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古籍展的甲骨文缘 ...
-
周六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书桌上时,周筱正对着镜子系米色大衣的纽扣。指尖划过大衣领口的毛绒,她想起昨天许祈逸说“这件大衣很衬你”,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书桌上放着提前整理好的甲骨文资料,旁边是许祈逸昨天送来的暖手宝,还带着余温。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周筱快步走过去开门,果然是许祈逸。他穿着深灰色羽绒服,手里拎着两个保温杯,肩上还背着相机包,看到她就笑着递过一个保温杯:“刚热的豆浆,路上喝。”
“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周筱接过保温杯,触到杯壁的温热,心里也跟着暖起来。
“相机用来给你拍照片,另一个保温杯装了姜茶,等会儿在外面冷了可以喝。”许祈逸帮她把资料放进自己的背包里,又把暖手宝塞进她大衣口袋,“走吧,去晚了古籍展就要排队了。”
两人并肩走出宿舍楼,清晨的空气里还带着雪后的清冷,却格外清新。阳光洒在未化尽的残雪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把星星。路上遇到几个去古籍展的同学,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意。
“昨天我查了古籍展的介绍,”许祈逸一边走,一边给周筱讲,“这次有很多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拓片,还有老师现场临摹,我们可以请老师帮我们写几个字。”
“真的吗?”周筱眼睛亮了起来,“我想让老师写‘日’和‘月’,之前看甲骨文的时候总觉得这两个字特别有意思。”
“没问题,等会儿见到老师我们就说。”许祈逸放慢脚步,配合她的步伐,“你整理的资料里还有哪些不懂的字?等会儿一起问老师。”
周筱从他背包侧兜拿出资料,指着上面标记的几个字:“就是这几个,‘星’‘山’‘水’,我和你之前猜了它们的由来,想让老师验证一下。”
许祈逸凑过去看,指尖轻轻点在“星”字上:“我们猜‘星’是三个‘日’组成,代表很多星星,应该差不多吧?”
“我也觉得,但还是想听听老师的专业解释。”周筱把资料放回背包,“马上就到了,你看前面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中文系的古籍展设在图书馆一楼的展厅,门口挂着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商周甲骨文与古籍特展”。排队的时候,许祈逸把暖手宝从她口袋里拿出来,帮她打开开关:“先暖暖手,展厅里人多但可能有点凉。”
周筱握着暖手宝,看着许祈逸认真调整暖手宝温度的样子,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很快轮到他们入场,工作人员递来参观手册,许祈逸顺手接了两本,一本递给她,一本自己拿着,时不时帮她指出手册上的重点展品位置。
展厅里灯光柔和,玻璃展柜里整齐摆放着甲骨文拓片和古籍善本。周筱走到第一组展柜前,眼睛立刻被里面的“日”字甲骨文吸引。拓片上的“日”字像一个圆形,中间画着一点,和课本上的一模一样。她指着拓片对许祈逸说:“你看,和我们课本里的一样,古人真的是照着太阳的样子造的字。”
许祈逸拿出相机,轻轻按下快门,把她和拓片一起拍进画面里:“等会儿洗出来给你当纪念。”他凑到展柜前仔细看介绍,“上面说这个‘日’字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三千多年啊,”周筱感叹,“这么久以前的人,居然能想到用这么形象的方式记录事物。”她拿出资料,在“日”字旁边写下“殷墟出土,象形字,仿太阳形状”,字迹里满是兴奋。
往前走,第二组展柜里是“月”字甲骨文。拓片上的“月”字像一弯月牙,边缘带着细微的弧度。周筱想起昨天整理资料时的猜测,转头对许祈逸说:“你看,‘月’字是弯的,和月亮的形状一样,果然是象形字。”
许祈逸点点头,帮她把暖手宝揣回口袋:“别光顾着看,手别冻着。”他指着展柜里的介绍卡片,“上面说‘月’字和‘日’字是同时期的,古人用它们来记录时间,比如‘某日某月’。”
周筱把这点也记在资料上,忽然看到不远处有老师在现场临摹甲骨文,立刻拉着许祈逸走过去。临摹的是中文系的李老师,她正握着毛笔在宣纸上写“山”字,笔尖落下,三笔勾勒出山峰的形状,和甲骨文里的“山”字一模一样。
“李老师您好,”周筱轻声打招呼,“我们想请教您几个甲骨文的问题。”
李老师抬起头,看到他们手里的资料,笑着点头:“你们是中文系的学生吧?想问什么尽管说。”
周筱拿出资料,指着“星”字:“老师,我们猜‘星’字是三个‘日’组成,代表很多星星,对吗?”
