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20、他妈跑了? ...
-
元洲靠坐在车窗与座位的间隙,就这么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他才出声道:“你这是要带孩子回老家?孩子还这么小,怎么就你一个,孩子的妈妈呢?”
元洲还记得之前许立说过的那句话,那就是除他之外,希希到现在只有医生护士和许立抱过。
许立闻声抬头,然后去看他。不久前浮现于他脸上的笑容就这么肉眼可见的散去,他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又低头看一眼希希,才道:“不回去不行,我在晟城人生地不熟的很难找到工作,我在这里只会坐吃山空。至于希希的妈妈——”他愣愣地看着虽然喝得慢,但在认真喝奶的希希,看他越发与许然相像的眉眼,静声道,“我不知道她去哪儿了,我一直联系不上她。”
听见这话,元洲搭在扶手上的那只手忽然一动,嘴上一下就没把住门,“什么叫不知道她去哪儿了?是不是嫌你没什么本事,跑了?”
因为许立太年轻了,元洲再往高了算,也觉得许立最多不过二十一二岁,这个年纪就有孩子了。又看他衣着打扮,就不像是个有钱的,所能联想到的,就是他和希希妈妈大概率是年轻不懂事,在一块后估计都没领证,因为没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就是有了孩子就生了,生完又后悔了,每天都是生活那点琐事,觉得实在日子没盼头,所以孩子妈就跑了。
但许立可没法知道元洲在想什么,听他这话也不觉得伤自尊了,毕竟事实与元洲所想的南辕北辙。他甚至还觉得元洲猜得挺准的,他姐许然这跟跑了有什么分别?而且他姐还真不是第一次跑了。
至于是不是嫌他没本事,许立仔细想想,事实也确是如此。他就一个学厨艺不过几年的小厨师,一个月五千的工资在誉阳算高的了,可就他那点工资,哪怕是在誉阳,扣除掉房租和水电费,剩下的钱要同时养三个人恐怕还是很勉强。
但许立也不是没办法,他想过要不要再找份工作,或是自己整个小三轮早上去卖早点多挣点钱之类的。
他自己还年轻,可以多拼一点。
但许然没给他这个机会。
他甚至不知道许然是怎么想的。
许然对他说,你要接受现实,但自己又会将自己锁起来,整日埋醉不愿清醒。
许立迟迟不说话,只低头看着孩子喝奶,元洲就当他是默认了。
元洲心想自己是戳中他痛处了,想着赶紧将话题转移免得气氛如此僵硬,于是道:“对了,我叫元洲,元是元旦的元,洲是九洲四海的洲。你呢?”
许立这才说话道:“我叫许立,许仙的许,站立的立。”
元洲指了指他怀里的孩子,“你刚说他叫希希,是小名?”
提及希希,许立脸上复又出现了些许笑,“小名是希希,大名是希望。”
元洲重复了一遍,眼底出现一点疑惑:“希望?”
许立对他点点头,“对,就是你以为的希望。”
元洲道:“全名?”
许立再次点头,“全名。”
元洲道:“不姓许啊?”
许立摸摸孩子的小脸蛋,“不姓许。”
元洲觉得许立身上的事儿太多了,但这会儿又不好问,想了想,他掏出手机:“相逢一场也是缘分,咱们加个微信吧?方便以后常联系。”
许立对元洲这个刚退伍的军人印象蛮好的,觉得有这样一个热心的人做朋友也挺不错,于是说了一声好后,松开扶住奶瓶的手,让孩子自己扶稳后,这才去拿手机。
两个人相互加好友后,元洲关注了一下许立手机上的信息,发现他的微信好友竟然没几个,加上他,数一数,算十个人都嫌多。
元洲不解道:“你微信好友这么少?”
许立看向他:“少吗?”
元洲道:“微信不止是联系工具,也相当于是一个社交圈。”
许立困惑地道:“可除了手机里的这些人,我也不需要什么社交了啊。”
元洲道:“不是,你在晟城多久了,就认识了这么点人?”
难怪他说人生地不熟的,没一点人脉的话,在这种大城市很难混得下去。
许立道:“我本来也不在晟城啊,是希希妈妈在这儿我才来的。”
元洲道:“那你回誉阳能做什么?”
许立抬头,正想回话却发现车窗外头的景色在移动,不禁道:“啊,车开了。”
从他们坐下来到开车其实也就二十分钟,这时间估计有一部分刚上车的人行李都没来得及安置妥当。
听见他说车开了,元洲也随着他的目光转头看向车窗外。看见高铁正缓缓驶出站台,往城市的边缘驶去,将城市的一幢幢高楼甩在身后。
然后他听许立道:“我是一名厨师,我会炒菜。”
元洲转头,又看见他嘴角浮现的浅浅酒窝。他叹道:“真意外,没想到你还是厨师,看来你炒菜技术很不错。”
许立道:“我最拿手的是誉阳当地的菜色,哪天你到誉阳来我亲手给你炒一桌誉阳菜。”
元洲眼底渐渐浮现笑意,恰好高铁驶向一片旷野,车外的阳光毫无阻挡的照射进车中,将他笼罩于其中,也将他眼睛映得熠熠生辉,“好啊,就冲你这句话,我一定要去誉阳一次。”
在元洲在,这一趟带希希出行,比许立预想的要轻松很多。他要做什么不方便带孩子的时候,比如上厕所,去接水等等,都能无所顾虑地将希希往元洲怀里一塞。
当然,许立也不白让元洲带孩子,知道元洲上车没准备吃的,他就将自己专门为这趟乘车准备的食物拿出来分给元洲。
“都是我亲手做的,你尝尝!”
不得不说,对别的方便许立可不敢随便打包票,但在炒菜做饭上,他可是师父师娘以及客人人都点头夸赞的好手艺,自然是极有自信的。
他这次准备的就是誉阳当地的一些各种风味的馅饼,比如上次乘坐高铁时师娘给他的牛肉馅饼。他准备这个主要还是方便携带和长时间存放。除了馅饼,他还做了甜的糍粑,以及一些经过蒸制再烘干的米,热水泡软了就是粥,还能填满肚子,口味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