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9、文化拾穗者 ...

  •   白青泠在新的工作室整理一批刚从灵羽运来的特殊纸张样本,指尖轻抚过各种材质的表面,感受着细微的纹理差异。

      许晚棠从染坊区走过来,手里端着两杯刚泡好的栀子花茶:“还在研究那些纸?你都对着它们看了一早上了。”

      白青泠抬头,接过茶杯时指尖不经意擦过许晚棠的手背:“每一种纸都有它独特的性格。有的适合表现水墨的晕染,有的更适合展现色彩的饱和度……”

      她突然停住,注意到许晚棠的鼻尖微微发红:“你又去处理那些新到的植物原料了?”

      许晚棠下意识摸了摸鼻子,笑道:“没事,就是刚才筛花粉时有点过敏。已经戴了你买的那种高级防护口罩了。”

      白青泠皱眉,起身走到染坊区检查通风设备。自从发现许晚棠对某些植物原料敏感后,她就把工作室的安全防护升级到了实验室级别。

      “我真的没事。”许晚棠从后面抱住她,下巴轻靠在她肩上,“你看,呼吸顺畅,脸色红润。”

      白青泠转身,仔细端详她的面色:“记得你答应过我什么。”

      “任何不适立刻停止。”许晚棠乖乖接话,“我记着呢。”

      这时,电脑传来新邮件的提示音。白青泠点开,眼睛顿时亮起来:“安娜教授介绍的艺术家回信了!是一位做传统刺绣的老艺人,愿意让我们出版她的作品集。”

      许晚棠凑过来看屏幕:“太棒了!这不是你一直想做的题材吗?”

      “嗯。”白青泠兴奋地开始整理资料,“这种手工刺绣的纹理和质感,正好可以用我们研究过的触觉表现手法来呈现……”

      她完全沉浸在工作中,甚至没注意到许晚棠何时悄悄为她添了第三次茶。这就是白青泠最近忙碌的事——成立一个小型独立出版社,专注于东方美学和手工艺的出版。没有畅销书的压力,不追市场热点,只做真正有价值的文化记录。

      午饭后,特教学校打来电话。小雨和小敏想知道什么时候能继续触觉艺术课。

      “下周就开始。”白青泠对着电话那头的孩子们承诺,“这次我们会教大家做触觉故事书。”

      挂断电话,她看见许晚棠若有所思的表情:“怎么了?”

      “我在想...”许晚棠慢慢地说,“也许我们可以把特教孩子们的作品也纳入出版计划。她们的感知方式很特别,能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角。”

      这个提议让白青泠眼前一亮。两人当即开始讨论如何将特殊群体的艺术创作纳入出版计划,甚至规划了一个系列专题。

      几天后,白青泠需要去拜访那位刺绣艺人收集资料。临行前,她仔细检查了工作室的通风系统,又给许晚棠准备了足够的防护用品。

      “我只是去两天。”她无奈地看着许晚棠为她准备的行囊,“不需要带这么多东西。”

      许晚棠坚持往箱子里塞进各种常备药:“乡下天气变化大,万一着凉呢?还有这些过敏药,万一你对那里的什么东西过敏。”

      白青泠心里一暖,突然意识到许晚棠也在用她的方式表达关心。她轻轻握住许晚棠忙碌的手:“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也是,我不在的时候不要处理那些刺激性强的原料。”

      刺绣艺人住在离江市三小时车程的乡村。白青泠在那里的两天收获颇丰,不仅收集到了丰富的资料,还被老艺人的匠心精神深深打动。每晚她都会和许晚棠视频,分享当天的见闻。

      “今天老师傅给我看了一种失传的针法,”她兴奋地举着手机展示样品,“这种立体感,如果用特殊纸张来表现……”

      视频那头的许晚棠笑着听她滔滔不绝,偶尔提醒她注意休息。

      回江市的前一晚,白青泠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小姨刚才发消息,问我们什么时候回棠市。她说艺言阿姨新研发了几款甜点,想让我们尝尝。”

      许晚棠在屏幕那头眨眨眼:“那就明天?你直接从那边回棠市,我从江市过去。给小姨个惊喜?”