李老师接过资料,指着“星”字拓片解释:“没错,古人认为星星和太阳一样会发光,所以用多个‘日’字叠加来表示,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星’字。”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早期的‘星’字有时候是两个‘日’,根据甲骨出土的地域不同,写法会有细微差别。”
周筱立刻把这点记在资料上,又指着“山”字:“那‘山’字是因为像三座山峰,所以这么写吗?”
“对,”李老师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山”字,“你看,这三笔就像三座连在一起的山,古人生活在山区附近,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就照着画了下来。”她把宣纸递给周筱,“这个送给你,留个纪念。”
“谢谢老师!”周筱接过宣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资料夹里,心里满是欢喜。许祈逸在旁边拿出相机,拍下李老师临摹的画面,又给周筱和李老师拍了张合影,说要让她留着纪念。
离开临摹区,两人继续往前走,看到展柜里的“水”字甲骨文。拓片上的“水”字像几条弯曲的线条,中间还有几点,像水流的样子。周筱想起之前和许祈逸的讨论,笑着说:“你看,‘水’字像水流,和我们猜的一样,古人真的很聪明。”
许祈逸拿出保温杯,帮她打开盖子:“喝点姜茶,暖暖身子。”他看着展柜里的介绍,“上面说‘水’字早期是画的河流的样子,后来线条慢慢简化,变成现在的写法。”
周筱喝着姜茶,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暖到心口。她看着展柜里的甲骨文拓片,忽然觉得这些三千多年前的文字,像是跨越时空的信使,把古人的智慧和生活场景,一点点展现在她眼前。
参观到一半,许祈逸看她有点累,就拉着她到展厅角落的休息区坐下。他从背包里拿出饼干,递给她:“早上没怎么吃东西,垫垫肚子。”
周筱接过饼干,咬了一口,巧克力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她看着许祈逸帮她整理资料,把刚才记的笔记一一对应到拓片介绍上,心里觉得格外踏实。“谢谢你陪我来,”她轻声说,“还帮我记笔记、拍照。”
“傻瓜,”许祈逸摸了摸她的头,“能陪你做喜欢的事,我也很开心。”他指着资料上的字,“你看,我们今天把这些字都弄明白了,以后再看《古代汉语》,就不会像之前那样皱眉了。”
周筱点点头,靠在他肩膀上,看着展厅里来来往往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古籍的好奇和敬畏。她想起高三时,两人一起在自习课上讨论题目,现在又一起在古籍展上探索甲骨文,时光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唯一不变的是身边一直有他。
休息了一会儿,两人继续参观。后面的展柜里有很多古籍善本,有《诗经》的早期刻本,还有《楚辞》的手抄本。周筱站在《诗经》展柜前,看着上面熟悉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忍不住轻声读了出来。
“没想到能看到这么早的《诗经》刻本,”许祈逸凑到展柜前看介绍,“上面说这是宋代的刻本,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了。”
“近千年啊,”周筱感叹,“这么久以前的人,也读着和我们一样的诗句,真神奇。”她拿出手机,拍下展柜里的《诗经》刻本,想以后有空再慢慢看。
许祈逸在旁边帮她调整拍照角度:“别拍太急,慢慢拍,不然会糊。”他看着她认真拍照的样子,忍不住拿出自己的相机,也拍了几张她的侧影,照片里的她眼神专注,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格外好看。
参观快结束时,他们走到最后一个展柜,里面是一组甲骨文合集,上面有“日”“月”“星”“山”“水”等字,旁边还有对应的演变过程图。周筱指着演变图对许祈逸说:“你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最后到现在的楷书,每个字都变了很多,但还是能看出原来的影子。”
