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陋室愁思谋生计,旧物微光映前路? ...

  •   林薇刚回到土坯房,就见张婆婆端着半筐野菜站在门口,枯黄的菜叶上还沾着泥土。“姑娘,刚去后山挖了点荠菜,你身子虚,煮点野菜汤补补。” 张婆婆说着,把菜筐递过来,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关切。
      林薇接过菜筐,指尖触到冰凉的野菜,心里一阵酸涩。她低头看着筐里稀疏的荠菜,又望了望空荡荡的灶台,突然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 —— 原主父母双亡后,家里早已断了生计,连下锅的米都快没了。张婆婆家境也不好,能接济她一碗稀粥、半筐野菜,已是倾尽全力。
      “张婆婆,谢谢您。” 林薇轻声说道,将野菜放到灶台上,“只是总这样麻烦您,我心里过意不去。”
      张婆婆坐在炕沿上,叹了口气:“傻孩子,邻里之间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只是你爹娘走得急,没留下什么值钱东西,这日子确实难。村里不少人家都等着秋收的粮食下锅,能帮你的也有限。” 她说着,指了指墙角堆着的几件旧家具,“这些还是你爹娘年轻时置办的,现在也值不了几个钱。”
      林薇顺着张婆婆的目光看去,那几件旧家具早已掉漆变形,确实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急救包,里面的药品还剩下不少,但这些是她在这个时代的 “保命符”,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而且就算她愿意卖,这里的人也未必认识这些现代药品,说不定还会把她当成售卖 “假药” 的骗子。
      “张婆婆,村里有没有人懂医术啊?比如能看个头疼脑热、处理个小伤口的。” 林薇突然问道。她想,如果村里有懂医术的人,或许她可以跟对方学习一些古代的医疗知识,同时也能借助自己的现代医术,慢慢在村里立足。
      张婆婆摇了摇头:“咱们村里哪有什么懂医术的人啊。以前有个老郎中,去年冬天染了风寒走了。现在村里有人生病,要么硬扛着,要么就去十几里外的镇上找大夫。可镇上的大夫诊金贵得很,一般人家哪看得起啊。”
      林薇心里一动,这或许就是她的机会。如果她能在村里为百姓看病,不仅能解决生计问题,还能实现自己作为医生的价值。可她一个年轻女子,又是外来的(虽然原主是本村人,但她现在的言行举止与原主截然不同),村民们会相信她的医术吗?
      当天下午,林薇跟着张婆婆去村里的水井挑水,顺便观察村里的情况。李家村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大多以种地为生。路上遇到几个村民,他们看林薇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同情,偶尔还有人跟张婆婆打听林薇的情况。
      “张婆婆,这林家丫头醒了?看着还是那么单薄,真是可怜。” 一个正在搓麻绳的妇人说道。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张婆婆笑着应道,又对林薇说,“这是王大婶,以前跟你娘关系好。”
      林薇对着王大婶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王大婶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叹了口气:“这孩子,爹娘没了,以后可怎么办啊。要是实在过不下去,就跟婶说,婶家还有口吃的。”
      林薇心里一暖,没想到这个陌生的村庄里,还有这么多善良的人。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或许她可以先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医术。
      回到家后,林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婆婆。张婆婆先是一愣,随即皱起眉头:“姑娘,你一个年轻姑娘家,哪懂什么医术啊?万一治不好人家的病,反而惹了麻烦,那可怎么办?”
      “张婆婆,我以前跟着我外婆学过一点医术,虽然不敢说能治大病,但头疼脑热、小伤小病还是能处理的。” 林薇撒谎道,她不能告诉张婆婆自己来自未来,只能找一个借口。“我想试试,就算赚不到什么钱,能帮到大家也是好的。”
      张婆婆见林薇态度坚定,犹豫了半天,终于点了点头:“好吧,你要是真想试试,就先从村里的孩子开始吧。最近村里好几个孩子都得了咳嗽,你要是能治好,大家自然会相信你。”
      林薇大喜过望,连忙点头答应。她知道,这是她在这个时代立足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她从急救包里拿出几片止咳药片,又找张婆婆要了一些常见的草药,准备尝试着配出适合孩子服用的止咳药。
      晚上,林薇坐在灯下,看着手里的药片和草药,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不知道自己的计划能否成功,但她知道,只要她不放弃,就一定能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