      于是第二天傍晚,当小姨陆清妍打开书店门时,惊讶地发现两人同时站在门口。

      “你们两个丫头!”她惊喜地搂住她们,“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艺言从墨香咖啡馆那边过来,手里端着刚烤好的蛋糕:“正好试试新配方。听说你们工作室做得风生水起?”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书店后院的小桌旁。月梨和姝杞也赶回来了,大学生活让她们看起来成熟了不少。

      “青泠姐的出版社最近在做什么项目?”姝杞好奇地问,“我们儿童发展学的教授还提到你们的触觉教具呢。”

      白青泠拿出带来的刺绣样本给大家传看:“在做传统手工艺的系列。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即将失传的技艺。”

      许晚棠补充道:“我们还在计划一个特别系列,收录特教学校孩子们的艺术作品。”

      “这个主意好!”知灵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她刚下班赶过来,还穿着艺术馆的工作服,“我们馆最近也在策划特殊群体的艺术展,可以合作。”

      薏柔跟在后面,手里抱着几本金融杂志:“如果需要融资计划,我这里有些想法。”

      看着热闹的场景,小姨和艺相视而笑。艺言轻声说:“看着她们,就像看到当年的我们。”

      小姨点点头,眼中闪着欣慰的光:“但比我们那时候更勇敢。”

      晚饭后,白青泠和许晚棠溜达到小时候常去的小公园。夜风凉爽,带有一丝海棠花的香气。

      “想起小时候,你总是偷偷多给我绿豆雪糕。”许晚棠笑着说。

      白青泠耳根微热:“那是因为你看起来的很想要的样子。”

      “其实是因为想和你多待一会儿。”许晚棠轻声说。

      两人在秋千上坐下,慢慢晃着。白青泠说起接下来的计划:出版社的发展、与特教学校的合作、还有那些等待被记录的手工艺人。

      “有时候觉得压力很大。”她轻声说,“怕做不好,辜负了那些信任我们的人。”

      许晚棠握住她的手:“记得你说过的话吗?文化拾穗者不需要追赶热点,只需要耐心寻找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点。”

      白青泠心里一暖,没想到许晚棠还记得她随口说的话。“我会陪你一起寻找。”许晚棠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温柔,“无论多久。”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却又比那时更加紧密。

      回到书店时,大家已经准备好了宵夜。小姨特意泡了桂花茶,说是可以帮助许晚棠调理呼吸道。

      “你们工作室那些染料啊粉尘啊,还是要小心。”小姨絮絮叨叨地说,“健康最重要。”

      艺言点头:“需要什么防护设备尽管说,我们咖啡馆的利润可以支援一些。”

      知灵立刻接话:“艺术馆也有些赞助渠道,我可以帮忙申请。”

      薏柔已经开始计算需要的预算:“如果做成非营利项目,还有税收优惠……”

      看着朋友们热心的样子,白青泠和许晚棠相视而笑。这一刻,她们深深感受到,这条路虽然不容易,但绝不会孤单。

      夜深了,大家陆续散去。白青泠和许晚棠留在书店帮小姨收拾。当整理到书架角落时,白青泠突然发现一本泛黄的相册。

      翻开一看,里面是小姨和艺言年前些年的照片,还有她们开店初期的点点滴滴。最后一页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小姨的字迹:

      “所有的坚持都值得,因为美好的事物需要时间沉淀。——致我们的咖啡馆”

      白青泠轻轻抚过那些字迹,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她悄悄握住许晚棠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们也会留下这样的故事。”

      许晚棠回握住她,眼中映着温柔的灯光:“嗯,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棠市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也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里所有的梦想与爱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