许祈逸点点头,帮她把资料收进背包:“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门口看看有没有纪念章,盖一个留作纪念。”
展厅门口果然有纪念章,许祈逸拿出参观手册,帮她盖了一个甲骨文“文”字的纪念章,又给自己的手册盖了一个。他把手册递给周筱:“这个你收着,以后看到就能想起今天的古籍展。”
走出展厅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阳光比早上更暖,洒在身上很舒服。周筱看着手里的资料和李老师送的甲骨文临摹,心里满是满足:“今天真开心,不仅弄明白了很多甲骨文的问题,还拿到了这么多纪念。”
“开心就好,”许祈逸笑着说,“我们去食堂吃午饭,下午带你去小湖边拍照,刚才拍的照片还没洗出来,先给你拍点湖边的风景照。”
“好啊!”周筱立刻点头,拉着他的手往食堂方向走。路上遇到几个同学,看到她手里的甲骨文临摹,都好奇地问哪里来的,周筱笑着说是李老师送的,脸上满是骄傲。
到了食堂,许祈逸知道她喜欢吃糖醋排骨,就去排队买了一份,还买了她喜欢的番茄炒蛋和一碗玉米排骨汤。周筱看着餐盘里的菜,心里暖暖的,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汤,玉米的甜和排骨的鲜在嘴里散开,格外好吃。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许祈逸帮她夹了一块排骨,“下午去小湖边拍照,记得多穿点,湖边风大。”
“知道啦,”周筱点点头,又喝了一口汤,“对了,刚才李老师说下周中文系有甲骨文讲座,我们一起去听吧?”
“好啊,”许祈逸立刻答应,“到时候我提前帮你占位置。”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起下午的计划。周筱说想去小湖边拍几张和落叶的合影,许祈逸说会帮她找最好的拍照角度,还会带她去湖边的柳树下,那里的落叶最多,拍出来最好看。
吃完午饭,两人一起往小湖边走。路上,许祈逸拿出相机,给她拍了几张路边的风景照,照片里的她站在落叶堆里,笑容灿烂,像初冬里的小太阳。
到了小湖边,湖水清澈,岸边的柳树叶子已经变黄,落在地上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许祈逸帮她调整好大衣的褶皱,又把暖手宝递给她:“先暖暖手,等会儿拍照的时候再拿下来。”
周筱握着暖手宝,看着许祈逸认真调试相机的样子,心里觉得格外幸福。他选了一个靠近柳树的位置,让她站在落叶堆里,然后退后几步,举起相机:“笑一笑,看镜头。”
周筱对着镜头微笑,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发丝被风吹起,许祈逸按下快门,把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下来。他又换了几个角度,拍了很多张,有她弯腰捡落叶的,有她抬头看柳树的,还有她拿着甲骨文临摹的,每一张都拍得格外好看。
“你看,这张最好看。”许祈逸把相机递给她,照片里的她站在柳树下,手里拿着临摹,笑容温柔,背景是金黄的落叶和清澈的湖水,像一幅画。
“真好看,”周筱看着照片,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谢谢你,把我拍得这么好看。”
“是你本身就好看,”许祈逸笑着说,帮她把头发别到耳后,“我们再去那边的木桥上拍几张,那里能拍到整个湖面。”
两人走到木桥上,许祈逸让她站在桥中间,自己则站在桥边,从侧面拍。湖水倒映着蓝天和柳树,周筱站在桥上,像是站在画里。许祈逸按下快门,又拍了很多张,每一张都格外有意境。
拍了一会儿,周筱觉得有点冷,许祈逸就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帮她围上:“别冻着了,我们去旁边的亭子歇会儿。”
亭子里有石凳,两人坐下后,许祈逸拿出保温杯,帮她倒了一杯姜茶:“喝点姜茶暖暖身子。”他看着湖面,忽然说,“明年春天,我们再来这里,那时候柳树发芽,湖水变绿,肯定更好看。”
“好啊,”周筱点点头,喝着姜茶,“到时候我们还来拍照,把春天的景色也记录下来。”
许祈逸笑着点头,拿出手机,把刚才拍的照片传给她:“你先看看,有不好看的我再删。”
