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换做以前,从程胜利那拿到零花钱后,程菁早就第一时间和她的小姐妹们跑出去疯了。
  可这次,程菁竟然两三天都没出门,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书。
  真是奇了,难不成她是为了逃避相亲,准备考大学吗?
  不过程胜利也没管她,只要不哭不闹不作妖,随她怎么样都行。
  “他在大西北当兵?”
  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程菁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程胜利刚夹起一筷子土豆丝,手上的动作不由得停顿了一下。
  她在问谁?韩向扬吗?
  “对。”
  程菁没看他,继续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具体在哪?”
  程胜利把土豆丝和米饭搅在一起,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疆省阿泰地区那一片。”
  他就知道,程菁前几天哭闹着不肯相亲一定是口是心非。
  毕竟像韩向扬这样出色的男青年,打着灯笼都难找,就算最后不一定能成,也没理由拒绝见一次面。
  瞧瞧,这不就松口了?开始向自己打探相亲对象的情况了。
  想着闺女家的脸皮薄,程胜利不等她继续问,就主动继续说道:“我听郭厂长说,那人好像是个排长?还是连长?总之是个有军衔的,不是刚干两三年的那种大头兵。”
  “在阿泰地区当兵是艰苦了点,但也不是非得嫁过去,等他退伍回来,在咱这儿结婚也行。”
  “真要成了,你可就是军嫂,多光荣,说不定还能跟着一起分配个工作,以后过的可不都是好日子吗?”
  程菁没注意他后面说了什么,只把最重要的信息记在了脑子里:疆省,阿泰地区,边防兵,有军衔……
  既然要去找人,总要知道他的大概情况才行。
  “有他的照片吗?”程菁又问。
  程胜利回答说:“本来给了我一张,不知道被我放哪了。这两天我再找找,要不等我找郭厂长再要一张也中。”
  说着,他就放下手里的筷子,起身要去屋里找照片,“放心吧,这小的模样俊得很,高高大大、一表人才。”
  “算了,不用找了。”程菁阻拦道。
  来回折腾找照片太麻烦,要是再去找郭厂长重新要一张,传出去还以为自己有多巴不得想嫁给他呢。
  知道他的名字就行了。
  向扬?
  没照片就没照片吧,反正这名字听着也不像是会重名的。
  吃完饭回到房间,程菁把床下面的行李箱拉了出来,随后打开衣柜,挑了两三件厚棉袄拿出来,一件件地叠放了进去。
  书上说,疆省的冬天很冷,阿泰地区在疆省北部,想来更是有滴水成冰的严寒。
  不止是棉裤棉袄,程菁还把自己最厚的那双棉鞋塞了进去。
  从她房间门口经过,程胜利问道:“这是准备去哪玩?”
  “去洛市。”
  程菁早就把谎编好了,说起来一点都不磕巴,“李娟她三姑在洛市做买卖,我俩上次说好了,等我补考完就去洛市玩几天。”
  她不能说要去给自己退婚,否则程胜利肯定不会允许她出门。
  高一高二的寒暑假,她经常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周边城市玩,而且身边也有家长同行,所以程胜利并没有怀疑。
  出去玩玩也好,玩够了就收心了。
  “去几天?身上的钱够不够?”程胜利又问。
  “一个礼拜。”
  程菁站起身,向他伸出手,狮子大开口道:“再给我二十。”
  “???前两天不刚给你二百?”
  那钱可是要退回去的彩礼,能是一回事吗?
  程菁反问:“那你给不给?”
  “给给给。”
  闺女要钱哪有不给的?
  于是程胜利走上前,主动从兜里掏出了三十块交给她:“再多给你十块,到那了想买点啥就买,好不容易出去一趟,玩得高兴点。”
  “马上就过年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程菁干巴巴地回了一句:“知道了。”
  程菁这几天已经全方面地计划过了,她这次去退婚一定要干净利落,把钱退回去就走,来回绝对不耽误,所以不需要准备太多的行李。
  就是这来回的花销……
  程菁的压岁钱都是程胜利收着,平常又没有攒零花钱的习惯,桌子上那只初中买的小金猪,过了这么多年才勉强能倒出来两三块。
  往返的车票不知道要多少钱,反正这三十多块肯定是不够花的。
  左思右想后,她决定去找哥哥们再讨要一点。
  程家的三兄弟从小对她这个小妹有求必应,见她心情有所好转又说要出去玩,纷纷把钱包交给她,让她随便拿钱。
  程菁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从三个哥哥那一共拿了三十块就够了。
  第二天一早,六点刚过一刻,程菁便独自拖着行李箱出门。
  原本程胜利说要送她,可她怕到火车站后谎言就被识破,就提前一个小时出了门。
  这是程菁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
  拿着那张去乌市的火车票,除了有些激动之外,更多的还是对未知城市的担忧。
  疆省太偏远了,在此之前,程菁对疆省的了解就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左宗棠收复疆省”。
  偶尔也从收音机或者电视新闻里听说过,可大多也是贫穷、落后、蛮荒这些不好的词。
  很难想象,为什么会有人会选择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当兵,去首都或者别的省会当兵不是更好?
