她要和云川哥哥一起种很多花、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就很开心。
回来后,苏雪陪着顾羡把顾府重新打扫了一遍,府上焕然一新,似乎一切都在重新开始,开始向好。
苏雪看着顾羡的房间,总觉得少了什么,直到她把一盆金盏银台放在窗边,透亮的光洒在油绿的叶上,整个屋子都显得生机起来。
这就很好了。
第三日,噩耗又来,秋狄单方面撕毁条约入侵北地。
战火刚熄不到一年,北地尚未恢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消息传回来时,秋狄已经越过边疆线打下了数十座城池,且攻势不减。
皇上大怒,命北地各部全力出击,赵珌领八校尉半数前去支援。
秋狄还散布流言,各州地大都突然开始流传顾靖山之死是为皇上手笔,是皇帝假借外敌之手铲除异己。
提出了不少的隐秘和疑点,不久便传到了京都,一时间谣言再起。
传着传着,一些疑点也冒了出来,替死鬼的身份开始站不住脚,谣言疯长。
民间有传,顾氏战亡几人都是陛下的手笔。
一时民心军心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