周筱打开手机,一张一张地看,每一张都拍得很好看,她忍不住把最喜欢的几张设成了壁纸。“都很好看,不用删,”她说,“我要把这些照片存起来,以后老了还能拿出来看。”
“好,”许祈逸握住她的手,“以后我们每年都来这里拍照,记录下每个季节的样子,等我们毕业的时候,就能做成一本相册了。”
周筱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湖面,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有许祈逸在身边,她的大学生活会充满很多这样美好的瞬间,他们会一起记录下每个季节的风景,一起留下更多珍贵的回忆。
休息了一会儿,两人一起往宿舍的方向走。路上,周筱想起下周的甲骨文讲座,就对许祈逸说:“下周讲座那天,我们早点去,占个靠前的位置,这样能听得更清楚。”
“好,”许祈逸点点头,“我那天没课,早上来接你,我们一起去食堂吃早饭,然后去讲座现场占位置。”
走到中文系宿舍楼前,周筱停下脚步:“那我先上去了,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陪我去古籍展,还帮我拍了这么多好看的照片。”
“不用谢,”许祈逸笑着说,“能陪你做喜欢的事,我也很开心。”他从背包里拿出今天拍的相机内存卡,“这个你拿着,明天我去洗照片,洗好后给你送过来。”
周筱接过内存卡,小心地放进钱包里:“好,那我等你送照片过来。”她踮起脚尖,在许祈逸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然后转身跑进了宿舍楼。
许祈逸摸了摸被吻过的脸颊,嘴角带着笑意,转身往自己的宿舍楼走去。他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周筱宿舍的窗户亮起灯光,才放心地离开。
回到宿舍,周筱把今天的资料和甲骨文临摹小心地放进抽屉里,又拿出手机,把刚才拍的照片发给妈妈。妈妈很快回复:“照片拍得真好看,你们玩得开心就好,注意保暖,别冻着。”
周筱回复妈妈“知道啦,您放心”,然后打开相册,一张一张地看着今天的照片,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今天在古籍展上的点点滴滴,想起许祈逸给她暖手宝、递姜茶的样子,想起他帮她拍照、整理资料的细节,觉得有他在身边,每一天都很美好。
晚上,周筱洗漱完,躺在床上,拿出手机给许祈逸发了一条消息:“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晚安。”
很快,许祈逸就回复了消息:“晚安,明天我早点去洗照片,洗好就给你送过去。”后面还附带了一个晚安的表情。
周筱看着消息,嘴角带着笑意,慢慢进入了梦乡。她梦见自己和许祈逸一起在甲骨文讲座上听老师讲课,一起在小湖边拍照,一起在食堂吃糖醋排骨,整个梦里都充满了阳光和快乐。
第二天早上,周筱早早地起了床。她洗漱完,换上一件粉色毛衣,外面套了一件白色外套,然后坐在书桌前,整理昨天的甲骨文资料。刚整理完,就听到敲门声,她快步走过去开门,果然是许祈逸。他手里拿着一叠照片,看到她就笑着递过来:“洗好的照片,你看看喜欢吗?”
周筱接过照片,一张一张地看,每一张都拍得很好看,尤其是在古籍展上和甲骨文拓片的合影,还有在小湖边的照片,都格外清晰。“太好看了,”她开心地说,“谢谢你,我要把这些照片放进相册里。”
“喜欢就好,”许祈逸坐在她的书桌前,看着她整理照片,“下周讲座的资料我已经查好了,到时候我们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讲座内容,这样听的时候能更明白。”
“好啊,”周筱点点头,拿出笔记本,“我们现在就整理吧,把重点内容记下来。”
两人一起整理讲座资料,许祈逸负责查资料,周筱负责记录,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一起讨论。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的身上,把笔记本上的字迹染成了暖金色。周筱看着许祈逸认真的样子,心里觉得格外踏实,她知道,有他在身边,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小事,都能一起解决,一起把日子过得充实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