  这向扬,多半是个缺心眼……
  在绿皮火车上“咣咣铛铛”了整整五天,程菁终于看到了乌市火车站的牌子。
  和豫市不同,乌市的站牌上有两种语言,下面的那一种像墨水拖长后留下的字,她从来都没见过。
  下车后,身边的人分明呼吸着同一片蓝天下的空气,她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的国度。
  女人的头上盖着纱,男人的头上顶着小帽子,浓眉大眼高鼻梁、高个宽肩糙皮肤,大部分来接车的人都说着她听不懂的方言。
  不少人从她身边经过时,也会像她一样,眼神中露出一丝诧异。
  来之前还以为这里会很冷,没想到太阳比豫市的还要暖。
  取下脖子上的围巾,程菁拖着行李箱往外走,找了一圈,终于看到了那一面鲜艳的红旗。
  红旗下矗立着一位站姿挺拔的士兵,用身前的那把枪,守卫着这里的平安。
  “请问一下,阿泰地区怎么走?”站在士兵跟前,程菁一边用手遮着刺眼的阳光,一边仰起头向他问道。
  别人能不能听懂普通话不一定,军人一定听得懂。
  “我没看到去阿泰地区的班次表,要坐哪一班火车才能到?”
  听程菁的口音是外地人,轻轻凌凌的语气也十分有礼貌,士兵稍微放松了些脸上的严肃,对她说道:“阿泰地区?你是指阿泰县?还是哪个县?”
  士兵把程菁给问住了。
  她也不知道阿泰地区下面还有什么县啊……
  见程菁没说话,只是一脸懵地眨了眨眼,士兵便问:“同志,我瞧你不像是本地人,你去阿泰是要探亲吗?”
  程菁尴尬地挠挠头:“差不多吧。”
  相亲对象,四舍五入应该也算是“亲”。
  瞧程菁穿得干干净净,脚上的一双小皮鞋被擦得锃亮,想来她应该是第一次来疆省,于是便主动把她带到了车站的警务室,让工作人员帮她寻亲引路。
  接待她的是一位长着少数民族面孔的警员,可一开口,却是她最熟悉的普通话:“请问怎么称呼你?”
  接过男人递来的温水,程菁温声道:“谢谢,我叫程菁。”
  男人点点头,继续道:“小程同志,阿泰下面的几个乡县都很偏,是你的家里人住在那吗?”
  “不是,他是在阿泰当兵,”程菁解释说,“请问你能帮我联系上他吗?我有事要找他。”
  当兵?
  要是普通老百姓或许会比较麻烦,但如果是当兵的那就容易多了。
  疆省地广人稀,碰上现在还是冬天,传信送件的话,一趟来回就要折腾几天。
  不过驻守的每个站点都有电报机,只要发一封电报就能即刻收到消息。
  “当兵啊,那就容易多了。”警员一边说一边把她带去了里面的房间。
  这是一间传达室,桌子上放了许多没来得及分类的信,墙上挂着一部电话,不过似乎不常使用,上面的按键都没按过几次,倒是另外一张桌子上的电报机,常用常新。
  拉开椅子坐下,警员问:“他叫什么名字?”
  “向扬,向上的向,飞扬的扬。”
  从抽屉里拿出一册通讯录,警员快速在上面寻找着向扬两个字。
  那是一本特殊的通讯录,上面报备着疆省所有外来的在伍和警务人员的名字。
  “……找到了。”
  警员刚把手指落在那个名字上,紧接着就又看到了下面又有一个“向扬”。
  警员不确定地问:“他叫向扬,还是叫韩向扬?”
  程菁:???
  还真有重名的啊?
  不过,程菁很快就想起了程胜利之前跟自己说的话,于是胸有成竹地说:“编制最高的那个向扬。”
  警员再次看了一下名单:
  向扬,团长,第十师一八六团,布县
  …
  …
  韩向扬,连长,第十师一八五团,富县
  嗯,那应该就是这个团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